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格斗战无不胜
同样的一招飞腿。
平局!在最后一下对拼之后,两人的比赛以这个格斗游戏里极少出现的结果做为了结束。(这一段是不是有点那个意思了?)
“打的真不错。”郭亮由衷的称赞道,“晚上我一定准时到。”不管加入校队以后能不能找到其他的好对手,就这个陈茹芸就已经让他觉得不虚此行。好在郭亮已经有了一个关系保持的很好的女朋友,不然他恐怕都要对陈茹芸展开追求了。得到郭亮这样的好手加入,陈茹芸异常高兴,回去的路上笑声不断,引的校园里众人注目。
六点半虽然按照时间来说可以说是晚上,但是北京的天却还是亮的很。格斗协会的办公室里人头攒动,小小的房间里装了五个协会职员和四个即将加入校队的高手,显得相当拥挤。“我已经找过北京高校格斗联赛的主办方了。”一天都没见到人的章琪说,“感觉上他们是巴不得我们赶紧参加比赛,今年的联赛还有一个月开打,他们说只要我们从学校开来推荐信就可以进A组比赛。”北京高校格斗联赛分为A、B两组,每组的前四名进入决赛阶段比赛,规则有点类似于NBA。
“最近肯定不能找学校开推荐信,上次我们搞的活动已经让几个管教务的老师有点不高兴了。这个还是等过一两个星期再说,不过校队我觉得可以现在就成立,不公开就行了,怎么样?”陈茹芸说。
“没意见。”陈茹芸的安排合情合理,其他人当然没意见。接下来他们讨论了一下训练的时间和地点问题,最后决定每周的周三、六晚上和周日上午训练。训练的地点就定在格斗之家的第一百号服务器上,到时候大家登陆服务器就可以。
其实陈茹芸给林风教练职务,主要是希望他能多辅导一下那些新手。他对战术比较了解,动作的姿势也很标准,这些都是辅导新手的好条件。但是曾经在中友战队(这好歹也是由半职业玩家组成的队伍,虽然大部分都打不过陈茹芸和郭亮,但比胡行之等人还是强了不少)任教的林风却想当然的认为陈茹芸是希望他能为校队出一份力。
回到宿舍里,林风开始为即将开始的训练准备资料。
~第十八章~
(设定现在已经定了,就不改了。改来改去,恐怕大家都要无所适从了。破防的攻击极限次数就是原来定的五下,到第六下就破防。一般来说高手都不会让人连打他六下吧。当然,破防攻击不包括像KOF里RYO那种跳过去连打N十下的必杀技,那个不能破防。必杀技的设定我还没想好,到底要不要这个东西呢?伤脑筋。我不想加入什么气格或者怒格之类的东西,我再考虑考虑吧。特殊技后面我是一定会加的,我本就有此意。什么时候加?嘻嘻,暂时保密。前面有读者问道为什么会有猜测是外国职业玩家。这个是猜测嘛,就是有些人凭想象猜的,他们也没现场看过剑客本人的比赛,所以都瞎猜而已。这是隐射现在一些有趣的现象,大家可以仔细想一想。这不是BUG,我是动了些脑筋的。至于说到保存实力的问题,我觉得这是无法避免的。不然你说怎么写呢?真的,怎么写都老套。不保存实力就是老套的虐人的YY;保存实力又变成了老套的保存实力。我也不知道怎么样才不老套了。在这个问题上,我只能尽量在老套里写出些新意。言归正传,大家看书。)
“耶?今天怎么搞的,没上去打游戏啊?”彪哥自习回来的时候看到林风一本正经的坐在达哥的电脑前上网感到很奇怪。一般林风不是去学习就是在打游戏,上网冲浪?他是不干的。用他的话说,那太费时间。
旁边也在网上查着可供下载比赛录象的小P脸有得色的嚷道:“我们组了个校队你知道不?”
“校队?知道!今天上午不是还和那几个协会的官儿找人去的吗?”彪哥呵呵笑着。
“嘿嘿,剑客现在就是我们校队的教练大人了!来鼓掌欢迎一个!”小P鼓起掌来。
“教练啊!我说呢,哇,那你们可厉害了,有他教你们还不是进步多多。”彪哥叫道。
林风一摆手说:“你别这么说啊。你要想学,我还能不教?搞的一副很羡慕的样子干什么?”
