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按照棋界的习惯,有龙九段在的场合,所有指点江山的工作别人就没有份儿了,因此周围众人一下子安静下来,同时等待着他率先发起言论。
老龙瞧了一会儿夹着烟的手扶住棋桌边缘道:“摆一下过程吧!”这句倒不是特别针对什么人说的,不过身旁几人连忙抢着将棋子划到一边。最后还是景奇手快,开始将棋子摆到棋盘上。
当棋谱摆到第四十七手的时候,老龙撇撇嘴道:“黑棋地境界不够啊!为什么要跟白棋硬拼呢?”说着拿烟的手搭到一旁。伸左手将第四十七手挪了一个位置,接着陆续落下几颗棋子,盘面形势顿时大变。老龙点点头略带得意地说道:“看!借机转换形成庞大的形势才是当前最重要地。这样的形状才够‘派’!”
盘面上目前的形状看起来确实是黑棋有趣一些,周围棋手多半对老龙的想法感到非常的欣赏,这是一种不计较局部得失的着想。不过同时心中的不服气也在升腾,于是纷纷替白棋设想着应对策略。
人多力量大,在很多的时候都是正确地。很快,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被提炼出来。面对白棋最强地应对时,这种想法并不能完全实现。不过总是一局棋吧!
老龙舌战群雄,虽然最终的结果并没有完全说服这群晚辈们,但至少他的想法也不失为一局棋。老龙满面得意,棋子也敲得山响。
收获最大的自然是一旁细心体会的少年棋手们,尤其是最为专心的景奇,从双方激战的思路中他获益良多,因为这是从思想深处表现出来的对围棋的理解,充分体现出龙九段与其他几位高手的围棋理念,同时也模糊地将小李与方圆的思想表露出来。
半个小时的论战将研究室内的所有棋手都聚集到这一桌旁边,随着越来越多的棋手参与进来,讨论的规模也越加深入,众棋手都觉得对围棋的理解更加深入了许多。
像目前这种众多棋手对阵老龙这样的抽丝剥茧的研究方法是学习围棋的最佳方式,可惜这样的机会并会很多,老龙这样境界的老一辈高手国内只此一位,而且没有方圆与小李这种针锋相对的棋也无法刺激老龙想象出这些有个性的手段,从这个意义上说,方圆、小李、老龙三者思想的碰撞才诱发出大家这许多的奇思妙想。
然而在这一瞬间,大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源头是方圆、小李和老龙三人,都仅仅觉得此刻的分析使得大家豁然开朗而已。
当然有收获的是职业高手们,几位网站编辑的功力还达不到这样的深度,但他们更加用心一些,四十几个变化图立刻录入到系统中,几乎同时被传送到了“TMD“对弈系统,于是史无前例的在一个局部给出了四十多个变化图,让棋迷大呼过瘾。
半个小时的时间在研究中度过,韩国前线的对局如同天翻地覆一般,方圆与小李的对局进入白热化的战斗之中。形势变得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局部的处理不善都会影响到整个棋局的胜负,这种急战的情形仿佛时光倒流,来到了古代的某一个时期,是两位古代高手在进行争棋一般。
很明显,本局到了生死关头,此处的战斗将直接影响最后的结果,基本相当于热兵器时代的白刃战,可以说鱼死网破尽在此时了。便是老龙这样奔放型的棋手也收摄心神仔细研讨着双方的招式。一旁的如景奇之流虽然希望有旁人惹起争论,但终究不可得。
到了下午两点钟的时候,最新的棋谱通过内部网络传了过来。只一眼,老龙便瞪眼道:“两人都拼了!”说完摇摇头,似乎对两人的对局方略有所不满。
相熟的棋手大多了解老龙的棋风,早先老龙的棋也曾经大砍大杀,不过随着棋力的提高,渐渐变得沉着起来,讲究自然流畅,最讨厌这种强杀硬杀的对局,常常说的就是“下棋一定要行云流水,不然没有什么味道”。因此在他的棋谱上常见到的是大规模转换,很少有双方在小范围内拼得你死我活的战斗。
不过话又说回来,本局也并非就真的不“行云流水”了,至少观战棋手中的一大半不同意老龙的意见,杀棋也是很讲究的,逼不得已的杀棋很少能有好结果,但主动出击觅敌决战,以一场空前绝后的战役来结束一局棋也是相当流畅的,便如同古时候两军作战,对圆了阵势后双方主将力拼决定胜负谁属,同样流畅得让人心旷神怡。
眼下老龙的意见虽然多人不同意,不过此刻却不是争论此事的时机,反倒是对黑白双方的细节不断追究,研讨着究竟是该“老树盘根”还是“黑虎掏心”。总之,现在的众人都想从两位棋手这里学到几招精妙的招法。
老龙是以华丽见长,大李注重稳健,小李则是以精妙取胜,至于突然出现的方圆,大家还不算熟悉,不过潜意识里觉得每一局棋都有所变化,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总是把握着对手的心理,很多时候都是顺顺当当地赢得胜利,给人一种有些云山雾罩的感觉。只是本局有些诡异,同力战之雄博力怎么也绝对是智者不为的感觉,但偏偏是到现在为止黑棋在盘面上并没有显示出任何勉强的味道,很是奇异!
