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下楼之后李老一脸歉然地说道:“真是不好意思啊!这事弄得……”
老赵拍拍张景新的肩头道:“孩子有事大人跟着着急呗,没啥大不了的。不过景新啊!你可是要考虑清楚再做决定,不然要后悔一辈子的。”
李老也趁机数说一下张景新道:“看看,师长们都为你担心着呢,别总由着性子来。听到么?”
张景新还是刚才地状态,捂着脸颊不肯出声。方圆见状只是不断摇头,既不去上前相劝也不肯多说张景新的不是,只是冷眼远远看着。或许李老觉得尴尬了,对老赵道:“麻烦两位了,这事情闹……”
老赵道:“没啥麻烦的,赶紧回去吧,我和小方正好去办些事情。”说着推着两人上了车,用力将车门带上之后挥手道:“回去好好说说,实在不行也要尊重孩子的意愿才是。”
李老点头应了,汽车便发动起来,轻轻鸣了笛一路出小区而去。
眼见汽车远去,老赵看看方圆道:“咱也走吧,别这儿喝风了。”
方圆轻轻点头,两人一路走向小区门口。走了一会儿老赵叹口气道:“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管,眼瞅着就叛逆得了不得,尤其这十五六岁的孩子们。”
方圆对此倒是认可,这时地孩子们同他幼时大不相同,眼见着满街的奇装异服扮相诡异的全是十几岁少年,换做自己那个时代怕不是被老子打断双腿。不过相比之下他更加关心张景新地圈棋生涯。毕竟这是他曾经最中意的职业学生,于是叹气道:“张景新棋才不错,如果能像潘善棋那样用心。无需几年,国内棋坛当大有作为,只是不知他能否度过这道坎了。”
老赵对方圆地棋力甚是佩服,同样地对方圆看人的眼光也相当赞同。于是点头应道:“是啊!论棋才,学校里面地几个学员都不如张景新。不过用功程度却又不同了,象他最近这样棋才再好也没什么用处,还不如赶紧想退路呢!”
最近以来,在棋校很少看到张景新的身影,研修班中恁多高手本应是他最好的锻炼场所,即使无法入选国少,这里的对手也足以让他提高成绩地,毕竟国少也没有方圆这样的高手进行陪练的。可惜,一段时间以来。他不仅不再参加研修班中的日常训练,便是面也很少朝了,简直就如同失踪相仿,若不是李老经常在方圆面前唠叨两句,方圆还真的以为张景新离开成都了。
事实上除了张景新不在研修班露面了之外,其他几个少年职业棋手也渐渐少见了。起初方圆只是将其定义为不肯用功,并没有想到别的地方去,后来方圆见大家的积极性实在是差,所以才有出资举办内部比赛的事情,哪知道今天还是碰到了张景新退役的这种情况。
考虑到近期研修班地状况。方圆突然有一种古怪的感觉,停下脚步站在小区门口皱眉思索起来。
老赵不防方圆的突然停步,向前迈出一步之后忙停了下来。扭头看了一眼奇怪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不对?”
方圆思考一下对老赵道:“我觉得有问题,最近那几个少年棋手都很少来研修班了,好像是我从韩国回来之后就那样了。”犹豫了一下之后方圆问道:“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变故?”见老赵迷惑的样子方圆进一步解释道:“比如国少队有什么举措啥的。”
老赵摇摇头道:“没听说这方面有什么动静,不过好像乙级联赛有变动的打算,具体还在研究,或许孩子们都挖门盗洞地向里面钻营呢!”
方圆也兴趣盎然道:“哦?关于什么方面的举措?”
老赵道:“现在还没有准确的消息,据说只是转会方面要制定更加完善和详细的办法,先从乙级联赛试行。具体内容尚没有透露出来,不过很可能是加强对职业棋手的管理,类似足球那样搞转会制度,说是确保职业棋手能有稳定的收入等等。”
方圆愈发感兴趣起来,拉着老赵走到一旁,避开出入小区地人流道:“详细说说。”
老赵有点纳闷道:“小方,你怎么突然对这些东西感兴趣起来了?”
