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作者:天下霸唱
荒废景象,真是兴衰有数。就连山神老爷也有个艰难时候,更别说平民百姓了,果然是阴阳一理,成败皆然。”
Shirley杨对我说:“你说这许多说辞,莫非是又想打什么鬼主意?难不成你还想祭拜一番?”
我摇头道:“祭拜倒也免了,咱们不妨动手把这倒掉的泥像推回原位,给山神老爷敬上只美国香烟,让他保佑咱们此行顺利,别出了什么闪失;日后能有寸进,再来重塑金身,添加香火。”
胖子在旁说道:“我看信什么求什么根本就没半点用,老子就是不信天不信地只信自己的胳膊腿儿。这山神孙子要是真有灵验,怎么连自己都保不住。依我看就让这孙子躺着最好,俗话说好吃不过饺子,站着不如倒着嘛。走走,到后边瞧瞧去。”
我见没人肯帮手,只好罢休,跟着他们进到后殿。这见后殿已经修建在了虫谷左侧的山峰内部,比前殿更加窄小。中间是道翠石屏,上面有山神爷的绘像,身形跟正殿中的泥塑相仿,只不过相对来讲比较模糊,看不太清楚相貌,两边没有山鬼陪衬。这块石屏好象并非人工刻绘,而是天然生成的纹理。
转过翠石屏,在神殿最尽头,是横向排开的九只巨大蟾蜍的石像。我一看便觉得眼前一亮,果然应了九曲回环之数。这种机关在懂“易龙经”的人眼中十分明显,如果不懂风水秘术中的精髓,只知晓易经八卦,多半会当做九宫之数来做应对,那样一辈子也找不到暗道。
我再仔细一看,发现九只石蟾蜍的大口有张有合,蟾头朝向也各不相同。这些蟾蜍石刻的嘴都可以活动,也有石槽可以转动身体,九只蟾蜍各有四个方向可以转动,加上蟾口的开合,如果算出有多少种不同排列也要着实费一番脑筋。而且这些石头机关应该从左至右按顺序一一推动,如果随便乱动,连续三次对不准正确的位置,机括将会彻底卡死。
于是我让胖子帮忙,按九曲回环之数从左至右先将蟾口分别开合,再以《十六字阴阳风水秘术》中“盾”字卷配合“易龙经”中的换算口诀,把石头蟾蜍一只只的按相应方位排列。
做完这一系列的事情之后,内殿中什么反应也没有。按说这九曲回环朝山屽应该是错不了的,为何没见有暗门开启?
Shirley杨头脑转得较快,让我们到神殿外去看看,我们急忙又掉头来到外边寻找,最终找到山神殿外。只见殿前的葫芦不知什么时候裂为了两半,下面露出一道石门。
这石门被修成了蟾蜍大嘴的形状,又扁又矮,也是以火红的嶳云石制成,上面刻着一些简朴的纹饰,分别在左右有两个大铜环,可以向上提拉。
原来这道机关设计精奇,纵然有人知道那九只蟾蜍是开启石门的机关,只要不懂破解之发,就算用大批炸药炸平也找不到设在外边的入口。
Shirley杨问道:“这道石门修得好生古怪,怎么象是蟾嘴,不知里面有什么名堂,其中当真就有通往主墓的地道吗?”
