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因为枪声一响战机就已经失去了,所以作战小队就没继续搜索附近的宅院,寻找日军中支派遣军司令官多田骏大将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一)
第二百六十四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一)
黎明时分,在反复确认了安全之后,多田骏在一个中队的保护下查看了被袭击的司令部?朝香宫鸠彦亲王殿下的头颅竟然被中国军的奇袭小分队给割走了?多田骏脚下一没留神,直接一个跟头扑倒在地,把嘴唇摔了一个口子也浑然不觉。
丢失了一面陆军联队旗是对整个大日本帝国皇军的侮辱,也是陆军的耻辱,但是一名身为中将,尤其还是前任中支派遣军代司令官的朝香宫鸠彦亲王殿下的头颅都被中国军割走了?这让自己如何去面对天皇陛下?如何去面对国内殷切盼望胜利的民众?为什么在这个节骨眼上还会发生这样的事件?
朝香宫鸠彦亲王这个白痴如果不是一直惦记着入城的荣誉,先回东京一切不都解决了吗?仔细一想,多田骏也是万分庆幸,正是因为朝香宫鸠彦亲王在司令部,他才另择他地,如果朝香宫鸠彦亲王回了本土,那么昨晚被中国军击毙割去头颅的恐怕就是他自己了,心有余悸的多田骏摸了摸自己的脖子,他知道此刻一切的发怒和躁动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所以深深的吸了口气对自己的副官长道:“立即停止进攻,全力搜索潜逃的中国军小分队,发报给大本营以及参谋本部,将这里的事情原封不动的告诉他们,请天皇陛下做出最终裁决吧”
正在计划攻占南京庆典东京举行火把巡游的裕仁天皇当听到朝香宫鸠彦亲王被中国军击毙的并割走了头颅的消息后,一个人什么也没说,丢下一大群重臣独自一人离开了,留下的军政要员都面面相觑,裕仁天皇一向是以刚强著称,这次裕仁天皇吗,面对朝香宫鸠彦亲王之死显得有些失魂落魄。
进攻南京的战役已经持续了快两个月,中国军的军力在这段时间内已经有所增加,尤其是苏联方面通过绥远的定远营的大批军援已经通过晋西北输送至武汉和徐州,而且多大九个师的南京中央军在中条山附近开始大批换装,而热河、察哈尔的整体门户的四座堡垒城市亦无法取得突破。
最惊人的是有情报显示热河军团似乎还藏有一支全机械化的部队,这支部队就是出现在南京佩戴虎贲臂章的第一机械化旅的集群所属,仅仅一个旅就将第六师团的步兵第十一旅团在短短半个多小时的时间内打了个全军覆没,如果这支部队倾巢而出在平坦的华北或者东北平原上,在配合以热河军团犀利的BF…109K战斗机,帝国皇军那支部队能够挡其锋芒?
裕仁天皇独自坐在大正殿的休息室内,他不是蠢货也并非傻蛋,裕仁天皇已经听了太多太多的豪言壮语,什么三个月征服支那,什么支那军不堪一击,什么一周攻占南京等等,结果一个淞沪打了三个月,热河打了快一个月伤亡了五万多将士,结果是一个城市都没占领,还要集中五、六 个师团的兵力构筑防线,以防中国军热河军团随时可能进行的大规模纵深突破反击。
裕仁天皇在为这场大规模的战争而担忧,全面陷入中国战场对于日本的全局大战略是一种本末倒置的行为,日本拥有了满洲的资源经过不断的消化就足够形成有效的战斗力和战略消耗供给,日本缺少的是石油与橡胶这样的重要战略资源,而这些资源都在东南亚被美国、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瓜分占据,马六甲海峡可以轻而易举的封锁日本的原油喉咙,大日本帝国退出华盛顿海军体系之后,已经拥有了世界第一总吨位的水面战斗舰艇部队,但是却没有足够的石油让这支舰队充分的发挥作用?国土狭窄资源贫乏的日本所面对的每一次挑战都是只能赢不能输的,因为日本一旦输了就将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对于陆军裕仁天皇此刻只能用无语以对去形容了,承德之战的惨败之后,裕仁天皇不顾海军方面的愤怒与压力,毅然停建了二艘超大型的战列舰的建造计划,而是改为建造三艘新锐航母,其余的资源全部投入到了陆军的身上,新的野战重炮旅团,新的战车旅团,防寒的被服,大量的新式装备在部队内部迅速列装,甲种师团淘汰下来的武器武装乙种师团,并且组建最新的独立混成旅团以适应在中国腹地作战的需要等等。
这些该死的混蛋对自己的承诺没有一条能够做到的?自己顶住了来自海军方面的巨大压力,但是陆军却不给自己争气,战争初期裕仁天皇看见了淞沪的巨大战果当时欣喜异常,因为在有几次这样的胜利,中国军的主力就会被击垮,无论多么苛刻的和谈条件中国政府也都会接受,但是让裕仁天皇意料之外的是下面的将来竟然孤注一掷的进攻中国的首都南京?