“我也就是说着玩玩,别那么认真嘛。”彪哥一边说着,一边把书包丢在床上。拍拍林风的肩膀,他打开电脑带上头盔进行自己的游戏事业去了。
林风继续在网上找他想要的资料。其实他想要的就是一些比赛录象,只不过对录象的内容他有自己的想法。不错,校队里的那几个人都很厉害,但问题是他们的弱点也很鲜明。比如郭亮,他太喜欢模仿FILL,什么套路都按FILL的录象来,这样很容易就会被对手识破意图;小P则更差,他只会那一套自己教的攻击套路,可能后来又不知从哪学了一两招,然后其他的就什么都不会了;陈茹芸技术不熟练;胡行之和姜泉更是攻击防守意识都相当差。这样的队伍怎么能行?林风“自觉“的将自己放到了一个教练的位置上考虑队伍的问题。他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这只队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既然参加比赛,就要拿到冠军。
夜已经很深。小P等人也都上床休息了,但是林风却还带着头盔在小P(达哥的电脑在床上,所以林风换了个位置)的电脑前观看下载来的录象。他不时的摘下头盔,切到操作界面上,将刚才看的录象更名、编号放到不同的目录里。小P翻了个身,微微睁开睡的朦朦胧胧的眼睛却看到林风还坐在电脑前。他揉揉眼睛站起来,轻手轻脚的走到林风身边说:“这么晚了,睡觉吧。明天还不是一样看。”
“啊?”在小P的提醒下林风才反应过来,“现在几点了?”
“快两点啦。你明天还上不上课了?”
“上,上。”林风赶紧收拾了一下,关上电脑准备睡觉。“我都没注意时间,要不是你提醒明天真起不来了。”
小P也躺回床上小声说:“你啊,就是太认真了。不就一个校队吗,WFCG冠军差点都拿了,你还在乎这个?”
林风的脸上闪过一丝憧憬的神情,他意味深长的说:“有时候,我真觉得教别人玩比自己打更有意思。”这时他的脑海里始终浮现着他和中友的几个人在一起时的点滴,不知怎么的,自己好象有点想他们了。小P这时已经重新进入梦乡,林风也在回忆中沉沉睡去。
在大学里,周一的课程一般都是最无聊的。学机械的就要上金工实习,而学电子的就要上电子实习。林风学计算机,也算是学电子中的一员,所以周一的整个上午他就在学校的实验室里用电烙铁焊那些被掰成钩状的铁丝。
“唉,总算搞定了!”焊完最后一根铁丝,交了差,林风长出了一口气。
“等会去哪里吃饭?”两边的伦哥和达哥凑过头来问了一个中国人最常问的问题。
“走吧,先看看再说。”林风一招手,拉上两人就要离开。
“唉,你等等,我还没焊完呢。”“怎么这么慢?快点,我等你下。”……
总算一上午的课程结束了,从实验楼里走出来的学生三两成群的向宿舍或者食堂的方向走去。林风和达哥也有说有笑的继续讨论着有关吃饭的各种问题,这时一个带着墨镜,打扮的流里流气,还染着满头黄发的人拦住了林风的路。
“你干什么?”林风警惕的看着面前的陌生人,旁边这么多同学在,他倒也不怕。
“请问一下,你是林风吧?”对方的语气不但友善,而且还带着拘谨,和外表的打扮完全不相符。
“是啊。有什么事?”虽然对方显得没有什么敌意,但林风还是觉得不太能相信对方。
“那个……你是剑客?”由于学生看到了他这样打扮的都尽量避开,附近没什么人,陌生人又尽量压低声音,所以这句话只有林风和他旁边的达哥听到了。
他怎么知道我是剑客?我要怎么说才好?林风的大脑飞速的运转着。对方看林风不说话,知道他是不放心,又小声补充道:“我是张奎啊!”说完还摘下墨镜,不过很快又重新带上。就这一瞬间已经足够两人认出他的模样。
张奎!旁边的达哥惊讶的张大了嘴,没想到周安伟找过林风才一个月又来职业高手找他了。张奎虽然在全国的排名不是很高,但是他那种全攻的打法却看起来最过瘾,而且和业余玩家的打法也最相近,所以他是属于人气很高的偶像选手一类的,大多数业余玩家都爱从他身上模仿个一招半式。不过一般张奎露面的时候要么就是西装革履的接受采访,要么就是穿着如同外星人般的衣服进行比赛,像现在这样的装束也不怪达哥他们认不出来。
“恩,我就是。你怎么知道的?”
