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吹灯 作者:天下霸唱
天亮,临走的时候把钱放在米缸里,已经成为了约定俗成的一种行为,从没有人吃住之后不给钱。
带小孩的白族女人是彩云客栈的主人,是个年轻寡妇;十六七岁的女孩是她丈夫的妹妹,是汉族,小名叫孔雀,一双大眼睛,十分活泼可爱,穿上民族服饰比当地的女子好看得多。遮龙山下只有她们这里可以歇脚住宿,从这里向南走一天的路程,那里产一种雾顶金线香茶,经常有客商去那边收购茶叶,每次路过都免不了要在彩云客栈落脚。
老板娘对我们帮她搬东西极是感激,一进门就带着孔雀为我们生火煮茶做饭。没多久,孔雀就把茶端了出来,胖子接过来一闻,赞道:“真香啊,小阿妹这是什么茶?是不是就是云南特产的普洱?”
孔雀对胖子说道:“不是的,这是我们本地山上产的雾顶金线香茶,用雪线上流淌下来的水冲泡了,每一片茶叶都像是黄金做的,你尝尝看,是不是很好。”
胖子说道:“不喝就知道好,也不看是谁泡的茶。”说着话掏出烟来分给我和茶叶贩子,一边喝茶一边抽烟,等着老板娘给我们开饭。
胖子有意要在孔雀面前卖弄自己的学识,又摸出另一包红塔山来,对茶叶贩子说道:“兄弟你知不知道,抽烟也讲究搭配,咱们刚才抽的是云烟,现在再换红塔山,这可别有一番味道。如此在京城中有个名目,唤做塔山不倒云常在。”
孔雀对胖子的香烟理论不感兴趣,却对我们带的捕虫网很好奇,问shirley杨:“是不是要去遮龙墙那边去捉蝴蝶?”
Shirley杨不愿意骗小姑娘,只好又让胖子出面解释,我担心胖子说话没谱露了马脚,这种煽动革命群众的工作还是由我这个有做政委潜质的人来做比较合适。
于是我告诉孔雀说我们这三个人都是首都来的,在自然博物馆工作,专门收集世界上的珍稀蝴蝶。这次就是专门来这里捉蝴蝶的,然后要制作成标本,带回北京展览,让那些来咱们伟大祖国的外国人开开眼,见识见识云南的蝴蝶是什么样的。不仅可以填补我国在蝴蝶标本等研究领域的空白,还可以为国增光,给国家创收,争取早日实现四个现代化,在改革开放的新长征路上创造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从所有角度来讲,这件工作于国于民都是千秋伟业,是一项具有战略性高度的尖端科研工作,其现实意义不亚于人类的登月计划。
想不到我这一番话,不仅让孔雀听得很激动,连胖子和茶叶贩子都听傻了,茶叶贩子问道:“买买撒撒,这样事硬是整得噶……我是说胡师啊,这蝴蝶儿还有这么大的价值了?那我也别贩茶叶了,和你们一并去捉好不好?”
一旁的shirley杨戴着太阳镜,听了我对孔雀胡侃,强行忍住不让自己笑出来——看她的样子真有几分象是国民党的女特务,好象正在嘲笑我,看我怎么收场。
我暗道不妙,这回把话说过头了,急忙对茶叶贩子说:“这个嘛,革命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革命分工不同。倒腾茶叶也好,捉蝴蝶也罢,都是为了四化建设添砖加瓦,少了谁都不行。咱们都是社会主义的螺丝钉,要是老兄你放下本职工作去捉蝴蝶,那咱们全国人民也不能光看蝴蝶不喝茶了是不是?其实外国人也喜欢饮茶,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全世界都有广泛的茶文化爱好者。中国人民的老朋友,西哈努克亲王就很喜欢品茗,所以说倒腾茶叶同样是很重要很有意义的工作。”
这时候孔雀的嫂子招呼孔雀去帮着开饭,我也就趁机打住不再说了。胡乱吃了一些,便独自到客栈外用望远镜观看遮龙山的形势。只见那最高的山峰直入云霄,两边全是陡峭的山崖,绵延起伏,没有尽头,也分辨不出山顶聚集的是白云还是积雪。这里的云雾果然很多,而且是层次分明,山腰处就开始有丝丝缕缕的青烟薄雾,越往高处云团越厚,都被高山拦住,凝聚在一起。山体是浅绿色的花岗岩,整个遮龙山的主峰象是位白冠绿甲的武士,矗立在林海之中。
