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此番没了机会,众人的目光只好再度望向方圆。
方圆点点头道:“是的,围棋要靠胜利来说话,只要取得胜利,用什么样的手段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方圆看看其他几人的表情,很明显,大家都不甚认同,暗自点头后,方圆继续说道:“不过话又说回来,战争是一门艺术,其间的战略、战术总是有迹可循的,并不是随意怎么打都行的,任何一点点的疏漏都会导致战役甚至是整个战争的失利,因此才会有各种兵家理论的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说,作战之道还是存在着一个固有的方略的,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等能够成为兵家经典就是这个原因。”
方圆很少给众学员们讲解棋局之外的东西,尤其这种涉及战略眼光的问题,所以学员们不由得集中注意力仔细倾听方圆的每一句话,唯恐有所疏漏。
一个高手的高明所在并非是在某一定式的应用或者中盘厮杀时的某一个妙手,而是通盘考虑问题的眼光,或者说是大局观吧!只有拥有了良好的大局观才是成为高手的基础,可惜这方面很少有人肯分享经验的。
“兵法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方圆继续说道:“了解对手是做出针对性的决策的前提,并且以此作为整个战争过程中战略调整的依据,应用于围棋上,就在再考虑盘面配置的前提下充分发掘对手可能的着眼点,提前进行准备而已。不过这些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就难了一些。”说着方圆走到旁边的棋桌,摆起了上届三星杯同韩国棋手的一盘对局,摆了几十手后停下来道:“这盘棋已经讲过了,实战后面的进行大家也都非常清楚,但是如果现在对手跳出了对局时的思路而这样下,结果会怎样呢?”
众人思索一阵却没有谁肯抢先开口,最后还是潘善棋说道:“作战勉强,恐怕比实战的结果还要糟糕。”
方圆点点头继续道:“不错,这样的确有些勉强作战了,不过也未必就比实战差太多,因为实战宛若一条直道,再没有了转圜的余地。而这样下至少打破了壁垒,使得将来的作战出现些未知因素。这是在形势已非的情况下的一种手段,应该算是及时调整的一个机会,可惜对手并没有把握住。”
说完这些,方圆抬起头,缓缓踱回原来的位置上道:“刚才的前提是在清楚判断敌我形势时才能采取的紧急措施,这里便涉及到一些知己的问题。而现在的这盘棋却更多的是知彼,首先小李的棋力量很大,而且无论面对的对手是谁都会一如既往地强力打杀;其次,掩盖在力量背后的是他的感觉很特殊,轻易不会钻入对手的圈套,很难看到他在序盘出现判断严重失误的特况。至于官子如何倒是不好评价,毕竟他的对局很少进行到最后的收官阶段,综合这些特点,作为对手我当然可以选择平和的态度与其缓缓争夺,不过我认为不是最好的策略。形象点说,小李就是棋盘上的一个疯狂斗士,无论是转身还是退让,都会引起他更加强烈的攻势,跟他下棋很难有回旋的余地,因此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他擅长的领域与之决斗,在自以为进入自己的路子的时候伺机一战而下之。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是也!”
“狭路相逢勇者胜……”潘善棋不住喃喃自语着。实际上无论是在理论方面还是真正的实践方面,职业高手们都自然而然地回避对手所擅长的方式的战斗,尽量将局面导向自己擅长的方式,这已然成为棋界基础的理论,所以很少有人面对类似的局面时还有别的思维。不过无论是回避还是导向都需要有足够的转圜余地,如果完全没有任何回旋余地的时候当然情形会非常不同。问题是怎样准确判断到底能否有回旋的余地?