“周安伟告诉我的。你现在有时间吗?”张奎肯定了林风就是剑客之后,他反倒显得着急起来。
“有啊。”林风已经焊完电路板,一天的工作就算结束了。
“那好,跟我走吧。”张奎说,“我是来找你是想请你帮个忙。详细的(情况)我们车上再说。好不好?哦!对了。带上证件。”
认出了张奎的身份,林风当然知道对方不会是什么不怀好意的社会青年。何况他和张奎曾经交过手,也算是有点情谊,他找上门来求自己帮忙林风也不想推辞。卸下身上的书包交给达哥,林风和张奎坐着最新款的宝马3000离开了学校。
“你知不知道奥运会亚洲区预选赛的事情?”张奎问道。
“知道。”
“那你也知道,格斗游戏这个项目虽然在民间炒的很厉害,但是国家管的却不多。像我们要参加奥运会都是自己报名的,今年我还有老周、蒋棱(全国排名第九)、丁凤(第六)、张南、程飞(第三)组队想去冲团体的那块金牌。结果老周还有张南不知道怎么搞的就得了急性肝炎,要十几天才能出院。你知道,这个礼拜天就要开始比赛了,我们现在连五个主力都没有。你能不能帮我们打一场?”
“现在还能临时加人?”林风问。
“本来当然是不行,还好这个团体项目是今年才加的,规则里面有点漏洞。找了几个人情,(奥委会)他们就同意我们加一个临时替补队员。其实也是老周的面子,他名气那么大,要是奥运会格斗游戏没有他和金向东打的,收视率肯定下降。奥运会也要赚钱你说是不是?”
“你怎么不找职业选手呢?”
“他们打的过你么?要不是老周说你要学习为主,我都想让你参加一个(正式队员)了。”张奎笑着说。
一个多小时后,车开到了一栋蓝色的建筑前停下。林风从车上走下,就看到了建筑上巨大的牌子——奥运大厦。
~第十九章~
奥运大厦,顾名思义,为奥运会而建的大厦,高一百七十八米,楼层数五十,可容纳一万五千人在此工作,中国与奥运会有关的人员基本上都在这里了。它正是最典型的所谓二十一世界建筑,无论是建筑形状风格、建筑本身的结构还是其中的设备都透着一股子高科技的味道,全玻璃外壁加上顶上那个据说象征着奥运五环的重达七吨的奇怪雕塑让人一眼看到它就感到好奇。不过第一次来到这里的林风却没有时间仔细的对这座“标志性建筑”进行一下观察和评价,张奎已经拉着他坐上电梯,直奔游戏管理委员会所在的十二楼去了。
“我和刘振龙刘主任约好的。”一下电梯,张奎就快步走到柜台前对秘书说。
“哦,等我查一下……张奎,是吗?”秘书小姐抬头看了张奎一眼,眼神有些异样。也难怪,谁叫张奎穿的那么另类来着?
“对,我就是。”张奎点头,一边递过了一张银色的卡片。
秘书小姐接过卡片在面前的机器上划了一下,抬起头说:“好了,你们可以进去了。”
走进办公的地方,林风又得到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这栋建筑的设计师确实有一套,能让人在不同的地点感受到不一样的风格。比如大厅就让人觉得宽敞而明亮,办公地点却让人觉得结构非常紧凑。前者使人体会到庄重,而后者则让人感到一种急迫,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见到刘振龙之前,林风凭借着他主任的头衔猜想他肯定是一个五六十岁的老人。等到张奎指着一个至多不过是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告诉林风“这位就是我们刘主任”的时候,林风确实吃了一惊。奥委会分管一个项目的主任呐,没想到他这么年轻。其实刘振龙能以这个年龄当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