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这个条约是在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问世的惟一能够加强中国抗战地位的国际法律文件,也是中苏关系发展道路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要知道自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之后,英、美、法等国家强行扣留了中国政府以付款购买的五百多门火炮、三百五十八架飞机、五万多支步枪、六千挺机枪已经大批的弹药,这些武器物资的总额超过一点五亿美元。
即便是与日本走得极近的德国,也依然坚持完成了最后一批次的交易,相比守信的德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就是一群无信无义的猪猡,卑鄙无耻的小人,尤其是自我标榜高贵白人主义至上的英国人和法国人,实际下更是龌龊下溅不堪,张学武估计可能是这两个国家的人太爱干那些没**子的事情,干了龌龊下流事却又怕人说,说以才一门心思的自我标榜。
在这些国家的眼中只有永恒的利益,对于这样的国家来说,如果你敢于去践踏他的所谓准则,那么你将成为他的战略合作伙伴,如果你不敢,那么你就是他所打击掠夺的目标而已。
在张学武看来,苏联与中国方面主动寻求缔结《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从形式上看,它仅限于两缔约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原则,保证两国互不侵犯和不支持侵略,但从其内容和日后所起的实际作用来看,对进一步消除两国以往由于种种复杂因素导致的不友好关系的影响,对确立两国战时的互助合作关系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同样在苏联人这里,美国人、英国人、法国人的永恒利益的标准同样适用。
不过对于几乎没有任何黄金储备的中国政府来说,就需要每年按照下列货单向苏联提供商品与原料,诸如 茶叶、皮革、兽毛、锑、锡、锌、镍、钨、丝绸、棉花、桐油、药材、红铜等等,中国政府每年具体交付货品的种类与数量由苏联方面确定。
张学武看了一下地图,估计苏联援华武器和军事装备的两条主要运输线应该与历史上没什么区别,一是由苏联塞瓦斯托波尔、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海运至香港、越南海防或缅甸仰光,经滇越铁路或滇缅公路运至中国腹地。二是利用汽车由阿拉木图经霍尔果斯、乌鲁木齐运至兰州。
张学武记得在中国抗日战争初期和中期,苏联以优惠军事贷款的形式共向中国提供飞机共计一千二百八十五架,其中歼击机七百七十架、轰炸机四百一十五架、教练机一百架。不过苏联援华歼击机的主要机种是И…15和И…16,相对日军的九二式与九三式驱逐机,这两款战斗机还能够胜任,但是如果面对日军自行开发的零战或者诸如BF…109F这样的战斗机,那么И…15和И…16就相差太远。
此番日军进攻中国,南北两线的数十个日军师团在高歌猛进,或者在严密封锁严阵以待,中国军队在淞沪进行了顽强的抵抗,但是在整个山西中国军队却丢盔弃甲,晋军、中央军、西北军、八路军等部固守晋西北,与绥远的热河军团所部形成依托,凭借中条山地区日军形成了对持状态。
中国军队的屡战屡败将苏联人着实的吓出了一身冷汗,他们需要一支可以确实有效牵制日军主力北上的部队,张学武的热河军团无疑是最佳的选择,实际早在1937年初,张学武就派冯和平这位热河、察哈尔、绥远的三省联办秘书长秘密访问苏联。
冯和平在苏联受到了无比热情的接待,苏联对援助绥远包头工业区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不过张学武非常明白,苏联人是奔着BF…109F多用途战斗机和豺式坦克等中德合作项目来的。
张学武可没有民国政府顾维钧那样大外交家的才能,张学武会的就是耍无赖,让老子拿钨矿石、铁矿石、煤炭去换?老子什么都没有,但是老子什么都想要,这就是张学武的原则,可以说豺式坦克的性能以及实战之中的表现让苏联人也大惊失色,因为苏军现役所有型号的快速坦克在豺式面前都是不堪一击的,如果以豺式为蓝本放大的话,那么理论上大型的豺式坦克的设计和生产也仅仅只需进行一些必要的调整就可以。
