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白纵横
汗啥校ぷ魅惹樽罡叩某搜矍罢飧鏊尾┩猓褪粽诶妥鞯恼庖换铮庑┤硕际羌页す啥衷诟善鸹罾纯俺撇灰媸桥Φ暮堋?br />
方圆眼睛里蕴含着丝丝笑意,对着宋博道:“这个事情嘛,还得宋哥出马才行。”
宋博毫不犹豫地说道:“没问题,但如果不顺的时候你给我敲敲边蹬。”方圆点头同意。于是两人直奔正忙活着的那些人。
建校之初,正值大家热情高涨的时候,又是方圆、宋博两人同来,明显两人都商量好了的事情,家长股东们只是对望一眼,没有太多的犹豫便答应下来。如此初期师资的问题也解决了。
万事具备,方圆与郑晋生商量好了教材便开始了授课行动。高级班自然全程由方圆与郑晋生来带的,初级班即便郑晋生也只是偶尔关照一下,平时都是由“方圆棋校”的免费助教们来管理的。而高级班中有几个特别的学生是一直被方圆关照着,这些人的棋力都不弱,基本都能够业5的实力,在业余棋界算得上高手了,而且年龄不大,最大的不过十六岁,最小的只有十一,这些才是冲段少年呢。
冲段少年在这里比例不高,一个十六的两个十五的还有一个就是最小的那个了,总计才四人而已。不过这四人就如同高中里的尖子生,他们若冲段成功,那么“方圆棋校”的名声会立刻传遍整个成都棋界,那时立刻提高学费也不成问题。因此,宋博不断怂恿方圆特殊对待这几个人,让这几人能最大可能地提高棋力。起初方圆还不太在意,但次数多了他也有些心动了,要知道好的徒弟与好师父一样难求的,这四人小小年纪能打到业5的水平,其天资也不用多说了,所以最后方圆便顺水推舟地给几人尽量多的辅导,不过明里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定。
冲段的四人都是男孩,而方圆最看好的是那个十一岁的小家伙,叫做王鹏的。小王鹏七岁启蒙,短短不足四年的时间就打到业余5段,这在全国围棋界也不太多见,应该堪称神童一级的。不过由于家境不太好,家长虽然有心送他去北京深造,可庞大的资金却不是他们能付出的。平时只有不定期地去棋院培训班听上几堂课,这一年来长进不大,家长们正着急呢,赶上这方圆棋校开办,经棋友们一宣传,索性就送了来。
王鹏这孩子是方圆见过的资质最好的少年棋手,比他的开山大弟子丁文惠要强上不少,绝对是为围棋而生的天才棋手。不过这样的孩子总有各种各样的弱点,最主要的就是注意力不容易集中,王鹏的家长甚至认为这孩子有类似多动症的毛病而带他去看医生。检查的结果令他的家长安心不少,至少孩子没有毛病。
其实像这种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在孩子们身上是相当普遍的,越是聪颖的孩子就越容易出现,因为他们比别人理解东西要块上一些,所以便表现得不那么认真了。
若是王鹏只表现在天资上的这些有点还不足以使方圆心动,要知道作为一个棋手天资并非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耐得住寂寞,要有一种为了追求胜利而忍耐长久寂寞的品质,只有这样才能攀上棋坛的最高峰。而王鹏在这方面恰恰满足了方圆的某些要求,他偶尔会表现出来一种对胜负的强烈追求,这一点小孩子多数都有的,不过王鹏更加强烈一些。为了战胜对手,他可以不停打谱、做习题,甚至有过每天打谱超过十四个小时的记录,对于一个棋手而言这是他保持进步的最强力的品质。当然在他胜过这个对手之后,他又会很多天不去触摸围棋。
这样一个集中优点、缺点于一身的怪异非常的小孩,往往会使教练们一筹莫展的,因为他不是对所有对手都如此执着。方圆试过亲自上阵,用自己强大的力量让王鹏看到两人间的差距,进而激发小家伙的好胜心。可惜从让两子到让三子的胜利都没能激发他好胜心,而其他三人与他水平相近,也没能完成任务。
