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的荣耀_001
“嗯!”海德里希稍为思考了一会儿然后说道,“给我一个月!一个月后应该能达到目标!”他报出了自己所需的时间。
“嗯!”季明微微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那就给你一个月。”接着他忽然想起了什么对海德里希说道,“哦,对了,过几天啊,把我们在索林根定的货送到慕尼黑。下个月我们需要用!”
“是的!”海德里希站了起来,“您放心,我一定会派人准时的送到!”
第四篇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的荣誉是忠诚
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的荣誉是忠诚
1933年2月11日。在这一天巴伐利亚当局为在去年12月份的暴乱中不幸因公殉职的巴伐利亚前总理路得维西·;赫尔德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而当天的下午,兴奋的帝国总理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大批随从人员则乘着专机来到了巴伐利亚的首府慕尼黑。他们是来参加巴伐利亚新总理海因里希 吕波西特 希姆莱的就职典礼。
在机场,阿道夫·;希特勒受到了将近两万多兴奋的慕尼黑市民的热烈欢迎。而希特勒此时也显得异常的兴奋。因为,和他去年灰头土脸的溜出城相比,现在的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板高昂着头大摇大摆的回来了。一路上,希特勒一边非常兴奋的坐在车上,一边对着夹道欢迎他的市民们友好的摆动着自己的右手。
直到车子使离了机场的马路,并且开上了通往慕尼黑城的高速公路的时候,希特勒才慢慢的放下手来。接着他回过头用面带开心的表情看着坐在旁边的季明微微的笑了笑:“威廉,你知道我为什么这么兴奋?”希特勒搓着手猛地问季明道。
“总理阁下的心思属下不知道!”季明低头小心的回答道。“哈哈!”希特勒看了一眼恭恭敬敬坐在一边的季明大声的笑了笑,“威廉,我发现自从我当上国社党的领袖后,你就对我越来越恭敬和小心了,一点不把我当作你的朋友。威廉,还记得么?以前我一到你们家来,你就会伸手找我要礼物。为什么现在和我在一起,反而变得那么拘谨啊?”希特勒轻轻的说道,似乎他很怀念当时的那种感觉。
“领袖阁下!”听了希特勒的话,季明猛的开口了,“因为您是我的上司,同时也是我的长辈。何况那时候我的年纪还小,而现在我已经长大了。所以,我现在不能像当初那样对阁下使小性子了。不过,请阁下您放心,无论何时何地,只要阁下需要我,我和我的手下将永远效忠于阁下您。”季明此时说得是慷慨激昂,但是却略微显得有点言不由衷。
不过,好在希特勒现在仍然处于极度的兴奋之中,所以他并没有发觉季明有什么异常,接着他笑了笑,对季明说道:“威廉,你知道巴伐利亚对我们来说有多么重要么?”
“知道,阁下!”季明立刻开口说道,“首先,巴伐利亚可是阁下您的出生地,另外,我们国社党最早的发展也在这里。还有,从1923年以后,巴伐利亚一直是我们党重要的基地。”季明在按着他的理解说道。
“不但但是这样!”希特勒微微的摇了摇头“还有,巴伐利亚是我的梦想”希特勒他猛地开口了,“我原来只想得到巴伐利亚的控制权,却没有想到,经过我的奋斗之后,我竟然得到了全德国。威廉,你说是不是很神奇啊?难道上天在保佑我?”希特勒他仰着头,看着天上的白云似乎在喃喃自语。而季明此时也不敢打扰这位仁兄的好梦,呆呆的坐在他的边上,默默的看着路边的风景。
三十分钟后,车队驶出了高速公路,开进了慕尼黑的市中心。慕尼黑的老皇宫将举行新总理的就职大典。虽然12月的骚乱影响了部分风景(比如说,慕尼黑市政厅到现在还没有修好),但是这并不妨碍国社党为其包装的就职典礼。下午的慕尼黑已经是万人空巷,几乎所有的市民都被组织起来欢迎德国的新总理。
