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去捉鬼
爷爷在说这话的同时,一双忧郁的眼睛望了望自己的房子。
那些书已经化为灰烬,不可能重回到手中。但是这些房子也要眼睁睁的看着它消失。这个房子中不但保留着爷爷年轻时候的许多记忆,也保留着我孩提时的许多记忆。当这个房子消失的时候,也是我的记忆从此没有着落的时候。
我知道是我说的话引得爷爷心里不愉快了,连忙岔开话题道:“爷爷,我们这么急回来,是不是要拿东西去制服那些阴沟鬼?”在我的猜想里,爷爷是要回来画一些符咒,带着有用的东西,然后折道去阴沟鬼聚集的地方,将所有阴沟鬼收服。
爷爷摇了摇头,说:“我们还不知道阴沟鬼在哪里,怎么去制服它们?”
我说:“叫一目五先生带我们去不就可以了?”
爷爷道:“一目五先生未必会跟我们说实话。它们虽然怕我,但是它们同样害怕出卖同伴后遭到报复。并且它们知道我身上的反噬作用还很厉害,搞不好会连通其他伙伴来害我呢。它们有那么多的加入者,我们没有准备就去的话,未必是它们的对手。”末了,爷爷又自言自语道:“虽然捉它们不是很难。”
“那你打算怎么办呢?”我问道。爷爷的家就在几十米之外了。一个窗口的灯还亮着,奶奶肯定是还在等爷爷回家。在这个寂静的夜里,那盏灯就如茫茫无际的大海里的航标。
爷爷指着那盏灯,笑道:“我的打算是,让你好好睡一觉。其他的事情都要等明天天亮了再说。”
我跟爷爷才走到地坪里,窗户里立即就响起了奶奶的声音:“你们俩可算是回来了!我就有这样的预感,你们今晚会回来!”
奶奶的声音由窗口移到堂屋里,然后听得“吱”一声,大门打开了。满脸怠倦的奶奶出现在门口,笑眯眯的。总听人家说什么“夫妻相”,我发现奶奶跟爷爷确实越来越像一个人了。虽然奶奶比爷爷胖一些,但是眼角的纹路,脸上的笑容渐渐的相互融合。
爷爷拌嘴道:“你老说自己的预感好,猜对了就大张旗鼓的夸,猜错了就没有见你说过一句话。”
奶奶故意朝我挥了挥手,讥讽道:“我哪里是预感这个老头子回来哟,我是预感我的心肝外孙要回来呢。亮仔,快快,我把你的睡的床都铺好了,快点洗脸洗脚了睡觉。跟你爷爷在外面疯了这么久,也该休息了。”
刚刚跨进大门,爷爷就沉声问奶奶:“我父亲用过的算盘还在衣柜顶上吧?”
奶奶说:“在呢。我用油纸包着的,应该没有老鼠咬。但是放了好些年头了,恐怕要洗一洗才能用。喂,你突然问算盘干什么?现在谁还用算盘算账啊?再说你父亲不在之后,我们手里经过的账数也没有大到用笔算不清的啊。”
爷爷道:“我有别的用处,不是算账。”他并没有说要算盘到底有什么用,但是奶奶不再刨根问底。
爷爷给我拿来了脸盆,奶奶给我从开水瓶里倒出一些温水。奶奶拿着毛巾边给我擦脚边说:“你要看自己去看吧,就在衣柜顶上。几把镰刀也放在那里,拿算盘的时候小心一点,别割伤了手。”
奶奶习惯了倒完水就给我擦脚,她很多时候忘了我已经是成年人了。我一边将奶奶手里的毛巾拿过来,一边问道:“奶奶,算盘干嘛要跟镰刀放在一块啊?”
在一般的农人家里,收稻谷用的镰刀要么放在闲置的打谷机里,要么放在柴刀或者草帽一起。一旦要用的时候也方便寻找。
奶奶道:“你姥爹临死之前交代过的,这个算盘恶气比较大,放镰刀在旁边可以吓吓它。”
“吓它?算盘还怕镰刀不成?”我诧异道。这样的例子我只在童话故事里看到过,没想到奶奶也说出这样的话来。
奶奶捶了捶腰,从脸盆旁边站了起来,说道:“镰刀是尖锐的东西,容易割伤人,所以就拿来镇一镇算盘的恶气啰。放剪刀也可以,但是我经常要用剪刀做鞋底或者做菜的时候剪生姜,懒得爬上爬下去衣柜顶上取,干脆就把镰刀放那里了。”
奶奶回答的不是我想要听到的解释。
奶奶又道:“本来一个人死了,他生前用过的东西都要烧掉的,免得哪件东西是他喜欢的,他死后又回来取。但是你姥爹说有几样东西不要烧,一个是你爷爷喜欢的书,一个就是他自己经常用的算盘。”。
作品相关 先人智慧
。 说到算盘,奶奶突然心血来潮问我:“亮仔,你知道算盘是什么人发明的吗?”