开弓以无回头路了,最后他被迫发布了攻占南京的命令诏书裕仁天皇十分的清楚一旦帝国皇军进攻南京,这场中日之战很可能的最后结果就是双方必须有一方完全的倒下去,中日两国已经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了。
裕仁天皇突然想起了被扩大派赶走的石原莞尔,那是一个头脑十分灵活的家伙,似乎应该让石原莞尔回到参谋本部才是,而且现在德、英、法、美等国都向中日双方建议将南京划为非武装区,交战的两国军队都不得进入,由德、美、英、法等过派出一定数量的部队在非武装区值勤监督。
在裕仁天皇看来,在南京无意义的消耗不如进攻徐州打通陇海线实际得多,让华北派遣军与中支派遣军会师徐州,转而进攻武汉,这才是征服中国的正确路线,是下决心停止在南京城下无意义的消耗的时候了久攻不克的南京城带给大日本皇军的除了伤亡只有伤亡了
当裕仁天皇回到大正殿,说出的第一句话就是诸位让我们如何才能在最为有利的条件下结束这场战争?
一众大日本帝国的重臣全部目若呆鸡,裕仁天皇愤怒的一拍桌子道:“你们鼓动挑起了这场不死不休的战争,消耗了帝国无数的资源与皇军将兵的生命,但是却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场战争?让石原莞尔来见朕吧”
裕仁天皇一番没头没脑的话让在场的众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终止这场战争此刻对于帝国来说无论是外交上,还是军事上都是十分有利的,不过如果贸然终止这场战争的话,那么势必将会有人对停战负责,二十余万皇军将兵的伤亡该如何处理?天文数字一般的抚恤金何处而来?日本与中国的历次战争都得到了无数的赔偿与好处,如果没有获得足够的筹码来粉饰这场胜利的话,陆军大臣的辞职,内阁的倒台都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到手的权力没有人愿意在轻易的放开,所以对于裕仁天皇的停战提议,众人显得十分的谨慎,或是神游天外,或者眉头紧锁闭口不言,或者干脆嚎哭抹泪,这在几乎全世界所有国家的最高政治决策核心层不可能出现的行为,在堂堂的大日本帝国的大本营御前会议上则是经常出现的情景,自己反对却又丝毫说不出任何道理的情况下,无论是政客还是军人,最后的绝招就是嚎哭抹泪,哭你天皇一个心烦意乱,将事情无休止的拖延下去。
裕仁天皇愤怒的站了起来大吼道:“现在朝香宫鸠彦亲王的头颅都被中国军割去了,大日本皇军的荣誉早就不复存在了,步兵联队旗也被中国军队所缴获,这些耻辱你们都准备强加给朕吗?这就是你们信誓旦旦的保证吗?攻占了南京之后中国军会投降吗?你们谁告诉朕?”
