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1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153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153节
作者: 盖世太保
而按照这上面的数字,一个师的实际编制为两个旅四个团加上其他辅助部队一共一万五千人。独立旅是两个团编制,一般来说是三千人左右。不过这只是从纸面上的兵力数,而实际上,季明派出去的顾问向他回来报告,除了宋希的第三十六师和还没有整补完毕的十九路军的部队,其他部队都没有达到满员,而更加让那些顾问不解的是。从那些师部、旅部编制的花名册上来看,这些部队的满员率竟然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但是实际上部队的满员率大部分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甚至几个独立旅中有两个只有一千多人,只达到原先编制的三分之一。更加让那些顾问郁闷的是,至少从表面上他们并没有看出什么不妥。但是要去每个连实际视察的时候就会发现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比如说一个顾问在视察一个驻守浙江温州的独立第十二旅的时候竟然在四个连,见到的两个排的士兵都是同样的,只不过他们军服上的标识稍微换了一下。当那个顾问问那个带队的团长这个支部队为什么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连队出现了四次的时候,那个团长还振振有辞的说到,这支部队就这些人了,因为这个旅的旅长已经三个月没有发军饷了。可是这些德国顾问听了对方的话还真的当真了(人家本来就是有板有眼的),于是几个顾问还真的以官方的名义跑到南京国防部去调后勤部的军饷清单,结果查出来的结果让他们感到十分吃惊。因为每个月的军饷国防部后勤总部都是按月按照人头足量发送的。每个士兵8,~|,于是那些顾问们立刻意识到有人在弄虚作假,接着锲而不舍的他们立刻纠集了宪兵和国防部的人对这些旅长展开了调查。结果发现这些人克扣军饷已经达到了一种可怕的程度,往往一个团上报的实际人数是四个营一千八百人,但是实际上很多团里的部队连八百人都难凑的齐。那些独立旅的部队人数有的甚至一个团只有六百人,也就是说一个团中至少有50%。只有名字没有实体的空壳。
听了自己这些手下的报告,让季明感到十分的吃惊。他早知道在国民党的部队里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军官吃空饷(又有话叫喝兵血),当然这种现象在德国是绝对没有的。德国的军饷都是按月国防军军法总局进行总体监督之外,前
的军饷发放都由战地秘密警察,宪兵队把关会计长进前线纪律条例,以各种名义贪污士兵军饷以及福利者,少校以下军官可就地处以死刑,以上至将官将受到军法处调查及起诉,严重者也将判处死刑。所以基本到了战争结束的时候,德军都未曾有过成组织的克扣军饷的事件发生,即使像布达佩斯和科尼斯堡这样的包围圈,守军都按时足量的下发了军饷。所以这些德国的顾问实在是无法想象竟然克扣一个军饷会克扣到这个地步,而且还是成群的有组织的克扣。但是这些人毕竟只是顾问,虽然手中的权力很大,但是也还没到随便就能赏对方一颗花生米的地步。何况这种情况还不是随便那个人能够处理的,于是这些顾问们纷纷把这些问题提交给了他们的老大,顾问团长威廉。鲁道夫。赫斯。
而季明接到这些报告的头也大了。说老实话,他也知道国民党的部队经常干这种事情,而且这种事情在这里也无法避免。不过现在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现状上来看,克扣军饷和故意缺编部队的事情都不能发生,至少在自己整编的部队上不能发生。于是季明立刻找到了军令部长何应钦,他希望这个军令部长能够拿出点办法来。没想到的是何应钦对此也毫无办法,他只是告诉季明说,那些步兵师还好办,毕竟他们都属于中央军系统的。而那些独立旅却稍微难办一点,主要是因为这些部队原先是由当地保安团组成的,成分来源比较复杂,而那几个旅的旅长大部分是当地人担任。
