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身人
的。
陈龙不再开口,看着车窗外后退的景色,双眸中露出淡淡的忧伤和哀愁。
“机有神,征鼙一鼓,万马襟喉地。庭喋血,诛留守,怜屈服,敛兵还,危如此。当除祸本,重结人心,争奈竟荒迷。战骨方埋,灵旗又指。
势连败。柔荑携泣。不忍相抛弃。身在兮,心先死。宵奔兮,兵已前围。谋穷计尽,唳鹤啼猿,闻处分外悲。丹穴纵近,谁容再归。”陈龙想起了董颖的薄媚的第五衮遍,数年之后,这个天下龙气之地,会不会也会因为他的原因血流成河呢?
人,面对神,也会“势连败”么?当他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的时候,会是怎样一副情景呢?
“让我一步一步变强,究竟是什么目的?绍兴,除了我前世的尸骸,还隐藏着什么?”
自己,也会因抗争而战,杀伐天下,那么也会谋穷计尽,唳鹤啼猿么?
小天道的缔造者,自诩华夏的守护神,在这天下龙气之地,又布置了什么局呢?所谓龙气,天下大地山川之灵,华夏的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秦山入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
如果按照每一个王朝就有一条龙脉来计算的话,那么中国至少就有24条龙脉。黄帝的龙脉在中原黄河流域;大禹的龙脉在今天四川汶川县的九龙山;商汤的龙脉在黄河流域;周朝的龙脉在岐山;秦朝的龙脉在咸阳;汉朝的龙脉在沛县;西晋的龙脉在河内;隋朝的龙脉在弘农;唐朝的龙脉在长安、陇西、太原;宋朝的龙脉在开封、巩义、洛阳一带;元朝的龙脉在内蒙古草原;明朝的龙脉在安徽凤阳;清朝的龙脉在东北。
全球龙脉均发源于昆仑之西,龙脉之祖为帕米尔高原。昆仑龙脉又为中龙,居天下之中,入于中国。山是龙的势,水是龙的血,那么,这天下大势,果然与龙脉息息相关么?
数千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祖龙秦皇的崛起,也诞生了天师,其中有何关联?
“粉身碎骨又如何?至少抗争过了,不是么?”陈龙收回了目光,心底一片萧索。
他有一种很强烈的预感,之所以天师这样无比强大的个体存在,与天地龙脉甚有关系。一切以天地灵气开始,也会以天地大势了结么?
“与政府的合作,势在必行么?”陈龙闭着眼睛,心里问着自己。
第四卷皇陵古墓 第四十六章绍兴宋六陵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6…16 10:07:54 本章字数:2336
绍兴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中北部杭甬之间,下辖绍兴县、诸暨市、上虞市、嵊州市、新昌县和越城区,是世界文豪鲁迅先生的故里。素有“东方威尼斯”的美誉,并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的城市和2008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素有水乡、桥乡、酒乡、书法之乡、名士之乡的美誉,是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是长江三角洲南翼重点开发开放城市。是全国十强市,十强县双十强城市。也是全国著名的全球纺织城与世界纺织品贸易中心。
宋六陵位于绍兴市会稽山余脉的上皇山麓,是南宋高宗永思陵、孝宗永阜陵、光宗永崇陵、宁宗永茂陵、理宗永穆陵、度宗永绍陵以及后陵、归葬的北宋徽宗陵等十个陵墓所在地,因南宋六位皇帝都葬于此地,所以被称为“宋六陵”,它是江南最大的皇陵区。由于后世的盗墓与破坏,宋六陵的地上建筑早已荡然无存。
除徽、钦二帝被金兵所掳,死于漠北(也有据说死在黑龙江的依兰县),南宋少帝葬于深圳赤湾,其他的帝王陵寝基本上都位于绍兴的。
07年的时候,一些专家和考古研究所的人员采用卫星、雷达等遥感技术,并且模拟陵墓进行综合地球物理方法的采集和效果验证方式,加上运用地震法,成功确定了这些陵寝的基本位置。
据陈龙所知,自己生活上千年的陵墓并不属于其中的任意一个,元代盗墓猖獗,能盗的墓早就盗掉了,哪里还会留下多少东西?宋朝虽然军事领域软弱,但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经济是整个华夏大地首屈一指的,国民生产总值遥遥领先于辽、金、西夏的。经济繁荣,帝王陵寝自然耗费庞大的人力物力建造的。陈龙对南宋统治者尤其不感冒的,生活在那个天下即将大乱,统治者依然纸醉金迷、歌舞升平的时代,是他这样的江湖游侠的悲哀。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陈龙对南宋没有时代的归属感,也不介意挖出那些王公贵族的尸骸鞭挞的,不过毕竟没什么意义。
