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1
于是在1938年223日在吉多。施密特陪同下,许士尼格登上了开往萨尔茨堡的夜车。次日上午,他们便来到了德国边境。而此时德国的欢迎队伍已经站在了德国海关的一侧等候,其中包括德国驻奥地利全权大使冯。巴本,德国外交部长冯。里宾特若甫还有我们的主角威廉。鲁道夫。赫斯。等到对方来到这里的时候,季明他们抬起了自己的右手,他们用希特勒式敬礼对这个奥地利总理表示欢迎。接着德国海关官员也都非常潇洒地抬臂敬礼;看到这个情况两个奥地利的客人也以此礼回敬,虽然此举在奥地利是犯法的。但是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没有办法。而这也是让他们震惊的前兆。
又过了大约半个小时,车队抵贝希特斯加登得郊区,而季明他们并没有直接上山,而是突然折向左边,很快车队来到上萨尔茨堡得山脚下。而那里则等候着半履带装甲车,这是季明刚刚从驻守巴伐利亚得第二德意志旗卫队调动过来的。接着那些半履带装甲车缓缓得开动起来。沿着又陡又冷的山路,将他们拉往贝格霍夫。沿途他们从一座座排列齐整、房顶被残雪厦盖的农舍和一座破旧的教堂前走过。接着便是武装党卫队的营地——有些还正在兴建。正当所有人都被眼前得场景吸引的时候。履带车突然猛地拐弯,在贝格霍夫的大台底下停住了。
而此时希特勒则站在别墅得大门口。等到对方下来之后。他猛地伸出一只手,朝他们走过去,现在得希特勒俨然是个和蔼可亲的主人。而跟在希特勒后面的则是,代理国防部长凯特尔、陆军部长布劳希契和总参谋长贝克。在一阵寒喧之后。希特勒便将身后的三位将军介绍给了奥地利总理,然后他便领着众人快步上了二楼,二楼是他的书房。在希特勒忽然突然脸色
和蔼的举止立时消失,仿佛是川剧变脸一样。他粗I利为所欲为,就是不执行睦邻政策。因为德国退出国联后,奥地利仍津津有味地呆在国联,这并不符合他们之间签订的条约?“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许士尼格先生,我已下决心将这一切结束。我们德意志帝国是强国之一。所以,如果它要解决边界问题,我想谁也不敢吭一声。”希特勒蛮横的摆着手对可怜的奥地利总理说到。仿佛他是世界的老大一样。
听了希特勒的话,许士尼格感到有点不对劲。不过他还是耐着性子反驳道:“元首阁下,奥地利的全部历史曾是德国历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且是主要的一部分。所以在这方面,奥地利的贡献是相当大的。而奥地利和德国已经分裂很久了。为了不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我建议还是不要合并比较好!”
“你这是在胡说八道。”还没等许士尼格说完,希特勒便蛮横的打断了对方的话。“什么不伤害两国人民的感情?我看是你不想放弃你自己的权力吧?现在几乎全部的奥地利人民都希望两个强大的国家合并。为独就是你们这些政客不同意。我再次告诉你,事情再不能这样下去了。我负担着一项历史使命,而我也必将完成这项使命,因为上帝注定我要这样做。我完全相信这项使命。它是我的生命……你好好看看今天之德国吧,许士尼格先生,你会发现德国只有一个意志。因为,我是靠德国人民的爱前进的。在德国,无论何时,我都可不带卫兵,自由自在地行动。这是因为,德国人民爱我、信任我。而你们!”说到这里希特勒指了指坐在椅子上的许士尼格。“如果你这么做的话,你就等着天天挨黑枪吧!”说到这里希特勒的言语中充满着威胁和不屑。
“可是元首阁下,我想你应该明白,我们奥地利并不孤立于世,而贵国入侵奥地利也许就意味着和世界开战!所以为了德国和奥地利两国的和平。我希望我们还是平心静气的共同解决问题。毕竟战争对谁来说都不好!”:。是他总希望这个能够阻止眼前的这个疯子,哪怕只是暂时的。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248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248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哈哈!战争?”听了对方的话,希特勒并没有松口。反而他^哈哈大笑起来:“告诉你,谁也不会为奥地利动一个指头——意大利不会,英国不会,法国也不会,美国,更加不会!除非你指望那个小小的瑞士!”说到这里希特勒打了一个响指。站在他后面的季明立刻递给对方一个厚厚的文件夹。“这是英国,意大利,法国和美国大使给我他们国家的许诺。考虑一下吧,许士尼格先生”希特勒大声的说到:“好好考虑一下,我只能等待至今天下午。假若我这样说了,你就得这样听,我是说一不二的。我不相信吓,本人的历史证明了这点。”说到这里他便拉开门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
看了季明递给他的报告。许士尼格的脸色变得异常的苍白。然后他茫然的抬起头来,问递给他报告的季明:“威廉先生,请您告诉我,你们的元首究竟想怎么样?”
