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解影响中国历史的11个关键人物-历史的刀





H欢茏芑褂心承┓矫婵梢岳谩⒎⒒拥摹坝嗳取保谑牵遣幌虢虑樽鼍簿驮诒砻嫔献鸱钭哦埽惺被构室庾龀鲆恍┳颂┲谌〕瑁圆┤∷健暗酪濉鄙系牡梅帧U饩褪沟弥芄淖晕乙馐陡优蛘停蝗缂韧匾源笾芡醭炒碜跃樱⒆龀鲆恍┎蛔粤苛Φ木俣!?br />
  秦国一年之内连丧二主,政权也就在一年之中两次更迭两次转移,内部之无序与混乱可想而知。于是,东周君觉得报仇雪恨的机会来了,心中顿时生出一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神圣使命感,立即亲自出马联络六国,筹划重组“合纵”、联合讨秦事宜。 

  秦国探得这一消息,这对踌躇满志的相国吕不韦来说,无异于为他提供了一个建功立业、站稳根基的绝妙良机。此时伐周,借口都不用,只管发兵打过去就是了。 

  秦国自商鞅变法以后,就竭力提倡“乐战轻生”之风,以获取军功作为门第的最大荣耀。在一个最讲究以军功晋爵的王国里,像吕不韦这样一个出身商贾的外籍客卿,如果没有显赫的军功,就不可能获得秦民的尊敬,也很难坐稳相国之位。于是,吕不韦决定领兵亲征东周。 

  庄襄王一听吕不韦要率军征伐东周,心里着实吃了一惊。吕不韦虽然经商有术、谋略过人,可从来就没有上过战场,压根儿就不懂什么布阵、冲击、战术之类的军事行动,他能担当得了领军的重任吗?兵者,天下之凶器也,弄不好可要惹出杀身之祸来的呀!可是,吕不韦却胸有成竹地说道:“冲锋陷阵有士兵,布阵攻略有武将,我只须胸中一盘棋,正确决策就行了。以我大秦威武之师,对付区区弱小东周,不过小菜一碟而已,大王请勿担忧!”庄襄王又问:“要是东方六国派出精兵勇将,联手护周,奈之若何?”吕不韦道:“还没等到他们有所行动,我早就拿下那块弹丸之地了;再说,想那六国强盛之时,全力合纵也奈何我大秦不得,何况今日他们已然羸弱,各国自顾不暇呢?” 

  于是,庄襄王也就释然了,他拜吕不韦为大将,率精兵十万伐周。 

  吕不韦毕竟不同于一般武将,他最懂得攻心战术与舆论先导的力量。在东渡黄河时,发布了一篇慷慨激昂的战斗檄文,谈西周之显赫,数东周之不义,言国运之轮转,警告六国不要轻举妄动,争取民众的同情与支持……檄文一下,六国没有一个出头露面,哪怕是口头声援也不曾有过。大军踏上东周国土,竟没有遇到半点抵抗,一直开到国都巩城,也没有进行一场像模像样的战争,周公就打开城门自缚而降。这胜利也来得太容易了,直让做有充分准备的吕不韦觉得太不过瘾了。于是,他又颁布军令:“继续前进,占领东周所有城池。”河南、洛阳、谷城、平阴、偃师、缑氏等东周的所有城池很快就全部囊括在秦国的版图之中。 

  与春秋战国时期那些酷烈的战争相比,吕不韦征伐东周的胜利算不得多么辉煌,然而它却具有非凡而深远的意义。正是吕不韦的致命一击,东周才算正儿八经地彻底退出了舞台;秦国占据东周地盘,也就取得了东进的战略通道;秦国囚禁周公于国都咸阳,尽管人们早就不以东周“唯余马首之是瞻”,但秦国还是在观念上取得了统一天下的合法地位,此后曹操的“挟天子以令诸侯”之举,肯定在吕不韦身上获得过一定的灵感与启示。 

  因此,当吕不韦班师回朝,当威武雄壮的秦军凯旋归来铁蹄踏踏作响,当俘虏中押着的竟是立国八百多年的周王朝最后一代末君周公时,庄襄王亲到咸阳郊外隆重迎接,秦人也很是高兴热闹了一番,而吕不韦的威望与权力一下子就飙升到了大众认可的高度。很快地,他的身边就团结了一批文武大臣,聚集了不少狂热的追随者与崇拜者。 