我摇摇头。。我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和造纸术,并且从历史教科书上知道印刷术是宋代的毕升所发明的,造纸术是汉代的蔡伦所发明的。至于指南针和火药,我就不知道是谁发明的了。
其实,我早就觉得算盘和阴历的发明应该和四大发明一样伟大。算盘简化了中国人几千年的计算,而阴历更是神奇,几千年前的中国人的祖先既然能发明一种可以和现代的公历媲美的计算年月日的方法。并且由阴历引申出风水,八字,天气预测等等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来。
真不能低估中国人的祖先的智慧!
只是可惜,现代的人离祖先们的智慧越来越远了。这些自以为是的子孙们在寻找更精密的测试仪器的过程中,将祖先们的遗留下的精神精华抛弃了!
奶奶见我摇头,皱眉道:“你在学校里都学些什么呀?中国人用了这么久用得这么广泛的算盘,你们学校的老师居然不讲讲它的发明者?”
我又尴尬的摇摇头。我就在读小学的时候简单学过两三节珠算课,背了几句“三下五除二”的半生不熟的口诀。从那之后再也没有碰过算盘。估计比我小几届的学生们对算盘更是陌生。
奶奶笑道:“你们老师不讲,我给你讲讲吧。你奶奶没进过几年学校门,但是知道算盘是黄帝的一个手下发明的,他名字叫做隶首。”
“隶首?”我一边洗脚一边问道,“那么奶奶你知道指南针和火药是谁发明的吗?”后面那个问题完全是因为我自己不知道四大发明的发明者才随口问的。不过,我没想要从奶奶嘴里问出什么来。因为历史教科书上对指南针和火药的发明者只字未提。奶奶没有读过几年书,那么更是无从知道了。
奶奶却顺口回答道:“指南针是风后发明的,火药是一个炼丹的道士发明的。风后也是黄帝手下的一个老臣。他们都是当时的方术之士。”
我惊讶了!原来古代的方术之士有这样的智慧!
奶奶补充道:“你们现在习惯说指南针,其实风后发明的是指南车,又叫司南车。这个东西跟你们说的指南针的用法一样,但是指南针靠的是磁铁,指南车却是木头做的哟。”
我更加惊讶了:“木头做的?不是吧?木头怎么可以指南呢?”
奶奶笑道:“鲁班做的木鸟还能在天空里飞呢,指南车怎么就不能是木头做的呢?”
在我的心里,一直以为古代的指南车不过是某个人意外发现了一块磁铁,而偶然又发现了磁铁指向的特性,这才机缘巧合做成了指南车。整个制作过程依靠的不过是运气罢了。我从未想象过指南车竟然是木头做成的!木头怎么可以指南?
后来我特此去查找了相关的书,果然如奶奶所说,指南车居然是木头制作的!
书中解释:指南车与司南、指南针等相比在指南的原理上截然不同。它与指南针利用地磁效应不同,它利用差速齿轮原理。它是一种双轮独辕车。车上立有一个木人,一手伸臂直指,只要在车开始移动前,根据天象将木人的手指向南方,以后不管车向东还是向西转,由于车内有一种能够自动离合的齿轮系定向装置,木人的手臂始终指向南方。
几千年前的中国人的祖先居然已经懂得了利用“差速齿轮原理”!而几千年之后的人们在汽车时代才开始研究这个原理!
奶奶当然不懂汽车研究中的“差速齿轮原理”,但是自有属于她的解释。她对我说:“风后是根据天上的星星制造出指南车的。”
我一头雾水,茫然道:“根据天上的星星?”
