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壶





门是由外面锁起的,妮子后退两步,又是一记“断臂立雪”击过去,“哗啦”一声响,硬是将门给砸开了。 
     暮色里,雨蒙蒙,凉风习习,莺莺塔前风蒿遍地,满目俱是苍凉之色。“嘭”的一声,铁锁飞起,浑身衣衫褴褛的妮子抱着大黑猫破门而出…… 
     峨嵋塬三面临壑,她步履蹒跚的沿着平缓的东北坡走了下去,举目四望,暮色里唯见东方地平线上有高山耸起,那里可能就是五老峰了,妮子想。 
     天色完全黑了,妮子的小辫子早已散开,凌乱的头发披在肩上,浑身上下俱湿透,冷的直打哆嗦,可是夜空中仍旧是淅淅沥沥的飘落着雨丝,她赤着双足,紧紧地抱着“小翠儿”,一脚深一脚浅的在泥泞的田间小路上踯躅而行。 
     此刻,妮子是又冻又饿,衣裳破烂,满头满身的泥水,如同一个小乞丐般,体温在急剧的下降,她步履蹒跚的来到了一条乡间土路上,一屁股坐在了泥坑里,已经实在是走不动了。 
     不知过了多久,一辆农用拖拉机轰隆隆的驶过来,车灯光照在了路边的妮子身上。 
     拖拉机停了下来,驾驶员是个五十来岁的老头,他跳下车来到了妮子面前。 
     “喵呜……”大黑猫可怜的望着老头哀鸣着。 
     “喂,小女娃,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坐着?你是哪个村的?爹娘呢……”那老头弯着腰问道。 
     妮子此刻已精神恍惚,眼神散乱,双唇“的的”发抖,已经完全说不出话来了。 
     “唉……这孩子就快要冻死了。”老头叹息着,伸手将妮子抱起,撂在了驾驶室里,然后一路朝着自家村子开去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深了,稍稍雨歇,凉风徐徐,莺莺塔已隐匿于黑暗之中。 
     塔门内走出河童一家,身后紧跟着客家嬷嬷、虚风道长、有良以及熊大海和沈才华。 
     “好呀,终于可……可以尽情翱,翱翔了。”嘟嘟兴奋不已的拍打着翅膀飞上了半空里,在莺莺塔上盘旋着绕了两圈。 
     “这就是普救寺的莺莺塔了,当年张生与崔莺莺定情的地方,可惜寺庙前些年都毁了。”虚风道长叹息道。 
     客家嬷嬷蹙起了眉头,沉吟着说道:“一个小女孩,竟然能够破壁而出,想来难以置信,有良,你知道妮子会什么武功的么?” 
     “俺妹子什么武功都不会。”有良肯定道。 
     “这就奇了,难道秘道内还会有什么人与她在一起么?”客家嬷嬷疑惑不解的说道。 
     “嬷嬷前辈,以贫道所见,秘道内并未发现还有其他人的蛛丝马迹。”虚风道长说道。 
     客家嬷嬷点点头,遂转身问道:“才华,你现在还能够感知到墨墨吗?” 
     沈才华鼻子在夜空中嗅了嗅,手指着东北方向回答道:“她朝那边去了。” 
     “那我们就赶紧追上去。”客家嬷嬷匆匆道。 
     这时候,老河童走上前来,恭恭敬敬的对沈才华意念说道:“主人,我们这就告辞,要返回老家去了。” 
     “你们老家在哪儿?”沈才华发出意念关切的问道。 
     “洞庭湖边的桃花江。”老河童回答道。 
     “湖南洞庭湖距此地路途遥远,尤其你们长得模样又如此奇特,怕是途中多舛啊……”虚风道长很担心的说道。 
     “路途再远,回乡之心矢志不渝。”老河童语气异常坚决的回答道。 
     沈才华点了点头,恋恋不舍的说道:“路上小心,有时间我和嘟嘟去找你们玩儿。” 
     客家嬷嬷随后紧接着叮嘱道:“大陆人多眼杂,你们最好是昼伏夜行,专走偏僻无人之地。” 
     沈才华默默地望着河童们渐渐消失在了黑暗之中,心中不免一阵惆怅,他也很向往在那种在大自然里无忧无虑的生活。 
     沈才华走在头里,众人紧随其后,照着手电筒,沿着田间小路前行,不久他们也来到了那条乡间沙石大道上,蓦地止住了脚步,墨墨的气息在这里完全中断了。 
     “我嗅不到墨墨了……”沈才华摇着头,沮丧的说道。 
     “此处应为永济县地界,我们先去县城里住下,明天一早贫道可去县公安局,请他们协查妮子的下落。”虚风道长提议道。 
     客家嬷嬷思索片刻,无奈的说道:“如今已别无他法,只有如此了。” 
     黎明时分,客家嬷嬷一行人终于疲惫不堪的赶到了永济县城,住进了一家小旅馆,准备天亮以后再去设法寻找妮子。 
尺子喝多了,导致笔误!楼上这段重写了!   