“我可以给你答案!”外交部长里里宾特若甫开口说到。接着他递给对方一份用打字机打好的长达两页纸的协议草案——而这实际上是一份最后通牒:“释放所有被监禁的国社党人,包括谋杀陶尔斐斯的杀手在内,而且必须在三天内获释,所有被解职的文武官员也在三天内官复原职,德国就将重新全力支持奥地利的主权。此外,温和的泛德派阿图尔。赛斯—英夸待(奥地利的国社党头头)应出任内政部长,全权地、无限制地控制奥地利的警察部队;另一个“温和的”奥地利纳粹国社应被任命为国防部长;现任的宣传头目应被解职,作为“顺利地执行报界停火”的一部分。”
这在许士尼格看来,这些让步等于是结束奥地利的独立。他压住怒火,像一位公平而冷静的律师,“这太过分了!这太过分了!我拒绝!”
不过这个时候一直没有开口的凯特尔终于说话了:“先生,我建议您最好还是签吧!因为如果你不签署的话,战争将会降临在奥地利的头上,帝国的军队已经准备好了。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几百万陆军将会如同潮水一般进入奥地利,到那个时候我估计您想签也晚了!”
十五分钟后,被逼得差点上吊的许士尼格终于颤颤巍巍的在条约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在场的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唯独季明微笑的摇头。因为他知道另一场暴风雨即将来临。
第三部 第十二章 奥托计划(上)
在签署完这个协议之后,许士尼格就离开了贝希特斯加登,因为要使这个使协议生效,必须获得奥地利议会、内阁和米克拉斯总统的批准,为此许士尼格必须得花上不少时间。希特勒只给他三天时间,即2日到期。于是他立即与米克拉斯磋商,这位总统经过大约两个多小时的考虑之后终于同意特赦在押的国社党党员,不过他却强烈反对委任赛斯—英夸特为内政部长。“我可让他任其它职务,但是,决不能将警察和军队交给他。”这位年长的总统大声得说到。
看到总统并不完全答应,这让许士尼格感到绝望。因为他在贝希特斯加登所见到的事情表明,德国对于奥地利是志在必得。他可以确信,若拒绝接受希特勒要求中的任何一点,希特勒就会入侵奥地利。此外,从那些将领眼中许士尼格更加确定了这一点。于是他决定召开一个小型的紧急会议,而这个在总统府办公室内举行的会议,除两名主角外,还有维也纳市长,国家银行总裁和一位前总理。在将时局重温一遍后,许士尼格提出了三条解决办法:重新挑选一位总理,这便可不承担在贝格霍夫许下的义务;在新总理领导下执行协议;或者在许士尼格领导下执行协议。
会议的一开始就逐渐变成两方十分激烈的争论,毕竟这是关乎到所有奥地利人民的事情,整个室内充满了绝望的气氛,此后的争论不仅激烈,且逐渐变得牛头不对马嘴。连最不可行的建议,包括将希特勒的故乡布劳瑙割让给德国也提了出来。但是很快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是这个会议的议题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奥地利情报部门和边境哨所都不断的发出警报,大批的德国机械化部队正在那里进行军事演习,也就是说德国的军队随时可以攻击奥地利。当距离最后通牒到期前24小时的时候,奥地利的总统米克拉斯和大部分的内阁成员终于在德国强大的压力面前屈服,他们勉强同意了总理的第三个建议:让许士尼格留任,接受贝希特斯加登条约。
这个消息一经公布便很快便传遍了奥地利之非官方议会——大大小小的咖啡馆。全国随即便出现了不安的情绪。几派人之间立刻出现了唇枪舌剑,一部分成员说,许士尼格应将希特勒在贝格霍夫玩弄的野蛮战术公诸于世;另一部分人则称赞总理之小心谨慎。这份协议的公布则在政治上和经济上也产生了严重的后果,维也纳产生了相当大的骚动。全城像洪水到来前蚁穴一样开始崩溃,大批的非德意志族人开始向外移民。
