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绝色风流
宋张氏道:“为娘也是不知。”敲了敲车门,隔着门板问靳归闲:“靳大哥,清儿想知道刚才那诗是谁人唱的。”
宋张氏自然也是听到了那诗的,心中也感奇怪,心想难道清儿仅凭几句诗便看中了那未谋面之人的文采?
这时靳归闲在外说道:“是个野人唱的,刚才还敲诈了宋大哥一万两银子来着。”
宋清急道:“那野人现在在哪里?烦请靳叔叔把他请过来,侄女想问他几句话。”
宋张氏劝道:“你一个大家闺秀,怎可见一个敲诈银两的野人?还是不要了吧!”
宋清却固执地摇了摇头,道:“娘,那野人文采飞扬,又岂会是一个敲诈勒索的小人?定是遇上了什么难处。女儿今天非见他不可,否则女儿会一生不安的。”
宋张氏无奈,对这女儿她向来是百依百顺,而且在她看来,一个会念诗的野人,怎样都不会野到那里去的。
“靳大哥,烦请替清儿把那野人请来,清儿有话要问他。”
靳归闲应了一声,对刚刚赶到这辆马车前的宋无道:“老宋,清儿要见那野人,想是听了那几句歪诗,动了惜才之心。”
宋无是在靳归闲赶的马车突然停下后过来查看的,现在听靳归闲这一说,不由叹道:“清儿向来眼高于顶,能入她耳的,又岂会是歪诗?罢了罢了,凡事都要遂了清儿的意,即便他只是个劫道的小贼,清儿要见,便让她见吧!”
说罢策马朝那两个已行出数十丈开外的野人追去,边追边道:“两位请留步,宋某有事相商!”
两个野人停住了脚步,那男野人牵着女野人的手,回望宋无,笑道:“怎么,难道你现在反悔了,想要回那一万两银票不成?”
宋无赶到两野人身前,停住马步,道:“这位小兄弟误会了,宋某……咳,那个,宋某的女儿想请这位小兄弟前往一叙。”
说这番话时,宋无那才真叫老大不乐意。老宋家的大家闺秀,要见一个不修边幅的野人,传出去成何体统?
但是宋无也是无可奈何,眼见女儿便要奔上二十大坎,这人生是越来越短,她有甚心愿,还是尽量满足了吧!
而那野人在听了宋无的话后,疑惑地道:“你女儿要见我做什么?莫非你女儿知道少爷我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天下无双?”说着还颇为自恋地摸了一下他那满脸的大胡子,“只不过瞧你这年纪,你女儿只怕也是四十多岁的老女人了吧?嘿嘿,少爷我对四十岁以上的女人不感兴趣,就此别过,不劳相送啊!”说着竟转身就走。
宋无听他满口胡言乱语,心中有气,沉声道:“这位小兄弟,宋某以礼相待,你何必如此口不择言?小女宋清年方十七,却不是什么四十多岁的老女人!”
那野人闻言又转过身来,拉着女野人就往马车方向行去,边走边道:“十七岁的小姑娘,那还是要见一见的。正是花样年华,即便长得不行,可是年轻,就已经是最美了。”
这野人说了这么多话,就最后那一句还可入得宋无法耳。只不过宋无就纳闷了,我女儿明明是岭南最有名的美女兼才女,又岂会长得不行?你小子毫无见识,我老人家不和你一般见识!
宋无带着两个野人来到了宋清的马前旁,道:“你上去吧。”
男野人拉着女野人就往马车上爬,宋无道:“我是叫你上去,她留下。”
那男野人看了宋无一眼,淡淡地道:“要嘛就我们两个人一起上去,要嘛,就一个也不上去。”
宋无气苦,却听宋清的声音传了出来:“爹爹,就让他们两个一起上来吧。”
连续七天没跟他说话的女儿突然肯说话了,宋无不由受宠若惊,再不敢阻拦两野人。
两野人登上马车,宋无说了一句:“我们就在外面,你要是敢对我女儿不利,哼哼……”
男野人翻了翻白眼,懒得理他,径直推开车门,与女野人低头钻进了车厢。
男野人一进车厢,扫了车厢内的宋清和宋张氏一眼,笑嘻嘻地道:“两位晚上好啊!不知是哪一位要见小弟啊?嗯,这位姑娘看上去比较年轻,想来是你要见小弟了。不知你见小弟,有何要事啊?”