下面为尺子原话转载!   
(此为修改过的第132章第一段,替换原来因酒后笔误的那段,不便之处,请小盆友们谅解。若有哪位斑竹看见了,烦请删去564页56347楼的那段更新,谢谢。)                         
     第一百三十二章 
     秘道内漆黑一片,老河童带着一家人在头里,中间是有良和嘟嘟,沈才华怀里抱着吸子筒殿后,众人沿着狭窄的石甬道向前爬行着。也不知道过去了多久,老河童终于传来了意念:“主人,前面有间密室。” 
     待沈才华从那堵青砖墙上的窟窿里钻进去时,河童们正用意念相互交流议论着。 
     “主人,这密室里有座石龛和香炉……”老河童见多识广,手指着西墙上的石龛意念道。 
     沈才华凑近前去,借着墙壁上微弱的黄色荧光仔细的瞧了瞧,香炉内的香灰已经凝结成了一层硬壳,看来年代已是十分的久远。 
     “这是一座石佛龛,应该是供奉佛像的,奇怪的是,怎么会没有佛像呢?”有良疑惑不解的说道,他久居寺庙,知道规制。 
     嘟嘟飞上了石龛,在暗淡的光线下,金刚大鹦鹉的视力远比人类要敏锐得多,“这里有……有个长方形的印,印迹,好……好像有东西新近被,被人给拿走了。”它惊奇不已的说道。 
     沈才华用手摸了摸,那小小的印迹内很干净,而其四周则积了厚厚的一层灰尘,于是点头诧异的说道:“难道是墨墨?” 
     “妮子……我们赶紧追妮子。”有良焦急的跺脚催促道。 
     “那女人一定是从这上面走的。”老河童指着头顶上的方形洞口意念道。 
     沈才华一手拎着吸子筒,一手抓住有良的腰带,“嗖”的一下窜进了屋顶的洞口内,当然,他又在裤兜内悄悄的放了个小闷屁。 
     当沈才华和有良冲出了耳房和莺莺塔破损了的塔门,外面早已是夜幕沉沉,雨虽歇,但却凉风袭人,四下里一片静谧,唯闻风吹蒿草的沙沙声。 
     耳房内,老河童将厚厚的石板重新盖在了洞口上,它不希望秘道被人发现,进而找到地脐,因为那儿毕竟是老主人当年呕心沥血设下的迷局机关。 
     沈才华鼻子嗅了嗅,然后指着东北方向说道:“墨墨应该往那边去了。” 
     身后,老河童走上前来,恭恭敬敬的对沈才华意念说道:“主人,我们这就告辞,要返回老家去了。” 
         “你们的老家在哪儿?”沈才华发出意念关切的问道。 
         “洞庭湖边的桃花江。”老河童回答道。 
         “洞庭湖很……很远呐,要是被人抓……到了,会送你们去,去动物园的。”嘟嘟结结巴巴的说道。 
     “什么是‘动物园’?”老河童不解道。 
     “就……就是……唉,反正不,不是什么好地方。”嘟嘟解释不清。 
         “路途再远,回乡之心矢志不渝。”老河童意念道,风吹动着它那长长的褐色毛发,面色苍凉而悲壮。 
         沈才华恋恋不舍的望着河童们渐渐消失在了黑暗之中,心中不免一阵惆怅,他自幼便向往大自然里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 
有良焦急地催促着沈才华快走,即将见到妮子的激动心情令他有些亢奋。 
  “嘟嘟,你朝着那边先去寻找墨墨,我们随后跟上。”沈才华叮嘱嘟嘟说道。 
  “放……放心,嘟嘟去,去了。”大鹦鹉振翅冲上了夜空里,朝着东北方向而去。 
  沈才华怀里抱着吸子筒,有良紧随其后,两人沿着峨嵋塬缓坡一路走下。 
  夜空里阴云密布,不久又淅淅沥沥的落下雨来,沈才华让吸子筒张开了腹面,顶在两人的头上,跌跌撞撞的走在田埂上,最后来到了那条乡间公路边。 
  墨墨的气味儿在这里中断了…… 
  “走呀,又怎么了?”有良不耐烦的催促说道。 
  沈才华迷茫的望着夜空,怅然若失的喃喃说道:“墨墨,她不见了……” 
  有良倏地愣住了,充满疑惑的目光盯着沈才华,半晌,他怀疑的说道:“你不是能闻到妮子的气味儿么,怎么可能会跟丢了呢?” 
