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爷爷去捉鬼
和尚说:“那也是佛。”
那人疑问:“佛怎么是这幅凶恶的模样?弥勒佛,观音,佛祖不都是和蔼可亲的模样么?这个佛怎么让人觉得可怕呢?”
和尚说:“佛是有两面的,对可引导为善的人当然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让人觉得安详舒坦。但是对那些作恶多端不知悔改的恶人厉鬼,自然要有严厉强悍铁面无私的另一面。能引人为善,又能惩戒凶恶,才称之为佛。”
大家似有所悟。
佛像下面果然有一个酒坛。大家合力将它搬出来,放在和尚面前。酒坛的坛口很宽,和尚伸出与他年纪极不相称的手,掬起一捧酒。
酒在他的手掌中虽然稍有滴落,但是流失很慢。众人觉得奇怪,换作是他们中任何一个人,会如竹篮打水一般捞不起几滴酒水。
和尚将手移到铜鼎上方,缓缓撒开。酒水却像沙子一样以极细的颗粒状落在铜鼎里,颗颗透明,散发酒香。落在铜鼎底部的酒水也如沙子一样堆成锥形,慢慢向四周滑开。和尚抓住铜鼎的两个短足,轻轻一摇,酒水平摊开来,又成为水一样的液体,波光粼粼。
“这是光阴盆,可以看到过去发生的事情。”和尚说。大家拥上去,探头看铜鼎中的酒水。
“你们用心看。”和尚说。
后来爷爷跟我讲当时的感受。铜鼎里水平如镜,倒映着他们几个挤在一起的脑袋。除此之外什么也没有。
“用心看。”和尚低沉的说。他的话似乎有催眠的功效,他们都按照他的指示用心看着平静的水面,酒香渐渐进入鼻子,有些醺醉的感觉。
“用心看。”和尚用更加低沉的声音说。他抓起一撮刚才倒在旁边的沙子,撒入水中。水面起了许多细小的波纹。
水波渐渐淡去,水面恢复平静的同时,铜鼎里的水面发生了变化,他们的脑袋不见了,换而出现的是一间房子,大家都认出那是志军的家。志军的娘提着菜篮走出来,估计是要去菜地摘菜。志军的娘刚走,两个人鼠头鼠脑的出现,一个是洪大刚,一个是洪春耕。
他们两人轻轻推开虚掩的门,走进传香的房间。通过敞开的窗户,可以看见传香坐在床边做针线活,头发懒懒的披下来,透出一丝妩媚。
洪大刚和洪春耕推了推门,没有开。洪大刚躲在墙角,洪春耕站在门口。洪大刚给洪春耕递个眼色,示意他敲门。
洪春耕敲了敲门。
铜鼎旁边的人都听见了敲门声,仿佛他们都站在门口,而洪大刚和洪春耕看不见他们。
传香起身来开门。
门刚打开,洪春耕便一把抱住传香往屋里跑,洪大刚随即跟上,返身关上门。
洪春耕一手捂住传香的嘴巴,不让她叫喊,一只手伸到衣底。洪大刚按住传香挣扎的两只手。
“不要吵,”洪春耕威胁道,“现在外面的人都认为你是女鬼呢,你依了我,我可以证明你不是女鬼。你若不依我,我就让谣言变成真的。”
洪大刚笑道:“还有我呢。那些出事的男人都是命根子不见了。如果我们和你做了,但是我们还好好的,不刚好给你避开谣言么?”
“你混蛋!”传香在洪春耕的手掌下闷声骂道,额头渗出汗珠。
“你手脚快点!别让那老婆子回来发现了。”洪大刚催促道。洪春耕奸笑着扯开传香的上衣,塑料扣子崩断了线,落在地上滚到床底。
洪春耕俯下身来要亲传香的脸,传香不停的摇晃脑袋,避开他的厚嘴黄牙。
“不让老子亲?老子就想不通了,我三十多岁还没碰过女人,志军那个呆头呆脑的小子居然这么快就找了个这么漂亮的媳妇。”洪春耕一面说一面扒传香的裤子。
传香突然不挣扎了,对洪春耕露出一个妩媚的笑。
洪春耕和洪大刚被传香的笑弄得迷糊了。
“你笑什么?”洪春耕问道,把捂在传香嘴巴上的手稍稍放开,但是他时刻提防着,随时马上捂住她呼救的声音。
传香笑说:“你急什么呢?要做可以呀,志军把我一个人丢在家里,我早就不满意了。让我自己来脱裤子,好么?”