  为了表彰吕不韦灭周有功,也算对他十多年耿耿忠心的回报,庄襄王首开秦史、诸侯史之最,将刚刚占领的东周之地河南、洛阳十万户赐予相国,并封他为文信侯。 

  商人出身的吕不韦最懂得怎样笼络人心、团结部众了,封侯赐地后,他对忠于他的下人及有功部众全都论功行赏,并予以相应的“物质奖励”,少者数百石,多者一二千石。与此同时,他又开设馆舍广招宾客,网罗天下英才。一时间,宾客多至三千,僮仆亦近万人,达到了秦国及六国个人势力之最。 

  此后,吕不韦虽未亲自带兵打仗,但在他的主持下又采取过一系列重大的军事行动,平定晋阳叛乱,击退五国联军,镇压长安君反叛,对赵、魏、韩三国攻城掠地……在吕不韦为相的十三年间,秦国取得的土地至少有十五个郡之多,占统一以后全国总郡数近二分之一。更主要的是,六国在吕不韦主持的一连串沉重的军事打击下迅速衰落,再也无力联合在一起,一个个处于风雨飘摇之中苟延残喘,除了被动挨打等待秦军逐个消灭外已别无他法。 

  吕不韦根据自己的军事经验,参照历代有关兵书,写下了不少军事论文,它们虽然比不上《孙子兵法》、《尉缭子》等著名兵书,但也别具一格,有着独特的思想价值,《吕氏春秋?十二纪》就收录了其中较有影响的八篇。 

  当然,吕不韦也曾吃过败仗。就在庄襄王继位三年之时,魏国公子信陵君联合赵、韩、楚、燕,组成一支五国联军反攻秦军,联军巧妙地切断后路,将秦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是秦国多年来少有的一次败仗,也是吕不韦平生遭遇的第一次失败。不久,吕不韦尽管从这次败仗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采用离间战术破坏魏国内部团结,继续重用败军之将蒙骜,趁机帅兵伐魏,一下子就夺取了二十座城邑,大获全胜,然而,庄襄王却在那次败仗之后一命呜呼,撒手归西。 

  很有可能,子楚是因为这次秦国少有的惨败而急火攻心,染上恶疾,一病而薨的。然而,庄襄王正值壮年,登位只有三年就突然死去,这又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怀疑,怀疑的目标自然又是指向吕不韦。仅只四年时间,秦国便连丧三君,这在秦国可是从未有过的奇事怪事啊!为什么自从秦国来了一个吕不韦之后,国王就一个个暴卒,死得那么干脆利落呢?会不会全是他从中做了手脚导演了这一出出的活剧? 

  各种怀疑猜测、风言风语或捕风捉影一直随着长河的流淌流到今天,就连《资治通鉴》一书也引扬子《法言》写道:“或问:‘吕不韦其智矣乎?以人易货。’曰:‘谁谓不韦智者欤!以国易宗。吕不韦之盗,穿窬(墙)之雄乎!穿窬也者,吾见担石矣,未见雒阳也。’”文中虽无明示,但显然也将“连丧三主”视为一桩疑案。 

  如果说孝文王之死吕不韦有可能脱不开干系的话,那么庄襄王不仅没有对他构成威胁,反而还是一顶遮风避雨的保护伞。 

  庄襄王早年质赵,落魄邯郸,从未想过还有机会登上秦王宝座,因此自小就无什么远大志向,也就不会刻苦磨砺自己习文学武。在二十多年的漫漫时光里,他除了意志消沉地泡泡茶馆、常常发呆想想心事外,不会做出什么更有意义的事情。等到他登上王位,也就不会有多大的进取,也无经天纬地之才华。秦国的发展方向、重大举措都是吕不韦一手操纵一人拍板。庄襄王好不容易达到了九五之尊的荣耀与美若霓虹的富贵,除了补偿与享受外,他可不愿为其他事情绞尽脑汁费心尽力。他的一切,包括夫人赵姬都是吕不韦给的,他与吕不韦早就绑在了同一辆“战车”之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可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他半点都不担心吕不韦会篡权夺利背叛使坏,所以也就放心大胆、放手乐意地让吕不韦独自担当那些令人伤透脑筋的国家大事。而吕不韦对他自然也是忠心耿耿地执掌着秦国的国运,当然,事情干好了是他吕不韦的功劳,干坏了可有庄襄王担当,谁也不会、也不敢拿他吕不韦问罪。吕不韦的手中,握着一柄无形的尚方宝剑,他想怎么干就可以怎么干,谁敢说上半个不字?此等风光自由,他还有必要谋杀子楚吗? 