  “我也不知道,那气味儿反正到了这里就没有了。”沈才华不解的回答着。 
  有良双目炯炯的审视着沈才华,最后默默地说道:“你是骗俺的,对吗?” 
  “骗你……为什么?”沈才华迷惑的望着有良。 
  有良目不转睛的说道:“你是想甩掉俺,自己好去找妮子,你不希望俺同妮子在一起,是吧?” 
  沈才华闻言一愣,自己从南山村出走,历经千辛万苦的寻找墨墨,想要寻找回来的是那曾经失落了的儿时记忆,从来不曾想过其他…… 
  “俺说准了吧?”有良眼中冒出一种异样的目光,令人感觉到有些可怕,“你是想独占妮子……哼,告诉你,俺这辈子就是要和妮子在一起,谁都阻挡不了!” 
  一阵凉风袭来,沈才华不由得打了个寒战,他默默地转过脸来,深邃的双目紧盯着有良的眼睛,咧开了嘴巴,下意识的舔了舔嘴唇…… 
  “你想干什么!”有良惊讶的望着沈才华冷峭的目光,向后倒退了两步,身上微微渗出些冷汗。 
  “我说找不到,就是找不到,你既然不相信,干嘛又像个跟屁虫似的跟着我?”沈才华不由得愠怒道。 
  “哼,原形毕露了吧……”有良悲天怜人的仰天道,“不用你赶,俺自己会走,俺会自己找到妮子,然后俺们远走高飞,你这辈子甭想再见到妮子。” 
  “滚!”沈才华勃然大怒,厉声暴喝道。 
  有良流淌着屈辱的泪水,头也不回的离去了,迅即消失在了黑暗中。 
  沈才华站在公路旁,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仰脸眺望着夜空,一任冰凉的雨滴洒落面颊,他没有落泪,没有沮丧,鬼婴的骨子里天生就没有懦弱,只有执著和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丝残忍…… 
夜雨渐渐的大了,半空里,嘟嘟浑身湿淋淋的俯冲而下,落在了沈才华的身边,沮丧的说道:“找……找不到墨墨。” 
     沈才华无奈之下,只得说道:“我们还是先回到塔里面避雨,天亮以后在接着找吧。”于是,他带着吸子筒和嘟嘟回到了莺莺塔内。天气寒凉,吸子筒展开了温暖的腹面,将沈才华包裹了起来一同睡去,而嘟嘟则飞到塔檐下打起了瞌睡。 
     天亮了,雨也终于停歇了,天空中的阴云已散去,一丝清晨的阳光照射在了雨后的莺莺塔上,田野里雾霭茫茫。 
     虚风道长和客家嬷嬷以及熊大海风尘仆仆的赶到了普救寺莺莺塔前,“我们终于到了,这就是‘莺莺塔’,全国有名的四大回声古建筑之一。”道长对嬷嬷介绍说道。 
     “他们果然在这儿!”客家嬷嬷急匆匆的迈步走进了塔内。 
     沈才华仍在吸子筒的怀抱里熟睡着,嘟嘟听到动静睁开了眼睛,大声呼唤着:“才……才华,嬷嬷师父来,来啦……” 
     沈才华揉着惺忪的睡眼,打着哈欠从吸子筒里钻了出来,望见客家嬷嬷,顿时惊喜不已。 
     “才华,你没事吧?”客家嬷嬷紧张的心情终于舒缓下来,爱怜的目光上下打量着沈才华,由衷的关心说道。 
     “嬷嬷师父,我没事儿。”沈才华一脸轻松的回答道。 
     “咦,有良呢?”虚风道长四下里瞅了瞅,没见到有良,于是问道。 
     “他走了。”沈才华淡淡的说道。 
     “走了?”虚风道长不解。 
     沈才华把昨晚发生的事情如实的叙述了一遍,最后说道:“墨墨的气味儿在那儿确实中断了,我没有骗他。” 
     “嗯,是这样,这孩子走就走了吧,”虚风道长沉吟道,“嬷嬷前辈,贫道陪你们去下永济县城,请当地的公安机关协助寻找妮子,她一个六七岁的小女孩儿,肯定是走不多远的,或许就在此地的某个农户家里也说不定,公安机关清查起来应该容易的很。” 
     “如此也好。”客家嬷嬷望了一眼沈才华,点头应允道。 
     京城白云观虚无师兄此次交代给虚风道长的任务,是要找到前任住持贾尸冥道长,讨回全真教的《先天气功要略》秘笈,有良的事儿于己无关,只是有缘见到了客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