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外势,同时伺机搜刮实空,保证实空的平衡,不过这样白棋也有转身的余地,估计腾挪的可能性不小。像黑棋现在选择的这种急攻方式,就令白棋一时无法脱身,毕竟距离黑棋的厚壁实在太强壮了。
这种急攻显示了黑棋对自己战斗力的自信,或许他认为这种激烈的战斗对他有利吧!
不过这却也正合了方圆的意思,他原就打算凭借强大的中盘战斗力来解决对手的,因此毫不犹豫地板起应战。
上一次在角部的争夺虽然也很激烈,可毕竟不是所有棋友都能够明白的,倒是这里所有棋友都已经看懂了,一场激战似乎马上就要开始了。棋友们越聚越多,几个正在下棋的人放弃了战斗都围向方圆这一桌。这里成了棋室里所有人的焦点。
小小的桌子容不小大家一起围观,实际上只有前排的几个人才能看的清楚,而后面更多的人则完全看不到两人所下的内容。
前排已经挤满了人,后面的还在向前挤着,宋博此刻已经坐不稳了,被后面的人碰到两次后,他皱眉道:“瓜娃子的,挤个啥子,再开一桌搞个直播。”
被宋博一语点醒,那个秃顶中年忙着跑了过来,招呼着大家在一旁连开三桌用来直播方圆的这一对局。
于是棋室里出现了前所未见的一幕,近六十人围拢在三张桌子前面低声探讨着棋局进程,另外几人则关注着方圆与郑晋生的对局,每有落子,则快速跑到直播桌前告知。这分明就是某国际比赛的现场嘛!
好在方圆与郑晋生都是久经沙场的悍将,像方圆虽然没有类似的体验,不过网络上的喧嚣还是早已见识过了,所以对这种事情也还平静。至于郑晋生则要更加坦然,他这样一直在棋界摸爬滚打出身的业余高手,所经历过的要比方圆多很多,只是还第一次受到如此多人的注目而已,不过毕竟见得多了,自然也没有太多的紧张。
中盘战的第二次战役就在这样的情况下展开了。
实话说,黑棋的小飞挂似乎有些不妥,或许选择高挂更理想一些。白棋反夹的选点会有些艰难,那样白棋可能选择边路的单关,将来有机会时打入黑棋阵势彻底破掉黑空以期争取优势。
双方都是战意高昂,角上的一拼就难以避免了。这第二战的战火似乎过于旺盛了,很快就波及全盘。在黑棋顽强分断下,白棋的两条大龙与黑棋的两条大龙慢慢向中央延伸,这里的战斗将直接影响棋盘最终的结果,目前双发都已经脱不开身。
战斗进行到紧要关头,郑晋生有一次抬头盯着方圆,方圆发现这动作似乎是他的习惯,像是在给对手制造压力。方圆反应过来后,索性对郑晋生淡淡一笑,随即伸手摸起一颗白子用力拍向棋盘。
方圆笑得太自然了,给人以信心十足的感觉,而且不像是装作出来的,郑晋生不由得皱了下眉头。初期角上的黑棋没有占到便宜已经令郑晋生有些不是滋味了,不过好在那时的局面依旧两分。至于眼下的形势也确实是他早打算好的,利用自己强大的中盘战斗力一举击溃对手,省去官子阶段的争夺。其实郑晋生本人的官子也不理想,这是业余棋手的通病,只有那些冲段少年们才有时间、精力来全面提高围棋水平。也因为这个原因,在重大比赛中,只要冲段少年们能与业余强豪相持下去,多数的结果对少年们会很有利。当然,这不包括那些天才少年。他们的成绩不仅局限在平衡上,战斗力也相当强大的。
郑晋生见方圆没有太多的反应,只好继续关注棋局。数条大龙互相缠绕的情况下,方圆刚才的那一着手却有些游离主战场,竟然下了一个先手官子。郑晋生眉头皱得更紧了,从前面的应对上,方圆棋力不弱,按说不会犯下这样严重的错误,难道有什么特别的手段?