倒是另外三人用功程度不错,也很听话方圆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过在方圆看来,这三人的前景却远不如王鹏。“真是要好好想个办法才行!”方圆对这个孩子兴趣颇重。
为了引起王鹏的兴趣,方圆决定搞一次内部比赛,试试名次问题能不能刺激他一下。
听说要打比赛,家长股东们立刻又忙活了起来,一百多人的比赛说大不大数小不小,即便分成两组,期间的对手安排、比赛用具的准备、值场裁判设置等等工作都是些挠头的东西。而方圆本身对这些东西也不擅长,并不能帮上什么忙。好在家长们人数不少,又都是资深的围棋爱好者,用了一天的时间所有工作基本就绪。
比赛采用瑞士积分制进行蛇形排队,这样比赛轮次不用太多,记分的工作量也少了很多,而成绩相对公允。裁判则全部责成股东们兼任,计时钟不够也是股东出面到处借来的,说起来这个棋校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比赛还准备了一些奖品,都是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不过通常对孩子们很有用的,方圆希望由此能引王鹏上钩。
比赛还是比较仓促的,临比赛之际大家才发现居然缺少一个棋钟,其实本来是不少的,不过其中的一个被一个小学员玩坏了。不得已,只好临时找来两个裁判手动计时。
三天七轮比赛,三个分组中各有一人全胜,两个低级组的情况方圆并不关心,而高级组中全胜的是那个叫做潘善棋的十六岁少年。小王鹏以六胜一负紧随其后,不过两人之间因为积分的关系并没有交手,因此两人的战绩并不能说明潘善棋就比王鹏高明。
可惜方圆的如意算盘还是落空了,王鹏并没有觉得获得第二名有什么不好,看他的样子竟然一点都在意潘善棋名次高于自己。
方圆相信日后王鹏总会遇到比他强大的对手,或许那时他才能积极起来,不过幼时学棋的时光宝贵,这时正是心无旁骛的时候,进步速度异常惊人。这也是常说的“二十岁前不成国手终生无望”的原因。遗憾的是这句话对普通人来说是真的,王鹏若是不能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去快速提高棋力的话,他真的无望成为职业高手了。所以方圆必须尽快设法让小家伙升起好胜之心。
当然,除了方圆对比赛结果不满意之外,其他人却异常满意,尤其是那些家长们,对这种开课之初先摸清孩子们的真实水平的做法相当认可。同时孩子们也表现出相当的兴趣,接下来的几天还在讨论这个比赛成绩的问题。这倒提醒了方圆,索性每隔半个月搞一次联赛,让孩子们在对战中提高棋力。不过这些只能对付普通的孩子们,对真正有潜力的王鹏却意义不大,怎么培养王鹏快速成材才是方圆最想解决的问题。
就在方圆为王鹏头痛的时候,宋博传来两件好消息,一是棋校的手续办得差不多了,只等教育口的几个大能签字盖章便彻底完成了;另外一件好消息就是晚报杯的预选赛报名工作马上开始。
这第一则消息对方圆还无所谓,可第二则消息却是方圆盼望以久的。
反正这比赛也是面向社会公开的,而且报名费以及保证金都不高,业5以下为合计一百五十元,至于业5只要一百元的保证金,五十元的报名费都省下了。因此方圆同家长们一说,打算组织全体水平较高的学员参加这项比赛。
不过令全体教练及学员们感到好笑的是,他们的总教练方圆方指导是需要缴纳报名费从初赛开始打起,而不是像参赛学员那样只需缴纳保证金直接从复赛开始。这可能是有棋校这么个东西以来最特别的一次比赛报名情形:总教练的段位不如学员高。
“晚报杯”的选拔赛要到两周后进行,时间还很充裕,对此方圆不打算做多少准备工作,还是利用这几天的时间好好训练一下这群弟子们吧,怎么也要对得起这个总教练的名头和她这份工资啊!
