黑白纵横
今天的赛场算是真正的空旷多了。棋桌与棋桌之间也拉开了距离,空调器吹出来地徐徐凉风令方圆感到室内地空气比前##好很多,这样的环境或许有助于更好的发挥吧?
方圆走近对局形式图,观看一下自己的台次。这时木木仿佛突然冒出来一般站到方圆身边道:“我看好你喔!”说完转身潇洒而去,弄得方圆望着木木的背影一阵摇头。
两人已经经过非止一盘的对局了,虽然才见面,但各自内心中早已视若知交。摇头过后方圆瞥了一眼木木本轮的对手名字,是个一点也不熟悉的韩国名字,想来实力上比之木木要有些差距。本轮他胜出的问题应该不大。
方圆收敛一下心神走向自己地座位,静静地等待对手的到来。
工夫不大,一个身穿休闲西装内衬白色T恤的棋手走了过来,长方脸。没带眼镜,头发有些乱。年纪倒是真的有五十开外地样子了,不过人显得很是结实,明显是常年锻炼的结果。
方圆以前没有见过小林,但很是熟悉他那严谨地棋风,从眼前这人的形象中很难与他的棋风吻合,看来棋如其人也未必正确。
事实上小林对任何一次比赛都相当重视,为了下棋还曾经特意做过激光手术而摘下眼镜,可见他对围棋这个职业的专注。如今大热天的一身西装也能显示他对本次比赛的注意,尤其面对这个业余棋手他更加不敢大意了。没的败给对手让日本九段蒙羞才是。
其实在世界大赛上,九段败给业余棋手这样的情况倒真的只有日本棋手出现过,而且还不止一次,居然包括当时地一线棋手。就是日本棋坛所谓的一流棋手,经常进入大赛循环圈的那种。更关键的是。战胜九段地业余棋手都不是很强,在业余棋界也算不得顶尖,放到业余围棋锦标赛上甚至无法进入前十名的棋手。这未必说明日本棋手比中韩两国水平差,但足以让人相信日本围棋同中韩两国地不同,很大的不同。
而小林此刻的表现也却是同方圆所见过的两位九段不同,只见他走到座位前立刻轻轻移动一下椅子正襟坐好,冲方圆似哈腰似点头的一礼,口中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道:“你好!”方圆立即轻轻点头招呼一下。接着小林也不多说,只管伸手抓向盛满白棋的棋盒,满满地抓起一把置手盘上,竟是立刻猜先了。
既然如此方圆也就顺手捻起一枚黑子敲到了棋盘上。
这次方圆运气还是不好,数子的结果是二十二枚,延续了他从开赛以来的连续猜到白棋的纪录,双方交换了棋盒,只等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就是。
猜先过后,小林掏出一个崭新的白色手绢,很仔细地在棋盘上擦拭着,直到整个棋盘都擦拭一遍之后才轻轻将手绢折起放到棋桌的一角。之后便一直挺着腰板坐得笔直,眼睛似睁非睁地盯着棋盘,既像在闭目养神又像在思考问题,给旁人一种很神圣的感觉。不过这个动作却没有让方圆感到神秘,而是略略摇头,对此很是不以为然。
围棋在方圆心中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对围棋应该是去体会而不是敬畏,顺势而为才是方圆体会到的围棋根本。像小林这样的态度反倒有些做作的了,或许日本对于道的理解就是这样。
在某些方面来说,日本是个很特别的国家,什么事情都上升到“道“的高度,而对“道”的认识有非常另类,另类到变态的程度。比如“武士道”、比如“剖腹”,还比如各种各样的歪门邪道、什么天神之流。不过有一点还是要承认的,就是这群人很专心,认准的东西就会很坚持下去。也许正因为这样,各种技艺在日本都得以成为“道”。在自身缺乏更多的文化的前提下,围棋这门高雅、高深的学问成为“道”就顺理成章了,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围棋才会生于中国而在日本得到发扬吧!
