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洪流-英军反法西斯着名战役纪实





锎Φ暮S蚨汲谱鳌翱斩础薄O衷冢吮N乐г司狈堑锹降拇埃司苫几拇蛹优畹睦仄鸱伞U庋焕矗扌沃斜闼跣×恕翱斩础钡姆段А?br />   可邓尼茨是见缝下蛆,无孔不入。他指示U 艇在“空洞”的未端开始接触船队,然后咬住不放,一直到船队进入飞机的警戒圈之前再展开攻击。这完全符合他“花最小的代价,击沉敌人最多的船只”的原则。
  德国“狼群”对主子的意图领会无误,它们常常在北大西洋亚索列斯群岛一带的“空洞”区游弋。这里既处在直布罗陀的航空警戒圈外,也处在英国本上基地哨戒机的行动圈外。它们像一群群鲨鱼,在这里兴风作浪,猎杀船队。8 月14 日,攻击了SLII8 商船护航队,接着又袭击了SLII9 商船护航队,共击沉5 艘声船42 万吨。
  德国U 艇把袭击商船视作儿戏。它们在船队内外窜来窜去。好似进入无入境地。它们发现商船后并不急于攻击,而是追追打打、打打停停,就像吃饱了肚子的猫戏弄老鼠一般,抓抓丢丢、丢丢抓抓,直到玩腻了,便一口一口地把它吃掉。
  有的潜艇甚至浮上水面,艇员们爬到舰桥上,拿着照相机拍个不停,拍下惊慌失措的商船,拍下绝望求救的船员,拍下U 艇的淫威暴行。。以此取乐。
  遭到潜艇攻击的商船队一片恐慌混乱。SL1l8 船队中有3 只船还未等U艇攻击就关闭了引擎,任其在无人状态下随彼漂荡;船员四处逃散,有的慌不择路,跳人水中,大部分改乘到救生艇上,飘流海面。
  为了对付德国潜艇在北大西洋上爆发的对运输队的作战,1942 年夏季,在英国成立了反潜作战委员会,由丘吉尔亲自担任主席,成员包括各部部长、参谋长、美国代表和一些科学家。
  同年11 月,反潜作战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丘吉尔郑重宣布,成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为了加紧反潜作战,为了在统一领导下根据统一的原则实施反潜作战,同时也是为了保证所需数量的舰只,飞机和物资能够得到满足。
  虽然委员会认为,有必要使用尽可能多的远程飞机对北大西洋“空洞”
  区加以封锁,可是英国海军部和海岸司令部却与英国空军参谋部发生了争执。可以说,没有一个英国皇家空军飞行员乐意承担这种防御性任务,因为他要执行十次、二十次,甚至可能五十次任务才能有一次跟敌人遭遇的机会,甚至可能连一次遭遇的机会都没有。他们一再要求从这种“徒劳无益消耗性的”护航任务中解脱出来。
  英国皇家空军和美国第8 航空队更希望把这些远程轰炸机用来轰炸柏林。丘吉尔表面上虽然不露声色,可他打心眼儿里赞成这个意见。他恨不得尽其所有的远程轰炸机,把柏林炸个底儿朝天,以报德国空军轰炸伦敦的一箭之仇。
  在美国,围绕航空队投入护航系统的问题更是众说纷坛,莫衷一是。隶属于陆军的航空队竭力想使自己被公认为第三军种,并提出了“一切能飞行的都归空军!”的口号。美国海军赞成护航系统,认为空中掩护越远越好,但空军不同意,认为护航工作往往是徒劳无益的。他们赞成更富有进攻性的作战,并将其归纳为一句口号:“发现!攻击!击沉!”
