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匣传奇
,心里暗想:“真想不到,要是有哪个歹徒敢冒犯她,那才真是死的惨。”
任芸韵被安子奇看得不好意思,红着脸说:“听到爷爷是被打死,一时气愤。我忘了安大哥没有练过武,真对不起。”
安子奇也脸红,一个大男人,被弱女子轻轻一抓就叫出声,也太没用。任芸韵真的不可貌相,仅凭一句话,就可断定她爷爷是被偷袭的,看来今后说话要特别注意,稍不留神肯定会被她抓到辫子。安子奇点点头:“你爷爷是说被人偷袭,不过他没说是谁偷袭的,也许他没看清。昏倒在地上的时候口吐鲜血,身上地上都是。”
“爷爷没说是被谁偷袭的?这有点奇怪,凭爷爷的身手,一般的人根本近不了身,恐怕爷爷是怕你知道后会打草惊蛇,所以才没有对你说,爷爷受伤以后症状是怎样的?”
安子奇只是会一点三脚猫的功夫,哪里懂什么击伤的症状,加上那天是深夜,小楼里又没有电灯,任老伯又坚持不肯说出受伤后的感觉。听到任芸韵问他,安子奇想了想,摇摇头说:“我说不出是什么症状,只知道你爷爷连服过几次那瓶黄色的药粉,才稍微有些精神。我有点后悔,当时应该仔细看一下。”
任芸韵没有接着问,自言自语地说:“黄色的药粉,应该是三爷爷专门为爷爷配制的,连服几次竟没有救得爷爷的命?是什么武功?”
安子奇突然想起一句话,连忙说:“我想起来了,记得当时你爷爷说:‘那一掌好不厉害,几乎把几十年苦练的内家气功击破’,还说:‘心脉已震伤,气脉已破’。”
“真的说的是心脉和气脉?这就有线索,我三爷爷肯定知道是什么武功能破心脉和气脉。”任芸韵像是找到答案,话语相当肯定。
安子奇插不上嘴,只有眨巴眼睛看着眼前这位神秘的姑娘。
任芸韵嫣然一笑,对安子奇说:“安大哥大概把我想像成什么侠女之类的,其实我只是从小学过一点武术,在学校里还没有什么人知道,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要不别人会把我当成怪物。
我父母的一个弟弟现在国外,我二爷爷也在国外,只有三爷爷和我在上海,改天我带你去见三爷爷,不过要到他同意。要是贸然带你去,还不被三爷爷骂死。”
安子奇猜她所说的二爷爷和三爷爷,应该就是任老伯提到过的堂弟任惠常和任惠民。任芸韵的家人基本都在国外,怪不得冯瑶琪见了任芸韵卧室里的衣服,惊叹全是进口的,只是见任芸韵现在穿着也很普通,一点都看不出是满屋都挂着进口时髦衣服的女人。
任芸韵继续说:“安大哥想知道我爷爷的情况,这可有点难。我爷爷不爱说他的事,我爸妈和二爷爷三爷爷因为是爷爷的秘密,也不常说。我知道的只有零零碎碎记得一点。爷爷没有对我详细说他的事,所以我说不出什么,我想爷爷肯定把他要说的写在信上,安大哥,你没看我爷爷的信。”
安子奇摇摇头:“我还没看,你爷爷留下的东西太神秘,我本来想先从你这里了解一些情况,再看信。现在看来只能去看信,有不清楚再来问你。”
任芸韵点点头说:“我也是这个意思,我只能说这些,爷爷留下的秘密要靠你去慢慢解。”
“耽误了你这么多的时间,真不好意思,我告辞了。”安子奇见天色不早,决定还是先去看任老伯留下的信。
任芸韵没有挽留安子奇,只是与安子奇互换了手机号码,送安子奇到校门,临别的时候说:“安大哥暂时不会离开上海吧?”
