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着名战役纪实
谌蓟拦龆?1 架军用飞机,在出事地点上空飞过几次都没能发现幸存人员乘坐的舢板,最后还是两架民间巡逻飞机发现了这条船。
民间巡逻航空兵的飞行员们个个勇敢善战。在天气恶劣条件下,他们经常代替军用飞机搜索潜艇。据统计,从1943 年3 月5 日到9 月,民间巡逻航空兵共飞行了24.4 万个小时,386685 架次,其中5684 架次是为护航运输队担任警戒。发现潜艇173 次,发现遇难商船91 艘,乘坐舢板的海员363名。到1943 年6 月,民间巡逻航空兵损失90 架飞机,牺牲26 名飞行员。
民间巡逻航空兵的人员不领薪金,只在出动执行战斗任务时领取少许生活津贴和按里程计算的租金。飞行员要自己买汽油,到1943 年中期,他们已花费私人经费约100 万美元。这一爱国主义壮举,连同他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已被永远载入美国海军的史册。
当时,美国还没有专门的反潜机构。海军部长指定由美国海军总司令、大西洋舰队司令、美国东海疆区司令、加勒比海疆区司令和墨西哥湾海疆区司令组成一个非正式的委员会,并责成该委员会拿出一个扩大护航活动的计划。
“对付德国潜艇好比捕捞巨大的水母,光靠两只手就想抓住它是徒劳无益的,最好是用‘网’四面围捉。”金上将一语道出反潜的窍门。
部下心领神会,3 月底,委员会拿出了扩大近海护航体系的方案,将所有进出美国东海岸港口的商船组织起来。根据大西洋沿岸航运量,每条航线每隔3 天组成一支45 艘船只的护航运输队,每支护航运输队至少有5 艘护航舰保护。这一方案好比为美国近海编起了一张复杂的船队护卫网,南起西班牙港、巴拿马、阿路巴、基维斯岛,北到加拿大东岸诺法斯科西亚的哈利法克斯港。
这一张”网”犹如防鲨网,把进入美国海岸的船与德潜艇隔了开来。以往时常能见到美国海岸附近的海面上布满各类商船和油船,独来独往的船只随处可见。可现在,有时一连几天都不见船的影子。德国潜艇艇长们在日记里开始越来越多地写道:“未见来往船只。”
由于实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到了夜晚,沿岸城市和港内的船只一片漆黑,潜艇很难发现目标。
美国舰艇还加强了对近海的反潜搜索,德国U 艇很快被赶出容易获得猎物的浅水海面。4 月14 日,美国“洛巴”号驱逐舰击沉“U85”号潜艇,为美国海军赢得了首次用军舰击沉U 艇的殊荣。
那天夜里,“洛巴”号驱逐舰正在诺福克以南海域以18 节的航速航行,舰载雷达发现距它2470 米的地方有一艘潜艇。舰长豪少校立即下令:
“航速20 节,追击目标!”
“C85”号艇的排水量为500 吨,1941 年6 月服役,这是它在1942 年中第二次在美国领海活动。在这之前,它共击沉两艘美国商船。虽然战绩平平,但它逃命的本事颇高,历经4 次空袭和2 次驱逐舰的攻击,竟然回回都是有惊无险,安然脱逃。
大概它认为这次也能够化险为夷,居然丝毫没有动窝的意思。待驱逐舰逼近到640 米处,德潜艇发射了两枚鱼雷。驱逐舰急忙躲避开,鱼雷从舰旁几乎擦身而过。美舰继续朝德潜艇冲去,距潜艇约250 米时,打开探照灯,直射潜艇。
“U85”号艇在探照灯灯光强烈的照射下暴露无遗。德潜艇慌忙下潜,可是已来不及了,驱逐舰的火炮和机枪猛烈射击,打中了潜艇的水线部分。紧接着,驱逐舰的声纳也稳稳地测出潜艇的位置,深水炸弹接二连三地投向潜艇。第二天凌晨,水面上漂起被击沉的“U85”号潜艇和29 具德国潜艇员的尸体。
6 月份,新上任的美国墨西哥湾海疆区司令考夫曼海军少将,根据他在冰岛海军作战基地任司令期间与德潜艇斗争的经验,提出用装备有反潜仪器的军舰和飞机组成歼击群,对德国潜艇进行攻击。
