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着名战役纪实
谀抢锏牡鹿侵蘧模衷谌幢环稚⑹褂昧恕?br /> “报告总司令,前线有消息说锡迪—雷日弗已被英军一个装甲旅占领。”副官手持文件夹进来说道。隆美尔不耐烦地摆摆手:“这类消息你可直接转达克鲁威尔将军。我现在主要策划进攻托卜鲁克的事宜。”“可是,司令,”副官犹豫了一下,“这样一来,英军有可能完成对我们的合围。到那时后果不堪设想。”“我早说过,敌军的插入目标有限,并非为了解救托卜鲁克。”副官快快地退下了。英军发起进攻的第三天,克鲁威尔再也按捺不住了,他决定把非洲军的全部兵力集中用来轮流对付英军的3 个装甲旅。他向两个坦克师的指挥官——贵族气派十足的冯·腊芬斯坦将军和精神抖擞的纽曼—西尔科将军进行了简单的部署:“我命令你们全力进攻加布尔萨拉,决不能眼看着敌人顺利推进到托卜鲁克。”
当天下午,在加布尔萨拉的第4 装甲旅孤军奋战,同德军第15 装甲师展开激战。到下午6 时半英军第22 装甲旅赶来时,第4 装甲旅已被迫向南撤退。随着夜幕的降临,战斗停止了。德军按照他们的惯例,就地宿营,英军也按自己的习惯撤离战场。
这一仗使坎宁安振奋起来。克鲁威尔既没有摧毁第4 装甲旅,也没有向第8 集团军的交通线进击。另一方面,坎宁安此刻已在加布尔萨拉附近集结了2 个装甲旅,他认为决定性的坦克战已经发生了,他已赢得胜利。经过头两天的焦虑和失望之后,一股成功的喜悦涌上心来。他轻松而果敢地下达了第二天的作战命令:第4 和第22 装甲旅拂晓以后尽快进攻德军装甲部队,如对方撤退便实施追击;托卜鲁克驻军实施突围,同锡迫—雷日弗的第7 装甲旅相连接;第5 南非旅前去支援锡迪—雷日弗。
铃。。,一阵电话铃声,把睡梦中的克鲁威尔吵醒。听筒里传来隆美尔焦急的声音:“是克鲁威尔将军吗?我刚收听到开罗BBC 广播电台的广播,英军的确是在西部沙漠展开了一次总攻,目的在于消灭驻非洲的德意军队,情况很严重。。。”
克鲁威尔听着,哼、哈地答应着,心想,这只老孤狸,总算清醒了。
“我命令非洲军的两个装甲师天一亮即沿着英军原来的行进路线,从加布尔萨拉向北开往托卜鲁克。你们的目标,”隆美尔在电话中焦躁地喊道,“是占领锡迪—雷日弗的机场。”
英军第7 装甲旅在这个机场上已有部署,目的是打破隆美尔的包围圈,进入托卜鲁克。
根据隆美尔的指示,克鲁威尔下令,第21 装甲师连夜行军加入第15 装甲师,然后,两师向北和西部移动,从后方攻击第7 装甲旅。德军这次调动,正好同坎宁安的命令相吻合,成全了英军司令的“胜利”心愿。
天刚亮,两支德军装甲师动身去摧毁第7 装甲旅。第4 和第22 装甲旅追击了一阵,便兴高采烈地报告说,德军装甲部队已全面撤退,上午8 点45分,诺里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坎宁安。坎宁安感到一阵轻松和喜悦,他立即下令第8 集团军全线出击,追击“逃敌”。
胜利的幻觉越来越令人愉快了。当天晚上,前线联络官来到坎宁安司令部报告说,已击中170 辆德军坦克,德军装甲部队七零八落地向西逃窜,英军装甲兵正在追击,将其切成两段。4 小时后,坎宁安看到一份第8 集团军战况报告:德军60 辆坦克在锡迪—雷日弗被包围。
实际上,那一天的战况是,隆美尔亲自率领一支临时拼凑的部队,阻止了托卜鲁克驻军的突围;锡迪—雷日弗的第7 装甲旅在两支德军装甲师的攻击下,仅剩28 辆坦克。
第二天,英、德双方在锡迪—雷日弗机场展开一场大厮杀。德军密集而猛烈的炮弹不断向机场倾泻。英军第7 装甲旅仅剩10 辆坦克了。非洲军的坦克趁机冲进机场的环形防线,并在2000 码的距离内开炮、骤然迸散的灰尘和火焰比比皆是,英军顽强地坚守着,炮手射出的可怕的炮弹,准确无误地落入敌人堆里,击退了德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事后,德国官兵也以敬佩的心情赞扬道:“英国炮兵是陆军中训练最棒,指挥最好的一个兵种,这些炮手的优秀素质在锡迪—雷日弗一带的殊死战斗中得到了充分证实。”
下午,英军第4 和第22 装甲旅匆忙赶来援助,混乱中无法统一协调作战目标,只能透过硝烟和尘土看见一辆德军坦克就打一辆。德军的反坦克炮给英军造成重大损失。