“我想不会,我要先理一下头绪,然后再做决定。”
“那好,有空过来,我星期六星期天没课,一般也不出去。”
卷一 命运选择 第十六章 江湖九流有奇人
告别任芸韵,安子奇回到旅馆。考虑到紫檀木箱和梳妆匣里都有珠宝,放在旅馆危险,便借着去银行金库查那包珠宝的机会,在另外的金库申请了一只箱子,把任老伯的信拿出后,便把紫檀木箱和梳妆匣都存放好。然后才去察看那包珠宝。
银行人员仔细检查了存放凭证后,又核对了密码,才放安子奇进入空无一人的金库。用钥匙打开金库内按号码排列的抽屉,一眼就看到抽屉里的小皮箱,打开小皮箱,安子奇才真正惊叹任老伯口中的骆大哥留下的财宝。
财宝中金条占了大半,几十块金条码放得整整齐齐,金光闪铄,炫耀不凡身价,可与旁边的珠宝相比,金条实在是不值一提。数十块各异的钻石宝石镶嵌在各式的首饰上,真是珠光宝气,价值不可估量。
实在没想到竟是这么多的珠宝,当年留下珠宝的骆兴林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安子奇回到旅馆,在门上挂上“请勿打扰”的牌子后,便急不可待拿出那封任老伯留下的信。
信封上没有字,也没有封口,里面是一叠厚厚的信纸。
任老伯是用写故事的方式记录的,安子奇读来,宛如在读一篇传奇,深深被写的内容所吸引。
开头是这样写:
在四川的乐山,岷江、大渡河和青衣江的汇流处,有一座面江而坐的大石佛,这就是世界闻名的乐山大佛。
距乐山大佛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座小城,名叫沬子县。县城虽不大,因为自宋代出了苏家父子三人以后,便文风大传,历代都有文人骚客传世。
自从明末大乱,清兵入侵,流民便纷纷结成秘密会社自保,慢慢发展成抗清的组织,长江中下游一带多自称洪帮,四川则称袍哥。到清末,袍哥已是四川最主要的社会力量,所有在四川的官员,如果没有当地袍哥支持,根本就不可能管理民众。
按说袍哥有这样的力量,而且以“五伦”(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 友五种伦理关系)、“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为帮会规法,义气为重,好打抱不平,完全有能力左右四川政局。只是可惜袍哥乃是泛称,四川各地帮会虽都称袍哥,却并无统属关系,而且良莠混杂,大多沦为巴结官府,鱼肉百姓的恶霸团体。
沬子县就是方圆百里的袍哥总堂,龙头大爷姓殷,因为行事仗义,敢与害民政府作对,为沬子百姓出头相助,被当地人都称为仗义爷,本名殷香山倒反而无人提起。
沬子县袍哥总堂自称仗义堂,袍哥内部除了龙头大爷,下面排行就是二爷、三爷、五爷、六爷八爷九爷。不设四爷七爷,是因为袍哥历史上曾经出过排行第四和排行第七的两人出卖兄弟,为大家唾弃,所以从此不设四爷七爷。仗义堂的二爷姓骆,就是任老伯所救的骆兴林。
袍哥二爷称作圣贤二爷,在堂内握有生杀大权,也是龙头大爷的最的力的助手。骆兴林与龙头大爷殷香山关系非同一般,殷香山对骆兴林有救命之恩。
骆兴林是清朝名臣四川总督骆秉章重孙,在四川也算是豪门贵族。清亡后,原清朝官宦之后都倍受猜忌,骆家也不例外。骆兴林秉承骆家遗风,自幼习文练武,知书识礼,加之善待雇工百姓,在当地口碑甚好。
骆秉章是赫赫有名的同治中兴大臣,自然广有钱财,特别是骆秉章剿灭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将剿获的大批金银珠宝占为己有,也使得骆家豪富声名远扬。民国后,原清朝官宦失去保护,成为当地政府和恶霸的敲诈对象。
骆家本有一个世仇,是石达开的余部,时时想对骆家报仇,只是力量不足。民国时军阀混战,各地军阀为了筹备军饷,大肆向百姓搜刮,骆家的世仇便向盘踞四川的军阀孙继尧献策,说是骆家藏有大批金银,尤其是祖传的外国宝石首饰,十分值钱,要是得到这批财宝,足可以解决兵饷。
孙继尧正愁军饷,听到这个消息自然高兴,只是军阀也是打着安定百姓的旗帜,公然去抢劫骆家却是不敢,生怕因此激出民变。