在距离绍兴市东南方18公里处,有个名叫“攒宫”的小村子,村子四周青山环抱,茶地绵延。陈龙孤身一人来到这里,在茶地边一块写着“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碑面前停了下来。“青山依旧,绿水长流,那几个末代皇帝,如果知道自己死后落的如此凄惨下场,不知会有什么感想。”茶地中突兀地站着几丛形状奇特、苍遒孤傲的松树,笔直的树干直到顶端才长出些许树冠,这遗址里,除了几棵枯松,还真的没有什么了。遗址被低矮的围墙环绕,游人可以进入其中祭拜,当然,陈龙只是冷冷地看了一会儿,至于祭拜,他不去鞭尸已经十分客气了。
当初从陵墓中走出来的时候,陈龙只是魂魄之身,并无实体,在地下游弋了很长时间才最终出来的。他知道,自己千年所在的陵墓,绝不是一般的帝王陵寝这么简单,否则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威力强大的禁制和稀奇古怪的机关。更加麻烦的是,里面的墓道和墓穴十分复杂,他自己都没有把握能够找到。至于借助什么科学仪器探测,他压根没有想过,他都能借用阵法、禁制屏蔽掉信号探测的。
和秦始皇陵相比,在不到2平方公里内挤着上百座陵墓的宋六陵无疑是逼仄的。而且,从宋六陵地下遥感考古的探测结果看,几个区域内的墓葬,深度不大,从墓顶到地面约为4米。历史上多数帝王陵墓都是恨不得越深越好,南宋统治者们为何甘愿如此简陋地下葬?
史料记载,宋六陵是临时的皇家陵园,以后收复中原,这些皇帝的灵柩都要移葬到河南巩县的宋陵。其原因,还是要回溯到那位哲宗皇后孟氏的遗言:“择地攒殡,候军事宁息,归葬陵园。”这就是说,这儿只是南宋皇室暂时安放棺木的一个场所,等将来收复失地,棺木还是要迁回故园的。除了提出“暂厝”之外,孟氏还提出要“浅葬”,棺木和身体差不多大小就可以,陪葬品也只要身边的财宝简单陪葬就够了。这些,都是为了方便将来将棺木迁回河南。正因为这样的浅葬,才使得宋六陵如此容易遭到盗挖。
“真亦假时假亦真,哲宗皇后孟氏非一般人啊!”陈龙感慨道,南宋统治者那个时候真的有收复失地的决心么?很多人有过,但更多的人则选择得过且过了。任何一个统治者,都会考虑到亡国后帝陵的安全,哪会如南宋这样埋葬?
“瞒天过海,还是……”在与鬼王遥喜的接触中,陈龙知道夏曾扮演了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郢王朱友珪(遥喜)在位仅八个月,就被其四弟朱友贞兵变迫其自杀身亡。先不论郴王朱友裕、博王朱友文、福王朱友璋、贺王朱友雍、建王朱友徽、康王朱友孜这些人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夏助均王朱友贞取得帝位,又在太行聚天地灵气建造陵墓将遥喜禁锢起来究竟有怎么样的意义?遥喜虽然无法踏出陵墓一步,但修炼速度奇快是显然易见的,仅是让其修炼有成么?
在南宋这个时代,夏又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他将一个时代玩弄于鼓掌之间,不可能没有什么手段的。宋六陵无疑是极为关键的一处地方,那么,把这些帝王的尸骸转移,瞒天过海自然是可能的。
除了瞒天过海呢?
陈龙眯着眼睛,心绪飘飞,陷入了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始终抓不到关键的信息。
“小伙子,你站在这很久了。”正当陈龙沉吟深思之时,耳旁传来了一句苍老的声音。
“老人家,你好啊!我在想事呢!”陈龙发现一个面庞十分苍老的老人不知什么时候站在了他的身边。
“年轻人在看这北陵么?走,我带你到那边去看看南陵。呵呵,许多年前我还看到过一块刻有‘宋高宗皇后之墓’的石碑呢!可惜早就不知道哪里去了,不然的话像你这样的旅游的人还可以看看。”老人已经很老了,拄着一根不知道什么木质的拐杖,身体颤颤巍巍的样子,也许什么时候就要倒下去,却一副想要给陈龙引路看风景的样子。
第四卷皇陵古墓 一些话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6…16 10:07:54 本章字数:29
成绩很惨淡 自己也觉得羞愧了 希望看书的朋友支持下 收藏下
第四卷皇陵古墓 第四十七章搬山道人(1)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6…16 10:07:54 本章字数:2638
陈龙有些愕然,这么一个老态龙钟、行将就木的老人,竟然对他这样如此普通的游人如此热情,着实有些古怪的。不是他对这个世界没有信心,而是世道如此,大多数人冷漠异常的。难道是求财?似乎不像,做导游求财让他的孙子辈来就成了,何必拖着老迈的身子亲自出来,难道家里没人了?
