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游之正版神话
约夯紊狭巳ァ?br />
原来欣然来了,正在和张韶涵坐在床边聊天呢。冷惊然一进屋子,就看到了这对美貌的姐妹花。方欣然没见过易容后的冷惊然,一见有个陌生男子闯了进来,不禁一愣,张韶涵已经扑进了冷惊然怀中,“冷大哥,听说你去匈奴部落了……”
方欣然张大了嘴:“哥……你易容了?”
冷惊然拍拍张韶涵,和她一起坐到了床沿,坐在这对姐妹花中间,笑道:“不但易容了,连名字都改了,我现在叫‘瓜果园掌柜’……”
方欣然:“啊……连冲四个神级技能的就是你!”
冷惊然:“嘿嘿,可不正是我嘛。这次接了个任务,到匈奴部落去了一次,不过一切都很顺利,现在凯旋而归咯。”
张韶涵道:“冷大哥,这周末是我们姐妹的生日,我们正在考虑怎么过呢。”
冷惊然想了想,“要不这样吧,把小蜜蜂、高飞几个我们在上海的朋友都请到家里来,一人做个菜,大家热闹下……”
姐妹两个眼睛一亮,“恩,这个主意不错,一人做个菜,就怕那些男人做出来的菜难以下咽,冷大哥,你会做菜?”
冷惊然笑道:“不会,哈,我负责烧个青菜汤……”
三人嘻嘻哈哈聊到晚上,商量好欣然负责通知三眼和方静雯,那安娜就小蜜蜂也就等于通知到了,冷惊然负责通知高飞和白凝霜。
次日下午正好是社团活动的时间,球球这小胖子一下课就不见了,估计又去看他的小兰兰了,冷惊然和梦如也去了武术社团。
和平时一样,白凝霜在二楼的小演武场努力地练着,高飞则在办公室喝茶看报纸。
梦如去找白凝霜聊天了,冷惊然一进高飞办公室就看到他悠哉悠哉的看报纸,没好气地道:“你的白妹妹在为下周的比武努力练习,你小子成天那么悠闲……”
高飞抬头笑道:“你认为我能干些什么?难不成我上场比武?”
冷惊然熟门熟路地给自己泡了杯茶,坐到高飞对面,“你就不怕日本方面这次万一来了高人,你的白妹妹受伤怎么办?”
高飞哈哈大笑:“不是我看不起日本空手道,就他们这几下子,怎么能跟白家的古武相比。再说了,有我在边上看着,凝霜怎么会受伤,除非他们日本所谓的天照大神来了,或许还能跟我打上几招……”
冷惊然想想也对,日本这种小国确实没什么值得劳神的地方,他们号称的那所谓八百万神灵也都是些落魄的阴神而已,过去个散仙就能杀得他们这些神灵抱头鼠窜的。
冷惊然道:“哦,对了,今天来是正式邀请你参加周末晚上欣然姐妹的生日晚宴,嘿嘿……”
高飞:“汗,生日晚宴,订在哪啊?”