洪大刚警觉的说:“别相信这个娘们,别上了她的当。”就在洪大刚分心的时候,传香抓起刚做针线活用的剪刀,刺向压在她身上的洪春耕。
那个动作和那个晚上刺伤假扮的和尚类似。
洪春耕偏头躲开,剪刀扎在他的裤裆。洪春耕大叫。洪大刚怕外面经过的人听见,慌忙放开传香捂住同伙的嘴。
“不要叫不要叫!被邻人听到就不好了。”洪大刚压低声音警告,拉住洪春耕往外拖。
洪春耕在门口转过头来,狠狠赌咒发誓:“老子不害死你不姓洪!”
传香浑身战栗的坐在床上,眼角流出委屈的泪水。
。
作品相关 讹口如波
…讹口如波。
一只年轻的手伸到众人眼前,撒出一把细沙,画面上激起重重叠叠的微波。。微波将眼前的景象打乱。
水面平静下来,众人又只看见挤在一起的脑袋。
“这个洪大刚也忒心黑了。平日里跟志军称兄道弟的,志军一不在,他却这样欺负传香。”一人愤然说道,“他的下身原来是剪刀划伤的,他却说传香主动勾引他用鬼术伤了他。还散布谣言,说传香就是害人的鬼妓。真是用心狠毒。”
“讹口如波,俗肠如锢。触目迷津,弥天毒雾。不有明眼,孰为先路?太阳当空,妖魑匿步。”和尚口念偈语。
我在学校也见识了以讹传讹的厉害,那比鬼害人还要厉害,并且比鬼还要残忍。我们初中有个教物理的老师越级给上头写了个反映信,披露学校的某个领导的敏感问题。没想到那个领导来头很硬,知道了这件事。他不直接批评这个物理老师,反而散布谣言,说这个物理老师发了疯,向上级申明现在军队用的迫击炮是他发明的。
这本来是个很白痴很无聊的污蔑,甚至有些荒谬。可是越是荒诞的似乎越多长舌男长舌妇愿意相信。
那个物理老师每次出门,都有人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问他:“迫击炮不是你发明的么?你怎么不当军事专家还在这里教初中啊?”
开始他还跟人家争辩,说:“我没有啊。我写的是反映信,不是申请发明。”可是人家早把迫击炮这个想法像一颗种子一样种植在心里了,无论他怎么辩解都无济于事。并且这颗种子生根发芽,越传越广。
这个老师走在外面,总有人远远的指着他说:“你看,就是那个老师说自己发明了迫击炮,呵呵。你说他是不是神经有问题?”然后几个人一起偷笑。
这个物理老师终于忍受不了,精神崩溃,见人就主动说:“你知道么?迫击炮是我发明的。真是我发明的。”
学校怕他影响学生,取消了他的教师资格,出于同情之心,每月还发给他一点补贴。那个老师直到现在,我去母校看望老师的时候,仍可以碰到他。他拉住我,说:“我认识你,你是我的学生吧。可是,你知道么,迫击炮是我发明的。嘿嘿。”他得意的对我笑笑,独自沉浸在不可言状的喜悦中,似乎为自己发明了迫击炮而沾沾自喜。
读者,你说,人们的传言是不是很可怕?
传香就活在这样遍布谣言的环境中。
爷爷问和尚道:“那志军的娘为什么也说她是女鬼呢?并且,我发现传香身上确实散发着一些鬼气。”
其他人也把询问的眼光投向皱纹叠起的和尚。
“志军的娘不喜欢外地的姑娘,是吗?”和尚问道。
周围人都立即点头。其中一人说:“这个老婆婆很是顽固,说外的姑娘信不过,说跑就跑了,一定要志军找本地的媳妇。”十几年前,许多年轻人义无反顾的跑到广州沿海成为打工仔。许多年轻人回来的时候带上外地的女朋友,可是结婚不久,外地来的媳妇突然跑了,杳无音讯,留下一个嗷嗷待乳的孩子。这样的事情并不鲜见。
和尚说:“志军的娘说她是女鬼,就是为了要逼她走。所谓墙倒众人推,更多人想都不想,便一口咬定她是女鬼。”和尚叹口气,说:“矮子何曾看戏?都是随人说长短罢了。”
“那个捉鬼的和尚是怎么回事?”有人问道。
和尚说:“那是洪大刚他们合伙骗大家的,说我过两天要去洪家段,然后找了个同流合污的流氓假扮和尚,故意要你们不出来,趁机想玷污传香。他们头次****未遂,一直耿耿于怀呢。”
“她身上有鬼气,这是真的。你们大家都说她是女鬼,那真正的女鬼何不趁机把你们的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呢?”和尚说。他不把铜鼎中的酒水倒出来,便将旁边的沙土捧回铜鼎中。爷爷接过他手中的铜鼎,放回原来的位置。
“你是说鬼妓还是存在的?”一人问道。
“当然在了。你们一直把传香当作女鬼,让真正的鬼妓趁机伤害了更多的人。”和尚说。
爷爷立即想到他和我在岔路看见的情景。
“假和尚说是鬼妓害的人没有错?”有人问。
和尚笑道:“人家要骗你会先给一点正确信息,好让你相信其他错误的信息。”
众人默然。
和尚说:“这个鬼妓确实是青楼女子所化。也确实下身有舌头形状的孽障。知道这些并不奇怪,因为三十多年前,这一带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曾经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也是鬼妓吗?”一人问道。爷爷若有所思。
和尚点头:“事情发生的时候你们要么还没有出生,要么太小,现在不记得了。但是,这位你们的大伯应该知道吧。”和尚指的是爷爷,这里只有他称得上其余人的大伯。其余人都是二十多岁或者三十出头。
爷爷勉强挤出一个笑容,答道:“诶。”
“我跟你父亲有过一面之缘的。”和尚蠕动嘴唇,说道,“你父亲是个很厉害的人。但是他只是把方术当作闲余消遣的东西。”
“你认识我父亲?”爷爷惊讶道。
和尚像没有听见爷爷的话,继续有些感伤的说:“你父亲聪明,这些方术就要绝传了。看看我,当年苦求技艺,还不是要带着这些到黄土里去?”