一边说着,一边拉着那女野人大刺刺地往宋张氏身旁一坐,瞪着两眼眨也不眨地看着宋清。
~第一章 你是怎么死的 第二节~
宋张氏只觉一股刺鼻的怪味直往自己鼻子里扑,不由皱眉道:‘你……‘
那男野人看了宋张氏一眼,打断了她的话:‘这位夫人可是想说小弟毫无教养?诚然,小弟不请自坐实在不怎么合礼数,可是我也没办法啊!你们看我个子这么高,总不能一直弯着腰跟你们讲话吧?小弟为人虽然不怎么地,但是宁折勿屈还是懂的。再说了,是你们请小弟来说话的,这座嘛,当然是应该主动让小弟坐的。现在小弟主动坐了下来,倒免了你们一道手续,替你们省了几句口舌。‘
宋张氏又道:‘我……‘
那男野人马上又打断了她:‘夫人要是想对小弟道歉倒也不必了。小弟这心胸还是很豁达的,很多事情,都是不会往心里去的。好了,闲话少说言归正传,小弟时间紧得很,没多少时间废话,有什么话就尽管说吧!‘
宋张氏气苦,她哪里说过半句废话了?从开始到现在一直都是这野人在说话,现在他反倒要别人不要废话,这是哪门子道理来着?
宋张氏却是不知,这两野人过了三年与世隔绝的生活,两个野人之间虽然时常说话,但其中一位才五六岁的智商,另一位又如何能过足说话的瘾头?
加之那男野人本就是天生一张贱嘴,一天不说话都会憋得难受的,偏偏又不能跟女野人口不择言乱说。因此今天一旦重见天日,又碰上了几个大活人,自然要大说特说,过足这三年的瘾头了!
不消说,这两个野人便是秦仁跟叶映雪了。
两人在那谷底转了三年,本以为至多还要一年,至少也要一月才能找到出谷路径的,谁知道七日前二人顺着一条西南走向的谷道一路走下去,连行七日之后,竟就在这里寻到了出谷之径!
三少欣喜若狂之下,带着叶映雪顺着一面坡度在四十五度左右的山坡爬出了谷底,从早上日出一直爬到日头将落,这才爬了上来。
三少不知道的是,他在谷底转了三年,早已顺着那一条纵横四面,四通八达的谷道,穿越了几条山脉,出了北边燕省,一直到了大西南。而那一条西南方向的谷道,更是令他到了这离燕省数千里之遥的岭南境内!
终于得以重见天日,三少的当务之急就是搞到银两傍身,行走江湖最重要的还是一个‘钱‘字。
他以前自然是极有钱的,随身带着都是几百万两的银票和十几二十万两的金票。可是在谷底三年,连衣服都被潮气侵蚀光了,那些金银票据又如何能保存下来?自然也是全部都烂光光了。
无奈之下,三少只好学那前世装作撞车受伤的小贼,猫在这路边等苦主经过。于是就有了狄无功撞倒二人,宋无被迫赔偿一万两白银的事情。
现在三少和叶映雪坐在马车里,身上披着的兽皮散发着阵阵刺鼻的味道,令宋张氏只觉浑身都不自在。
宋清却好像浑然不觉,一双妙目只不断地打量着三少,而三少也是瞪着双眼,饶有兴趣地看着宋清。
宋清看着三少的眼睛,只觉此人相当不简单。她对自己的容貌相当有信心,等闲男子,在见到自己的第一眼,哪一个不是呆若木鸡,只差流鼻血了?