就职仪式在慕尼黑著名的统帅堂举行。此时,除了台下的大约三万名普通慕尼黑市民以外,还有大约几千身穿褐色制服的党卫队士兵。和在党卫队士兵的左边,整齐的排列着另外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装束和党卫队的样子差不多,不过衣服的颜色却不是褐色,而是令人窒息的黑色,而且他们的头上戴的也是德国的M1918钢盔,完全不像党卫队脑袋上扣着的小圆帽。不过,他们的右臂却没有佩戴纳粹党那耀眼的红色反向万字袖标,虽然袖标也是红色,但是中心却是一个白色的尖盾,尖盾的中间是两个黑色的歌特体,不过里面的内容却是两种,一个是SD,而另外一个则是HS。这些平均1米八以上的身高的人,让他们足以傲视在下面的所有人,和旁边的党卫队相比,他们显得更加有生气及杀气。
当希特勒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时,下面的人群立刻欢声雷动起来。希特勒显得非常的高兴,他微微的朝下面点了点头,然后来到正对着路得维西大街凯旋门的一座青铜雕像前。雕像上刻着胜利的奥丁大神。此时的他正一边搂着他的情人。一边高举着胜利的战旗,而他的脚下则匍匐着一头雄狮。这是为了纪念1870-1871参加普法战争的巴伐利亚军队的雕像。希特勒和希姆莱来到那里,他们恭敬的向雕像行了一个鞠躬礼。接着在将近五万人和一大堆狮子(统帅堂前有大约八只狮子,代表了建造慕尼黑的狮王亨利(Koing Lowe Henrry),还有巴伐利亚最杰出的统率(另外的两个铜像冯·;提利伯爵和卡尔·;菲利普王子)的注视下举行新任巴伐利亚总理的就职仪式。
也许是突出德国人的节约精神,或者可能希姆莱不敢抢希特勒的风头。总之,仪式举行的很简短。在经过一番装模作样的宣誓后,然后希姆莱只是恭敬的接过了希特勒递给他的委任状,整个就职仪式就几乎结束了。就在人们准备离开的时候,忽然他们发现军乐队奏起了德国国歌-《德意志高于一切》,于是,一头雾水的人们立刻都站原地,然后拿自己的右手捂着心脏,慢慢的跟着唱了起来。接着,在国歌的伴奏下,希特勒踏着缓慢的步子来到了台前。然后,两面旗帜从后台抬了出来。旗帜压得很低,它并没有停在希特勒那里,而是直接的扛到了下面的两只穿着制服的队伍前。
看到旗帜的到来,两边的队伍立刻齐刷刷的立正,然后对着旗帜行起了注目礼。“注意!”在前面带队的指挥官大声的命令自己的下属,旗帜在队伍的前面停了下来。然后掌旗者慢慢的打开了旗帜,是两面红色的国社党党旗。
上一节 目录 下一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90节
《德意志的荣耀》 第90节
作者: 盖世太保
“全体党卫队、保安局、总理卫队的人员注意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季明跑到了主席台前。他侧着身子,英俊的脸正对着站在旁边的希特勒。接着,一个人手持一把长长的佩剑从后面走了出来。他恭敬的把那把剑放到了季明的跟前,而季明他则立刻伸出左手按在剑柄上,然后右手半抬,小指和无名指攥在手掌上,而拇指,中指和食指则高高的指向天空。(这个高举的三个手指代表着上帝、荣誉、祖国)
看到季明这么做,在台下的其它人也都仿效季明的样子举起了手。只不过,他们左手前没有剑所以并没有抬起。
“跟我宣誓!”季明对这着麦克风冲着下面大声的喊道。
“是!”听见自己指挥官的高呼,下面的人都高声的回应道。
“我以万能的上帝的名义向我的领袖,同时也是德意志帝国的总理的阿道夫·;希特勒,宣誓我忠诚及勇气,我发誓服从领袖的命令,一直到死亡为止。请万能的神保佑我。”季明大声的宣读起他的誓言。
“我向领袖,同时也是德国总理的阿道夫·;希特勒,宣誓忠诚及勇气,我发誓服从领袖以及指挥官的命令,一直到死亡为止。请万能的神保佑我。”下面的人也大声的重复自己的誓言,声音整齐划一让在场的其它人不寒而栗。