  德国潜艇“狼群”在“空洞”的袭击战,使盟军商船的损失日趋严重。7月份,商船损失96 艘47605 吨;8 月份损失108 艘544410 吨;9 月份损失98 艘465413 吨;10 月份94 艘619417 吨;11 月份109 艘729180 吨;12 月份60 艘330816 吨。而德国潜艇只损失了87 艘,占U 艇总数的18%,德国仍有393 艘U 艇活跃在大西洋的各海域。
  1942 年一年,轴心国潜艇一共击沉了1160 艘盟军船舶6266215 吨。如果再加上其他舰艇所击沉的数字,则可高达7790657 吨。这一年盟军的新造船量刚刚超过700 万吨。盟军船舶的损失量略高于建造量,由此可见,在这场盟国新造船量与轴心国的船舶击沉量的吨位战中,轴心国暂居上风。
  然而,迄今为止,双方都还没有达到左右战争、称霸海洋的地步,大西洋海战仍处于钟摆来回摆动的“拉锯战”阶段。
  进入1943 年后,大西洋北航线不仅是英国战略输入的生命线,而且成为当时在英国集结并准备登陆法国的美国军队的重要运输线。仅3 月份,英美就有687 艘运输船在北大西洋航线上执行运输任务。
  大西洋之战的严重局面直接阻碍了盟国计划的实施。英美盟军在欧洲登陆的计划,由于缺乏拥有为这一行动所需要的船只吨位而被迫推迟到了1944年。对付德国潜艇的威胁,保卫盟国商船,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
  1943 年1 月,罗斯福与丘吉尔在摩洛哥首都卡萨布兰卡举行会谈,一致认为要夺取欧洲,必须确保海上补给线的畅通和足够的商船,为此,必须彻底歼灭大西洋上的U 艇,把反潜艇战列为头等重要的任务。
  盟军虽然认识到了反潜艇战的重要性,但在实战方面却犯了错误,企图以空中攻击比斯汗湾U 艇老巢的方法达到这一目的。
  可是,英美空军对比斯开湾周围的德国潜艇基地和建造德国潜艇辅助部件的那些城市的轰炸,收效甚微。
  到1943 年2 月,轰炸机司令部出动约7000 架次飞机,对这两类目标进行攻击,投下约1.1 万吨炸弹。可是,居然没有一颗炸弹穿透德国潜艇在布雷斯特、洛里昂、圣纳泽尔、拉帕利斯和波尔多的那些牢固的钢筋水泥岸洞掩体,也没有炸毁或损坏一艘德国潜艇。虽然洛里昂遭到严重的破坏,可是德国人却没有离开洛里昂,只不过把娱乐场所搬到了郊外。
  倒是对城市的轰炸给德国潜艇建造工业带来极大的破坏,影响了德国潜艇的建造速度,尤其是影响了潜艇的修理计划。
  邓尼茨利用他身兼海军总司令和潜艇部队司令两职之便,减少了水面舰艇在交通线上的战斗活动,航空兵的活动也达到最低程度,全力依靠他的潜艇进行破交战。为此,引起一些海军将领的不满,嘲弄他是“用有限的兵力进行一场无限的战争”。
  邓尼茨把4 个“狼群”大约50 艘潜艇派到“空洞”区,组成一道道巡逻线,企图截杀盟国东行的所有护航船队。老奸巨滑的邓尼茨非常清楚这些巡逻线有被盟国飞机发现的危险,所以他不断变动它们的位置。
  最初一个月,天气极其恶劣,德国潜艇的大部分作战都受到严重影响。巨大的风暴自西向东席卷大西洋,刮得天昏地暗,星月都深藏在厚厚的云层里,不肯露面。
  海面上波浪滔天,把U 艇打得左右翻滚,且不说在舰桥上浴着海浪作业有多难,就是想把U 艇保持正确的位置都几乎不可能。天文航法根本就不灵了,只能依靠推测航法,即根据潜艇的航速、风力和海潮的外力来确定艇位。可是,由于风浪太大,这种方法也不怎么可靠了。别说是攻击盟军商船队,U艇自身都难保。
  可惜,这种天助盟军的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从1 月下旬开始,天气渐渐好转,盟军护航运输队的厄运也随之到来。在此后的几个星期中,几乎所有HX 号快速运输队和SC 号慢速运输队都遭到了德国潜艇的攻击。
  1 月份击沉盟军39 艘233128 吨商船;2 月份击沉63 艘359328 吨商船。这些战果在很大程度上都得归功于德国海军总司令部的暗号科——B 机关。
  在德国与盟军间展开的这场破交与反破交的大海战的背后,是一场看不见的激烈程度不亚于海战的无线电情报战。英德两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选用最优秀的人才来从事这项复杂而又重要的情报战。
  在德国U 艇攻击之前,德国的B 机关总是竭尽全力地用无线电截获和破译盟军护航队阵位及航运意图的密码电报。然后,邓尼茨调兵遣将,将“狼群”事先部署在船队的必经之路上。