奶奶很认真的点头,随后给我解释风后是怎样根据天上的星星造出指南车的。她说:“这得从五千年前黄帝大战蚩尤的传说说起。”
一听到奶奶要讲古老的传说,我立即来了兴致,也不管盆里的水是不是凉了,催促道:“快讲给我听听。他怎么根据星星来造指南车的?”我听过古人夜观星象来预测凶吉和天气,但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古人还可以根据星象来发明木头器械。
奶奶娓娓道来:“据说黄帝和蚩尤作战三年,进行了七十二次交锋,都未能取得胜利。在一次大战中,蚩尤在眼看就要失败的时候,请来风伯雨师,呼风唤雨,给黄帝军队的进攻造成困难。黄帝也急忙请来天上一位名叫旱魃的女神,施展法术,制止了风雨,才使得军队得以继续前进。这时诡计多端的蚩尤又放出大雾,霎时四野弥漫,使黄帝的军队迷失前进的方向。黄帝十分着急,只好命令军队停止前进,原地不动。并马上召集大臣们商讨对策。应龙、常先、大鸿、力牧等大臣都到齐了,唯独不见风后。有人怀疑风后是不是被蚩尤杀害了。黄帝立即派人四下寻找,可是找了很长时间,仍不见风后的踪影,黄帝只好亲自去找。当黄帝来到战场上时,只见风后独自一人在战车上睡觉。黄帝生气地说,‘现在都什么时候了,你怎么在这里睡觉?’风后慢腾腾地坐起来说,‘我哪里是在睡觉,我是正在想办法。’接着,他用手向天上一指,对黄帝说,‘你看,为什么天上的北斗星,斗转而柄不转呢?臣在想,我们能不能根据北斗星的原理,制造一种会指方向的东西,有了这种东西就不怕迷失方向了。’黄帝把风后的这个想法告诉众臣,大家议论了一番,都认为这是一个好办法。然后,就由风后设计,大家动手制作。经过几天几夜奋战,终于造出了一个能指引方向的仪器。风后把它安装在一辆战车上,车上安装了一个假人,伸手指着南方。然后告诉所有的军队,打仗时一旦被大雾迷住,只要一看指南车上的假人指着什么方向,马上就可辨认出东南西北。”
*************闲话几句
在这里花大篇幅来讲述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是想向亲爱的读者们说明:我们中国人的祖先有着多么高超的智慧,多么不可思议的智慧!因此,我们能不为中国人的祖先们自豪吗?
当然了,中国文化虽博大精深,但是也精华也有糟粕。精华自然需要继承,但是在作者个人看来,糟粕也未必就必须抛弃,要知道,偶尔吃些粗粮更有益于身体健康嘛!个人之见啊,未必正确。呵呵。
好了,这些也不是跟“捉鬼”无关,因为,算盘的制造的过程中,风后是给隶首最多建议的人。而这样一个神奇的算盘将在现代的爷爷手里发挥怎样的作用呢?
哈哈,那就往下看吧!
(最近发现鲜花好像又多了几朵哦,好开心!谢谢送花的亲们!)。
作品相关 烂珠算盘
。 听完奶奶的故事,我不禁啧啧赞叹。。
奶奶笑道:“风后还是我们华夏民族的第一个宰相呢。不过在黄帝遇到他之前,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但是他对《周易》非常熟。”
我和奶奶在这边房子里讲话的时候,听得爷爷在另一间房子里翻东西弄出的磕碰声。奶奶扭头朝爷爷那边喊道:“找到没有啊?别把我放好的东西都翻乱了!我懒得又给您老人家收拾一遍!”
我俯身搓了搓脚板,跟爷爷在文欢在那里呆得太久,站得我腿脚有些酸痛了。我一边揉脚一边问道:“奶奶,不就一个算盘吗?爷爷怎么找这么久呢?”
奶奶摇头道:“我就说你爷爷不如你姥爹一半聪明。家里东西他都不知道地方,放在他眼前了,他还要反过身去找。”爷爷对家里事情的不关心确实有目共睹,但是还不至于奶奶说的那么夸张。我知道奶奶是习惯了和爷爷拌嘴,这成了他们生活中的一件必要的事情。一天不见奶奶对爷爷说这说那,站在旁边的我都会浑身不舒服。
为了让爷爷有充足的时间找算盘,也为了我的好奇心,我拉住奶奶问道:“您还没有说算盘是怎么发明的呢!”
奶奶呵呵一笑,果然不再去管爷爷翻箱倒柜,转过头来对我说:“发明算盘的那个隶首,跟你姥爹是同行。”
“跟姥爹是同行?他也是方术之士?”我惊问道。
奶奶摇摇头,说道:“他们都是会计,呵呵。”
“会计?”
“是的。你姥爹是我们村里的会计,隶首是黄帝的会计。话说黄帝统一部落后,先民们整天打鱼狩猎,制衣冠,造舟车,生产蒸蒸日上。物质越来越多,算帐、管帐成为每家每户每个人经常碰到的事。开始,只好用结绳记事,刻木为号的办法,处理日常算帐问题。有一次,狩猎能手于则,交回七只山羊,保管猎物的人只承认交回一只,但是一查实物,正好还是七只。为?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