正巧当地有一家教堂被盗,骆家的世仇便以此为机,鼓动孙继尧诬陷骆家是江洋大盗,派兵去抄查赃物,借机将骆家财物全部侵吞。
骆兴林虽有文才武略,到底还是年轻,哪知道军阀的本性,只知道一个劲地到民国政府申辩,完全没有提防军阀要对他下毒手。
幸好殷香山有徒弟在孙继尧手下做事,听到孙继尧要派兵去抄骆家,便将消息传给殷香山。殷香山十分佩服骆家的门风,尤其钦佩骆兴林的文才武略,只是无缘结识。听到这个消息后,便带了手下几十个弟兄,乔装打扮,准备去营救骆兴林。
等殷香山感到骆家,已经是晚了一步,孙继尧的兵已经在骆家抢劫,而且枪杀了骆家老小数十人,将骆兴林五花大绑准备带走。殷香山一看已经来迟,只好命令手下弟兄拼命也要救出骆兴林。
殷香山的手下武器甚好,孙继尧的兵只顾抢劫,根本没有提防有人敢对全副武装军队动手,被打得猝不及防。殷香山救出骆兴林,夺回已被抢走的金银细软,等军阀的援兵赶到,殷香山早已带着骆兴林远走高飞。
骆兴林孤身一人被殷香山救出,自然十分感激殷香山救命大恩,要把夺回的财宝献给殷香山作帮会的日用开支。殷香山坚决不受,说是仗义堂堂规,不夺私人财物,我殷香山救你,是出于义愤,要是私受你的财物,必为天地不容。
骆兴林自此就在仗义堂安身,殷香山救人一事做得相当隐密,孙继尧事后虽然追查,也没有查出结果。过后不久,孙继尧便因军阀混战中败退,逃离了四川,骆兴林才得以公开露面。
骆兴林感激殷香山的救命大恩,便与殷香山八拜结交,死心塌地做起仗义堂的圣贤二爷。骆兴林才能远非那些袍哥兄弟可比,数年下来,仗义堂在骆兴林的管理下,可说是势力日大。
当然骆兴林管理仗义堂也有缺陷,袍哥本是社会九流的帮会,内部成员贫富职业差别很大,龙头大爷全靠非常手段才能驾驭帮众,所以帮会内的“九杀九不杀”的说法,简而言之,就是欺师灭祖者杀,调戏妇女者杀,勾引帮中姐妹者杀,投身外帮者杀等等。骆兴林毕竟是豪门大家出身,对帮中犯规的子弟处罚较轻,总希望他们能改过自新,常常只是训斥一顿了事,也给日后带来惨变。
仗义堂的龙头大爷殷香山单身外出半月有余,回来后满面春风,骆兴林一见,便惊问道:“大哥出去时满面愁容,我还以为大哥有什么意外。大哥回来这样高兴,在外面得到宝贝啦?”
殷香山对四外张望一下,神秘地低声说:“二弟,我真的是得到宝贝,今天晚上我们兄弟好好喝一杯,我让二弟开开眼。”
骆兴林自持祖上做过大官,什么珠宝没见过,抛开那些被孙继尧被抢去损毁的古董字画不算,就是随身带来的珠宝细软,哪一件不是宝贝,殷香山有必要让我开眼吗?不过看到殷香山满面笑容,骆兴林没有泼冷水,而是同样高兴地说:“世上好东西虽多,我也没见大哥说对什么东西看上眼,今天大哥能如此高兴地说得到宝贝,想必是真宝贝,我真的想开开眼。”
堂内兄弟见龙头大爷回来,纷纷上来行礼,殷香山对骆兴林作了个封口的手势,不再说宝贝的事。骆兴林也准备酒宴,为大哥半月归来接风。
酒宴罢,殷香山笑嘻嘻地把骆兴林请到他的内室,把服侍的徒弟都赶了出去,只留下一个最为信任的义子殷小山。殷小山沏茶上来,马上垂手退在门边,阻止其他人入内。
既在内室,骆兴林说话便没有顾忌,端起茶喝了一口,若有所思地说:“大哥外出半月,又不带弟兄,看来定是到大哥日夜想去的地方去了?”骆兴林风闻殷香山有一青梅竹马的相好,远在百里外的邛崃,殷香山半年一年总要去一次,不过只是三五天就回,从来也没像现在这样待上半个月。
殷香山不好意思地笑笑,尽管是内室,还是低声说:“大哥除了小斐,最放不下的就是她。年轻时候的荒唐事,让二弟笑话。”
小斐是殷香山的独子,今年才五岁,小斐的母亲也是当地的名门闺秀,殷香山竟然没有把她列入最放不下心的行列,使得骆兴林不禁对殷香山的相好有种神秘之感。
殷香山小心地从身后的包裹里取出一只颜色乌黑的木箱,轻轻放到旁边的茶几上,对骆兴林说:“二弟,你看这木箱怎样?”
看殷香山小心翼翼的样子,骆兴林便知道这就是他带回来的所谓宝贝,不过定睛朝木箱仔细一看,尽管见多识广,还是吃了一惊,说:“大哥是从哪里弄来的,这是紫檀木,是皇家专用的。看制作纹饰,应当是明朝的,盖上一龙一凤,龙又是五爪,应该是明朝皇帝?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