第四卷 黑白纵横
第五章 以杀止杀(3)
“年少气盛!”这是老龙给方圆的评价,无论如何,这一评论还是得到众多观战的职业高手们的赞同。在大家看来,高手求变往往是在棋力陷入困境时的作为,主要是为了某种突破,然而方圆现在当真是如日中天,完全没有立刻求变的需要,因此这次李方大战弄得如此紧张激烈必然是方圆刻意追求在对手最强的一点战而胜之的想法。这种想法职业高手们是绝对不赞成的,毕竟赢棋才是硬道理,也是吃饭的保证,大家会做的便是以自己擅长的方式来赢取胜利,像这样刻意挑战对手最强一面的做法也真的只能是业余棋手才会做得出来的。而且随着棋局的进行,即使观战室内的高手们也难以判断得失如何,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看不清!”。
观战的高手看不清,实际上对局中的方圆也没有看清全部的变化,毕竟眼下的时间非常有限,想要完全计算清楚全部变化是没有可能的。不过同时他相信对手同样也不可能算得清晰,眼下要比的是胆气与自信。
如果说职业棋手中有仍旧保留业余特点的棋手的话,小李大概就是业余特点最突出的一位。相比于职业棋手很少下看不清的棋,小李却完全不同,仿佛是一个业余赌徒,敢于把全部身家押到未知的战斗中,而且还自信满满。或许正是这种心态才导致了他在国际棋坛上如鱼得水地不断获取世界冠军。当然,一切还要依靠他本身地强大计算力做依托的。因此最能体现小李棋风的一个词语要算“杀伐果断”了。同样的,这个词汇安放在方圆身上也非常得体,这或许就是注定了两人之间的大战必然是激烈搏杀这种旋律。
不同于以往方圆的对局早早结束,本次比赛的结束时间相对晚很多。当全场只剩下三对棋手的时候,两人还在紧张厮杀着。于是场面地焦点便落在了他们身上。
傍晚时分,另外两组棋手也开始了收官,而且大局已定。这样结束复盘研究的参赛棋手多半都围着方圆与小李身边观战;其中居然有大李的身影。
话说当前社会地资讯高度发达,获得各国著名棋手的棋谱早已不是难事,不过各国国情不同。研究的对象与思路也自是相差很大。从前,中、韩两国都是以冲击日本围棋的地位而战,所以大家都是以日本围棋作为研究对象。然而现在情势有变。韩国后来居上,韩国国内大赛频繁。再加上一些微妙的心态,让韩国棋手们很少高傲,所学习与研究的对象都是国内高手的,很少关注中国棋手或者日本棋手的相关研究。从这个意义上说,方圆的知名度也仅仅是局限于有限的几个人,至于大多数韩国棋手还没有对他有什么特别的了解。
事实上众多的韩国棋迷更加如此,虽然方圆战绩不错,但如果让棋迷预测小李与他的对战结果的话,九成以上的人会认为小李必然速胜。这是现阶段韩国棋迷的普遍心态。
不过对局的结果给了韩国棋迷们一记响亮的耳光,五点一刻,方圆的最后一手落到棋盘上。小李犹豫着没有落子,直到裁判读秒结束也没有任何动作。方圆超时胜,爆出了本届比赛的最大的“冷门”。
方圆与小李各自确认了比赛结果后,小李沉着脸起身便向外行去,没有一丝准备复盘的意思。方圆则低头看看棋盘也站起身来。
对局结束后一般来说棋手们都会复盘研究一下,虽然失利者的心情可能异常烦闷,但这绝对是一次提高自己的最佳机会。当然不复盘的现象也不罕见,尤其小李下棋,基本上很少复盘,这或许是他性格上的一些特点吧!