天黑了,英军被迫南撤。锡迪一雷日弗机场落入隆美尔手中。在燃烧的车辆和火堆的闪光中,英军损坏的火炮倒在一边,突然爆炸的炮弹闪现出的火光,隐隐映出德军装甲部队那巨大而奇异的幽影,正向后撤的英军延伸过去。
英军失败的消息终于传到第8集团军司令部。坎宁安不安地读着这份令人沮丧的报告:开战时拥有129辆坦克的第7装甲旅现在一个坦克手也不剩了;最初有158辆坦克的第22装甲旅仅剩30辆;第4装甲旅情况不明,德军趁其主力投入混战之际,摧毁了它的司令部。
坎宁安脸色苍白,豆大的汗珠从头上滚落下来。他知道,他实际上已输掉这场决定性的装甲战,而这正是“十字军”计划的基础。
“司令,我们下一步怎么办?”站在一旁的准将参谋盖洛韦问道。
半晌,坎宁安没答话。最后他像是在自言自语:“主要任务是摧毁隆美尔的装甲部队。我们带着这个目标投入战斗,后来却发现没有完成任务的手段了。我们只剩30多名坦克手了。”
“司令,事情还没有到那么糟糕的地步、我们并不是一点取胜的希望都没有了。我们可以重整旗鼓。”盖洛韦显然不仅仅是在安慰他的上司。参谋人员纷纷点头称是。
坎宁安不语,只是摇头叹气。
一封注有“急件”字样的电文送刊奥金莱克手中,请求他立即前来讨论战局。说自了,就是让总司令来决定,第8集团军是继续进攻,还是重新整编组织防御。
翌日中午,英军第8集团军各路指挥官聚在诺里的司令部开会,他们已经议论了一会儿了。这些将军们在打击侵略者的战争中施展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但也难免有失策的时候。他们认为根源在那“20年的休战”中。他们是一群训练有素的将才。他们欣赏勇敢和果断,认为这比智慧与才华更重要。他们决心要像他们的祖国在1940年期间那样,以顽强的意志力战胜目前这场灾难。
盖洛韦直言不讳他讲明了集团军的处境和坎宁安的态度。
“看来坎宁安已经在考虑中止战斗了,”第13 军军长戈德温一奥斯汀少将,一个性格直爽的将军,从盖洛韦的介绍中得出结论。
“那么,你对撤往埃及是怎么看的?”盖洛韦问道。
奥斯汀亮开他那著名的洪钟般的嗓门,极度厌恶地回答:
“我根本不会让弗赖伯格和他的新西兰师取消他们的进攻——这是绝对不可想象的。”
奥斯汀对于坎宁安的状态一点都不感到吃惊。开战初期他们相遇时,他就感觉到坎宁安对肩负的沉重担子闷闷不乐,特别是首相发来的那篇告别祝辞和对“十字军”的专注更加重了他的负担。奥斯汀还得出印象,坎宁安只要在司令部就不会高兴起来,除非在家。
盖洛韦坚持继续战斗的决心,感染了众将军,诺里的态度是轻松而冷静的,他保证,他至少能再坚持一天。然后,奥斯汀致信新西兰师师长弗赖伯格:
今天我听说有人提到撤退的问题,但我拒绝考虑这一点。同敌人相比,总的来说我们的前途是光明的,而敌人的机动部队规模如此之小。。
指挥官们打定主意,千方百计坚持到总司令奥金莱克的到来。他们切断了电话线,这样,他们就收不到撤退或停止前进的命令了。
新的恶讯传来了:第4装甲旅溃不成军,第5南非旅被德军装甲部队消灭了。
晚上,奥金莱克将军终于到了。这是一位体高肩宽的汉子,严肃、沉稳、自信心强。他那突出的下颌,那双蓝眼睛射出的严峻目光,更显出他的严厉。他头脑灵活,性格坚强,表里如一。他最杰出的思想是对正统和传统观念的强烈反叛。1940年夏季,他在英国南部担任军长时,曾给当时的帝国副总参谋长写过一封私人信,他说,“如果我们始终抓着那些老古董不放,我们就永远不会赢得战争的胜利。我确信这一点,那些蜘蛛网必须立即予以扫除!”他的这种反叛精神与他的家庭教育有关。奥金莱克8岁丧父,全靠母亲将他一手带大。母亲是一个具有反权威精神的爱尔兰人,所以,她的教诲对儿子的影响也就特别强烈。这位平民出身的职业军人后来又在印度陆军中任职,这使他与传统的保守主义格格不入,也决定了他的那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难怪丘吉尔要把这条“生气勃勃的鱼”放到艰难的北非战场。
坎宁安满脸愁容,向总司令描绘了这场败局,据此得出结论:“我认为第8集团军必须脱离战斗向后撤退,这样才不致干使剩余的坦克也被摧毁,也使埃及不至于受到威胁。”
“双方坦克对比情况怎样?”奥金莱克简洁地问道。
“英国坦克只有44辆还能行动,而据估计隆美尔手中可能还有120辆,如果继续作战,我们会连一辆坦克也剩不下,拿什么保卫埃及?”
