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去捉鬼
能出力气的劳力,这块拜石有一定的重量,老太太和她儿媳搬不动。”
“好好好。”文撒子连连点头应诺,“天确实晚了,你们在路上小心点。幸亏还有点月光,勉强可以看清路。”当时的我们,根本没有注意到还有另外的一双眼睛对那块错当成茅厕踏板的将军墓碑虎视眈眈。
本来打算给老太太的孙子置肇完就走的,没想到碰到了这么多一连串的事情拖到现在才走。我跟爷爷告别了文撒子他们,就着月亮的微光踏上了归程。可能是鸡叫过一遍了,白发女子那边的孝歌已经停止了。
外面的整个世界都进入梦乡了,连土蝈蝈的声音都没有了。村前村后的大山静伏着,在天际画出一条起起伏伏的波浪线。一条灰白色的道路,像一条蜿蜒的蛇一样穿梭在这座山与那座山的交接处。我踏着这条灰白的蛇,仿佛不是自己在走路,而是灰白的蛇带着我向目的地前进。
爷爷拉着我的手,一言不发的往前走。
我有些害怕,害怕旁边的山林里突然窜出个什么东西来。
在到爷爷家的路上,要经过一片桐树林。我记得原来跟爷爷一起在这里捉过食气鬼。我还记得食气鬼撵着我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一个矮人。当时我差点就被食气鬼撵上,幸亏矮人的出现,使我转危为安。但是等我回过头再去看时,矮人已经变成了石头,食气鬼撞在上面死了。
我打破了沉静,问道:“爷爷,你知道土地公公是什么样的么?”
“土地公公的名字叫张福德,是古代周朝的税官。这个张福德从小就非常聪明,并且非常孝顺。但是,他的身材矮小,只有平常人的一半那么高。老了之后,他还驼背,比刚才我们看到的那个老太太还驼背,所以变得更加矮。由于驼背的厉害,影响了身体的平衡,所以他手里总拿着一根树根做的拐杖。他在三十六岁的时候,当上了周朝的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体恤百姓的疾苦,为周朝的百姓做了许许多多的善事。他的寿命很长,活到了一零二岁。他死后三天容貌一点也没有变化,皮肤保持柔软,关节还可以活动。由于他在世时积德,死后被封为土地公公,掌管乡里死者的户籍,也算是地府的行政官。但是他跟其他的地府管不一样,他不呆在地府,却总是在人间出现。”爷爷一口气把土地公公的事情讲完了,熟悉得像说自己的生平事迹。
我跟爷爷边走边聊。谁也不会想到,在这条只有两个行人的路上,却会出现三个人影!
×××××××××××××××××闲话几句×××××××××××××××××××××
今天先更新一千字吧。毕业论文弄完了,又忙着跟同窗四年的朋友们分别。昨天晚上吃了散伙饭,弄得挺伤感……
作品相关 两鬼争地
。 当时我和爷爷都没有察觉,自顾谈论着关于土地公公的话题。。爷爷说:“土地公公虽好受人敬重,可是土地婆婆就没有几个人喜欢她了。”
“哦?为什么?”我禁不住好奇的问道。
“那就有好几种说法了,从这里说到家都不一定能说完呢。”爷爷呵呵笑道。
我紧紧抓住爷爷的一只手,却假装平静的说:“反正现在走夜路没有事,不然太没意思了。你就讲给我听嘛,能讲多少是多少。”
爷爷答应了,终于把土地婆婆的事情也娓娓道来。
第一种说法最简单。虽然百姓们都知道土地公公还有一个老伴土地婆婆。可是,自古以来,人们绝大多数只供奉土地公公,不供奉土地婆婆。因为,土地公公是一个不分贫贱富贵而广施荫庇的慈善老头,所以人们普遍崇拜他。而土地婆婆却“笑人穷而忌人富”,是个心肠狭窄的婆娘,因此她未能像土地公公那样享受“万代香火”。
第二种说法与第一种不同,但是还是说土地婆婆的不好。传说玉皇大帝委派土地公公下凡时,问他有什么愿望与抱负。土地公公回答希望世上的人个个都变得有钱,人人过得快乐。土地婆婆却坚决反对,她认为世间的人应该有富有贫,才能分工合作发挥社会功能。土地公公说:“那么,贫穷的人不是太可怜了吗?”土地婆婆反驳道:“如果大家都变成有钱人,以后我们女儿出嫁,谁来帮忙抬轿子呢?”一句话说得土地公公哑口无言,并打消了这个原可让世人“皆大欢喜”的念头。也正是因为土地婆婆的反对,人世间才有今天的贫富差别。所以有的地方的人们觉得土地婆婆自私自利,是一个“恶婆”,因而不肯供奉她,但却对土地公公推崇备至。但也有人认为土地婆婆的观点符合人的社会发展,所以有些土地庙常有对联称:“公做事公平,婆苦口婆心”。