“别这么说,师傅。”爷爷安慰他。
“现在我要求他的儿子帮我捉鬼了。”和尚说。此时一只苍蝇飞进来,栖息在和尚的鼻梁上,而和尚毫无知觉。
那一瞬间,爷爷说他闻到了死亡的气息。他仿佛看见一条黑带一样的游丝,悄悄来到和尚的身边,从和尚的鼻孔里进入,消化在和尚体内。爷爷说,很奇怪,从那时候起,他能看到死亡的来临,而站在旁边的人们不会有这样的感觉。唯一跟爷爷心灵相通的可能是那只苍蝇,它首先闻到了腐烂的气息,提前来到和尚的鼻梁上。
。
作品相关 对联洞房
…对联洞房。
“我就要死了。。死亡已经找上门来了。”和尚伸手捏捏鼻子,苍蝇嗡嗡的飞开,“捉鬼妓的事情就要拜托你了。”和尚的话说完,苍蝇绕了一大圈,又落在他的鼻子上。
“可是,我怕我没有这个能力,我没有跟我父亲学过捉鬼妓的方术。我在三十几年前遭遇过另一个鬼妓,我知道她的厉害。”爷爷迟疑的回道。
“呵呵,三十几年前的事情你也是见证人之一吧。我和你父亲就是那时见过一面,为这鬼妓的事,最后我和你父亲都遵照了你的意愿放过了她,她也果然像你所说,没有再出现过。”和尚言辞开始有些吃力,“但是,但是这个鬼妓不同以前那个,她的怨气太重。你只能收服她。就如那个两面佛,好的鬼我们可以引导向善,恶性不改的我们不能心软。”
爷爷轻声说:“可是我父亲没有把他的所学全部交给我,我没有办法对付鬼妓。”
和尚想了想,说:“你父亲不是有一本古书么?他没有传给你吗?”
爷爷说:“传是传了,但是只给我古书的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藏在哪里我不知道。只留下了七个字,猜出谜底才能找到后半部分。我到现在还没有猜出来。”
和尚问道:“哪七个字?”
爷爷说:“那七个字是移椅倚桐同赏月。”
和尚笑道:“这是包公巧破对联案里的上联。花鼓戏里有这样的戏段子,你没有听过么?”
“包公巧破对联案?”爷爷虽然也经常听花鼓戏,但是显然没有听过这一段。
后来爷爷跟我说到“包公巧破对联案”时,我也是一脸茫然。我几乎不听戏曲,觉得那是老人闲得无聊才听的东西,咿咿呀呀的烦人。因此我无从知道“移椅倚桐同赏月”的典故。于是,我问爷爷这个包公巧破对联案的具体内容。相信读者也跟我一样好奇吧。
当时和尚已经接近圆寂,没有这么多时间跟爷爷讲包公巧破对联案的故事,这些都是爷爷在和尚圆寂后费劲心血问了很多戏迷才得知的。这为我们寻找《百术驱》的后半部提供了很好的思路。
话说包公任监察御史时,发生过这样一个奇案。
一对均已年过五十的徐姓夫妻,为十八岁的儿子娶亲。在新婚之夜新郎入洞房之前,才华横溢的新娘为了考考自己的秀才夫君,就出了一个对联的上联:“点灯登阁各攻书”。
这是连环对的形式,不但“灯”(古代繁体字是“火”和“登”组成)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