方圆佩服小林的是他对棋艺的追求,几十年如一日地钻研和发展自己的方法,而且能做到长盛不衰。或许有人认为他的棋不好看、憋闷,不过在方圆看来,小林抓住一些围棋的一个方面,也正是从他开始,围棋对细节的追寻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高度。说他开创了一个“细节”的时代也是不算太过的。
国际棋坛上与小林棋风接近的几名棋手都曾经达到过一定的高度,不过却早于小林而衰落了,究其原因就是精神不足,没有用心于深入研究所导致的。相比于后来的几名棋手,方圆更加佩服小林一些。
虽然方圆第一次面对开创一代伟业的超一流棋手,但他没有刻意表现什么,只是如同平常相仿,略带懒散地坐在了椅子里,既没有特别紧张也没有特别放松,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即将进行的只是一盘友谊赛相仿。
两人都算是到得比较早的选手,在他们之后陆续有棋手从两人面前经过,选手们看到方圆是往往要多看两眼。方圆不以为意,毕竟以业余棋手的身份冲进第三轮的还是不多,想来那些选手们多半是从对阵名册上看到了自己的业余身份所以才感到好奇的。
还有一分钟十点的时候,记谱员走了过来,在靠近棋桌的那张小桌前坐了下来,见两人棋盒已经各自摆好,用日语冲小林问了一句什么,得到小林的回答后点头示意一下便开始在记录纸上写上两人的名字。
记录员以韩国学棋少年为主,在这里被称为“研究生”,年纪普遍不大。可方圆、小林这桌的记录人员却显然不是,见他的年龄应该比方圆差不多,韩国还没有这样年龄的“研究生”,估计是未参赛的职业棋手,或者是业余棋手也未可知。
上午十点整,裁判长宣布比赛开始,记录员冲两人伸手示意可以比赛了。小林这才瞪起双眼将手伸向棋盒。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二十七章 精神(2)
小林的错小目布局显然是早有准备,几乎不加犹豫地落到棋盘上,而方圆也没有多少意外的感觉,迅速应以星小目。
展开布局之后,左上角率先接触上了,不过也只是简单接触一下就草草收兵,黑棋占据外势白棋收取实地。之后立刻从右上到上方中央形成了激烈的战斗,这里战斗稍微复杂,大致两分,黑棋取得向下的厚势,白棋则鲸吞掉摆放在左上的三枚黑棋。
棋下到这里还看不出双方的优劣,可以说咬得很紧,无论是小林还是方圆都没有一刻的放松。
随着棋局的进展右下连带中央的势力范围也被划分出来,整个局势形成了黑棋在右侧形成一个近乎已经成空的庞大模样,而白棋下方也很坚实,左侧还有一定的模样。双方依旧没有拉开很大的差距,不过方圆的判断是白棋应该稍稍好一些,但是差距极为微弱。
以形势判断准确著称的小林显然也有类似的感觉,长考一阵之后毅然打入左侧白阵中。
这是强手,而且分寸掌握的恰到好处,让白棋无法展开强有力的攻势,当然这样所得也会少一些。这就是小林流的分寸,不求一次进攻就置对手于死地,一次次缓慢的进攻让对手渐渐地在不知不觉中落后。
小林这种类型的棋是相当难对付的,他总是非常敏锐,对任何细节都不肯放过,而且对棋局势的判断异常准确,甚至有传说他能在中盘战斗时便预测到半目胜负的结局。当然这有些夸张。不过即便现在棋力减退之后,他还是细腻依旧,还是让人抓不住他的漏洞。
第一次,方圆陷入长考,时间很长,直到将上午所有地时间消耗一空,最后直接封盘了事。
张景新是一直在方圆桌边看着的,对这个不很复杂的局面却让方圆思考这么长的时间感到有些疑惑。在张景新看来。如今的局面自然要选择攻击得利了,最好的结果显然是利用攻击侵入到黑棋本阵中去,不过这基本没有可能,黑棋已经近乎成空了,次一级的做法就是利用攻击尽可能地获得下方的利益,围成一个铁空想来有些机会地,这样虽然不一定白棋就领先,但至少也不落后。更为关键的是张景新从来没有见过方圆在什么时候会考虑这么长的时间。对张景新而言,方圆就像一个天神一样。下棋超快、思维缜密,似乎只要一眼就能看出所有复杂的变化,这也是他一直以来都敬重甚至有些畏惧方圆的原因。
张景新此刻的疑惑也带着一丝的期待,期待方圆用如此长的时间会展现出一个令所有人惊喜地奇妙构思。
