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山后裔全集
茂陵剑:
汉昭帝所得,上铭“直千金寿万岁”昭帝时茂陵人献一宝剑故名
毛,贵:
汉宣帝铸,“以本始四年铸,一曰毛二曰贵以足下有毛故为之贵”
衍:
汉平帝所得,上有帝名,平帝在位五年以元始元年辛酉掘得上有帝名衍因服之
乘胜万里伏:
王莽铸,铭曰“乘胜万里伏”,莽造威斗及神剑皆链五色石为之
更国:
更始刘圣公铸,铭曰“更国”
秀霸:
汉光武所得,铭曰“秀霸”,未贵时在南阳鄂山得之
玉具剑:光武以赐冯异,七尺,冯异传赤眉暴乱三辅,以冯异为征西将军,讨之车驾送至河南,赐以乘舆七尺玉具
剑龙彩:
汉明帝铸,永平元年铸,上作龙形,沉之洛水中,水清时,常有见之者
金剑:
汉章帝铸,金质,建初八年铸投入伊水中
安汉:
汉顺帝铸,铭曰“安汉”,永建元年铸
中兴:
汉灵帝铸,文曰“中兴”,建宁三年铸,同时铸四剑铭文皆同後一剑无故自失
孟德:
曹操所得,上有金字铭曰“孟德”,献帝建安二十年操於幽谷得之
思召:
袁绍所得,上铭曰“思召”解思召为绍字,古今注:“袁绍在黎阳梦神人授一宝剑,及觉果在卧所。”
蜀八剑:
蜀昭烈帝铸,采金牛山铁,三尺六寸,一备自服,余赐太子禅,梁王理,鲁王永,诸葛亮,关羽,张飞,赵云,各一
镇山剑:
蜀後帝禅造,一丈二尺,廷熙二年造此巨剑以镇剑口山,故名
倚天:
其利断铁如泥,操自佩
青虹:
操赐夏侯恩持之
三剑:
魏太子丕造,一曰“飞星”,一曰“流采”,一曰“华铤”
文士剑:
杨修献魏文帝,文士传杨修以宝剑与魏文帝帝佩之语,人曰此杨修剑也
吴六剑:
吴大帝所有,古今注载:“吴大皇帝有宝剑六,一曰“白虹”,二曰“紫电”,三曰“辟邪”,四曰“流星”,五曰“青冥”,六曰“百里”
皇帝吴王:
吴主孙皓铸,文曰“皇帝吴王”,建衡元年铸
步光:
晋怀帝铸,铭曰“步光”,永嘉元年铸
五方单符:
晋穆帝铸,铭曰“五方单符”
隶书:
晋孝帝铸,铭曰“神剑隶书”,以太元元年埋此於华山顶
定国:
宋武帝铸,铭曰“定国”,永初元年铸此剑後入于梁
永昌:
宋废帝昱造,铭曰“永昌”,元徽二年造於蒋山之巅
梁神剑:
陶弘景造,金银铜锡铁五色合为之,文曰“服之者永治四方”,长短各依剑术法,梁武帝依普通中庚子命
镇山:
北魏道武帝造,登国元年帝於嵩阿铸
太常:
北魏明元帝造,铭背曰“太常”
四尺千金剑:
唐晋公王铎所有,剑侠传唐晋公有千金剑,以获李龟寿
火精剑:
唐德宗所有,杜阳杂绵载:“夜见数尺光明斫铁即碎”
酉蕃宝剑:
宋监载:“右相都督张浚请御前降西蕃,宝剑给赐有功将士以为激劝”
古铜剑:
宋苏轼所得,东坡集载:“郭祥正遗古铜剑,东坡谢以诗”
楚铜剑:
宋郑文所得,方舆志载:“宋奉官郑文尝官楚武昌江岸裂出古铜剑,文得之冶铸精巧,非人工所能成者”
安定剑:
明初安定王所贡,咸宾集载:“洪武甲寅安定王遣使贯异剑赐以织金文绮命其酋长立”
二刀:
指雌雄两把古代名刀。《古今刀剑录》:后燕慕容垂以建兴元年,造二刀长七尺,一雄一雌,若别处之则鸣。
五色: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少帝义符以景平元年造一刀,铭曰‘五色。
中山: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后秦姚苌以建初元年造一刀,铭曰中山。
永安: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载:北京以永安三年,造刀一百口,铭曰永安。
白鹿: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宣武帝恪,以景明元年于白鹿山造一刀,文曰白鹿。
幼平: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周幼平击曹公胜,拜平虏将军。因造一刀,铭背曰幼平。
司马: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司马炎咸宁元年造八千口刀,铭曰:司马。