面对裕仁天皇的愤怒,最后参谋总长载仁亲王无可奈何的看了一眼近卫文麿道:“陛下攻占南京的政治意义却是要大于军事意义,我军在南京城下已经付出了难以想象的巨大伤亡,现在距离破城已经只是时间问题了,我看此刻不宜撤兵否则前方将士的士气会遭受重大挫折的。”
裕仁天皇看了看担任参谋总长载仁亲王皱了皱眉头道:“扩大与不扩大战争是帝国的核心战略所在,我们在南京已经发动了多少次总攻了?伤亡的将士现在住满了九州几乎所有的医院,那些大量死在船上的伤员让朕每每想到就寝食难安啊这是战略决策的失误,不能为了我们的面子,让下面的将兵去做无谓的牺牲,必须停止进攻南京,一方面相应欧美各国的要求,提议将南京设立成非武装区,政府内阁方面全力配合,另外一方面囤积物资和弹药补给,立即撤兵的所谓机会弛懈麻痹对手,突然对中国第五战区的部队发起猛攻,消灭第五战区的主力部队,占领徐州这是战术上与军事上的双重配合。”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二)
第二百六十五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二)
身为日本帝国首相的近卫文麿是日本典型的贵族政治家,法西斯**侵略政治的推行者,由于家族和天皇的渊源,近卫文麿自幼深受天皇家屏藩的严格家教与训练,三岁起便有祖母带着参拜皇室,尊皇尽忠的封建lun理在他心中打下深刻的印象,不过这不并妨碍近卫文麿提出自己的意见,历史上曾经三次组阁的近卫文麿可以说对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是一种极大的推动。
裕仁天皇提出的停战等于是在要他的近卫内阁倒台,而后的国际政治上的欺骗就等于是在国际上宣告他近卫是一个没有信誉的家伙,而一个没有信誉的家伙怎么可能代表一个国家?此刻近卫文麿的心情复杂到了极点。
不过裕仁天皇可感受不到近卫文麿的万般纠结,在他看来臣下为他以及日本帝国无论做什么都是应该的,裕仁天皇已经把自己摆在了神坛之上,但是关键在于近卫文麿并未将他看做神,近卫文麿尊崇的是皇道主义,这与简单的武士道精神是有本质的区别的,可以说近卫文麿等于是透过表面看本质,另外近卫文麿与裕仁天皇还有着很深的私交,所以近卫文麿更不可能将他的这个特殊的朋友当做神来崇拜。
对于裕仁天皇的安排,近卫文麿是满腔怨言有苦难言,最终近卫文麿也只能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南京战局发生了如此巨变,就连朝香宫鸠彦亲王都变成了无头的孤魂野鬼了,这仗在坚持打下去恐怕最后中支派遣军也会被彻底打残,趁着还战局战略主动的时候谈判假意停战,调集部队囤积弹药物资,用政治麻痹敌人,然后在给予敌人狠狠的一击?不过近卫文麿十分的清楚,帝国陆军进攻徐州的开始,就是自己内阁倒台之日,因为自己欺骗了整个国际社会,内阁倒台是唯一的选择,要放弃到手的权力还真不容易啊近卫文麿无奈的苦笑了一下。
裕仁天皇指示充当特使的载仁亲王,南京成为非武装区停战的前提就是归还朝香宫鸠彦亲王的头颅,这是开启停战谈判的先觉条件,为了麻痹中国方面,陆军大臣杉山元还相继提出了比如华北自治,赔偿军费等等条款,让中国政府方面对谈判信以为真,毕竟谈判这东西就是漫天要价落地还钱的事情。
多田骏站在西下的夕阳之下,望着残破不堪的南京城,枪炮声依然在响个不停,夜航的暴击机大队将西水门最后一段壁垒一般的墙堡炸塌后,残存的近百名中国守军进行了一场无畏的决死突击,弹尽粮绝的中国士兵最终全部倒在了冲锋的途中。
多田骏不顾部下的劝阻,换上士官的衣服背着干粮袋,如同一名送饭的伙夫一般,亲自前往视察了这处阵地,大日本帝国皇军的决胜精神先是在承德遭到了惨败,接着又在南京遭遇到了惨败,一百多名中国士兵的身上大多有绷带,可以断定他们是伤员,连伤员都组织投入了战斗,说明张学武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了,即便如此,南京城就有如一个吞噬帝国官兵生命的黑洞。
南京的每一条街道、每一栋建筑物,直到哪里被炸成了一片废墟夷为平地,否则就有中国军的士兵在哪里负隅顽抗,南京复杂的街道与城区坚固的建筑物让日军的进攻部队只能一点一点的如同蚂蚁啃骨头一般的进攻,如同工兵学校、金陵爱国女中、十三街大楼这样的地点都被中国军经营成了要塞一般,即便猛烈的轰炸与炮击也不能将其完全摧毁,只能依靠步兵一层一层的进攻,白天攻下的阵地到了夜晚很难在中国守军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反击下坚守得住,一个建筑物或者一条防线往往都要易手十数次,中日两军官兵在城区之内可谓弃尸累累。
虽然,在轰炸的配合下歼灭了中国军的战车部队主力,零星的中国军战车部队已经不足为患,但是中国军装备的大量自动武器和反坦克步枪与磁性手雷让攻入南京城区的帝国战车部队损失严重,独立第二战车联队与第四战车联队的全体玉碎让多田骏?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