我对她说:“镇陵谱上的标记没错,这应该是条地下通道,而且一定可以通到离水龙晕最近的那个穴眼星位,去明楼祭祀似乎只有从这里经过才能抵达。至于为什么用蟾蜍作为标记,我也猜想不透。”
蟾蜍在中国古代有很多象征意义的形态,有种年画就画的是个胖小孩拿着渔杆,吊个金线,和一只三脚蟾蜍戏耍,叫做刘海儿戏金蟾;俗话说三条腿儿的蛤蟆难寻,就是从这个典故引伸出来的。但是也有些地方,在民间传统风俗中,特意突出蟾蜍身上的毒性。不过现在咱们对面的这两只蟾蜍石像既不是三条腿的,身上也没有疣状癞癍,可能只是这山神爷的玩物。
胖子拍了拍手中的“芝加哥打字机”说道:“大不了在下边碰上只大癞蛤蟆,有这种枪,还怕它不成。就是癞蛤蟆祖宗来了,也能给它打成蜂窝。”
自从有了美式冲锋枪强大的火力,我们确实就象是多了座大*山,不过我还是提醒胖子:“献王墓布置得十分严密,这石门虽然隐蔽已极,但是难保里面还有什么厉害的机关。咱们下去之后,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倒也不用惧怕。”
说罢三人一起动手,用绳索穿过石门一侧的铜环用力提升,随着“砰”的一声石门开启,显露出一个狭窄的通道。我用信号枪对准深处打了一发照明弹,划破了地下的黑暗。惨白的光芒照在洞穴深处,我们看见那里还有无数巨大的白骨和象牙,是条规模庞大的殉葬沟。
第一百二十一章 化石森林
“╦╧”字形的隧道被射出照明弹的轨迹所划过,可以看见左右两端在不对称的位置上各有一个洞口,最深处的看不太清楚。主道两侧堆满了森森白骨,由于距离比较远,只能分辨出有大量锥弧形状的白色巨大象牙,好象还有些其它的动物骨骼。照明弹射到尽头,还可以见到那边有水波的闪光,从位置上判断,应该是蛇河的地下水系。
虽然没有想到脚下的坑道入口处竟是个有这么多白骨的殉葬坑,但是从下面的规模来看,既然有与深谷相平行向下流淌的水系,那么这条隧道绝对是可以通向献王墓主陵区的。
我们商议了一下,虽然这条隧道十有八九有厉害的机关,但是与那无边无际的山瘴毒雾相比,冒险从地底隧道中进入献王墓还是可行的。反正三人身手都还不错,也不象上次去新疆的沙漠带了一群知识分子,做起事来束手缚脚的十分累赘。倒斗的勾当是两三个人组队最为合适,凭借着“芝加哥打字机”、炳烷喷射器的强大火力支持,再加上摸金校尉的传统工具,不管遇到什么都足可以应付了。
于是我们在洞口处稍做休整,打点装备。由于这次没有了竹筏,如果有地下水的话,那就需要进行武装泅渡,所以一切不必要的东西都要暂时清除出来,留在供奉山神的神殿之内。
先换上了鲨鱼皮潜水服,戴上护肘和护膝,登山头盔上的射灯调整到侧面,重新替换新的电池,头盔上再装备潜水镜,简易的小型可充填式氧气瓶挂在后背。每人只带一个防水携行袋,分别装有应急药品、备用电池、冷烟火、防毒面具、荧光管、蜡烛、辟邪之物、狼眼手电筒,诸如此类需要用到的物品。
胖子的那套潜水紧身衣穿着不太合适,就不打算穿了,我对他说:“你不穿也没事,反正你是傻小子睡凉炕,全凭火力壮。”
Shirley杨说:“不穿不行!你不记得遮龙山下的水有多冷了?在水中游的时间一长就容易患上低体温症,就算衣服窄了点也得凑合穿上,不然你就留下等我们,不准你进去。”
胖子想起shirley杨在遮龙山掉下竹筏的那一幕,游回来的时候嘴唇都冻紫了,看来这附近虽然潮湿闷热,但是地下水系阴冷异常,不是闹着玩的;更何况那献王墓的大批明器已经距离不远,如何肯留在这里等候,只好吸气收腹,强行把那套潜水服穿了下去,穿上之后连连抱怨:“***鞋小裤裆短,谁难受谁自己清楚。”
工兵铲和登山镐、各种绳索以及水壶食品这些比较沉重的物品,还有武器弹药、雷管加十六锭炸药、可以喷射火焰的炳烷瓶,这些都集中在一个大的防水袋里,四周绑上充气的气囊,这样可以随时把这些装备借助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而我们在水中游泳的时候也可以拉着它省些力气。
剩余的东西都打包放在山神庙的大殿里,等到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经是金乌西坠、宿鸟归巢,借着黄昏时的暮色,我们三人进去了隧道。
Shirley杨带着金刚伞、举着狼眼在前边开路,我和胖子合力抬着那一大堆装进防水胶袋中的装备走在后边,顺着这条略陡的斜坡缓缓下行。
入口处这段坑道明显是人工修建的,两侧都是整齐的大块青条石垒砌,石缝上都封着丹漆,地面的大方砖非常平整,倒象是古墓中的甬道。
在坑道的两边整整齐齐的码放着全象骨,就是整具大象的骨架,很明显是在外边宰杀后运来的。在殉葬坑中安放全象骨或者象牙,是为了取“象”的谐音“祥”。大象这种体形庞大而且非常温顺的动物本身也代表了吉祥昌盛,在中国古代,早在商汤时期,便已将象骨象牙作为陪葬品了。在殷虚就曾出土过大量象牙,那个时代,中国的黄河流域还存在着数量不小的象群,现在却早已灭绝了。
这些殉葬的白骨都特意半埋,而不是象殉葬沟那样全土掩埋,这是说明墓主大行是为得道成仙,已经不太在乎世俗的东西,殉葬品半埋表示有随驾升腾之意。
我数了数,单这一个殉葬坑便一共有六十四副全象骨,象牙更是不记其数。还有一些散落的小型动物骨骼由于时代久了都腐朽得如同泥土,无法再分辨那究竟是什么动物了,据shirley杨推断,有可能是猎犬和马骨,还有奴隶的人骨。
我们再一次领略到了献王墓规模的庞大,陪葬品的奢华,我对他们说:“似古滇这种南疆小国的王墓都这么排场——为了一个人,数十万百姓受倒悬之苦,用老百姓的血汗建这么大规模的墓葬,到头来那死后升天成仙、保得江山万年也不过是黄粱一梦,这些东西也留在深山之中与日月同朽。现在看来有多荒唐,象这种用民脂民膏建造的古墓,就应该有多少便倒它多少。”
Shirley杨说:“我也没想到献王墓单是殉葬坑便有这么大。”说话间,她已经先行至“╣”形坑道的交口处,只听她奇道:“这些是做什么用的?”