这一着果然有效。6 月10 日夜晚,考夫曼收到有关“海根”号汽船在古巴以北的老巴哈马海峡遭到鱼雷攻击的通报。他立即派出两个猎潜艇群分别前往尼古拉斯海峡和桑塔累姆海峡进行不间断的搜索;派“诺阿”号驱逐舰去老已哈马海峡进行对潜搜索,派“格里尔”号驱逐舰赴老巴哈马海峡东口附近搜索。
3 个小时后,一架装有雷达的“Bl8”式陆军轰炸机从迈阿密起飞,朝出事地区飞去。雷诺斯中尉驾驶着飞机,将高室降到100 米,搜索着波涛汹涌的洋面。海洋和天空浑为一色,灰沉沉的。几个小时过去了,没发现什么。油料不多了,雷诺斯正准备返回基地,忽然,雷达屏幕上出现一个绿点,一艘德国潜艇正在破水上浮。
“好小子,你总算露出尾巴了。”雷诺斯暗暗叫好,按下机头,径直朝U 艇冲去。这时,已是6 月11 日早上6 时28 分。
德国“U157”号潜艇见到呼啸而来的飞机,就像兔子见到老鹰,掉头就朝水里钻,水面上搅起一个巨大的发亮的旋涡。
雷诺斯朝着旋涡一气投下4 颗深水炸弹,可惜没有击中,飞机返航了。
下午,各舰到达指定地点。一艘艘舰只来回穿梭,像是巨大的犁耙在水面上划出一道道白色的浪条。担负空中掩护的飞机时而拉起高度,时而冲向水面,机身下展现出一片无垠浩瀚的海面。舰艇的螺旋桨声和飞机的轰鸣声交杂到一起,在海面上布下一张硕大的海空协调反潜网。
“U157”像缩头乌龟,偷偷蹭到古巴岛海岸,想溜边逃过舰艇和飞机的搜索。不料,一架“Bl8”式轰炸机的雷达发现了它,立即向舰队报告了潜艇的位置:
“潜艇正驶向佛罗里达群岛断崖,坐标:北纬2336 西经8127。”
“诺阿”号、“达尔格伦”号驱逐舰和几艘猎潜艇迅速赶赴目标区域。15 时50 分,“希提斯”号猎潜艇与“U157”发生声纳接触,投下7 颗深水炸弹。其余5 艘舰艇也都轮番进行了攻击,水面上被炸起一个个白色的水柱。不久,即漂上两条裤子和一个带有“德国制”字样的空筒。
“德国潜艇被炸沉了!”参战人员一片欢呼,士气大增。
由于美国成功地在北美东海岸为船只航行实行了护航体制,德国潜艇袭击商船的战果骤然下降。4 月份,美国东海疆区的损失为23 艘船;5 月份下降为5 艘;6 月份商船损失数量上升到13 艘;7 月份又降至3 艘。之后,一直到1942 年底,该地区都没有再损失过一艘商船。
美国海军一位军官说,“我们好像一个家庭主妇一样,用围裙把小鸡赶出了厨房。”
但这不过是把德国潜艇从一个地区赶到另一个地区。投入战斗的潜艇每月都在增加,潜艇艇长变得更凶狠,更有经验了。
显然,在美国沿岸的作战已无利可图。7 月19 日,邓尼茨下令从美国沿海撤出,把作战的重点再次转移到北大西洋海上运输队的航线上。
1942 年是大西洋海战最为艰苦的一年。到1941 年年底,德国潜艇舰队的实力已经增加至250 艘,而且还在以每月生产15 艘的速度递增。邓尼茨在北大西洋、挪威海、地中海和北欧海域同时展开了袭击盟国商船队的破交战,其中,尤以攻击援苏的北极航线之战最为惨烈。
1941 年6 月,德国军队大举入侵苏联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苏联工业遭到严重打击。为了保护工业,坚持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苏联组织实施了工业大搬迁的战略壮举,将工厂从西部转移到乌拉尔地区。在7 月一10 月短短3个月的时间里,火车把496 个工厂从莫斯科搬到东部地区,首都75000 个金属切割车床,只留下21000 个车床。6 月—8 月间,整个苏联铁路将1523 个工厂从西部搬到东部地区,据统计,从8 月—10 月,苏联有80%的战争工业是“靠车轮”从受威胁地区运到西伯利亚西部或东部的安全区域的。这一前所未有的工业大搬家所造成的生产中断,使武器弹药、车辆、机车、油料、食品、甚至像皮靴这类简单却重要的物品都得靠西方的支援来弥补。