听到何应钦这一解释季明总算明白过来。这些所谓的独立旅实际上就是蒋介石花钱收买的地方土匪武装,但是这些人的素质和实力又不能用于正规的战争。于是蒋介石只好把他们编成保安团来负责当地的治安,接下来在中原大战的时候,他又把这些部队编成独立旅,从而从属于中央军的序列。也就是说,这些部队根本不属于中央军的序列,甚至他们连补充旅都算不上。而蒋介石为了彻底的控制这些部队,特别给那些家伙一纸少将委任状,然后每个月再给一点钱不让他们闹事就了事了。而那些人则借着中央军这个大招牌在所管辖的区域无恶不作。
“既然惹不起你们,我躲的起总行了吧!”在听完何应钦的解释以后,季明脑子里立刻想到了这个念头,于是他急忙下令,四个独立旅暂时不列入整编的序列中。不过这个命令一下则彻底的激怒了那些少将旅长。也不知道是哪个人传出来的,所有参与整编的部队粮饷都要比普通的部队高一倍以上,除此之外他们还将得到全套的德械装备。听到钱,那些贪财的旅长的口水都流出来了。因为自己的独立旅虽然是属于正规军编制,但是在粮饷待遇上还是和真正的军队又差距的。比如说伙食费就比正规部队低一个档次,同时军官拿的钱也少,所以如果他们真的参加训练的话,这些个少将旅长的外快至少比以前多挣四倍以上,此外那些德械装备也是让那些旅长们不想放弃的原动力之一。
主要是因为在这里有了武器就等于有了权力,何况那些德国造的武器可真的很好用,至少比起国内的那些老套筒、汉阳造和土造武器好的多。于是那些旅长们则开始纷纷盘算起来怎么借机利用这些外国来的武器好好的扩充一下自己的力量,要知道在这里一把德国造的盒子炮就要一百个大洋,而一把德国产的手提机枪(MP33则要花三百个光洋,如果一个旅三千人枪的话,那简直是一笔巨大的财富。说不定从旅变成师,旅长变师长那就更爽了。所以听到对方这么一说所有的旅长都急了。他们纷纷拿出了自己的绝招,比如说,有的人开始占据他们的兵营把那些顾问团的德国顾问给扣了下来。还有的扬言如果整编没有他们的份的话,他们就集体哗变,总之情况一下子变得复杂起来。
虽然季明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一群跳梁小丑,但是让他们这么一闹自己真的很难办。于是,想了想,季明最后还是发布了命令。四个独立旅参加整编工作,而且是最先整编的部队之一,但是有一条,这些旅必须把自己的士兵补满额。听到这个消息那些人才停止了闹腾,纷纷表示拥护中央政府和德国顾问团的指示。
而季明则苦笑着摇了摇头:“自己的路还长着呢!”
第二部 第二十四章 整编德械师(下)
虽然季明和德国顾问团的妥协暂时阻止了双方冲突事件的直接爆发,但是这样一来就给对方一个错误的判断。那就是这些德国顾问团和以前的国民政府军政部的那些大员一样,只不过是一群只会嘴上说说的人而已。不过这些旅长也知道,这些德国人和那些军政部的大员不同,这些德国人可是出奇的严格,而且最关键的是他们的枪还没给自己,于是这些少将旅长也大部分的认同了顾问团的提议,接着这些家伙开始再他们所辖的区域大规模的招收和补充士兵,一时间他们所管辖的区域是一片混乱。
而乘着这个空挡,季明则开始仔细的研究起了现在中央军的训练大纲。和日本人的训练大纲和德国军队的训练大纲比起来,季明他发现中央军的训练大纲有很多问题。虽然这份训练大纲是照着日军和德国军队的训练精华来实施的,比如说强调机枪在步兵战斗中的主要做用,而且同时也强调近战和拼刺刀、拼手榴弹等战术,还有就是炮兵和步兵的密切配合等等。不过也有很多是极其可笑的这主要是这份大纲机械的执行了德国一战的部分训练大纲。比如。在大纲中规定:“每个师的防守正面约为1200-1300。有就是步枪绝对不能够**。”看到这么莫名其妙的规定季明只能不停的在摇头。
