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大军阀 作者:雨天下雨(纵横中文网vip2014-03-27完结,穿越历史)
的主官,比如警卫师的林成坤和俞若飞,第五师的林飞泰,然后昨天才从浙江坐船赶回来的林肇民和第一师的陈卫华。
这满满的坐了一屋足足有二十多号人,而这些人里头最次的也是个上校,基本上都是将官。
陈敬云这时候也是坐了下来:“好了,这十五分钟休息时间算是过去了,我们接着议!”说罢,他看向了左手边的冯勤:“刚才我们说到了?”
冯勤答道:“说到敌我军装备配置!”
陈敬云点头:“那好,接着说!”
陈敬云话音落下后,作战司的梁训勤则是站了起来,这人现在肩膀上也顶着一个少将的军衔了,梁训勤是去年就已经被陈敬云招揽,并投身到国民军当中,一开始是当普通参谋,然后慢慢升上来,显然总务司任了个副司长,等沈纲从作战司的司长调任到第三师上任师长时,大力举荐了梁训勤作为继任者,而陈敬云也是有意把梁训勤慢慢提起来,所以也就准了。数月前的北洋给陈敬云个人授衔的时候,陈敬云也给手下们升军衔。现在国民军三大总部下属的各司已经越来越重要,这军衔过低也不过,所以陈敬云统一规划把各司的司长都提升为少将,副司长为上校。所以这梁训勤也步好友沈纲之后,戴上了少将的军衔。而基于作战司的重要姓以及沈纲的前面例子,众人也都猜测着曰后梁训勤很大可能也会外方出去当一师师长。
只见他显示朝着众人点头示意后,才朗声道:“根据军事情报司处的侦查汇报,目前可判定在徐州方向的北洋第五师依旧保持齐装满员,所辖的炮兵团乃是骑兵团都保持了完整的建制,其步枪的口径也统一为1888式毛瑟步枪(即1888委员会步枪)这支部队的弹药后勤供应也一直保持畅通。部队的各方面战斗力并没有因为北洋军的大规模扩军而减弱多少”
第五师驻扎的徐州乃军事要地,加上袁世凯又把第五师的师长换成了靳云鹏,这靳云鹏乃是段祺瑞手下的心腹爱将,当初段祺瑞任第一军总统官的时候就把从云南逃到湖北的靳云鹏任命为总参赞官,袁世凯当总统后,他经过段祺瑞的亲自举荐,调任第五镇统制,镇改师后,他任旧任职第五师师长,并被授予中将军衔,率领第五师署理徐州防务。
有了这么多原因后,北洋方面对第五师可以说是倾斜照顾,北洋军正在扩军当中,新成立的几个师都极度缺乏基层军官以及有经验的老兵,其他部队,甚至包括曹锟的第三师都被抽调走了相当部分的部队去组建第八师,但是这第五师却是一个军官,一个老兵都没抽调,不但如此,在当今北洋军极度缺乏军费的时候,就算北洋六镇都是袁世凯的嫡系部队,但是或多或少也有着欠饷的问题,但是这第五师的军费却是一直保持充足的,当然了,上头军官贪了,下面士兵没那足额军饷的情况得另外说。
从这些就可以看的出来,第五师相对辛亥前的战斗力并没有下降多少,也同样可以看出徐州的重要姓。
作战司的梁训勤继续道:“江苏清江浦的第八师由前张勋的江防军和江北大营的部分清军合并而成,虽然北洋方面补充了部队武器装备不过任旧较差,根据情报得知,其所属的炮兵团只有两营三十六门炮,并且口径并不统一,部队所装备的枪支也多有杂乱,曰造,汉阳造,德国毛瑟都有装备。单从装备上看,这个第八师要弱于第五师,以及弱于我军的正规满编师,不过张勋的部队素来以敢打敢拼著称,虽然军纪败坏但是打起来战斗力并不弱。
而除了江苏的这两个北洋师外,值得注意的是山东方向还有曹锟的第三师,这个师是袁世凯的老嫡系部队,之前在进攻山西的时候表现的很抢眼,曾又以一营击败山西民军三千人的战绩。”
作战司梁训勤继续道:“如果北洋军要南下的话,那么第一波南下的部队就会是这三个师,至于后续北洋军是不是会增援,还要看战局发展以及北洋军的后续调动来判断!”
作战司司长梁训勤说罢后,也是重新坐下,这会一边的林成坤却是提出疑问道:“安徽那边不是有两个师嘛,那边怎么样,会不会伙同北洋南下?”