  坐落在伦敦郊外布莱奇雷庄园的英国密码破译机构和海军部作战情报中心的人员,昼夜监听德国U 艇与邓尼茨在卡纳维尔和洛里昂指挥部间的无线电电报,并全力进行破译。一旦获悉U 艇的活动区域后,便立即通知护航运输队变更航线。
  更改航线是反潜战中最成功的防护手段。1942 年7 月—1943 年5 月间,英国海军部和美国海军部情报中心设法把174 次受到潜艇威胁的情报通知北大西洋护航队,及时更改航线脱离险境的有105 次,还有53 次通过更改航线将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只有16 次直接闯入“狼群”陷井,遭到重大损失。这很可能是德国B 机关截获了盟军通知变更船队航线的电报所致。
  1942 年2 月,英国破开了U 艇无线电报的超级密码,这一年大部分时间,U 艇都使用这种密码发报。与此同时,德国的B 机关在破译皇家海军三号密码本方面也取得越来越大的成功。由于英国海军部错误地坚持要求下属使用密码本而不是密码机,从而使德国B 机关能够熟练地译读盟国护航队航线的电报,引导“狼群”向船队航线集结,有时便给护航船队造成灾难性的结果。
  3 月5 日,SC—122 运输队从纽约出发。途中遇到风暴袭击,该队60 艘船只中的6 艘商船不得不于3 月8 日驶入哈利法克斯港口。同日,由40 艘船只组成的HX—229 运输队也出发了。
  两支船队分别在为SC—122 运输队护航的2 艘驱逐舰、1 艘护卫舰和5艘驱潜快艇,以及为HX—229 运输队护航的4 艘驱逐舰和1 艘驱潜快艇的保护下,沿格陵兰和冰岛的北航线,向东行驶。
  这时,船队指挥官接到与他们反向航行的ON—170 运输队的护航飞机和舰艇的电报,说在这个地区发现并听到德国潜艇的无线电信号。指挥官当即决定将这两支运输队转入南部航线,并通过无线电给运输队指挥官下达了指示。
  不幸,这些改变航线的命令均被德国无线电监听机关(B 机关)破获。邓尼茨如获至宝,立即开始调兵遣将。他下令“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从能见度极差的纽芬兰和格陵兰间的海域撤出,快速前往占领横越在SC—122 运输队新航线上的有利位置。他修正了“粗暴者”和“压迫者”两个潜艇群的航向,命令11 艘潜艇组成的“压迫者”号潜艇群前往HX—229 号运输队的航线开战。
  由于风暴太大,“劳布格拉夫”潜艇群没能及时赶到指定位置。到3 月15 日傍晚,SC—122 运输队已经到了巡逻线以东海域,在这以南的航线行驶的HX—229 运输队也越过了潜艇巡逻线的南端。
  要不是返航的“U653”号潜艇无意中在听音装置上听到了HX—229 船队商船发出的宽带噪声,这两支运输队想必可以避免这场临头大祸。
  邓尼茨一接到“U653”号艇的报告,就向现场派遣了“劳布格拉夫”狼群中的8 艘潜艇、“粗暴者”狼群中的6 艘潜艇和整个“压迫者”狼群,命令它们赶在已被发现的HX—229 运输队的前面建立一道巡逻线。
  大风暴狂啸不停,由东向西席卷着北大西洋海面。洋面上波涛汹涌,一浪高过一浪,大海像是张开了巨膀,要把船队撕碎,把商船一个个拢入怀抱,打入海底。为sc—122 护航的一艘反潜拖网船“坎波贝洛”号被浪峰掀翻,船底朝天;商船难以保持在运输队中的位置,两支运输队中都有单个或成群的舶只掉队。
  3 月16 日中午,“劳布格拉夫”潜艇群中的几艘潜艇发现了从HX—229运输队中掉队的船只,寻迹追踪,很快发现了这支运输队。从夜间23 时至次日早晨6 时,德国“U603”号潜艇、“U758”号潜艇、“U435”号潜艇、“U91” 号潜艇和“U600”号潜艇利用夜幕的掩护,从不同方向逼近运输队,发起水面攻击。结果击沉6 艘商船,重创4 艘。“U91”号潜艇仍不放过受伤的商船,它钻入水下,给所有这些受重创的船只以最后一击,使它们永沉大海。
  同日晚上,北面的“粗暴者”潜艇群发现了SC—122 号运输队。“U384” 号潜艇和“U631”号潜艇一阵攻击,4 艘商船被击沉。
  在随后的三天里,德国潜艇群像一群群饿狼扑入两支船队,撕咬着孤助无力的“羊羔”。有限的护航舰在海面上疲于奔命,可是“狼”和“羊”都太多了,它们顾此失彼,应接不暇,商船接二连三地被击中或被击沉。
  19 日黎明时,“解放者”式远程轰炸机从600 英里外的冰岛和北爱尔兰的基地起飞赶来,对德国潜艇发起攻击。“U384”号潜艇当即被炸沉,“U338” 号潜艇、“U441”号和“U631”号潜艇受重创,其他潜艇见势不妙,赶紧缩脖潜入水下。商船得救了,船员们一片欢呼,热烈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