张学武一直与苏联人勾勾搭搭却又不表态的主要原因就是南京政府方面还未与苏联签订《中苏互不侵犯条约》,他不能走到南京国民政府的前面去,有的时候步子太大也不是什么好事。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一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之不明意图(上)
第二百一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之不明意图(上)
(恭喜老眼镜与jjztcf兄晋升舵主,感谢所有支持正版订阅打赏的兄弟们小骑拜谢)
对于苏联方面,张学武一直保持一种谨慎的交流态度,德国方面虽然与国民政府越来越疏远了,但是对于热河方面,德国政府却在热河、香港之间设有秘密的联络站,德国方面BF…109G已经后续最新的迈巴赫发动机等等配件,以及德国方面根据豺式坦克设计的四十辆豹式中型坦克都通过瑞典的船由海参崴通过远东铁路由蒙古输送至绥远的定远营。
在物资运输上,苏联方面给予了热河极大的便利和支援,但凡热河所需粮食、物资、武器、油料等等,一概第一时间装车起运,一路上火车编组等也是第一时间通过绝不拖延。
而历史上定远营这里,亦是苏联方面选定援助中共方面物资的第一地点,但是由于历史上绥远被日军侵占,后期只能选择新疆进行有限的援助,相比绥远的定远营来说,新疆无疑是舍近求远。
现在定远营控制在张学武热河军团的手中,所以苏联方面决定将国民政府借款购买的一部分军械交给热河方面,争取让热河方向打通与晋西南、晋中的联系通道,不仅仅是自保,最重要的是进攻,有效的牵制不断在补充兵力的日本关东军,日本关东军的不断壮大已经让苏联方面克里姆林宫之内的斯大林深深的感受到了威胁与不安。
因为日军攻占太原之后,其登陆青岛的意图就已经相当的明显,日本人囤积的战略物资和储备根本不足以支撑六十个师团同时作战之消耗,这种巨大的物资消耗在日本人看来是相当的可怕,所以在攻占了太原之后,日军关东军下属的二十五个师团返回东北三省,其余部队编成华中派遣军与华北派遣军。
关东军的主要任务就是彻底的断绝热河的经济和交通,进行围困战术,利用封锁绞杀热河军团,等张学武所部人心大乱之后,在全力攻击一成而下。
日军大本营与参谋本部的作战意图就是寻求中国军主力再进行一次淞沪会战一样的决战,争取利用二到三次大型会战彻底击垮中国军的全部主力,使国民政府方面彻底屈服。
由于关东军所部抽调了二十二个师团,所以陆续的日本本土的筹建部又开始新的一轮征兵和动员,大量的预备兵开始由朝鲜海运抵达东北三省进行训练,可以说大日本帝国这次几乎是把自己的家底子都掏了出来,就连原本退役的大正十一年式七十五毫米L26山炮与三八式的各类型火炮又一次重新列装服役。
原本以为日本关东军从四十七个师团减少到了二十余个,苏联方面还没等松口气,结果日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扩编,让苏联人无比气愤的是美国人和英国人,美国人是出于商业政治的需要,向日本人发放了二笔共计…七亿美元的低息专项贷款,日本人用这些贷款在美国大肆购买废钢铁、航空发动机、机床、甚至武器,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几家军工厂甚至给日本人生产九二式重机枪和6。5毫米子弹。
美国人在借给日本人钱,让日本的进口拉动美国颓废陷入危机的经济,而英国则怕日本过快的倒向德国,所以也对这个一战时的狗腿子小弟放宽了政策,给予了日本四千万英镑的贷款。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代表团没能从英国借到一分钱,从美国也只慷慨的得到了五百万美元,这些美元不能用于购买军事以及相关的产品,只能购买医疗用品,可以说日本人的穷兵黩武与历史上一样,都是美国人与英国人在支持,以至于日本人才能不断发动战争从中国掠夺大量的贵重金属继续向美国人购买废钢铁以及武器。
美国人卖给日本人的是武器,给中国人的则是买药的钱,所以国际事务上根本没有所谓的正义与非正义,也从来对与错,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的,谁的拳头大,谁说的话就是真理,公理恐怕只有在我方大炮射程之内了。
德国人与苏联人在悄悄的勾搭连环,在政治上希特勒主宰的德国与斯大林控制的苏联是两种水火不相容的体制,但是德国怕苏联扼杀其的崛起,而苏联人则担忧德国人崛起后将会把手中的武器对向红色帝国?