中午吃饭的时候张景新没有吃下多少,时不时会眼神闪烁地望望方圆,好像要从方圆地表情中找到答案,着急的神情任谁看了都一清二楚的。方圆自然也是瞧见了,不过他却没有理会张景新。张景新现在是心态的长进跟不上棋力的长进,如此下去对日后的进境没有什么好处。搞不好就要像国内那些众多的少年成名的棋手,后来却寂寂无闻了一个模样。因此现在的张景新应该多经历一些挫折,以此来磨砺他地心态,尤其是得到职业段位以后,张景新就更需要一些困难经历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境界。至少方圆是这样认为的。
午餐时间并不长,一碗拌饭方圆也只吃下一半而已,之后略略吃了两片西瓜便开始闭目养神,一丝急着去赛场的心思也没有。
眼见一点钟了,方圆这才缓缓走向赛场,张景新也是亦步亦趋地跟着。不过三番两次地冲到前面为方圆拉开门,焦急的心态一览无遗。
其实棋手们中午大多不得休息的,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考虑自己棋局的进展,所以类似这样的对局往往都是下午开始分出胜负。因为大家一个中午的时间将大致情况都考虑清楚了。
小林比方圆到得略早,方圆进门就看到小林笔挺地坐在他自己的椅子上。脑袋微微下垂,似乎盯着棋盘进行研究。
走到座位前面,方圆没有打扰小林地思考,而是悄无声息地坐了下去。此刻各裁判都依然就位,只等下午比赛开始了。
十三点整,比赛继续,方圆封盘的着手是当头镇住打入的黑棋。这一招对黑棋不算严厉,很明显左侧的形势宽广,黑棋无论是出逃还是做活都相当从容。
一旁地张景新拉着下巴瞧了半晌,可仍然没有发现这招的好处在哪里,禁不住捂住嘴巴皱起眉头,暗想:“方指导考虑了半个多小时就下出这招来?不会这么简单吧?”想着不由对自己地思路产生了怀疑,心道也许是自己没有看懂?
不仅张景新皱起眉头,就是处于对局中心的小林也稍稍有些意外,一个中午的时间他仔细考虑了一下当前的局面,心里已经做好了应对白棋最强烈进攻的打算,而且也想好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他为白棋设计了七种应法,每一种他都有信心让黑棋顺势取得一定优势,可偏偏没有考虑到白棋就这么简单地应付一下,这分明是让黑棋简单优势嘛!
小林不同于张景新,思考一下后认定方圆这是考虑过头了,也许方圆正是看到了那七种应对都不合适,所以才反其道而行之吧!经过一上午的对战,小林早已忘记了对手业余的身份,对手就是对手!
小林立刻二路托,抢先手隔断当头一镇的白棋,向右侧逃去。
方圆上午的长考似乎已经完全想通了所有变化,对黑棋的着手,方圆不假思索地应对起来。双方的速度突然加快,十几手过去不过才用去两分多钟地时间。由此张景新更加认定了方圆必然有巧妙的后招。不然决计不会如此的。
对局双方信心十足地又进行了十手后,方圆突然变调,先是扳住右侧的黑棋,之后又接着弃掉,利用这里的借用率先巩固下方白棋庞大的阵势,而后再继续弃掉左边曾经用来进攻的四颗棋子,这四颗棋子有点棋筋的味道,通常似乎不应该弃掉地。而且弃子所换取的仅仅是上方完全实地化。所得不过几目棋而已。所以当初小林根本完全没有去考虑白棋可以在这里弃子。
这一连串的变化令小林有些措手不及,行棋突然减慢了不少。仔细判断之后突然发现自己并没有如设想的那样获得优势,甚至有些稍稍落后的感觉。
小林向来不是悲观型棋手,形势判断也一直是他最引以为傲的,不过此刻却有些怀疑起来了,白棋没有出现什么特别高明的手段,行棋间也没有什么岔路,可结果实在有些无奈。研究半晌。小林慢慢醒悟过来,自己被先前的手法误导了。那手镇还是有些功效地,四颗子看似棋筋,其实精华已尽,用以换取上方的几目棋也已经赚到了,更关键地是白棋在右侧有了进一步侵分的手段。
棋局已然到了最关键的时刻,这时也是小林最为擅长的定型问题。虽然距离结束还早,但小林经过紧张计算,发现按常规定型的话,黑棋要输掉两目左右。这是小林独特的功夫。官子技术曾经天下无双的他非常肯定自己的判断。因此小林决意不管棋的味道如何,一定要争夺一下。
其实由于前面地百余手棋的较量,小林已经将方圆看作同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