似乎看出了陈龙心中的想法,老人浑浊的双目微微一眯:“不要乱想,小兄弟。”说完,他极力远眺,望向了远处的松丛,“知道这里有多少松树么?”
陈龙狂翻白眼,有多少松树和他有什么关系?自己可不感兴趣啊!不过在这样一个老人面前,出于尊重,他表面上自然不说什么。
“南陵63棵,中间71棵,茶场食堂36棵,北陵28棵。这两年,又有六棵枯掉了,其他的也像老头子一样,没几年活头啦!”
陈龙摸了摸鼻子,“这些松树最早的时候是明代的时候为了确定墓的位置种的吧?”
“谁知道呢?反正老头子来到这里就这样了。”老人咂咂嘴,颇为缅怀的样子,“种上松树又怎么样呢?那个时候早就被蒙古鞑子派人盗了。”
这事情发生在陈龙前世死后不久,他修炼有成后通过摄取盗墓人记忆才知道的。
宋朝灭亡不久,在元朝政府的默许之下,发生了一场历史上空前规模的盗墓行动。这次盗墓的首要人物是西藏僧人杨琏真加。杨琏真加是吐蕃高僧八思巴的弟子,元世祖忽必烈崇尚佛教,尊八思巴为帝师,杨琏真加遂凭借老师的关系被任命为江南诸路释教总摄,总管江南地区佛教事务。
最先被盗的宋陵是魏王赵恺的坟墓。赵恺是孝宗的次子,葬在会稽县山阴法华山天长寺。至元二十二年(1285),会稽县泰宁寺僧人宗允、宗恺为讨好杨琏真加,勾结天长寺僧人福闻发掘了魏王赵恺的陵墓,获得不少珠宝,献给了杨琏真加。魏王陵的发掘极大地刺激了杨琏真加等人的贪欲,他们招来河西僧人及其凶党,开始大规模地挖掘宋陵。宁宗及皇后杨氏、理宗、度宗的陵寝成为首批被盗的宋帝陵。宋陵护陵使罗铣拼死保护,遭到痛打,被人用刀架着赶出了陵园,罗铣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不久,杨琏真加一伙又对宋陵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徽宗、钦宗、高宗、孝宗、光宗五帝及孟氏、韦氏、吴氏、谢氏四位皇后的陵寝在这次发掘中无一幸免。徽、钦二帝皆死于金朝,金朝虽曾归还遗骨,但高宗并未开棺检验。杨琏真加等人打开二帝的陵墓,但一无所获,徽宗棺中只有朽木一段,钦宗棺中有木灯檠一枚。高宗、孝宗二帝的遗骨由于年岁已久,已经“骨发尽化,略无寸骸”。高宗墓内只有锡器数件、端砚一只,孝宗陵只有玉瓶炉一幅、古铜鬲一只。光宗吴后、宁宗杨后的尸体尚“俨然如生”,罗铣后来把二后的尸体重新装进棺材,然后火化了。陵墓内有数以万计的金钱,为尸气所蚀,如铜钱一般,诸僧弃而不取,多为附近村民拾得。
杨琏真加的盗墓行动及元朝政府的支持带来极坏的影响。史称自此之后,“江南掘坟大起,天下无不发之墓矣”。此前遗留下来的坟墓普遍被盗,这种行为对中国古代文物的破坏性影响不言而喻。
“蒙古鞑子… …”陈龙品味着四个字。中国历史上,被异族统治过的大时代除了元代就是明代了,现在很多人讲起元朝来,都会吹嘘那个时候中国领土是多么大,现在的西伯利亚、朝鲜半岛等等都在元朝的统治下,甚至蒙古人曾派强大海军去攻占日本过的,可惜据说在海上遇到大风暴全军覆没了。清代也有康乾盛世这样的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这样的两个大时代,都是少数人压榨华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