而三少却不同,他虽然也在上下打量着她,可是她觉出他的目光是带着欣赏和赞赏意味地,就像欣赏一枝名花一般,不带丝毫猥亵和淫欲。
宋清不知道的是,三少现在的眼界岂是一般人能比?除了那九阴圣女因魅术、媚功绝顶,真正能做到让三少呆若木鸡之外,其余女子,任她如何绝色,如何祸水,想要现在的三少表现出一丝迷离,那是无法做到了。
三少心中对宋清也是极为欣赏的。在大秦帝国转世十八年来,见过、上过的美女也有很多了,但还从未见到过一位像宋清这般纯得不带一丝杂质的女子。
该如何来形容她?三少在心中寻找着恰当的比喻。
对,就像纯净水一般,就像经过了几十重过滤后,糟粕尽去,只余菁华的纯净水一般。眼前这女子,全身上下无一处不透着那种纯美。
两人大眼对小眼地互相打量了一番,宋清道:‘娘,您可否先去二娘她们的车内坐一阵?女儿有些话想和这位……‘
三少道:‘秦三。‘
宋清点了点头,道:‘和这位秦三公子谈谈。‘
宋张氏略带犹豫地看了宋清一眼,又看了看三少和叶映雪,道:‘清儿,这……‘
宋清笑道:‘不要紧的,爹和靳叔叔就在车外,不会有事的。‘
宋张氏终于点了点头,走出了车厢。车厢门关上之后,宋清又看了叶映雪一眼,道:‘秦公子,不知这位与公子如何称呼?‘
三少拍了拍正偎在他大腿上小憩的,叶映雪的脑袋,说:‘她是我的,嗯,怎么说呢,暂时该是妹子吧!而且……她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
宋清点头道:‘那即是说,有什么话都可以放心地说了。‘
三少认真地点了点头:‘的确,有什么话都可以放心地说,只要你不怕你家老爹在外面听到,即使对我说想委身下嫁于我都是没关系的。‘
宋清还没说话,便听外面传来宋无的咆哮:‘小子,你对老夫胡言乱语老夫忍就是了,可是你要稍敢对我女儿无礼,老夫绝不轻饶了你!‘
三少摊开了手,眼神真诚地道:‘你看,我什么都没说,你家老头就生气了。‘
宋清暗叹口气,心道这人即便真是与我是一路又如何?这人品,实在不怎么好。但是仔细一想又不对,这人若真是个无赖小人,又怎会在见到我时如此神情自若,不为所动?
‘爹爹,女儿等会将与这位秦公子所谈之事或许会过于玄妙,您和靳叔叔若是听到了,还请勿多想,也不要追问女儿究竟。若不能答应女儿这两点,还请爹爹与靳叔叔暂离一阵。‘宋清掀开窗帘,淡淡地说道。
宋无愣了一愣,有些不情愿地点了点头,道:‘清儿,你且放心与他说话,爹爹不会插嘴。‘
宋清朝着宋无一笑,这一笑,顿时让宋无心花怒放,心里大叫着:‘女儿肯笑了,女儿肯笑了!‘
三少听了宋清这些话,心中越来越感奇怪。这女子敢与现在野人一般的他呆在小小的车厢里不说,说的话也是莫明其妙。
三少甚至暗想,难道这小丫头真的想对少爷我以身相许?可是本少爷帅则帅矣,目前这副形象,还是有些欠佳的,那万般迷人的风度,也是无法展现啊!难道说……这小丫头别的不喜欢,偏生喜欢野人型的?
三少还在这里胡思乱想,宋清已经朱唇轻启,道:‘好教秦公子得知,小女子姓宋,单名一个清字。之所以请公子前来一叙,全是因为听到了公子刚才唱的那四句诗。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鸿图霸业谈笑中,不似人生一场醉。此等心胸,的确非等闲人可有。敢问秦公子,这诗你是从哪里听来的?为何小女子遍读经史诗集,却从未曾见这等诗篇?‘
三少摆摆手,道:‘随口唱来,随口唱来,经史诗集中没有记载,你自然是看不到了。‘
宋清目光灼灼,眼神中似带着一丝期盼:‘如此说来,此诗是公子自作的了?‘
三少呵呵一笑,道:‘自作说不上,我虽然对文学有一定造诣,但诗却偏偏不是我最擅长的。嗯,此诗勉强能算作在下口吟前人之作,虽然大秦境内无人得知,倒也不是在下所创。‘
宋清追问道:‘那么,敢问公子,这首诗的原作者又是谁呢?可否告知小女子?‘
三少结舌道:‘这……‘
宋清又道:‘小女子适才听公子所吟,此诗尚不完整。小女子左思右想之下,此诗莫不是只唱了上厥,还有下厥未曾作出?因此小女子擅自为此诗添了下厥,还请公子指点。小女子所作乃是‘提剑跨骑挥鬼雨,白骨如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
三少起初还在装模作样地摇头晃脑地跟着浅声低吟,待听完之后一回味,顿时野躯乱震!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