当然瑕不掩玉,如果单纯的从纸面上单纯的来看,这些训练大纲还算是比较的完美,甚至可以说是集众家知所长,但是从中央军在福建的表现来看,季明却知道,这份大纲上的精髓所有的中央军都没有掌握,至少是大部分军队士兵都没有掌握。除了在近距离拼手榴弹掌握的还不错以外,其它的就不好说了。比如重机枪的使用,他在战斗中发现很多机枪班的士兵都喜欢把机枪暴露在高高的阵地上去支援步兵突击,虽然机枪阵地越高其控制的范围就越大,同时打的也就越准,但是季明他知道这个方法是错误的。虽然现在中央军用这个战术是屡试不爽,而且使用的非常成功,但是这是要考虑到中央军的对手的实力情况。无论是地方军阀还是江西方面他们都缺乏足够的重武器,同时也没有强大的步兵火炮、空中支援和大舰巨炮的支援。所以那些机枪阵地可以十分放心的安置在比较高的地方进行支援,但是对手是会不停的变化的,
首先不说现在德国士兵的坦克加空中支援的战术,就是在未来遇到日本鬼子的攻击,这种战术也是要不得的。因为日军的炮兵火力支援十分的强大,他们的甲种挽马师团中,每个大队都配备了一个装备两门九二70mm步兵炮的炮兵小队,而每个中队中'+一个机枪组(二挺轻机枪)、一个掷弹筒组(二个掷弹筒)和二个步枪组。此外,他们每个师团还有一个炮兵联队,装备三十六门75mm山炮与十二门120mm榴弹炮(主要是明治四十一年式75MM山炮和加式加农炮。该炮为海军换下的大正10年式与大正14年式120mm舰炮与高射炮改装,)。可以说相对于装备低劣的中央军而言,日军在火力支援上的优势相当的明显,而那些在阵地上异常明显的国军机枪阵地正是那些步兵炮、山炮和掷弹筒的好靶子。
其次,士兵的近战战术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手榴弹战术一直是中央军的保留战术之一(应该说手榴弹战术一直是我国军队的传统战术之一),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中的办法。这重要是因为中国军队缺乏炮兵,中央军的精锐部队比如说三十六师这个师也只能装备大约一个连(六门)75MM的山炮,而有的步兵师甚这样的支援火力只能造成大批的士兵选用近战和单纯的人海战术去冲击对方的阵地,而其间的损失也是可想而知的惨重。
此外,白刃战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然,为什么搞白刃战也不是因为证明士兵究竟有多么勇敢。实际上季明知道,这还是因为中国军队的装备低劣而采取的不得已而为之的办法。但是即使是这样,中国军队的白刃战水平仍然不高。众所周知,白刃战首先讲究的是气势,其次讲究的是战术和技术。但是季明实在看不出那些中央军在面对对方刺刀攻击的时候能够拿出什么气势来,其次拼刺刀的战术也是一塌糊涂,基本上就是一个人单兵作战,丝毫没有什么队形,一帮人如同一窝蜂的冲上去,虽然勇气可嘉,但是实际的效果却并不是很大。反观日本人,虽然他们的个子并不是很高,但是他们从斗志上来看的确是要比中央军高出许多,此外他们还非常讲究配合。白刃战的时候三个人为一组,呈品字形,既可攻又可守能力非常的强。如果按照这种情况来看,
:=
不仅如此,就算现在这些部队换装德械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第一,国民政府的资金十分有限,不可能把所有部队全部换装成德械;第二,就算自己眼前整编的部队换装成德械但是如果没有经过很好的训练,这些部队的战斗力仍然不高;第三,国军的后勤补给的能力实在是让季明感到郁闷,比如说。随便抽出一个师,光步枪的口径就有四种之多,天知道那些后勤部门是怎么装备的;第四,缺乏支援兵种,特别是炮兵单位。那些欧洲强国的炮兵单位你可以不去考虑,但是一个师就几门迫击炮是绝对不行的。但是问题又回来了,由于国民政府没有钱,其工业能力又有限,根本不可能装备数量众多的大炮。所以现在季明发现自己好不容易绕出一个死胡同的同时却又撞到了一个死胡同,而且还是一个根本没有办法迅速找到出路的死胡同。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154节
《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