由于没有读秒的时间,郑晋生不敢将太多时间花费在此处的计算上,约十分钟后,他毅然落子强攻白棋上方大龙。
果断也是棋手的一个必备的条件。棋界有句俗话叫“长考出臭棋”,很多时候棋手并没有条件将全部东西都算清楚,所以该果断的时候一定不能犹豫。
不过这里郑晋生还是有些草率了,方圆的这个着手确实并非那么简单,他其实在做一个顿挫,是开劫前的准备工作,这一点是郑晋生所看漏的着手。
十余手后,黑棋封住了上方白棋,准备逼其做活,同时占些便宜。不过方圆不肯后手做活,而是强手连发,终于让对手尝到了刚才那一着的利害之处。靠近黑角处产生了一个大劫。这个劫涉及到整块白棋的死活,似乎是白棋重一些,可若是一旦白棋赢得这个劫,两块原本不活的白棋大龙就立刻连在一起,便是做八个眼也绰绰有余。那样的话,黑棋的两条大龙就岌岌可危了。
这个天下大劫却不是黑棋能打得赢的,刚才那貌似脱离主战场的一着正好形成了大量的劫材。
郑晋生在发现这一情况的时候就不由得脸色一变,眼看继续走下去打劫将不可避免,只好不吝时间地进行长考。
既然无法打劫,那么黑棋原先设想的一边攻击上方白棋一边获取实地的战术就无法继续执行下去了。经过严密地计算,黑棋不得已只好放弃强攻,在角上补掉漏洞,让白棋扳头后,刚才所下的十余手攻击白棋的着手全部变成了坏棋,这个损失实在太大了。
现在白棋上方不仅活净,而且活得相当大。盘面上黑棋必须很好地处理两块尚未活的黑棋大龙,而白棋却只有一块待处理的孤棋,而且白棋还捞到了先手。至此,局面上已经不可避免地向白棋倾斜了,甚至可以说白棋优势很大。
这时,从棋室门口传来一个颇为洪亮声音道:“做啥子呢?”随着声音的渐响,一个壮实的身影走了进来。
棋室里搞出这么大的动静却有些不太礼貌了,方圆忍不住皱眉望向门口,只见一个身材高大的青年出现在门口。说是青年,可一定比方圆的表面年龄大上不少,估计怎么也有二十五开外。高大倒是真的,算来方圆已经不算矮了,可这人比方圆还要高出近半个头,而且体型也壮实不少,怎么看怎么像重量级的拳击运动员。
见了此人的身形,方圆对他那洪亮的嗓音便有些释然了,若是如此人物说出轻悄的话语才令人奇怪呢。方圆转回头继续盯着棋盘。
新进来之人显然在棋室里人气颇高,室内众人纷纷主动招呼着,即使是坐在方圆旁边的宋博也点头同他招呼一下。这个被称为“老虎”棋友也热情地同室内棋友互致问候。
“老虎”显然已经看到了室内仅有的一桌对局,同时也瞧清楚桌上摆着的棋钟,他一撇嘴角向着方圆两人走来,洪声道:“老郑又出山了?这次打算骗多少啊?”
方圆一愣,没想到这“老虎”竟然如此直言不讳,看来他与这郑晋生矛盾不小。不过如此打扰别人下棋却不是方圆所喜欢的,于是冷冷注视“老虎”一眼便不再理会。
这个老虎也看出了方圆的不满,呵呵一笑没有说什么,只是看了看棋盘,可他就这么大略一扫便眉头紧皱起来,接着神情专注地看着棋盘,一语不发。
那郑晋生如同未见此人,一直闷头思考着。这时似乎想清楚了,他咬牙拍下一子。这一着手即瞄着白棋两颗棋子,又兼顾一片黑棋的防守。方圆暗自点头,看来这个郑晋生比丁文惠还要强上不少,估计在业余棋界也算得上不错的棋手了。
一个小时的包干并不很长,现在留给郑晋生的时间非常有限,他在拍下棋子之后,没有任何停留地迅速按下棋钟,深恐时间多走一秒。
观战的“老虎”见到郑晋生的这个动作才想起看看双方用时,这一看更加令他惊讶了,黑棋现在已经用去四十五分钟,而白棋仅仅不足二十分钟,这样的时间对比他可从来没见郑晋生经历过。
说来这郑晋生也是个颇有天才的棋手,一般而言,同差不多的对手对弈时都是用时比较少的那一方,无论人品,仅从这方面看,此人还是很令人佩服的。“老虎”最为相当熟悉郑晋生的棋手,对这一点还是非常了解的。可今天冒出来的这个棋手不仅在棋局上领先于郑晋生,而且用时还少了这么多,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老虎”仔细大量一下方圆,确认没有什么印象,应该不是自己熟悉的几个高手的徒弟。“难道是新近定段的职业棋手?”“老虎”不由摇头不已,心中有些鄙视这个少年棋手了。