一旁的众人也在思考方圆刚才所言,场面顿时冷清下来。
半晌之后,潘善棋如恍然大悟般扬起头来,可随即又黯然丧气,缓缓说道:“原来一切的基础还是在判断上。”
方圆一笑点头,他对潘善棋能迅速领会还是颇为满意的,看看众人也明白过来后才轻轻道:“所谓至高境界便是信手拈来皆可取胜而已,达到如此程度的重要法门便是知己知彼!”说着见众人一副思忖的样子心有所思,犹豫一下继续道:“想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唯有多下棋、多思考,舍此之外别无他法。”
第四卷 黑白纵横
第六章 风云变幻(大结局)
回归棋校后,方圆毫不犹豫地抓紧了研修班的管理,并以总教练的身份强制张景新参与进来,并且制定了一个特训计划,目标直指本年度的“新人王”赛事。他说得很请楚,退役可以,但为了报答李老那么呕心沥血地栽培,张景新必须在职业赛事上有所建树,当然最简单的就是这个“新人王”了。
说新人王“简单”可不是因为对手实力弱,相反,这一赛事的棋手差不多是国内各项大赛里平均水平最靠前的了,毕竟这个比赛的参赛棋手都是年轻一辈的佼佼者。简单的原因是参赛条件简单,即便业余棋手也能报名参赛,这也是张景新所能参加的唯一的职业大赛。
“那要打到什么名次啊?”张景新苦着脸低声问道。
方圆正吩咐着研修班各棋手们准备棋具,对张景新的问题并没有怎么上心,只是随口答道:“前六吧!”
张景新的脸色变得很难看,小声嘟哝着:“怎么可能啊?前六都有参加世界比赛的资格了。”
一旁的潘善棋羡慕不已地说道:“有师傅给你特训呢,怕什么?要是师傅肯给我特训的话,什么目标我都有信心完成。”瞧着方圆瞥来的眼神,潘善棋连忙加一句道:“当然得看看特训的时间长短了。”
方圆一笑道:“赶紧收拾好,景新摆子。”
不敢多言,潘善棋赶忙一边忙活去了,至于张景新则规规矩矩地坐下来往棋盘上摆下两颗棋子。这是方圆的要求,一个月内潘善棋必须从二子升到让先的水平,没有任何否则和如果。
说实话,真实棋力上,张景新虽然未必能达到方圆让先的水平,但二子无论如何也能突破的。不过由于心理状态的问题,当张景新面对方圆的时候。不要说二子。就是三子也未必能取胜。但是面对方圆的要求,他还是一点反对的余地也没有,压根就不敢反驳。
为了达成强化张景新棋力地目标,方圆每天将与张景新进行一次对局。而且手段很有针对性,都是要训练张景新薄弱地环节。另外功课留得也多,差不多每天除了对局和复盘之外,其余时间都用来做功课上了。
紧张地日子过了三天,棋坛风云突变,棋协先后以两个重要的管理规范拉开了改革序幕。这两个规范中首先发布的是《职业棋手管理条例(暂行)》,后面一个则是破天荒的《业余棋手、棋赛管理条例(暂行)》,具体又详细划分为中国象棋与围棋两个部分,而三大棋中真正同国际接轨地国际象棋则没有被纳入条例。
事实上自从职业制度开始以来,棋协对业余棋手的管理就是粗放型的。基本上就是对业余段位进行管理,至于所有的业余比赛都属于放任不管类型的,最多在比赛上挂名协办而已。不过此番出台的《业余棋手管理条例(暂行)》不仅将业余比赛纳入管理范畴,而且推出了一个与职业棋手相近的《业余等级分制度》,将业余棋手也如同职业棋手一样进行等级分评定,并且规定了不同等级的比赛所需的最低等级分。换而言之。业余比赛也不再是全体业余棋手都有资格参加的了,也要讲究论资排辈。
《业余棋手管理条例(暂行)》地颁布如同一枚高能炸弹将业余棋坛搅得天翻地覆。以后的业余比赛将由棋协组织人力进行评定等级,对应的将划分出三级比赛。第一级就是原有的几个全国范围的大赛,像晚报杯、黄河杯等,这些比赛必须根据业余棋手的等级分来确认参赛名额,所有低于最低参赛等级分地棋手将彻底无缘比赛;第二级比赛基本囊括了各省级专业机构设立的比赛项目,比如各协会、省直机关设立的比赛等等,相应的参赛棋手等级分要求也同比降低;最后一级,也就是第三级比赛将没有等级分限制。主要是县市级比赛。最重要的一点是所有业余比赛必须由全国棋协认证才能举办,棋协也将给与各种人力物力的支持。