第三种说法与前两种又有不同。这种说法与孟姜女哭长城那个故事有点联系。在讲第三种说法之前,爷爷告诉我说,孟姜女并不姓孟,“孟”为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的意思;“姜”才是其姓氏。“孟姜女”实际的意思是“姜家的大女儿”。
秦朝秦始皇建长城的时候,孟姜女的丈夫也被抓去了。到了寒冬的时候,孟姜女给她的丈夫范喜良送寒衣。她翻山越岭吃尽了苦头才到了长城。可是一问修筑长城的工人,才知范喜良早在她来之前就死了。她的丈夫是修长城累死的,身尸和石头一起埋进长城里了。孟姜女听了这个消息大哭起来。才哭了头一声,“哗啦啦”长城坍了!十份坍了一份。大石头下,露出了一堆一堆的白骨。
孟姜女看看这么多骨头,那几根是自己丈夫的呢?她咬破了手指,用带血的指头去拨。如果是自己丈夫的尸骨,指头的血就会粘附在上面;如果不是丈夫的尸骨,指头的血就会流走。通过这种方法,她终于得以把丈夫尸骨收拢齐全,用衣裙包了包,就哭着往回家的路上走。
孟姜女把裙包挂在前胸前。一路走,一路想,想起她跟丈夫的恩爱,想起丈夫在长城上累死。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一滴一滴都滴在裙包上。范喜良尸骨七零八碎,被眼泪打湿。慢慢的,慢慢的,一根一根连接起来了。
正好,土地公公、土地婆婆路过,碰到了且行且哭的孟姜女。土地婆婆一看,范喜良身尸就要活过来了。她想,人死了,眼泪滴下会活转,这法子若传开,大家跟着学,那阴间岂不是要空堂堂了!不行呵!于是,土地婆婆就对孟姜说:“孟姜女呀,你一个女流之辈,妇道人家,把这么重的裙包挂胸前,太费力,怎么走远路?不如把裙包挂在背上,背着走,这样省力多了。”
土地公公马上说:“不行!孟姜女,你不要听她的,还是放前面挂着的好。”
孟姜女不知道面前的一对老夫妇就是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她听两个老人讲两样话,不知道照谁讲的做才好。后来一想:这位老公公长得面目丑陋,不值得信任,还是听老婆婆的话。于是,她就把尸骨包往背上甩,又哭着上路了。这一来,范喜良的尸骨在背上一颠一颠,孟姜女的眼泪滴不到了。然后,范喜良的尸骨慢慢又散开,不能活了。
孟姜女一走远,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相骂了。
土地公公说:“你真作孽呀,害人!你若不出这坏主意,她的丈夫就活了。”土地婆婆争着说:“这法子弄成,传了开去,世间的死人都活转,那还了得啊!人一多,人吃人怎么办?”土地公公说:“你不念她空守房门的苦,也要念她千里送寒衣的情。你太狠心啦!”
土地公公和土地婆婆谁也不服谁,越争执越生气。直到现在,他们俩还闹不和呢。所以,有的土地庙里不供奉土地婆婆是因为怕他们吵架。
“原来是这样啊!”我感叹道,“从人的角度来说,每次都是土地婆婆太狠心,土地公公很仁慈。可是土地婆婆做的事情也并不是没有道理呀。”
爷爷点点头,说:“土地婆婆确实聪明多了。她还帮土地公公断过案嘞。”
“土地婆婆帮土地公公断案?断的什么案哪?”我的味口又被爷爷吊起来了。我和爷爷刚好翻过文天村和画眉村之间的一座山,从下坡的路上,已经隐隐约约可以看见爷爷的家静立在朦胧的圆月之下,营造出一种异样祥和而神奇的效果。让我觉得此时的爷爷就是土地公公,他现在就要回到静伏在不远处的土地庙里去。
爷爷笑道:“讲完这个故事就刚好到家。”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天,土地公公忙到很晚才疲惫不堪地回到土地庙来。土地婆婆就问:“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土地公公说:“有两个坟墓挨着一起的鬼争地盘,我忙到现在还是不知道怎么断案。”土地婆婆抚掌大笑道:“你这个土地公公是不是老糊涂了?这样简单的事情有什么难的?”