  其实,体质本来就比较虚弱的庄襄王在饱食珍馐美味、怀拥百宫佳丽的极端享乐中,早就被掏空了身子。因此遇到变故,偶染疾病,就一发而不可收地走向生命的终点,也并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要说动机的话,吕不韦只有一种可能谋杀子楚,那就是让自己的亲儿子早日继承王位,以改变秦国嬴氏之血统。 

  他会为了这一抽象的理念不顾旧情匆匆忙忙地杀害庄襄王吗?对此,我们仍是无法证实,也不能证伪。由此看来,这又是吕不韦、秦国乃至中国上一桩不大不小的难解之谜。 
 

 
玩弄“上帝骰子”的千古奇商 四
 
  公元前246年,年仅十三岁的嬴政以太子身份继承王位,史称始皇帝元年。赵姬封为太后,吕不韦仍为相,除已封为文信侯外,还被尊为仲父。仲父,意即叔父,因齐桓公曾称管仲为仲父,此后,仲父也就成了君王对最亲近之重臣最为尊崇的称呼。 

  吕不韦虽然在当上丞相的第一天就架空了庄襄王的实权,但毕竟还有一个王者的象征高高耸立头顶,他不得不有所顾忌。而现在,子楚一死,嬴政即位,秦国的政权、军权全部落入他的手中,他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无拘无束,成了一个典型的无冕之王。秦国军民,唯有俯首伏地,唯唯诺诺而已。 

  至此,吕不韦才算真正知道了权力的力量与滋味,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历代会有那么多芸芸众生拥挤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为了捞个一官半职而不惜一切代价乃至奋不顾身的。据史书所载,吕不韦虽然达到了权力的巅峰,但他仍保持着清醒的头脑,并未忘乎所以做出什么丧失理智的狂悖之举。 

  正当他自我陶醉之时,赵姬却主动找上门来了。自从来到秦国,以赵姬的身份、吕不韦的地位及壁垒森严的王宫而言,他们必然小心翼翼,即使有过眉目传情之举,但脱衣上床的私通行为,恐怕还不曾有过。然而,子楚一死,赵姬就再也按捺不住了。庄襄王今日一个美人,明日一个宫女,对犹如一本翻烂了的旧书般的赵姬,自然用心“耕耘”的功夫就少了。也就是说,自来秦宫的三四年间,赵姬名为王后,实际上却在守活寡。这对一个还不到三十岁正值性欲旺盛之年的女人来说,比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还要难熬。子楚一死,赵姬就有了一种挣脱囚笼重获自由的快感,吕不韦的胆子也大了起来,他摒弃左右,寻了一个秘密所在,让赵姬痛痛快快地满足了几番。赵姬却像久盼甘霖的枯禾,雨水一洒,禾苗就返青了、旺盛了。她并不满足于几粒可怜的雨露,她要取得名正言顺的地位,与吕不韦重行结为夫妻。这在吕不韦看来肯定嗤为典型的妇人之见,作为商人出身的他所看重的并非虚名,而是一种可触可摸可见的实利,与赵姬私通跟实际上的夫妻又有什么两样?王宫森森,规矩严明,他们做得到吗?两人私通,已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了,怎能继续不顾死活直往前冲呢?可是,赵姬却泪眼婆娑地苦苦相求,并提出要他废掉嬴政自立为王的主意。她说:“只要当了秦王,我还是王后,咱们俩就可堂堂正正地待在一起了。”吕不韦听了,当即愣住:“我怎能杀掉自己的亲生的儿子抢夺他的王位呢?儿子为王,不就跟自己当王一回事吗?再说,嬴政不也是你的儿子吗?你怎就这么狠心呢?”赵姬说:“一边是我的儿子,一边是我的情人,如果要我选择其中一个的话,不韦,靠得住的还是你。毕竟,亲生儿子并不等于咱们自己啊!” 

  这时,吕不韦才真正感到了事情的严重性。具有超常智慧的他很快就想出了一个自以为绝妙的脱身法子——他找到了一个名叫嫪毐的高大英俊的青年男子做替身,让他以宦官的身份进入太后王宫服务。在处腐刑时,吕不韦特地派人做了手脚,并没有除掉嫪毐裤裆里的两粒睾丸。也就是说,派给赵姬的还是一个真正的男人。这样一来,赵姬的欲火得到满足,就不会来找吕不韦“扯皮拉筋”了。 

  在此期间,吕不韦又做了一件大利于秦国的事情。 

  近邻韩国面对强秦的猛烈进攻,于无奈之际想出了一条拖住秦国的“疲兵之计”。他们派出一个名叫郑国的优秀水利专家,劝说秦人修筑一条大渠。秦国一旦动工修渠,将会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无暇东征,韩国也就获得了安全。韩国之所以想出这一计谋,就在于十年前,秦国蜀郡在郡守李冰的主持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