难怪老赵纳闷,方圆原本是打算参加联赛,不过他是打算组队参赛,而不是加盟某棋队的,因此后来无法组队之后便暂时放弃了这一打算。而且以方圆的秉性,这类与他、与棋校没有什么关系地事情很少关心。
方圆呵呵一笑道:“我倒是也不想关心,不过现在研修班的几位小棋手在那里摆着呢,总不能让他们一辈子都窝在我们的研修班吧?总要有所进步然后找到一个更大的舞台去施展嘛!没见嘛?我若是不掏钱让大家提高积极性,怕是几个小棋手都不回来了。”
老赵点头道:“哦!不过这些都是传言,未必百分百准确。”想了一下,老赵继续道:“大约半个月前,与老谭通电话的时候他曾经提过一嘴,说是围棋联赛以后也要同足球联赛类似搞什么挂牌制,所有棋院注册的职业棋手都隶属与棋院这一点没有变化,变化的是棋院也成了俱乐部了,再有某俱乐部想要签下某职业棋手就必须跟棋院签署转会协议,我估计是棋院又要捞钱了。”
方圆皱眉不已,棋院是唯一的管理机构,怎么改革基本都是他们说了算,就目前情况来看也没有什么不可以的。而且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棋手与棋院签署了协议之后,具体的工作或者说对弈机会应该有所保证吧?若是那样也未始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让棋手少了后顾之忧。当然了,其中的道道怕是不少,具体会操作成什么样子就不好说了。想到这里,方圆又问了一句:“现在到了什么阶段了?”
老赵摇摇头道:“我没问。”
也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老赵一个纯粹的业余棋手,真正跟职业有点瓜葛的就是这个棋校教练的职位,让他去关心这些琐碎的问题基本没有太大的可能,倒是关注一下方圆的世界大赛的成绩才更加有味道一些。
不过方圆现在却不得不关心起来,毕竟手底下有几个职业少年在训练,如果有机会进入更广阔的天地自然是好事了。
“谁能了解的多一些?”方圆问道。
老赵想了一下道:“找小胡问问看,现在估计只有他还跟职业棋坛联系紧密一些,师兄弟也多。”
现在的研修班对方圆来说已经有所变化,尤其经历张景新这样情况之后,简直就成了一个大包袱。以前他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小棋手们并非一成不变地去喜爱围棋,随着年纪的增加,还不知有多少个张景新出现,若是每天要关注这类生活琐事,那他不如赶紧将研修班解散,专心带他的定段班好了。然而做事情一定要有始有终,既然将这几位少年棋手拉了进来,那么还是要安稳地将几人送走才是,不能这么不明不白地结束掉的。于是方圆伸手拦了一辆车便与老赵急急赶回棋校。
回到棋校后立刻找到胡清宇,详细询问关于联赛转会制度的改变的问题。可惜胡清宇现在也不清楚,忙着一通电话之后,摊摊手对方圆道:“还没有具体信息,整个操作还在研究当中,我估计一两年之内是没有消息了。”
比照类似的其他事情,这个一两年的估算也不算离谱,开会研究、领导审核,最后再报备体育总局之类,一两年都是很乐观的估计了。
没办法,官僚作风也不是方圆第一次认识到,他心知事情不会那么简单了,索性放开胸怀暂且不去管他,就当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眼下还是想办法将少年棋手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对棋手而言,或许真的只有提高成绩才是硬道理吧!
第四卷 黑白纵横
第五章 以杀止杀(1)
研修班比赛的结果没有太多悬念,在方圆不计算成绩的情况下,潘善棋轻松夺取最后的冠军,也拿到了方圆准备出来的三千元冠军奖金,不过他虽然收下了这笔钱,却没有揣入自己的腰包,而是效法师傅拿了出来作为下次比赛的奖励。方圆对此没有多说什么,潘善棋已经成人,有自己的收入和生活,作为师傅,方圆只能既不鼓励也不批评。
在比赛结束的第二天,方圆便飞赴北京准备汇合大部队一同去韩国大田参加三星本赛的头两轮比赛。
一行人相当顺利地到达韩国,在距离三星研究院不远的酒店安置下来,静等比赛的到来。
此番赴韩方圆有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团队中所有的人都在疏远自己,同以往几次完全不同。不过他也没有太过在意,也许现在就要成为竞争对手的关系。
赛前是抽签仪式,三星的特点就是没有什么传统,任何事情都能随意变化。本次再度体现出这个特点。上一届是由预选赛选拔出来的棋手来抽种子棋手,而本次恰好翻转过来,有种子棋手来抽取选拔赛棋手。
说实话,这些规则的变动并没有提前很长时间就通知各参赛国棋手,而是临近比赛前的几天才将这个消息传出来的,包括韩国棋手在内,众多的参赛选手对这种规则的临时变动感到不甚满意,不过毕竟人家举办比赛,主要还是出于商业考虑,因此也无可厚非,比赛终究是看棋手的成绩的。
种子棋手抽签,相比选拔赛出线的选手抽签更加有看头,棋迷们关注的是种子棋手们究竟会怎样选择,换句话说,选拔出来的棋手的强弱在种子棋手的眼中究竟如何呢?