帝国保安总局驻奥地利的情报机构也给他们的老大发去了电报,称:“奥地利总理正遭受来自犹太人和天主教徒双方的强大的压力。犹太人主要通过证券交易所发动进攻,给货币施加压力。自政府公布和帝国的条约以来,已经出现了资本的大量外流,使奥地利在瑞士和伦敦以及其它国家的股票锐跌。大量奥地利货币非法偷越出境,证券交易所自昨晚起就未开市……”
接到自己手下的电报,季明无奈的摇了摇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希特勒的计划都是成功的。于是他急忙把这份报告整理了一下,然后来到希特勒的办公室内。“元首阁下,告诉您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一边说,季明一边从自己的文件夹中掏出了那份报告,“奥地利人已经被吓破了胆,我们的计划已经成功了!”
听了季明的介绍之后,希特勒接过了对方递过来的报告,然后看了看,接着他微笑的摇了摇头:“威廉,事情还没有完全的成功,不过我认为是应该给他们加一把火了。告诉你的人,随时准备发动!”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马上和我回柏林,我想是我应该对此事公开表态的时候了!”
228,希特勒在国会发表了大多数人们期望已久的讲话,同时该讲话也在奥地利全国转播。在宣称他与许士尼格已为“欧洲的和平事业做出了贡献”的一番开场白之后,希特勒忽然矛头一转,他严历的指责奥地利虐待其境内的“德意志少数民族”。他慷慨激昂的大声说到:“一个具有自觉意识的世界强国,是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同胞做出这样的事情,这不只是因为他们同情整个日耳曼民族及其意识形态并保持与他们的团结,更是一个大国所必须做出的风范!
接着,他还滔滔不绝地大发议论,顺带援引事实和数字,使议会的临时地点皇冠剧院内的大多数听众听得津津有味如痴如醉。在铿锵有声的讲演过程中,他的声调高到了极度兴奋的程度:“德意志帝国不仅仅是德国,而是代表着整个神圣罗马帝国,整个泛德意志民族。这是上帝赋予我的使命。我必然用毕生的经历去完成!”
在维也纳,美国《华盛顿邮报》的记者比斯克。格底在街头游荡,看看群众对此有何反应。不过所见到的场景让他大失所望,大多数人对这个广播并不十分感兴趣。在他们看来现在最重要的是如何填铇自己的肚子:“这是个死人的城市。”格底大声的感慨道。而在最繁华的闹市区,他只看见几十个人聚集在那里认真地听广播。不过当地的国社党分子,对希特勒之公开露面表示高兴。希特勒演讲结束后不久,他们便齐声反复高喊:“德意志万岁!欢呼胜利!希特勒万岁!嗨尔!希特勒!”奥地利这个巨大的堤坝终于被希特勒的演讲给捅开了一个很大的缺口,一瞬间黑色的血液便从这口子里开始流进维也纳的大街小巷。
两天后,奥地利的总理许士尼格对希特勒的演讲作了回答。这个回答是在奥地利联邦议会的开幕词中做出的。这个演讲也将通过无线电向全世界作了现场直播。议会的舞台是按奥地利国旗的色彩——红—白—红展开的,不过他们的装饰品却比较奇怪,竟然是用许多萝卜装饰起来的。而在讲台的附近则放着一尊已故总统陶尔斐斯的半身像。许士尼格虽然抬头挺胸走向讲台,不过他的压抑的神情却让所有人都感到事情有点不妙。由于事先早有话传了出去,说他的演讲将充满火药味,所?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