“鄙人家中……”
“靠,家里啊,有什么好吃的……”
“要吃自己做,我们这次晚宴的主题就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受邀请的客人一人做一个菜……”
高飞苦着脸:“晕,做菜啊,我不去行不行……”
冷惊然笑道:“你别装可怜,你小子在人间生活了几千年,就不信你不会做菜……”
“你那天也做菜……”
“当然,我负责烧个青菜汤……”
“……”
第一百四十九章 文圣孔丘
次日刚一上线,铺子的NPC掌柜就送来一封帖子。冷惊然打开一看,原来是司马迁罪名得以开脱,已经出狱了,午时在府中摆下庭宴,要好好感谢冷惊然。
冷惊然露出微笑,他知道这第二圣的任务马上就可以圆满终结了。陪着张韶涵在二楼的工作间做皮甲,到了中午时分,有个NPC小伙计上来通报,说是司马大人的府邸派马车来接冷惊然去赴宴。冷惊然心道还真得有人来接,司马迁的府邸不像刑部尚书的官府这样显眼,没人接还真找不到。
坐着马车,没一会就到了,这府邸离皇宫也不是很远,估计京官的府邸都建在皇宫的周围,好方便每日上朝吧。
马车一到,府门大开,司马迁亲自出迎。附近的玩家纷纷议论,有人又接到什么大任务了,搞那么大的声势。
随司马迁进了中庭,见庭院中已经摆了一桌丰盛的酒宴,司马迁这时是精神抖擞,和在牢狱中见到的状态完全不同。估计是得以恢复官职,心情也十分舒畅吧。
酒宴上,司马迁一个劲说着感谢的话,把冷惊然捧得脸都有点红了,连称不敢。冷惊然自从在网上查过司马迁的资料,对司马迁也挺佩服,无论环境如何变动,他坚持完成了《史记》这部硕今中外的史书。
现在《史记》的原作者就在眼前,虽然在游戏里头,不过冷惊然还是和他聊到了这些。两人聊得很尽兴,虽然冷惊然知道这司马迁只是个游戏里的数据,而这些关于《史记》的资料也是后世整理出来的,但是比网页上的资料齐全很多,冷惊然也是听得津津有味。
这个话题告一段落的时候,系统提示来了:玩家完成史圣司马迁环节任务。
冷惊然听到系统提示后正在想下一环节的任务上哪去找,因为司马迁的任务是杜康给他的,那下一环节是不是也该司马迁给他呢?
这时,司马府的家丁来报,孔先生来访。冷惊然起身道:“既然司马先生有客来访,在下告辞了……”
司马迁把他又按回了椅子上,笑道:“冷大仙不用着急,这仲尼是我的至交好友,正好冷大仙也可以认识一下……”
正说着,一个穿着宽大青色长袍的中年文士走了进来,“呵呵,恭喜司马兄脱得牢狱之灾……”
司马迁也很高兴,“仲尼啊,我能获得陛下赦免,完全靠这位冷大仙赶赴匈奴,千里擒凶。”
那文士闻言对冷惊然一躬到地:“哎呀,原来是冷大仙当面,大仙是司马兄的恩人,也是仲尼的恩人,请受仲尼一拜……”
冷惊然连忙扶起这文士,“不知兄台是……”
司马迁笑道:“仲尼,先落座吧,冷大仙是随和的人。”
家丁把酒席撤下,再送上茶水,三人重新坐定,司马迁道:“冷大仙,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孔丘孔仲尼!”
冷惊然心中一动,孔丘?这名字怎么那么耳熟,“呵呵,孔先生,你的名字听着十分耳熟……”
孔丘道:“大仙不知,世人都称仲尼为孔子,本身的大名却很少有人提起,所以大仙听着耳熟却想起来……”
司马迁补充道:“冷大仙,仲尼可是大名鼎鼎的文圣哦……”
冷惊然现在对带“圣”字的人可说是已经成条件反射了,“啊……文圣孔子,如雷贯耳啊,久仰久仰,哈哈……没想到今天亲见大名鼎鼎的孔先生,实在是在下的荣幸了……”
冷惊然嘴里那么说,心里直嘟囔,这游戏公司还真会恶搞,孔子是春秋后期的人,司马迁是汉武帝时期的人,这两人还称兄道弟,还以司马迁为长,怎么有点像关公战秦琼啊……
不过虽说如此,冷惊然对孔子还是十分敬佩。
司马迁开始介绍孔子的丰功伟绩,这位孔大先生是春秋后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的创始人。首先提出了“仁”的思想,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
他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广收门徒,收的学生不管贫富贵贱。冷惊然不由感叹,现世的贫富观念十分严重,怪不得人说科技越发达,生活越堕落,把这些优良的传统都抛弃了。
孔子有3000弟子,其中优秀的有72人,就是有名的72门徒了。
孔子曾周游列国,晚年专心从事古代文献整理与传播工作,致力于教育,整理《诗》、《书》等古代典籍,删修《春秋》。而他的学生将其思想言行记载下来,整理成册,就是著名的《论语》了。
孔子经其终生倡导和历代儒家的发展,使中国儒家学说成为中华文化的主流,作为中国人的指导思想逾两千余年。
两千年啊,整整两个世纪啊,怪不得古代的帝王都想操控文人,操控了文人就等于操控了世间的言论,可使得自己的帝位更加稳固。
三人又谈到了孔子发展儒家的心得,一谈到这话题,这位孔老夫子可说是滔滔不绝,“我认为教化世人,应该以‘德’字入手,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都很重要,德化社会的最高标准是一个‘礼’字,德化人生的最高价值是一个‘仁’字。人们应该积极奉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放人’的‘忠恕之道’。国家则要实行‘富之教之’的德政,使社会与文化得到发展。文明的最高成就在于造就理想人格以创立理想社会,通过潜志躬行‘内圣外王之道’,以达到‘天下为公’、‘大同世界’之境界……”
一番话讲得冷惊然狂汗,什么世界大同,完全是理想主义啊,柏拉图式的,有可能实现吗……
不过谈着谈着,冷惊然见孔子的脸上露出一丝忧色,问道:“孔先生是否有为难之处?”