1941 年10 月,英美苏代表签署了给予苏联大批物资援助的协议。会后,英国和美国确定了三条援苏路线:伊朗铁路、太平洋航线利北极航线。伊朗铁路和太平洋航线由于路途遥远,加之货运量有限,起不了多大作用。比较而言,北极航线最为理想。这条航线路程短,离苏联最近,因而成为英美援苏最主要的航线。从此,大批代号为PO 的商船队满载作战物资从英国或美国出发,绕过北角,再经熊岛,到达苏联的摩尔曼斯克港和阿尔汉格尔斯克。
可是,北极航线的气候极为恶劣,终年寒风刺骨,气温都在零度以下。进入北极圈,冰雪连绵,随时都有撞上冰山的危险,而且,这里夏季只有白昼,冬季只有黑夜。除了冒险家外,普通商船大多不敢问津。再加上德国空军飞机、海军舰艇和潜艇的围追堵截,更使这条航线变得危机四伏,阴森可怖。
希特勒把德国海军的力量集中到挪威,并从攻击大西洋航运的潜艇中抽出一部分兵力,调至挪威海域,以阻止英美将供应物资和军需品运入苏联。
最初四五个月,为了避开驻扎在挪威基地的德国空海军部队的袭击,英美商船队均绕道而行,西面远至格陵兰、北面远至挪威斯匹次卑尔根群岛,船队航行到目的地须耗费整整3 个星期的时间。不过,这段时期倒还顺利,只损失了一只船。
到1942 年春季,由于冬季冰大量涌向航线,迫使护航船队东移,加上白昼增长,驻在挪威的德国飞机和潜艇开始加紧协同作战活动,导致护航运输队的损失急剧上升。
3 月20 日,由20 只船组成的PQ13 船队在驶往苏联的途中遇到强烈的风浪,在北极海海面分散开来,结果被击沉5 艘船。4 月初,由24 只船组成的PQI4 和PQI0 船队分别被击沉5 艘船。虽然,英国对这些损失并不表示悲观,但却有种不祥的预感。
6 月27 日,PQ17 船队的36 只满载援苏武器装备、原料和粮食的运输船在6 艘驱逐舰、2 艘防空舰和11 艘较小型舰艇的前呼后拥下,浩浩荡荡驶离冰岛的赫瓦尔峡湾,开往摩尔曼斯克。
护航运输队行到雷克雅未克附近时遇到浓雾。遮天蔽日的大雾笼罩着海面,船只像进入各自的纱帐,雾罩朦胧,彼此看不到对方。一艘货船和一艘油船不幸相撞,一艘货船触礁下沉。其余33 艘船只将时速减到不到半速,继续缓缓向东行驶,经过丹麦海峡。
7 月1 日,大雾消散,阳光灿烂。大大小小的商船错落有致地组成方阵,在蓝色的海面播出一条条白色的浪纹,海鸟在船前船后追逐着浪花,好一幅美丽壮观的景色。
忽然,在船队的后面传来德国“HEII5”式水上飞机的轰鸣声。这架飞机不远不近地一直在运输队的高炮射程外跟踪监视。护航舰队司令汉密尔顿少将下令各舰做好战斗准备。他意识到一场恶战已不可避免。
7 月2 日,PQ17 护航运输队行驶到扬马延岛附近海域。4 艘德国潜艇和8架从挪威特罗姆瑟基地起飞的本上飞机展开协同攻击,遭到船队的炮火的猛烈抗击后,悻悻退去。
护航运输队通过熊岛的北部,受到流冰群的阻挡,不得不进入德国驻挪威北部巴尔德佛斯、巴纳克基尔克内斯等基地轰炸机的作战半径。
这里已是太阳不落的季节,终日都是白昼。7 月4 日19 时30 分,从巴纳克起飞的一个中队的德国“容克88”式飞机首先对船队发起攻击,未伤船队一根毫毛。一个小时后,德军变换战术,25 架“HEIII,,式飞机以散开队形,从几个方向突入船队方阵,实施低空鱼雷攻击,两只运输船中弹起火。船队救起落水船员,继续朝东行驶。
英国在伦敦的海军总部万分焦虑地注视着这支运输船队的进展,十分担心潜伏在挪威峡湾的德战列舰。巡洋舰伺机狙击船队。
7 月4 日,海军部收到有关德国“提皮茨”号巡洋舰和它的僚舰在阿尔塔重装燃料后己前往截击PQI7 运输船队的报告。“提皮茨”号是“俾斯麦”号的姊妹舰,显然,汉密尔顿少将的巡洋舰绝不是它的对手,而其他支援舰只又鞭长莫及,距离战区太远,无法阻止德国水面军舰对船队的攻击。看来,只有船只分散行动才能避免造成重大损失。
当日21 时23 分,英国本土舰队司令庞德海军上将向运输船队下达命令:
“有敌舰危险,运输队解散,各自驶往苏联港口。”“护航巡洋舰以最快速度返航。”
时隔13 分钟后,他又向运输船队发出特急电:“立即解散运输队!”
巡洋舰司令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