山下林海茫茫,瀑布土林千姿百态,一派美丽的原生自然风光。这附近的山川河流与人皮地图上所绘大抵相同,就在这大山林海后面的山谷深处,就是我们要找的献王墓。至于墓里面究竟有没有雮尘珠,实在没有任何的把握。
想起那种邪恶的“酢保褂新飞纤钢新槁橛那妫闹卸浴跋淄跄埂辈幻獠艘坏阄肪宓男睦恚还壤粗虬仓丫酱铩罢诹健鼻傲耍潜阌薪尥耍竺娴氖戮椭挥衅砬竺鹱媸σ谋S恿恕?br /> 茶叶贩子明天一早要出发去收购茶叶,饭后就直接进里间去抓紧时间睡觉歇息。胖子与shirley杨吃完饭也出来散步,同我一起抬头望着前方的大山。在倒献王墓之前,如何翻越这座高耸入云的遮龙山就是一大难题,见了这险峻巍峨的山势,三人都是愁眉紧锁。
当初瞎子等人是找了位当地的向导,经过艰险跋涉才越过雪山,如果没有向导上山是十分危险的。但是我们刚才问了彩云客栈的老板娘,上过这座遮龙山的当地人都早已经死光了,这些年传说山上闹鬼,根本没人再敢上去过。
正在我们苦无对策之时,却听孔雀说:“想去遮龙山那边的山谷捉蝴蝶,遮龙山下有条隧道,可以放排顺流从山中穿过,用不着翻山。不过那边有好多死人,经常闹鬼。”
第一百零三章 蝴蝶行动
如何进入虫谷,在人皮地图上标注的路线共有两条。一是从遮龙山上的风口翻越,其二是沿着蛇河绕过遮龙山,那条路线要穿越一片存在于澜沧江与怒江之间危机四伏的原始森林——虽然在地图上直线距离不算远,但是进过原始森林的人都应该知道,实际上走起来要比预先的行程长十倍或二十倍,而且其中有些地方存在着沼泽。
这两条路线都不好走,相比之下只有翻越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遮龙山比较可行,但是在没有向导的情况下冒险翻越雪山也不是闹着玩的,搞不好就出师未捷,全部折在山上。
这时听孔雀说还有条近路,便忙追问详情。孔雀只知道个大概,我们只好又去找老板娘打听。老板娘告诉我们,遮龙山(当地人称为哀腾,是无尾龙的意思)的底部有很多密如蛛网的山洞,传说都是古时先民开凿的,以前有叛乱的土匪占据其内对抗官兵,官兵对山内复杂的地形束手无策,只好把所有的洞口都用石头砌死,把里面的人都活活困死在了里面;以后每当耍海会的时候,把耳朵贴在遮龙山的岩石上,就会听见山体中阵阵绝望的哭嚎声。
当然这只是当地民间流传的一个传说,至于山洞修建于哪朝哪代,是谁建造的,有什么用途,里面的匪徒是什么人,是否是当地少数民族反抗压迫剥削揭竿而起,还是究竟怎么样,到今天已经没人能说的清楚了。
但是直到近几年,有人采石头发现了一个山洞,里面有溶解的石灰岩,还有条地下水。这条水一直穿山而过,流入遮龙山另一端的蛇河,水深足可以行驶竹排,而且有这条水路就不用担心在纵横交错的山洞中迷失了路径。由于地形平缓,水流并不急,去的时候可以放排顺流而下,十分省力;回来的时候,需要费些力气撑着竿子回来,总之比从山上翻过去要方便很多。
最后老板娘嘱咐我们从那里过去虽然是条捷径,但是那条山洞的两侧有很多奇形怪状的尸骸,没人晓得那是什么时候死在里面的,胆小的人是会被吓出毛病的。倒是有几次有人放排从山洞中穿过,但是一来那边的虫谷有很多瘴气,二来那边没有人烟,去到那边也没什么意义,最近已经有一段时间没人过去了,你们如果想抄近路,还需要多加小心才是。
我对老板娘说:“这倒不用担心,我们去那边的山谷捉蝴蝶做标本是为人民服务,我们都是共产唯物主义者,怎么会怕死人。既然有近路,放着不走是傻子,更何况曾经有人成功的穿过去了,说明里面没鬼,有可能只是古时候先民墓葬之类的遗迹。”
我想起刚才在门口见到门上有军烈属的标志,就再向老板娘打听,原来孔雀的哥哥是牺牲在前线的烈士。我这才想到,南疆战火至今依然未熄,这次来云南,有机会的话应该去看看战友们的陵园,可不能总想着发财,就忘本了啊。
