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对于某些人而言,应付媒体比与对手大战一场更加劳累,李玉彬就是这样的棋手。为了躲避好奇的媒体记者,李玉彬整整一天没有离开宾馆,晚餐也是很晚才吃的,甚至第二天也是在棋局即将开始的时候才急急来到成都棋院。
当李玉彬到达对局室的时候,方圆也刚刚坐下来。李玉彬歉然笑笑,似乎以为自己来得晚了。
对李玉彬这位棋手方圆是早已认识的,而且在众多职业棋手中,方圆唯一佩服的就是这位李玉彬了,并不是佩服他棋力如何了得,而是对棋的那种心境,明白自己该怎么去下棋,是那种对待职业围棋的态度。因此在面对李玉彬的歉然微笑的时候,方圆也象征性地欠身冲对方微笑点头。
双方都表现了出奇的礼貌,这在前面的比赛中可是不常见的,一时间赛场中闪光灯大作,很有一番超级大赛的架势。
之前的媒体对这一擂台赛就相当关注的,个别媒体在每一场比赛时都会派出记者来作采访,不过本场比赛显然同以往不同,嫌体数量增加了不少,现场表现为带照相机的人数激增,也因此在比赛开始前便想办法抓拍一些有价值的新闻。
双方主帅表现出来的礼貌似乎被记者嗅出了什么,由于此刻是不能发问的,所以记者们更加仔细观察。然而两人经过看似不寻常的礼貌之后便表现得普通起来,都是默默坐在椅子里静静等待比赛开始。
随着裁判宣布比赛开始,李玉彬严肃地捻起一颗黑棋落到右上小目处,于是闪光灯再起,各记者纷纷拍下这落子的瞬间,随后由裁判请出了在场的记者们。离开赛场的记者们多半都集中到了研究室里,毕竟他们的任务可不是将比赛开始时的情景拍摄下来便结束的,还需要更加详细的对局资料,要保证在第一时间了解比赛结果。至于几家专业类机构更是要尽快弄出观战解说来的。
由于是最后一战,鉴于前面两盘时棋迷的热情,棋院持别腾出了两间相对大一些的房间,作为棋迷观战、交流的场所,毕竟大盘讲解的房间再放不进去棋迷了,只好想出了这等另类的办法。
事后发现,棋院的举措有些过虑了,与前面两盘相比,本局现场观战的人数并没有质的提高,基本上也就是持平而已。原因也简单,经过了两盘的了解,大家觉得现场观战的环境不理想,索性大多通过网络观看网上讲解了。
比赛进行了半个小时左右,研究室中陆续出现了职业高手的身影,除了擂台赛上被击败的两位棋手外,老华和一名徐姓女棋手也出现在研究室,这两人是准备下去的电视直播的,此番过来自然要先行备备课。
两人进入研究室才发现,他们二人是来得最晚的,不仅业余棋界的高手们早早就到了,就是成都本地的职业高手也早于两人而到。
老华的出现引起了研究室里的一番骚动,棋手们纷纷礼貌地招呼着,几位记者也不停上前套交情,竟然将两人团团簇拥着来到棋桌旁。
棋手们打招呼倒多半出于善意,毕竟老华在棋界的资历相当的老了,众人或多或少都与他有些关系,不过记者们想法却不那么简单,尤其成都晚报的那名记者,借着地主的关系径直问道:“华老,擂台赛结束之后,棋院会怎么处理方圆的这种情况呢?棋力很强的,可惜超龄啊!像他这样打不上职业比赛真的有些可惜了。”
老华确实没有别人那么多的心眼,不过毕竟年龄不小了,对记者们早就心存防范,此刻当然不会发表什么实质性的意见,只是随口道:“这个问题难为我了,今天我就是看棋、讲棋来的。”说着一个哈哈便走近成都棋院的几位高手身边,抻长脖子望向棋盘,边看边说道:“下得挺快啊!”