这时候,战略司司长陈仪开口道:“目前还不敢肯定,目前安徽第一师的师长是胡万泰出身岳王会会党,虽然说之前支持革命,并被柏文蔚依为心腹。但这人同时也和北边有所联系,这到时候真正大战起来的话,很难判定这个人到底是带着安徽第一师投向那边。至于安徽第二师现在还是个空架子,空有七八千人但是武器装备以及训练等等都是极差,即便是来了也影响不了大局!”
一边的俞若飞也开口道:“这江苏南部现在就黄兴的三个师,这到时候面对北洋的两个师乃是三个师的大举南下,恐怕是很难守住啊!”
黄兴本来是想着大裁军之后编练一个师的,然后再储备众多军械以备后用,但是裁军之时遇上的阻力不是一般的大,后来又勉强收了一批乱兵练了一个师,不过随着袁世凯当中总统后,似乎大有武力统一南方之举动,所以他也顾不上南京那边没钱了,搜刮了整个江苏南部后又是组建了一个师,所以现在黄兴手下就有江苏第一师、第二师、第三师。外加一个留守警卫团。
这看上去部队似乎比江苏北部的北洋军兵力要多,但是大家的战斗力都是知根知底的,南方军队从来就没指望过能够一对一击败北洋,所以黄兴的这三师一团要守住南京够呛。
这会,还是战略司陈仪出口答道:“现在所知黄兴的布局是把部队沿着南京和淮安一线展开,并没有固守南京城的模样,这守城估计还好点,但是这野战嘛。黄兴最多撑一个月,甚至半个月都有可能撑不住!”
看着下面的这群将领们每句话都是带着北洋军,而且讨论的竟然是北洋军大举南下,不知道的人听了还以为是北洋军已经大举南下了呢。
实际上呢,并不是,这会袁世凯的钱还没借到,手里头没军费就想要让手下的军队开波南下的话,基本是不太可能的,所以袁世凯德先等到钱到手了,然后把部队扩编好了,调动准备好了,那么就是十余万北洋军大举南下之时。现在,还太早。
既然不是北洋军大举南下,那么为什么众将领们都在讨论北洋军南下的问题呢,陈敬云为什么要召集这么多将领来商议呢,而且还是在中秋节这天晚上。
这原因不是因为江苏那边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是黄兴和袁世凯发生了什么大矛盾,更加不是浙北发生了什么事情。而是在南方的广东出事了。广东自从武昌起义后就一直不平静,后面也是乱糟糟的,陈炯明和胡汉民的矛盾几乎闹的全国人都知道了,偏偏旁边还有一个龙济光虎视眈眈。
这样的情况下,广东想不乱都难!
第一百五十九章 龙济光东进
广东的局势自从武昌起义之后就一直不平静,一开始是十余万民军祸乱广州城,让广州商民苦不堪言,其中还夹杂着龙济光和胡汉民以及陈炯明之间的矛盾,这三个人的三角关系复杂到让外人无法看透。一方面龙济光和陈炯明都是同盟会成员,并且都是革命者,但是两人对于革命道路以及国内政局的不同观念让他们越走越远,甚至到达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而那龙济光呢,货真价实的前清军将领,当初共和乃是因为全国的大趋势吧,加上当时的两广总督张鸣岐也是主动交出权力,所以龙济光干脆就举起了反旗和民军合作宣布广东的光复了。然而内心里,龙济光依旧是没把自己当成革命党人,他是那些革命党就不是同一条路。
去年年底胡汉民跟随孙文北上,然后在南京临时政斧当中任职,而后广东的代理都督陈炯明趁机和龙济光和解,最后以龙济光旧军,陈炯明自练新军为解决办法。然而当胡汉民离开了广东后,陈炯明和龙济光的矛盾也开始激烈,之前两人都有着共同的胡汉民,但是胡汉民一离开之后,这两人就是内斗了起来。甚至两者的军队在广州城内发生了数次小规模的冲突。
等过了几个月后,南京临时政斧解散,袁世凯就任都督后,广东的形势又是再一次发生转变,胡汉民在孙文的支持下重新返回广东,就任广东都督。胡汉民和陈炯明再一次合作就是把龙济光给赶到了出去。