至于《业余等级分制度》则完全仿照职业等级分而设定。棋协将每季度颁布业余等级分前五百名的详细情况,具体由同时成立的“业余等级分认定管理科”进行详细管理。
两个条例颁布的同时,官方媒体立刻给与了高度的评价,言称“这是专业行业协会管理的一次质的飞跃,将为专业行业协会日后的改革探索做出重大贡献”云云。与官方媒体的一片叫好声不同的是,真正草根阶层——网民,他们对此的意见截然相反。“TMD”上连续出现了讨伐“官僚棋协”的“官僚管理”的声音,而且声音出奇的一致,每当赞赏声出现的时候,便立刻被相反意见驳斥得无处容身。
棋迷们沸沸扬扬,方圆却并没有过于关注,他毕竟是不参加这些业余比赛的,所以影响也仅仅局限于各位学员们。实际上棋童家长才是这个制度的最有力的批判者,棋童学棋过程中的最有效的涨棋手段就是参加业余大赛,若是将这个门路给关闭了,那么对将来的职业之路将会产生巨大影响。
棋童家长们的数量并不多,但绝对是网络棋迷的主力军之一,团结一致的上千人组合令“TMD”##形成一股独特的风景线。不过这股声势虽然很大,但一直以来都没有得到任何的重视,因此本次的抗议活动棋迷猜测依旧会不了了之。
然而这次的抗议终于有所不同,很快,具体的实施细则便出台了,关于业余段位与业余等级分之间进行了某些补充,最主要的对于升业余5段以上段位时的等级分赋予。细则规定,业余棋手在升5段的同时的等级分将自动补充为2000,相应的6段为2700,7段为3400,8段为4000分。依照这个细则,少年棋手在升入5段时的积分便大致可以保证参加众多的业余比赛,当然。最重要的比赛也许还差一点点。不过如此也足以满足棋童家长地意愿了。
或许由于有了这个实施细则地关系。网络上地反对声音减弱了不少,甚至认为这种改革对中国围棋有利的人也增加了一些。方圆自然依旧没有上心,他以为这只不过是棋协这个机构行驶自己某种权利而已,类似那种不时表现一下自己的孩子们。可随后的第三份文件终于让方圆感到意外了。这是一份业余棋手参加职业赛事地补充规定。明确规定了业余棋手可以参与职业赛事的范围和条件。
按照这份规定的说明,目前现有的国内职业大赛都不允许业余棋手参与,业余棋手们所能参加的职业赛事将仅仅局限于几个允许业余棋手参赛的世界大赛,而且参与条件被设定为等级分前5名的范围。这种规定对普通的业余棋手没有太多的影响,但对于方圆来说就非常麻烦了。由于等级分会随着参与比赛的多少和胜负而升降,这样方圆如果要继续参加世界大赛地话,就必须出席更多的业余赛事,以此保证其等级分排名,可太多的业余赛事又反过来影响他参加最高等级的棋赛,这将是一件头痛不已的事特。除非他变成职业棋手。
棋协真是下了很大功夫来进行改革,可惜最应该改革的职业棋手管理制度反倒是基本没有变动地部分,倒是将一贯没有什么管理的业余棋手紧紧攥在手里,这样的改革令棋协的权利大增,至少在围棋方面是如此的。
这一个月是棋界的多事之秋,棋协接二连三地出台对棋手们的管理规范。几乎将左右业余1段以上水平的棋手全部纳入管理范畴,形成了一个棋协大刀阔斧进行深入改革的红红火火地局面。就在这种局面下,迎来了三星杯八强战以及稍后举行的“LG棋王赛”。依据最新管理规范地规定,棋院将不再代管非棋院所属职业棋手的出国行程和机票订购,于是方圆只好自行决定自己的旅程。
好在方圆已经不是初次出国,再加上有苏琴的帮助,相关事宜很快便办理妥当,因为不用去北京集合转机,时间上还能节省一个整天。当三星八强赛在韩国举行的时候。国内纷纷扬扬的议论声终于平息了几分,大家的目光被世界大赛吸引了过去。
八强赛中。中国仅存两名棋手,因此相继战胜韩国名手的方圆就成了万众瞩目的焦点,而且因为他的对手梁大寅棋力并非很强的缘故(至少在中国棋手眼中是如此的),中国棋迷一致认为方圆当轻松取胜晋级半决赛。不过基于传统,高手在大赛中阴沟里翻船的事故可是屡见不鲜,所以众棋迷虽然认为方圆具有很强的棋力,但很难说就一定稳胜对手。
与棋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