我和胖子随后走到,用狼眼手电筒往那拐弯的地方一照,只见里面并不是坑道,而只是在主坑道石墙上凹进去的一部分,只有几米深,散落着几截长竿,看来是可以连接到一起的。我也觉得奇怪,便想伸手拿起来瞧瞧,谁知这些长竿看着虽然完好,一碰之下就烂成稀泥一样。由于有地下水路,内部没有采取密封措施,两千年前的东西,一触即烂。
这个在坑道石壁上的凹坑似乎是专门用来放这些长竿的,难道是用来测量水深的?三人不得其解,想不出究竟是做什么用的。这献王墓陵区之内有太多奇怪诡异的事物,相比之下,这些物品也算不得什么,只好置之不理,继续前行。
走到坑道的尽头,也就是我们发射照明弹见到水面反光的区域,沿着倾斜的坑道走到此处已经距离地面约有数十米落差了。从这里开始,就不再是人工开挖修建的坑道,而是地下天然的山洞;但已经完全被水淹没,想从这里继续向前,就必须下水游泳了。
水旁的石壁上排列着几条木制古船,可能去明楼祭拜王墓的人就是要乘这些船过去。但是年代久远,这些木船也都烂得差不多只剩下船架子了,再也难以使用。
我们把大背包上捆绑的气囊拉开,让它填满空气漂浮在水面上,冲锋枪等武器就放在最上面,以便随时取出来使用。把狼眼手电筒收起,打开头盔上的战术射灯照明,然后跟着下水,扶着背包上的大气囊,涉水而行。
在水中走出十几米,双脚就够不到地面了,冰冷刺骨的地下水越来越深。我看了看指南针,水流的位置正好是和虫谷的走向平行。
这里的山洞,在水中存在着许多巨大的天然石柱,好象海底的珊瑚一样千枝百叉;由于洞中漆黑,看不大清楚这些奇怪的石柱是怎么形成的。
头顶距离水面的位置很低,显得格外压抑,我抬头向上一看,有很多山谷中植物的巨大根茎都从上面生长了下来。有些比较长的甚至直接伸进了水里,形成一个罕见的植物洞顶。
随着越游越远,地形也逐渐变低。注满地下水的山洞,水面和洞顶的距离也逐渐拉高,呼吸较刚才顺畅了不少,而头顶垂下来的植物根茎与那些古怪的石头珊瑚却越来越密集。我还发现,这山洞的水中还有一些鱼儿,不时在水下碰到我们的身体,随后远远游开,我暗中庆幸,还好不是食人鱼。
为了进一步确认前进的方向,shirley杨让胖子把信号枪取出来,想再向前方发射一枚照明弹。胖子数了数剩余的照明弹数量:“还有八发,这次带的还是太少了,得悠着点用。”说完在信号枪中装了一发,调了一下射程,向前发射出去。
照明弹划出一道闪亮的弧线,最后挂在不远处交缠在一起的植物藤萝上,这一瞬间,白光把四周的山洞照得雪亮,一副罕见而又可怕的自然景观呈现在我们面前。
原来那些珊瑚状的石柱都是远古时代森林树木的化石,而这里所谓的“远古”不是现代人能追溯得到的。
化石是埋藏在地层里的古代遗物,由千万年泥沙掩埋所形成。最多见的是动物化石,由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有机物较少、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