另外我还跟老板娘商量,附近有没有什么人有猎枪,我们想租几把防身。老板娘让孔雀从里屋翻出来一把“剑威”气步枪,是一支打钢珠的气枪,当年孔雀她哥哥活着的时候就经常背着这支气枪进山打鸟。老板娘心肠很好,由于我们帮过她的忙,愿意免费把枪借给我们,也不用押金,回来的时候还给她就可以。
我略有些失望,本来觉得最起码也得弄把双筒猎枪,这种打鸟的枪跟玩具差不多。但是接过来一看,发觉真是把好枪,保养得非常好,而且不是普通的小口径,可以打中号钢珠,射程远,枪身也够沉够稳——别说打鸟了,打狼都没问题。唯一的缺点是单发,在每次击发之后,都需要重新装填。
现在有胜于无,一时在附近也弄不到更好的枪械。于是我把枪扔给胖子,让他熟悉一下这把枪,“剑威”暂时就归他使用了。
我谢过老板娘,当天晚上三人就在彩云客栈中过夜。这一晚我和胖子睡得很实,什么都没想,把一路上的奔波劳苦彻底丢开,真是一觉放开天地宽;直到转天日上三竿,shirley杨揪着耳朵把我们叫起来,才极不情愿的起床。
那位茶叶贩子已经在一早就赶路做生意去了。我们洗漱之后,发现老板娘已经给我们准备了不少干粮,还有防虫的草药,又让孔雀给我们带路,引领我们前往遮龙山下的洞口。那里有片不小的竹林,可以伐几根大竹扎个竹排。
我们再三感谢老板娘,带着家伙进了彩云客栈后边的林子。这附近的树林主要树种以毛叶坡垒居多,其次是香果树和大杜鹃,也有少量银叶桂。只有一块比平地低洼的凹坑生长了一片翠色染人的大竹,进入遮龙山的水路也离这里不远。
我看明了地点就把孔雀打发回家,免得她嫂子在家等得着急,胖子问我说:“老胡,不如让这小阿妹给咱们过向导如何,她又能歌善舞,咱们这一路上也不寂寞。”
我对胖子说还是算了吧,咱们这又不是去观光旅游的。我有种预感,这次不会太顺利,总觉得那虫谷中的献王墓里隐藏着什么巨大的危险,免不了要有些大的动作。别说这小女孩,就是换做别的向导,咱们也一概不需要,有人皮地图参考就足够了,人去多了反而麻烦。
胖子点头道:“言之有理,别让献王那只老粽子吓到了小阿妹。而且有外人在场,这拿起明器来也不方便,只有咱们三人那就敞开了折腾吧。趁早了却了这件大事,然后咱们再好好重新来云南玩上一回。”
Shirley杨对我和胖子说道:“天上的云越来越厚,怕是要变天了,咱们快动手扎排吧,争取赶在下雨前进山。”
当下我们再不多耽,我和胖子拎着砍刀各去捡肥大的竹子砍伐,shirley杨则负责用刀把竹子的枝干削掉。三人分工合作,进展得极快。
以前在内蒙大兴安岭上山下乡插队的时候,我和胖子都在林场帮过工,在那里没有公路和汽车可以运输原木,都是一根根放进河里顺流送到下游;在福建有些水路纵横、交通不便的地方,也有放排的,所以这些活对我们来讲并不陌生。
如果竹排需要长年累月的使用,做起来会相当麻烦,需要把竹子用热油先烫过才可以作为原料,另外还有一些别的附加工艺。而我们只需要临时使用一两次,所以完全免去了那些不不要的麻烦。
Shirley杨到山洞中探了一下水路的深浅和流量,估计运载我们三人加上所有装备,只需要六根人腿粗细的大竹便够。
经过这一番忙碌,终于扎成了一个不大的竹排,用绳索拖进山洞,前脚进去,后脚外边就雷声隆隆下起了阵雨。
这是个石灰岩山洞,一进洞往斜下方走上十几步就可以看到脚下是条河流。不过与其说是河,不如说是深溪更合适——比地面低了将近一米,水深约有三米多,水流很缓,可能是澜沧江的一条支流,前一半隐于地下,直到山洞中地形偏低才显露出来。
这里洞穴很宽,我用狼眼向黑暗的山洞深处照了一下,里面的高低落差很大,宽阔处可以开坦克,低矮处仅有一米多高。有很多形成千年以上的溶解岩,都是千奇百怪,这还只是进洞不远的山洞入口处,里面的环境还会更加复杂。看来如果想放排从洞中穿过,在有些地段需要趴着才能通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