兴国: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晋武帝衍以咸和元年,造十三口刀,铭曰兴国。
百胜: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李以永建元年造珠碧刀一口,名曰百胜。
安国: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黄武中累功作安国将军,作一佩刀,文曰安国。
赤冶刀: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魏昭成帝,以建国元年,于赤冶城铸刺刀十口,全镂赤冶宋。
定业: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齐高帝肖道成,以建元二年造一刀,铭曰定业。
定国: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宋武帝刘裕,以永初元年铸一刀,铭其背曰定国。
神术: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前秦符坚,以甘露四年造一刀,用五千二,铭曰神术。
建义: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西奈乞伏国仁,以建义三年造一刀,铭名建义。
建平: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赵石勒以建平元年造一刀,用五百金,工用万人,头尖,长三尺六寸,铭曰建平,隶书。
善胜:
古代名刀。《梁书·陶弘景传》载:大通初,令献二刀于高祖,其一名善胜,一名威胜,并为传宝。
威胜:
古代名刀,见善胜条。
朝之: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云:明帝鸾以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之。
腾马: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蜀李雄,以晏平元年造刀五百口,文曰腾马。
麟嘉:
古代名刀。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后凉吕光,以麟嘉元年造一刀,铭曰麟嘉。
大夏龙雀:
古代名刀。《晋书·赫连勃勃载记》:又造百炼钢刀,为龙雀大环,号曰大夏龙雀,铭其背曰:古之利器,吴楚湛卢,大夏龙雀,名冠神都。可以怀远,可以柔逋;如风靡草,威服九区。‘世世珍之。
文刀:
古代名刀。《唐书·地理表》:忠州贡文刀。
半垂:
古代名刀。《与弟超书》:窦侍中遗促舟全错,半垂刀一枚。
龙刀:
古代名刀。《梁·简文帝》:龙刀横脖上,画尺堕众前。
龙鳞:
①古代名刀。魏文帝《典论》:丕作陌露刀,一名龙鳞。《续汉书》载:龙鳞,御刀也。②古代名匕首。《典论》:魏太子邳造百辟匕首三。……其三状似龙文,名曰龙鳞。
玉环刀:
古代名刀。《南史·刘怀慰传》:齐高帝以怀慰为齐郡。太守手敕曰:有文事必有武备,今赐卿玉环刀一口。
玉把刀:
古代名刀。《宋史·于阗国传》:开宝二年,国王男总贡玉把刀。
安陵:
古人名刀。高启《游侠篇》:新削安陵刀,光夺众目眠。
犵党:
古代名刀。《溪蛮丛笑》:出入坐卧,必以刀自随,小者尤铦利,名犵党。
阮师刀:
古代名刀。杨泉《物理论》:古有阮师之刀,天下之所宝贵也。……其刀平背狭刀,方口洪首,截轻微之绝然发之系,斫坚钢无变动之异,世不百金精求不可得也。
赤刀:
古代名刀。《尚书》:陈宝赤刀大训弘壁琬琰在西序。郑玄注:赤刀者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周之正色。《博物志》:赤刀,周之宝器。
含章:
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二彩似丹霞,名曰含章。