抽签仪式搞得像一个秀场。三十二名棋手分两队排开。主持人貌似风趣地做开场白,之后开始介绍各位参赛棋手。
方圆不喜欢这种感觉,仿佛棋手们都成了在舞台上表演的小丑。因此他只是静静地站在角落里,对递过来地话筒视而不见。这时旁边的棋手以为他没有听清主持人的话语,忙着小声道:“要自我介绍一下。”
至少这名棋手是善意地,方圆点头笑笑,犹豫一下还是接过话筒,只说了一句:“方圆。”便将话筒传回主持人手里。
主持人用韩语说了一通,一旁的翻译也没有将这些话翻译过来,只是不停呵呵笑着。方圆眉头微微一皱,看主持人的目光便有了些厌烦。
整个介绍持续了近三十分钟,其实是以主持人的话最多。真不知是自我介绍呢还是现场挂盘讲解。
介绍完毕便是今天的重头戏,种子选手开始选择对手。
种子选手的排位也是很讲究的,此番并没有以上届比赛的前八名作为排序依据。而是根据三国的人选进行穿插,第一位自然是韩国棋手,以后依次是中国、日本棋手。韩国棋手数量占多数,因此最后的几名便不分国籍了。
第一位被请出来地是大李,无论大李现在成绩如何,这说明了他在韩国棋迷眼中甚至棋界的地位,他就是韩国的第一棋手。
大李是一个不苟言笑地人,表情从来都是严肃异常。似乎没有什么能令他心动的事情一样。不过这样的一位棋手在台上却表现出不同一般的情形,按说年纪不小了,见多识广,然而当主持人请出他的时候,瞧着却有着少年般的腼腆。这种矛盾的神情集中在一个人的脸上确实有些不寻常。台下地棋迷立刻发出善意的笑声,同时也响起阵阵掌声。
方圆虽然不喜欢这种形势,但他对大李还是蛮感兴趣的。这时见大李的表情便有一种明悟。似乎大李就是应该这个样子的。记得重生前方圆也曾经迷惑过,能下出这样棋的选手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真地是永不动心嘛?
事实上方圆从来不相信所谓的不动心。不动心地人不会来下围棋,或者更适合去念佛,因为围棋本身就是一种双方竞争的游戏,盘面上永远不缺乏刀光剑影,这种你死我活的游戏需要的是一颗顽强争胜的心。
此番方圆突然了悟起来,原来传说中的东西都是错的,所谓的“不动心”实际上是一颗赤子之心,也只有这种心境才能攀上棋界巅峰吧!就像曾经的黄龙士、吴大师。盘面上的冷静是对待胜负的执着,实际上一直在动心,每时每刻的盘算都算是极端动心的结果。
就在方圆愣神的时候,大李已经将对手的名字念了出来,是中国棋手周应龙。应该是早已盘算好的了,两人是同时代的对手,互相间交手数次,总体成绩还是周应龙领先,或者这就是大李选择他的原因。
周应龙一直不是国内的最强棋手,不过韧劲颇足,喜欢将棋下得极厚,顺势在后半盘战胜对手。从选择他作为下一轮的对手的情况来看,方圆感觉大李在追求一种中庸之道,即不是那么张扬地挑选出线选手中的最强一位,也不是为了胜利挑选容易取胜的对手,算的上一种厚味哲学,倒也同他的棋风相仿。
一轮选择过后,第四位种子选手也令方圆颇感兴趣,是棋风辛辣满盘攻势的小李。同大李的性格相反,小李表现得有些高傲,似乎比之生理年龄要小很多的样子。更重要的一点是他选择了方圆作为对手。
听到翻译说出了自己的名字,方圆不由朝小李微微一笑,而小李却面无表情地将目光转向了别的方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