“可是,我们刚刚打了5天,现在下结论未免过早。”奥金莱克话锋一转:“部队官兵士气如何?他们是怎么看的?”
盖洛韦早已等不及了,急忙插言道:“大家都在摩拳擦掌,等待新的进攻命令的下达。”接着,他一五一十地汇报了军、师级指挥官主张继续战斗下去的决心。
两相对比,总司令不得不重新审视面前这位集团军指挥官了。当然,他作为一名战场主官,有充分理由为他的装甲部队的崩溃而担忧,换了谁都会这样。可是,坎宁安给人的印象不是情绪上的低落,而是明显的精神上的高度紧张,由于战斗没有按计划实施,由于作战的变化多端。
“很遗憾,坎宁安将军,我不能同意你的意见。”
盖洛韦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坎宁安着急地要张嘴说什么,奥金莱克不慌不忙地摆了一下手,继续说下去:
“我知道你要说,第8集团军,乃至英军在整个中东战区都没有装甲预备队。但是,作为一名战场指挥官,他的直觉和判断有时要超越所谓失败的事实——坦克状况,作战地图,混乱的战斗,看到敌人自身的处境。我想,隆美尔很可能像我们一样狼狈,尤其是我们在托卜鲁克的军队仍不屈服地站在他的后面。所以,我命令继续攻击!”
奥金莱克心里很清楚,他是在下赌注,继续作战,很有可能全盘皆输。但他必须试一试!
他对于隆美尔的判断是正确的。11月23日晚上,隆美尔只剩下100辆坦克,其军队混乱不堪。在他们作战的锡迪—雷日弗以南的空旷地域已成为灰尘与烟雾的海洋;晚上,数百辆燃烧着的车辆、坦克和大炮将战场照得通亮。
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仿佛看透了他的对手,心烦意乱的坎宁安的心思。他决定率领全部装甲部队脱离锡迪—雷日弗战场,前去打击坎宁安在埃及奥马尔地区的后勤补给线,消灭肯定会在那里集结的英军,然后再横跨英军集结处入侵利比亚,第8 集团军将在那里彻底完蛋!这正是坎宁安最害怕发生的事。
隆美尔在午夜前一小时发布了第一道命令。他通知部下:“我将站在非洲军的前列并开始追击,可能直到明天晚上我都不会在这里——或者至少到后天早上。”
11 月24 日日出时,刚从战场返回的克鲁威尔听到这个消息愤怒了,这老狐狸简直是心血来潮,孤注一掷,他当即擅自闯入隆美尔的会议室:“司令阁下,我反对您的这项冒进计划。我建议应按照常规首先打扫战场。我们必须在敌人有时间清理和收拾大批战利品之前打扫战场。”
“我已经决定了,不能再改变!”隆美尔冷冷地说道。他转身告诉腊芬斯坦:”今天夜里是你结束这一战役的机会。”
“我今天晚上回来!”随着耳畔萦回着隆美尔这一喜气洋洋的话语,装甲兵团司令部惊惶不已的成员们目送着隆美尔远去了,他甚至没有带上自己的牙刷。此时是上午10 点钟。
这一天,坎宁安像往常一样来到司令部,经过昨天那惊心动魄的一幕,现在心里稍稍安稳一些了,毕竟有中东总司令在这里亲自坐镇。
奥金莱克交给他一份指示,上面详细写明了他对局势的判断和继续作战的命令。结尾处他重申了前一天晚上的决定:“因此,你要运用你的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