要知道职业棋手同业余棋手之间对子局还不算什么,可打彩就有些过分了。毕竟职业的训练要比业余系统、专精,即使刚刚定段的少年棋手,在业余棋界也算得上顶尖的高手。
方圆不知道自己已经被这个“老虎”所鄙视,既然此人不再罗里罗嗦地打扰他下棋,他也就不很在意此人站在旁边,一心对付着持黑的对手。
白棋的两颗棋子关系到黑棋孤棋的安危,是所谓的“棋筋”,一般情况是弃不得的,不过眼前情形特殊,黑棋要兼顾两头,对白棋而言,只要在一面得利就足以大胜,而直接逃出两颗棋子反倒要损及自身,让大块白棋处理起来变得麻烦。方圆索性看轻两子,来个以攻代守,对另外一块黑棋发起进攻,同时也隐隐有增援两颗白棋的意思。
棋界有句俗话叫“大龙不死”,倒不是说大龙永远不死,实际是表示只要棋手不太贪婪,大龙很难被杀的。不过眼前两块孤棋被缠绕攻击,这棋基本就没什么下头了,主要看最后如何收束,使得黑棋少输一些,这恰好迎合了方圆锻炼官子的意图。
面对白棋的攻击,黑棋无法不理,若是后手吃掉两颗白棋,那么被攻击的孤棋恐怕要受尽欺凌,当真生不如死了。不得已,郑晋生皱着眉不住摇头地应了方圆一手。
又经过十几手的交换,白棋自身孤棋得到不少的加强,逃出两子的时机依然成熟,方圆立刻出动两子,让对手的两块孤棋保持着危险的状态。
现在的盘面上,白棋原本孤单的大龙眼形丰富起来,基本上不太可能受攻了,而黑棋的两块孤棋依旧没有得到妥善处理,况且实空上也是白棋领先,棋下到这个份儿上,黑棋再想扳回已经没什么办法,若不是打彩的棋,黑棋大致可以认输了。
郑晋生再次抬头凝视方圆,不过这次同以往不一样,眼神中不再是那么平静,似乎有几分沮丧又有几分不甘。叹口气,郑晋生小心地应了一手。
高手与普通棋手的差别就在于对棋盘的洞察力,除了战机的掌握、行棋方向的确认之外,对形势的判断也相当敏锐。对几目棋的差距,爱好者们往往需要点目来确认盘面上某方领先情况,可高手往往可以一举行棋中的几个着发来判断目前形势的优劣,这也是为什么快棋中棋手根本来不及点目,可总能准确判断当前形势的原因。
郑晋生同职业高手相比还要差些距离,不过到了他目前这个水平,对棋盘上的敏锐程度却也达到相当的高度了,对面前这盘棋也就不敢奢望扳回,只希望少输一些为好。
剩下工作就是收尾,方圆也不去穷追猛打,只是东一下、西一点地零敲,让郑晋生想反抗又顾忌大块死活,如此下来盘面领先越来越大。当黑棋的两块孤棋最终安定的时候,盘面白棋都领先二十多目了,算上贴目,白棋至少能胜三十目,也就是大约十五子的样子。
方圆所余时间还多,足够他深入计算各官子的大小。收官时的方圆一反中盘的快速、果断,不停计算着,仿佛时间都是对手的,与他无关相仿。这种应定了的棋,而且并非复杂的官子居然要浪费这么多的时间来计算,让他的对手以及周围观战的棋友们都非常不解。
官子的提高还是有迹可循的,如同死活,需要做大量的习题,然后在实战中应用熟练。对于方圆而言,离开县城之前就开始了官子训练,旅行的日子里也没有间断,现在所差的就是实战应用。
总体而言,本局官子是不影响胜负的,在双方收完所有官子后,宋博站了起来请两人确认一下后道:“没问题我就开始数子了!”说完便开始计数。最终白棋一百九三子,胜了十六子。宋博计算完所有棋子,看看郑晋生再看看方圆,等待两人认可。
方圆点头示意同意,而郑晋生则盯着棋盘久久不语,大约过了近五分钟才缓缓点头,站起身来拉着宋博走到一边。
这边棋局结束,棋友们立刻围拢过来,七嘴八舌地同方圆说着些什么,不过当地方圆令方圆很难听懂他们的语意,只好微笑着频频点头。
这时宋博沉着脸走了回来,那郑晋生却不见踪影,方圆不由问道:“那人呢?”
宋博撇嘴道:“甭管他,输不起的家伙,筹钱去了。”
“老虎”一旁突然插嘴道:“老宋,什么时候认识了这么个职业棋手?”
方圆对这个乱说话的“老虎”可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