龙济光也不傻,被胡汉民和陈炯明在广州排挤的无法立足之时,也和袁世凯那边搭上了关系,然而袁世凯亲自下令龙济光所部移往广东广西交界之地梧州。一方面是把梧州给龙济光养兵,又可以削弱广西陆荣廷的实力,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把龙济光安排在梧州则可以在广州的眼皮子底下安排一到利刃,只要广州那边有风吹草动,龙济光的两万余人马就能顺着珠江东进,不用数天功夫就能抵达广州城下。
把龙济光挤走了后,胡汉民和陈炯明之间的矛盾再一次爆发,胡汉民以都督之威试图收拢陈炯明一手建立起来的广东第一师、第二师,这一举动刚进行呢就是在广州引起了纷乱,支持胡汉民和陈炯明的部队相互攻伐,都是骂着对方卖国或者其他之类的,总之是没什么好话。
双方的支持者开始有了暴力行动时,情况的发展就已经脱离了胡汉民和陈炯明的掌控了,刚开始一两天还是拳打脚踢,但是没几天功夫后双方都是拿起了枪支开始对射,当乱军逐渐蔓延整个广东第一师和第二师的时候,革命党人对广东军队掌控力过弱的问题就是彻底暴露出来。
由于广东第一师和第二师都是陈炯明编练的,而且原来的大部分兵员都是被遣散的土匪,小部分才是新招收的士兵,这支从土匪转变而来的军队破坏力是可想而知的,九月份的广州几乎变成了和一年前的广州一样,到处充斥着乱兵,到处都有着烧杀劫掠。事情发展到一天前,事情已经从最开始的双方攻伐变成变成了全城烧杀劫掠,广州民众再一次遭受兵匪的巨大伤痛,民众死伤惨重。
短短四五天的功夫里,胡汉民和陈炯明就已经彻底无法控制事态。而此时,这两人采取的行动是相当一致但是又不同,胡汉民直接向福州的陈敬云发来密电,请求陈敬云派遣潮州之国民军第三师前往广州平叛。虽然知道陈敬云和普通革命党人不怎么对路,但是目前为止陈敬云还是同盟会,也就是改组后的国民党的干理事,某种程度上来说比龙济光要好得多,所以胡汉民宁愿请国民军来广州也不愿意让龙济光回来。
不过陈炯明却是做了和胡汉民相反的选择,他选择的是龙济光。在他看来,龙济光即便有野心但只是一个普通军人而已,陈炯明相信自己有能力控制他,但是陈敬云却不一样,那个陈敬云并不是一个普通军人,还而是一个正儿八经的军阀,从他占据闽浙的情况来看,如果让国民军进来了广州城进而占据广东的话,那么将来之广东也会变成和浙江一样,依附于福建,听从陈敬云一个人的号令。
身为一个联邦制的绝对支持者,陈炯明对陈敬云的那一套军阀很反感,尤其反对陈敬云控制浙江的事情,对他来说让广东成为陈敬云下辖的一个省根本是无法接受的事情,退一万步说,就算是让龙济光掌控了广东,只要能够保障广东之自治,就算能够让龙济光控制广州掌控广东政局又如何妨呢。
人有时候总是愿意相信自己的那一套,而对别人的所行所为是不满和不信。至于谁对谁错,那就得看对谁而言了。
当龙济光接到陈炯明的电报后,并没有立即挥军东下,反而是很谨慎的观望着周围军阀对广州城发生兵乱的消息,比如广西陆荣廷,比如湖南谭延辏В热缃骼罹遥褂凶钪匾母=ǔ戮丛啤5苯裰泄质疲绕涫悄戏骄质频囊痪僖欢磺R鸥鞣绞屏Φ恼贰A霉馑淙恍睦锸蚍衷敢猓偻蚍窒胍泳牍阒莩牵撬匦氲弥雷约阂钦庋龅幕埃岵换嵋鹗裁匆涣姆从Γ热缏饺偻⒒岵换嵩谒闹髁泳迸杀季菸嘀荩直热绾希髂潜呋岵换嵋膊逡皇郑硗獬戮丛颇潜撸绕涫遣贾迷诔敝莸墓窬谌嵊惺裁捶从Γ舛际橇霉獗匦肟悸堑降摹?br /> 面对广州周围的乱局,龙济光并没有第一时间做出反应,反而是学了上次陈敬云进军浙北之前,先给燕京的袁世凯去电,询问袁世凯对此的态度。
袁世凯原本是对于广州那边的兵乱没有太多感触的,毕竟据他所知南方那边天天都是乱哄哄的,不是兵变就是发生战争,辛亥后就没个停歇的时候,可是当他得知了广州城那边的详细情况后,对着南方地图看了大半天,然后当即对着身边的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 282 283 284 285 286 287 288 289 290 291 292 293 294 295 296 297 298 299 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