灵宝:
古代名刀。《典论》:丕造百辟宝刀,其一文似灵龟,名曰灵宝。
张飞刀:
名刀的一种。三国时期张飞所佩的腰刀。又称新亭侯。《刀剑录》:张刀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珠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
宝钿刀:
古代名刀。《唐史·阿史那社尔传》:太宗美其廉,赐高昌宝钿刀。
鸣鸿刀:
古代名刀。《洞宴记》:武帝解鸣鸿之刀,以赐东方朔,刀长三尺,朔曰:此刀黄帝采首山之铜,铸之雄已飞去,雌者犹存,帝恐人得此刀,欲销之,刀自手中化为鹊,赤色飞去云中。
孟劳:
古代名刀。《谷粱传·鲁僖公元年》:‘公子友谓莒不回:吾二人不相悦,士卒何罪?屏左右相搏。公子友处下,左右回:孟劳?孟劳者,鲁之宝刀也。公子友以杀之。
项羽刀:
相传为项羽所佩之刀。《王侯鲭》:董卓少耕野得一刀,无文,四面隐起山云文,斫王如木。及贵,以视蔡邕,邕曰:此项羽刀。
桂溪刀:
古代名刀。黄庭坚:我有桂溪刀,聊凭东风去。
宿铁刀:
古代名刀。《北名·綦母怀文传》:怀文造宿铁刀,其法烧出铁精,以重柔铤,数宿则成。
银装刀:
古代名刀。《南史·席阐文传》:梁武帝起兵,阐文劝。仍遣客私报帝,并献银装刀,帝报以金如意。
脱光:
古代名刀。《太公兵法》:刀之神,名曰脱光。
朝仪刀:
《刀剑录》:明帝鸾建武二年造一刀,铭曰朝仪刀。小篆书,长四尺。
警恶刀:
古代名刀。《山堂肆考》:杨贵妃文玄琰,小时尝有一刀,每出入道途间佩之,或前有恶兽盗贼,则所佩之刀铿然有声,似警于人也。
温铜刀:古代名刀。清代梁绍王《两般秋雨追随笔》载:传为明戎政尚书陆公完字遗物,恩陵赐也。
作品相关 《茅山后裔》QQ群 欢迎加入
茅山后裔QQ群:
1群:19255421'已满',感谢『极限武道』帮我建立此群!
2群:33397886'已满',感谢『Tony』帮我建立此群!
3群:32672409'已满'
4群:33701236'已满'
5群:33939004'已满'
6群:13573682'已满'
7群:14701958'已满'
8群:35421550'已满'
9群:35421726'已满'
10群:19619855'已满'
11群:12027329'已满'
茅山后裔12群开放,欢迎加入!
茅山后裔12群:35422053
作品相关 短暂停更的原因
最近两天,我正在对第二部故事《兰亭集序》进行最后的修改校对工作,我这个人比较粗心,文章中错字很多,所以修改起来挺费劲的,虽然出版社有专门负责校对的编辑,但咱毕竟不能丢俺们文学工作者的脸啊,大家说对吧?
除此之外,有些故事的微调与章节的合并也比较费脑筋,希望大家理解啊!!
还有一个消息就是,外篇故事将在10…11万字左右时暂停更新(目前字数约为9万字左右),原因有二:
1:内篇外篇一起更,读者看着容易乱。
2:俗话说一心不可二用,我觉得集中精力写一个故事,一来有助于我构思的更好,二来大家看的也更连贯更顺畅。
还希望大家能够理解。
作品相关 郑重声明!!
最近,发现不少媒体或读者将本书归结为“盗墓”类小说,且把敝作与一些盗墓题材作品归结在一起,这让本人着实哭笑不得。
本书主人公从头至尾没盗过墓,原来不会,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阅读过本书的朋友不难发现,虽说书中的人物、事物、地点等等都是虚构的,但我一直希望通过这部作品弘扬一些好的思想,况且作品主角身为道门茅山教的传人,是不会违背祖训去盗墓的。
故此,本人郑重声明如下:
《茅山后裔》是一部以道教题材为背景的探险、悬疑类作品,并非盗墓题材小说!!《茅山后裔》中的主人公并未盗过墓,且本人永远不会安排他们去盗墓!
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尤其是一些并没阅读过敝作的朋友,请不要人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