土地公公不满道:“你都还没有听我讲事情缘由,怎么就确定这件事情简单呢?”
土地婆婆答道:“这种事情当然再简单不过了!全看你自己想怎么判。要是你想让先告状的鬼败,你就责问先告状的鬼:‘他不告而你告,是你挑起矛盾,侵犯人家,是恶人先告状’;如果你想先告状的鬼胜,就责问后告状的鬼:‘他告而你不告,是你先侵犯人家,你自己应该知道理曲’;要是你想后死的鬼胜,就责问先死的鬼:‘你是乘他未来,先行霸占’;倘若你想先死的鬼胜,可以责备后死的鬼:‘他死的时候你还活着,他已经占有了那块地方,你后死的却要强行把墓建在旁边,是你无事生非,故意挑衅’;如果你想让富的鬼胜,就可以责备穷的鬼:‘你贫困潦倒就耍无赖,想引火打劫,掠取不义之财’;要是你想让穷的鬼胜,就吓唬富的鬼:‘你为富不仁,兼并不已,想以财势压孤茕’;要是你想让强的鬼胜,就责问弱的鬼:‘人间世情是抑强扶弱,你想以苦肉计危言耸听吧’;要是你想弱的鬼胜呢,就责问强的鬼:‘天下只有以强凌弱,无以弱凌强。他若不是真受冤屈,是不敢与你争辩的’;要是想让双方都获胜,就说:‘无凭无据,争议何时了结?双方平分算了’;但是如果你想让双方都败的话,则可以说:‘人有阡陌,鬼哪有疆界?一棺之外,皆人所有,你们怎么可以私吞?应通通归公’。这样的种种胜负,那里有一成不变的常理呢?”
土地公公听了大吃一惊,说:“夫人你从来没有当过乡官里宦,怎么会知道得如此详尽透彻呢?”
土地婆婆嘲讽他道:“告诉你吧,老东西!这么多的说法,各有词可执,又各有词可解,纷纭反复,无穷无尽。你们这些城隍社公,做大官的,高高在上,明镜上写着光明正大,背地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鱼肉平民。还自以为别人不知道,其实那些冥吏鬼卒早就知道了你们肚里那点小道道!”
****************闲话几句
好几天没有更新了。我昨天离开辽宁阜新,现在到了北京。跟同学们告别的时候,心里非常伤感。人的一生中,感情最纯真的地方应该就是校园。走的时候,二十多个同学和朋友到了客运站来送我,纵使依依不舍还是要离开。
虽然由于这几天的酒精和告别耽搁了一些事,比如说小说的更新。但是无怨无悔。
才到北京,就发现离昨天已经很远很远了。同学们平时的欢声笑语和分别时的眼泪婆娑都已经如同隔了一个世纪。是的,从今天开始,那段日子已经成为了纪念,不再会回来。
来到了北京,也许我还要忙着找新的工作,找住的房子,也许还会耽搁很多写作的时间。所以,还要请支持我的读者们多多理解!。
作品相关 房梁乐声
。 当时的我还年少,除了觉得这个土地婆婆聪明而善辩之外,并不知道她的话里包含了多少人情世故,以及由此产生的酸甜苦辣。。说到人情世故和酸甜苦辣,我想爷爷应该是品尝这些滋味最多的了。
姥爹的原配夫人是大户人家的小姐,但是很早就死了。这个早逝的大户人家小姐就是爷爷的生母,我没有见过,妈妈也没有见过。但是妈妈说这位大户人家小姐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陪嫁嫁妆,足够爷爷过两辈子荣华富贵的生活。
在爷爷十岁左右的时候,姥爹给爷爷带来了后妈。这个后妈比姥爹年纪小多了。自从我有记忆以来,妈妈没有说过她的好话,总是说这个姥姥对爷爷多么多么的不好,对妈妈也多么多么的不好。
妈妈说,爷爷小的时候,姥姥经常要他到老河那里去捉鱼捉虾。爷爷就拿了一张蚊帐剪成的网,四四方方的,然后用两根竹篾交叉撑起网的四角。在网的中间放一些搅拌了米酒的米饭,再在网的中间压一块有些重量的石头。这样就做成了一个简单的捕鱼捕虾的工具。因为网中间压了石头,蚊帐和竹篾就不会浮在水面上沉不下去。爷爷将这个捕鱼工具放进老河中,在岸上等待几分钟,然后取出捕鱼工具。
取网的时候动作要迅速一些,不然受惊的鱼虾会从网上溜走,毕竟这不是封闭的网。因为米饭中?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