司马迁也是鼓动道:“仲尼啊,冷大仙法术通天,有什么为难的事说给冷大仙听,他一定能够为你解忧的……”
孔子长叹道:“想我曾删修《春秋》,可遗憾的是我所能收集到的《春秋》都是残本啊,我如今唯一的心愿就是能阅读《春秋》之全本啊……”
冷惊然心道,估计任务来了,“孔先生是否知道谁手里有全本吗?”
孔子道:“知道是知道,可是据说那是他的传家之宝,轻易不肯借出……”
冷惊然道:“请先生明言,我来想办法助先生达成心愿。”
孔子听到冷惊然说这话,眼放异彩,“如果冷大仙能达成仲尼的心愿,仲尼必当重谢!”
冷惊然笑道:“那请孔先生告之,这《春秋》全本究竟在谁手里?”
孔子道:“此人姓杜名甫字子美,住在麒麟城南,擅诗词,有‘诗圣’之称。”
冷惊然心中大乐,原来是连环任务,“好,既然有下落,那在下现在就去,不过借到《春秋》全本后,我如何找先生?”
孔子道:“冷大仙可来此地寻我,我此次打算在司马兄家中多住些日子,和司马兄谈文论道……”
冷惊然点头:“既如此,在下这就去诗圣那里,请孔先生静候佳音……”
司马迁和孔子一直把冷惊然送到府门,冷惊然片刻没有停留,直接来到城南,不过问题又来了,麒麟城很大,就算是城南,NPC的居所也有几百间,难不成要一间间去找不成?
冷惊然接通了说话是银的通讯器,“银子,我有麻烦了,找你出出主意。”
“哦,还是那个连环任务?”
“对,要在城南找‘诗圣’杜甫,可城南几百间NPC的房子,这要找到哪年哪月去啊……”
“呵呵,别急,你先在城南转转,一会给你消息……”
冷惊然知道说话是银手下能人甚多,虽然战斗方面不在行,不过这种事情甚至比冰水所带领的情报堂更加消息灵通。
果然,没过几分钟,银子发过来一个坐标,“就是这里了,不过据说杜甫这两天卧病在床,估计和你的任务有关系吧。”
冷惊然按着坐标所示,找到了一处平房,门没关,他推门进去。就见房屋里的陈设很简单,床上躺着个人,白面长须,四十岁上下,不过面容憔悴,显然是重病在身。
冷惊然来到床前,抱拳道:“敢问可是杜甫杜先生?”
“正是杜甫,阁下是……”
“呵呵,在下冷然,受孔丘先生所托,来问先生借阅‘《春秋》全本’。”
杜甫神色一整,“可是有文圣之称的孔子?”
“正是。”
“孔先生大名我也是仰慕已久,虽说《春秋》全本是杜家传家之物,若是孔先生要借也无不可。但是如今杜某身染重病,只有南阳张仲景先生可以治疗,可是张先生治病有个规矩,需要珍贵之物换取。而杜某身无长物,只有此书还算珍贵。”
冷惊然狂汗,这张仲景他知道,人称“医圣”,可怎么定这破规矩,常说医者父母心,怎么这“医圣”那么贪财啊……
杜甫也是历史上有名的穷光蛋,确实如他所说,身无长物。这位诗圣三十五岁以前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