第三卷 孤战天下
第三十四章 错进错出(2)
赛前的预测今天的比赛或许会进行的比较慢,因为按理说双方应该都非常重视这一最终决赛,不过令大家意外的是不仅平时下棋速度惊人的方圆还保持着原本的速度,甚至一贯下棋不快的李玉彬也仿佛变了个人一样,落子速度隐约能跟上方圆了。
当然,除了当事人之外,其他人都难以弄清为什么会有如此现象,也因此研究室中的众人对这种奇怪的现象感到万分不解,尤其是几位职业高手不由自主地皱眉不已,纷纷猜测着李玉彬是不是准备给中盘的激战留下计算的时间。
类似这样的大赛,正常情况前五十手棋基本会消耗一到两个小时左右,最少也要接近一个小时才是,不过今天居然在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就已经进行到总第五十六手了,简直就是三十秒的快棋一样,如果照这样一直发展下去,恐怕不到中午比赛就将结束了。
如果是其他的比赛,或许只有职业高手才会注意这种反常的现象,但因为本局的特殊性,同时也因为网络直播的关系,这种意外的快速连带着让棋迷们也议论纷纷起来。
这样的一局特殊比赛,在网络上再次创下了收看记录,一个网络直播权的买断给“TMD”带来的收益是无与伦比的,从其他网站上吸引过来的棋迷呈现几何级数上升,原本就已经是国内第一的地位变得更加牢不可摧。单纯从注册人数上看,曾经排名仅次于“TMD”的“TF”已经同他不在一个量级上了,除非将来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不然“TF”想要超过“TMD”是绝对不可能的了。
这种“TMD”一家独大的情形对棋迷来说倒未见得是好事,不过眼下却只有这样唯一的选择。
同全国棋迷一样,丁文慧也迫切地希望看到她师傅的这一对局,由于对局时间不在周末,对她这样地高中学生而言根本没有时间去观看。不过。平时一向谨慎老实的丁文慧为了能现场观看这一局围棋史上最特殊的对局竟然大胆地逃了这一天的课程,在
第二节下课的时候,她偷偷跑回了家里开始上网观战。
丁文慧倒是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局者之一是她的师傅,所以才会如此关注,而其他棋迷相对来说便差了很多。虽然不至于逃学、旷工看棋,但上班之际偷偷摸摸关注一下论坛、看看当前进展情况的还是不少的,算起来方圆与李玉彬地这一对局确实影响了不少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了。当然也有促进工作的例子,比如座落于北京的中国棋院中地大部分人便是。
今天出现在棋院的职业棋手出奇的多。连平时难得一见的几位非国家队成员也赶忙着早早赶来,深恐错过了对这样一局棋的研究。
棋院面积不小,即便这种在京的棋手基本都到齐了的情况也没有让棋院显得过分狼狈,只是各大一点的会议室、对局室都给占满了而已。尤其突出的是国少的一拨棋手们,再加上刚刚被调整出国少地几位超龄棋手也跟着凑热闹,这些人还聚集在一个较小的房间里,于是就越发显得拥挤了一些。
国少队伍中可是有几位方圆的熟人的,像陈达、薛明仲以及吴天宇是在方圆网络成名前就有过交手记录的,还有一个就是最近才入选国少的曾经两次与方圆对战的景奇。这四人都可以称作对方圆的棋艺有着非凡地了解,甚至可以说是方圆棋风的变化的见证者,因而他们对方圆的感觉与别人完全不同,或许职业棋界中只有他们很早就将方圆当作了绝对的强者看待,而不是其他高手开始所认为的“棋力不错。运气更佳”而已。
也许其他的职业高手们最先看低了方圆的能力,而国少四人则明显不同,私下里陈达三人曾经讨论过方圆与大、小李之间的棋艺比较,所得出的结论是方圆可能比当前地大小李更强一些。当然,私下里的结论除了说明几人对方圆看重之外,并不能说方圆真的强大到如此地步,至少结论不是那么令人信服。
少年棋手们没有到处宣扬他们的研究成果。但内心对这最后一盘棋可是充满了期待,事实上每一盘方圆的对局都令他们要研究很久才能吃透,而每次研究出结果地时候,也都令大家加深对围棋的理解,简直就是最好地教材。从这个角度来说,方圆实际上成了他们几个看不见的师傅。就好像当初国内棋手们研究横行世界棋坛的六超一样。
不知道今天的比赛会不会再度给他们一个惊喜呢?