德国人与苏联人都在担忧之中,所以1937年的苏德关系变得非常的微妙,甚至有些怪异德国人与苏联人,也就是日耳曼人与斯拉夫人有一个非常明显的共同点,这两个民族对于土地都十分的异常热衷,可能早先都是海盗出身?所以才会对土地如此的执着?反正在张学武看来,无论是日耳曼人还是斯拉夫人,祖辈肯定都不是特别的富裕,所以总惦记着别人家里的东西,说通俗一点就是其有极强的侵略性。
所以这也就注定了苏联人与德国人在暗中勾勾搭搭,而在明面上双方却都又相互诋毁不已,这就是所谓的国际政治,立牌坊的*子。
否则苏联人也不能睁一眼闭一眼让德国的军火大量的通过海参崴经由蒙古运抵绥远,苏联人非常清楚这些武器弹药都是用来抗击日本人的,而日本人过于强大的关东军已经对远东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日军在二个多月的时间里就给予了南北两线超过一百五十万的中国军队以重创,甚至兵临城下中国军队还能坚持多久?这是苏联此刻最为关心的,因为一旦日本人完全的占领了中国?那么日本人将得到大量之前他们想都不敢想的资源。
苏联人的总参谋部的参谋们显然比日本人参谋本部的那些激进分子胆量还大,苏联最高统帅部的战略参谋们认为一旦日本征服了中国,哪怕仅仅与中国政府划江而治,那么日本就会得到前所未有的战略资源,如果日本在夺取了东南亚以及印度支那的石油资源的话,那么在远东以及整个亚洲将没有人能够抵挡日本人的战车。
因为日本人在侵华过程中特别注重保护欧美利益这点,更让苏联人感到危机重重,共产主义的幽灵是几乎所有欧洲国家最为痛恨的,他们痛恨共产主义的程度甚至远远多于痛恨法西斯主义,所以欧美各国对于亚洲的日本一直采取一种绥靖政策,这种政策的由来更多的则是因为日本人所拥有的联合舰队,这支在总吨位上已经名列世界三甲之内的庞大舰队,这是一支任何国家乃至政治国际联盟都不敢轻视的战略力量。
不过眼下张学武已然不是特别的担心了,因为他早就给了冯和平具体的指示,那就是该给苏联方面看的东西就给他们看,不该给的坚决不给,对于苏联人是能要多少就要多少,因为张学武知道,随着欧洲局势的紧张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扩张和英法的绥靖主义,苏联人也很快会在三年之后彻底的抛弃中国这个利用过的盟友。
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更没无缘无故的恨,各国都是出于本国的最大利益角度去处理国际事务,这些都是无可厚非的,要怪就只能怪自己不够强大
不过张学武相信无耻的英法这会恐怕正算计着如何将德国与日本的祸水东引,绥靖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变相的妥协,让德国感到西线无威胁,这样一来就能够在东线大展拳脚,让德国人去打全世界都最憎恨的红色帝国,岂止是一箭双雕那么简单?
与苏联方面的合作张学武还把握着一个原则,那就是给予德国人的一定要比苏联人多,如果苏联人提前研制出了T…34坦克,那么东线的T…34危机提前爆发,恐怕就不是德国人攻入斯大林格勒了,而是苏军攻入柏林了,可见当年东线的T…34危机对于德军的严重威胁程度。
以至于改变了德军的整体坦克设计路线,虎王以及后续重型和超重型的E系列坦克鼠王等等,张学武没打算制造T…34T坦克,其原因非常简单,因为他承受不起机械化兵团的油料消耗,说白了打仗打得是工业基础和军工产量,德国人的武器设计确实精益求精,就连坦克内驾驶员的座椅都要考虑到舒适程度,要经过七十九道程序才制作完毕,相同的苏军TB系列快速坦克的座椅,不过是几块合成板加泡沫而已,苏德战争期间苏军T…34坦克座椅干脆是铸铁的,同等的技术层面之上,在质量与数量达到一比六的危险警戒线时,质量最终要被数量所淹没。
不过张学武不造是不造,他派冯和平向苏联人提出支援化工厂、石油探勘设备、炼油厂、大量的机床和锻轧设备,张学武未雨绸缪在做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