这时周围旁观的两位中国棋手才上前与方圆握手致意,恭喜他战胜小李晋级下一轮的比赛。方圆的脸上却没有任何喜色,淡笑着应付一下之后便离开赛场回到宾馆。
本轮结束,留在十六强中的中国棋手还剩下四位,除了方圆之外都是原本的种子棋手,换句话说,从预选赛中冲出来的中国棋手险些全军尽墨,堪称史上少有的现象。倒是日本棋手发挥出色,保住了五个名额,确保了韩国棋手在十六强中的席位不足半数。同时因为小李的出局,也让本届三星杯出现了些许的变故,七位韩国棋手究竟还能不能将三星杯留在韩国?但由于大李、朴圣贤、金圣石的存在,韩国棋迷基本还维持着相当的乐观,此三人的存在便是棋迷们的定海神针,相信最后的冠军不会旁落的。
然而随着第二轮比赛的结束,形势有些不受控制了,继小李败于方圆手下之后,金圣石也没有能起到复仇的作用,一百八十八手便速败在方圆面前,其他的几位韩国棋手也不太顺利,最后留在八强中的韩国棋手只有大李、朴圣贤与少年棋手梁大寅,而且梁大寅还是靠着最后小官子阶段捡漏才以半目差距险胜日本棋手的。总体来说形势对韩国相当不利。
此时韩国棋迷那特有的“不自信”便体现出来了,无论网络上还是传统平面媒体上,众多韩国棋迷分析的结果一致认为韩国棋界出现了大问题,矛头直指小李,尤其是他特立独行的个性,比如局后不肯复盘的这些事情都成了被攻击的焦点。
有意思的是如果拿出前几日棋迷们的观点就会发现,短短三天的时间,棋迷们的立场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三天时间,小李便从英雄沦落到民族罪人的地步,真所谓世事无常!
同期中国棋界地变化却不多。“TMD”上的争论依旧,贬斥方圆的人以“不以成败论英雄”来无视本届比赛中的方圆的战绩,继续讨伐方圆拒绝参加职业棋坛的事情,不过这类的观点迅速被淹没在浩瀚的庆功言论之中,论坛上还是以赞誉方圆棋力为主基调的。方李大战的棋谱也被棋迷认为是近期棋坛经典对局,讨论此局的帖子层出不穷。
不知道小李赛后是否专门研究过这一对局,不过方圆倒是率同学员们一起深入研讨了此局的得失,时间就在方圆回到成都的第二天。
“虽然行棋的方向与方式仅仅是个人选择而已。但为杀而杀是不是有些落了下乘?”方圆看看一旁点头不已的潘善棋及几位学员,再对比一下有些不明的米歇尔,暗道围棋的东方韵味让很多东西只可以意会不可言传。中国棋手或许认为理所当然的事情到洋鬼子弟子那里便很难解释,难怪围棋这门技艺只能在中国文化圈流行起来!
米歇尔耸耸肩挑着眉毛不解地问道:“为什么呢?”
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即便棋力蛮高的潘善棋也难以说出究竟为什么会有如此感觉。这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原因让他们认为境界高的不会施展这种直接的手段,就比如战争中以少胜多才是最高境界一样。
几位学员们面面相觑中均望向了方圆。希冀方总教练能给出的答案来。不过方圆只是微笑不语,看着米歇尔的眼神露出鼓励的味道。
米歇尔没有让方圆失望,转身面向诸位师弟们神采飞扬地说道:“好吧!我承认境界这东西我不懂得,可是围棋就像战争,可以用拿破仑那种以大炮为主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同样也可以用毛那样的两条腿来取得胜利,这无关境界!杀棋还是别的,都没有什么区别,关键是战胜对手!”
显然众少年们不同意米歇尔的理论。若非当着方圆的面前,只怕立刻便要与其理论起来。少年们喜欢辩论,尤其喜欢同米歇尔这个老外辩论。不过每次地辩论都是不了了之,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但其中的乐趣却不是外人所能体会到的。
此番没了机会,众人的目光只好再度望向方圆。
方圆点点头道:“是的,围棋要靠胜利来说话,只要取得胜利,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