宣誓结束后,所有的人并没有离开。希特勒点了点头,他接过身旁的一个副官递上来的一柄短剑,郑重其事的交给了季明。“我的荣誉是忠诚!领袖万岁!”季明先向希特勒敬了一个标准的举手礼,然后恭敬的接过短剑,这把短剑是季明从世界第一刀具城索林根的埃克霍姆公司定做的,全长二十厘米。握柄采用黑色(党卫队是褐色)塑料外加珐琅,剑身宽厚,上面用歌特体刻着“我的荣誉是忠诚!”,鲨鱼皮的剑鞘非常的漂亮。
“谢谢!”虽然是自己设计,而起还是自己花钱买的,但是接过希特勒递过来的剑,季明还是非常有礼貌的说道,接着,其它人也都通过在场的工作人员领到了自己的短剑。
等宣誓和授剑仪式结束后,希特勒再次站到了前台,他在台上发表整场仪式中最后的讲话:“在德国,最贴我心的城市就是慕尼黑。作为一个青年,一个军人,一个政治家,我就是在这里发迹的。这个城市是用1923年在这里牺牲的同志的血洗礼的。先生们,你们的任务,是艰巨的。因为帝国政权不得再受巴伐利亚的特别运动或分裂分子的骚乱的干扰。因为这对国家的政治安定是很重要的。做为德意志的领导者,我必须完成俾斯麦之未竟事业:只有对帝国之利益有用,州才成其为州。”
希特勒讲完之后,场下的人再次爆发出极其热烈的掌声。整整十分都没有停息,
第四篇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便宜老舅的朋友
第一百一十七章 便宜老舅的朋友
党卫队、帝国保安总局和帝国总理卫队联袂在慕尼黑的宣誓活动一下子通过电影和广播向全德国播放。这个活动对于正在逐渐恢复元气的德国来说,特别是自德皇退位以后这种类似集会的全民宣誓活动还是没有过的。于是,几乎所有的德国人的注意力全部都集中在那里了,看见党卫队和保安局抢了先手,其它的纳粹部门也不甘示弱起来。
当然,最先冒头的还是罗姆的冲锋队。2月12日,他急急忙忙的率领着自己大约四万人的冲锋队来到了慕尼黑的统帅堂对着北方宣誓(而此时的希特勒已经回柏林了)。虽然场上的气氛很热烈,也很热闹,不过由于是临时决定的,所以组织上稍微有点混乱。比如说,很多冲锋队员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有的还在家里吃饭,就被自己的小队长给拉了出来,然后如同呆子一般在太阳底下晒了半天。最后听完罗姆一顿乱七八糟和驴唇不对马嘴的训话后,然后就是每个人对着纳粹党旗宣誓。不过由于时间稍微的紧张了点,宣誓后面应该配发的几万把短剑没有着落。于是罗姆的智囊团做了一个天才(天生的蠢材?)般的决定,大家拿出随身佩戴德刺刀,如果没有刺刀的拿匕首,没有匕首的只能拿水果刀,如果没有水果刀的话,唉,那只能拿菜刀了,反正只要是刀就可以了。然后,拿红布一包,就草草的交给那些人。虽然是出闹剧,但是还算演的比较圆满。而跟在冲锋队后面宣誓的是希特勒青年团,和冲锋队完全没有准备相比,希特勒青年团的领导人巴尔杜·;冯·;席拉赫显然是早就有所准备。不管是仪式还是物品,准备的都非常恰当。但是他们宣誓的地点是在柏林。之后,类似的国社党组织都纷纷对德国政府和希特勒本人表示自己的忠诚。很快,这股风潮在戈培尔的宣传攻势下达到了顶峰。从开始德各个自治州,然后是各个城市,最后这股风席卷到了普通德乡村。甚至在小城镇上,人们都被一系列的群众集会、游行和壮观的场景搞得眼花缭乱。原先各种各样的自发性质的群众组织,都被自愿德“协作”进了国社党的组织。慢慢地,每个公民都发现自己与当局有了牵连,人们熟悉的老街被换上了新名。例如,在赫尔纳城,拉道斯广场成了阿道夫·;希特勒广场,而首都柏林的贝贝尔大街成了赫尔曼·;戈林大街。几乎每天都有新组织出现:什么母亲乡间学校、母子福利组织、儿童野营团、食品供应福利组织等等,真是层出不穷。
总之,褐色风暴席卷了德国的各大城市乡村,甚至是农村。表面上看,似乎没有流血。那些国会中政客的则开始不断德挂在口中的“协调”两个词似乎验证了人们的看法。但是他们没有看到的是,党卫队和冲锋队都在全国各地都秘密建起了不少集中营。
在一股宣誓的风波结束后,很快另?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