随着棋局开始,吴天宇最先摇头道:“李老要悬啊!太快了。”
附和吴天宇意见的不多,更多的人对此表示不以为然。虽然李玉彬平时下棋不快,但是并不表示他快棋就不行,实际上李玉彬获得的两个世界冠军头衔中就有一个是在快棋赛中获得的。这足以说明李玉彬在快棋方面的强大了。另外,职业棋手的优势就是长期的研究,因而棋感都相当敏锐,对阵业余棋手时,这自然成为最大的优势。这也是业余棋手在快棋赛中更加难以战胜职业棋手的原因。
一位年纪稍大的棋手发表完类似的看法时,吴天宇挑挑眉梢却没有多说什么。反倒目光望向了陈达几人,只见陈达只是一笑,不过脸上不认可的表情显而易见。倒是一旁的薛明仲直接反驳道:“看看方圆所有对局的用时就能说明问题了,要知道那时的对手可也都不弱啊!李老这样确实有点入套的感觉,不知李老是怎么想的。”
虽然是棋手,不过年少气盛的特点还是不会改变的,观点的不同立刻引来了唇枪舌剑地激烈辩论,从理论到实践,仿佛已经忘记了眼前的战局一样。
争论持续了十几分钟,直到液晶显示器上连续传来一些列的着手之后,大家才停止争论安心地研究起棋局地变化来。
很短的时间。先前不认同吴天宇的意见的那名棋手不由嘿嘿#笑道:“看来李老要拿下这盘了。”说着还得意地望了望吴天宇。
已经看到棋谱的吴天宇眉头紧皱,不住摇头道:“奇怪了!方圆怎么会下出这种棋来?”
不仅仅是吴天宇吴天宇不解,其实即便是正在得意的那位棋手也感到有些意外,很显然白棋将左侧靠下的一刺当作了先手便宜,然而李玉斌机敏地脱先让白棋的打算落空不说还产生了灾难性地后果,黑棋断然反击,根本不加理会下面的刺,反而直接帖起。将白棋上下分成两段。现在白棋如果硬要在下方作战的话,恐怕会陷入巨大的麻烦。
就当前局势来看,这样地损失不太可能是苦肉计,毕竟损失过于惨重了些。对这些高手而言。
薛明仲突然一旁道:“会不会还是方圆在引导着局面走势?也许……”正要继续往下说时,显示器上传来了新的着手,让他将下面的话咽了回去,甚至继续研究的心思都没有了。
白棋被隔断之后,方圆没有选择冲断,而是轻灵地向下小飞一手。这样的手段一出就明白无误地揭示了白棋已经承认前面的一手失误,实际上等于浪费了一手棋,或者说接近一手棋。高手过招差一手棋绝对是很大的区别,现在没人敢否认黑棋优势了。
屋子里摆了五块棋盘,每个棋盘上都正在演示着方圆与李玉彬的对局。每当电脑上出现最新的着手时,大家都会将其摆到棋盘上研究。
众人一片乐观的当儿,有两个人便显示出特别地与众不同来,一个是陈达,另一个是景奇。这两人一直不声不响地注视着棋盘,而且所关注的不是当前的招法,反倒是在研究前面的进行。
半晌。陈达轻轻地自言自语道:“差距没有那么大,恐怕方圆还是会赢下来。”一边的景奇连头都没抬便随意点了两下表示赞同。
不过陈达的一番自言自语却引起了众位观战棋手的注意,纷纷盯着棋盘研究起来,不时地还会看看显示器上有没有新地着手传过来。
此刻布局基本结束,白棋抢占到了最后的一个大场。因为再也找不到对等的大场了,因此众位观战棋手一致认同了陈达的观点,虽然黑棋先手在握,不过棋局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若是仔细清点会发现基本还处于细棋状态。
一般来说,职业高手如果下出一招废棋的话。棋局基本就可以说大差了,然而本局一是前面的黑棋过分重视了实利而显得步调不快,另一方面则是白棋随后出现了两步堪称妙手的招法。先是向下的小飞限制了左下角黑棋的发展,同时也增强了先前那手所谓地废棋,至少也让那手棋对黑角部产生了一定的压力。接着的在下面星位的一跳更是隐约有成空的潜力。综合起来看。白棋地一手棋并没有完全废掉,所以才会有局面上依旧接近的感觉。
简单地两手棋简直就是化腐朽为神奇。仅仅就这两手就能看出方圆的功力。毕竟都是职业棋手,虽然还没有强到可以纵横国内、国际赛场,不过大家的眼力没有一个白给,一时间对这样的看似平凡的妙手都给予了相当高的评价,包括一直认为快棋上李玉彬会占据优势的几位少年也都很佩服方圆的这两手。
奇怪的是局面上还是黑棋稍好,但少年们却纷纷替黑棋担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