前些天主要都是郑晋生在主持高级班的训练,现在方圆看来是时候出面上一课的时候了。而且既然已经决定组织学员参赛了,那基本训练还是要保证一下的,别复赛里一败涂地弄个一盘不胜回来。
接连三天的训练没有让方圆有劳累的感觉,他是用郑晋生千挑万选的对局片段作为案例来讲解的,实际上最累的是这个郑晋生教练。这让方圆大感请他来真是太物超所值了。
不过方圆也有些不好意思如此累着郑晋生,第四天起,方圆准备独自承担了一下教学工作,从选题到讲解完全一个人来做。当前一天方圆同郑晋生说起此事的时候,老郑真是痛哭流涕连忙将几本厚厚的围棋年鉴以及更多的专题书籍甩手交给方圆,二话不说赶紧离开这小房间。
方圆看着面前摆着的足有半人高的资料直皱眉头。“怎么会这么多?”方圆问道。才走到门口的郑晋生“嘿嘿”一笑,边加快速度离开房间边大声道:“要是不够,我那还有。”
这些日子郑晋生似乎开朗不少,估计是跟方圆熟悉了的缘故,这时的玩笑话也说得流离无比。方圆既然话已出口,自然不可能去做返回的勾当,只好硬着头皮努力挑选合适的教案。好在方圆几十年来几乎浏览过世界上全部的高手对局,而且长久研究下来,对其中优秀之处堪称了若指掌,因此虽然时间没少花费,不过总算弄了出来。当方圆看着自己耗费半个晚上弄出来的这些讲义时,心底下还是对郑晋生充满了歉意。这么长时间里郑晋生就忙活这些东西也不知要耗费多少的时间啊,何况还要带初级班的部分训练,难得啊!
第二天开课,方圆夹着讲义来到高级班的教室。
由于高级班人数较少,在分配教室的时候便给了一个相对较小的房间,不像初级班那样整整使用了一个大厅。
培训班的课程分为理论课以及实践课,平时的理论课方圆也不常上的,只有规定的每周两次讲解世界棋坛著名对局才要求他必须亲自指导,另外就是指导棋必须他亲自来才行。因此平常学员们也不会常见到方圆的。
理论课是固定座位的,这样便于管理,不过方圆来到教室却发现原本坐得整齐的教室出现了几个空位。他正要问话时,教室门被推了开,负责教务的家长刘贵和一脸焦急地走了进来,冲方圆招了招手示意他到外面有事情相商。
方圆把讲义放到挂盘旁边的小桌上,没多说什么,便随着刘贵和走出教室。才出教室的门口,就听得教室内响成一片,虽然声音不大,可还是能听得清清楚楚。方圆咧嘴一笑,孩子门还小,安静地呆在教室里的简直就是奢望。
刘贵和伸手替方圆将教室门关严,低声道:“方指导,今天有十二个孩子请假了。”方圆一愣道:“怎么这么多?”一共不足一百五十人,却有十多个孩子请假,这绝对属于非正常范围。
刘贵和拉着方圆多走两步后才以正常的声音说道:“老李偷偷告诉我了,说榕城棋社那里新开办了培训班,吴子虚和‘老虎’是教练,另外还从成都棋院挖去了一个职业棋手,具体是谁还不清楚。”
方圆皱眉问道:“那跟这里请假有什么关系?”
刘贵和犹豫一下支支吾吾地说道:“其实……他们请假是去那边上课去了。”
方圆点点头,心中释然,毕竟自己的名头不显,人家还是认老牌老手的名字,既然这样倒也可以理解。于是方圆淡淡一笑道:“家长和学生们也都有选择的权利嘛,这算不了什么。没别的事情我马上上课了。”
刘贵和赶紧道:“不行啊,这事情没完,那边找人传了话,说只要从我们这里过去的就给半价优惠,为期一周。这接下来的几天怕是还有认离开的。”
方圆眉梢微挑,沉吟一下问道:“你估计能走多少?”
刘贵和露出为难的神色,眼神漂移不定,半晌才道:“这个说不准,但眼下是才开头,后面走的人肯定不会少了,搞不好……”说着刘贵和摇摇头叹了口气。
方圆紧锁眉头想了一下,没有特别好的办法,不过为了安慰刘贵和还是展颜道:“好了,我知道这事情了,等下课后大家一起研究一下。你先忙着,我得抓紧时间上课。”说着冲刘贵和扬扬手便转身回到教室。
少了几个人并不影响方圆授课的情绪,一堂课顺利讲完,方圆又布置了习题后让学员们休息一下准备对内的训练。之后方圆并没有急着离开教室,而是同身边的助手学员一起整理挂盘以备下次的理论课使用。
这时潘善棋拿着一张记录纸走了过来,来到方圆身边很礼貌地说道:“方指导,帮看看这个变化好么?”
其实方圆同潘善棋不过相差三岁而已,但这个潘同学个子略矮,一副典型的四川人长相,跟方圆这个北方大汉站一起倒仿佛相差很多一样。
方圆随意看了一下记录纸,发现是一个定式的变招,第一次出现大概是年初某个时候的一个国内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