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判,南京与上海将被划作非武装区,日本军舰与海军陆战队可以驻扎上海,陆军相应退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皆不得进入上海与南京非武装区,否则将视为挑衅,并要求在谈判前归还被中国军突击小队砍去的朝香宫鸠彦亲王的头颅。
对于日本人提出所谓停战蒋介石有些很不能理解?之前淞沪大战之后自己请德国方面大使陶德曼斡旋最后以日本人的苛刻条件华北自治而告终,这次日本人在占了绝对优势的情况下突然提出谈判,实在很难让人相信其的真实性与背后隐藏的不可告人的秘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四)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非武装区(四)
蒋介石可谓是中国政坛真正的不倒翁与枭雄王者,这么多年以来只有他算计别人,基本没被人算计过,但是日本人刻意称是个绝对的例外,日本人前前后后一共算计了英明神武的蒋公四次,所以现在无论日本人有什么举动,蒋介石都会感觉其中有阴谋。
而且,日本人把吃到嘴里的东西主动的吐出来?在蒋介石看来这绝对不是日本人的风格,因为日本人就算是吃了一嘴的屎,你也很难让其吐出来,这一点日本人是个性极其鲜明的。
最让蒋介石担忧的是所谓的国际联盟的调停,之前南京被日军猛攻国际社会九国公约组织都在装聋作哑,现在日本人在南京城下尸横遍野,进攻热河又撞了个头破血流,所谓的九国公约组织又跳出来拉偏架了?
之前被扣押在香港的军火也陆续被放行,英国人拖欠的中国政府购买的军需物资也开始陆续的交货,世界各国都在注目着这场战争,谁都不希望得罪强者,谁也都不介意去欺凌弱者,这就是世界最大的法则,置于其余的公约那些玩意,其被创造出来的最大用途不过是供人违反的而已。
实际上在这样一个有强权注定没公理的世界体系中,一切都需要自己去争取,衡量正义与否的不是行径,而是实力,有足够的实力作为后盾支撑,你的一切行为都将是正义的。
蒋介石作为担忧的就是日本人提出的那条撤军路线,临沂是徐州最为重要的交通战略门户,日军要从临沂撤退?而且还是一撤退就是几个师团?蒋介石也不是战略白痴,怎么能够不清楚其中的厉害程度?如果日本人撤退停战谈判是假,假途灭虢为真,那么李宗仁的第五战区就要被日本包了大饺子。
所以今天蒋介石将何应钦与白崇禧、李宗仁都召到了落日别墅,想听听他们的意见与想法,蒋介石在很多事情上并非是一意孤行刚愎自用的,否则他也绝对走不到今天,更不会有他蒋某人今时今日的地位,对于南京的那位张学武,蒋介石可谓是开动脑筋百般心思,对于蒋介石来说,内忧永远猛于外患。
武汉对于中华民国来说其意义完全不亚于南京,因为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于武昌,打响辛亥**的首役武汉经济繁荣,一度是中国规模最大城市,有东方芝加哥美誉,位居亚洲前列,武汉更是中华民国的诞生地和国民政府第一立都的首都所在。
但是,武汉的炎热的天气也不是一般人能够享受得了的,尤其在七月初武汉就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在落日别墅的南书房内,一脸笑容的蒋介石招呼何应钦、李宗仁、白崇禧等人道:“敬之、德邻、健生快快坐,大热的天先喝点冰镇果汁。
三位心急如焚的军政大员将委员长都是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也只好坐了下来,品尝着凉意十足的冰镇果汁,果汁虽凉,但是每个人急躁的心情却不是这一杯冰镇果汁所能安抚下来的。
燥热的武汉大火炉加上烦躁不安的心情,无论是何应钦还是白崇禧、李宗仁,此刻的心情都是起伏难定,何应钦等人十分佩服蒋介石竟然在如此大热的天还能一身长袍马挂一丝不苟的稳坐在哪里?显然这需要一份深沉的定力和心态。
蒋介石见三人都喝了些果汁之后,自己也喝了口凉开水,蒋介石很少饮酒,几乎不饮咖啡和茶,唯独对这凉开水情有独钟。
蒋介石犹豫了一下缓缓道:“今天将三位请来的目的,就是想听听诸位的意见,现在日本人响应九国公约组织的建议要在南京设立非武装区,日本人还准备先单方面撤兵,现在日本人的谈判代表参谋总长陆军元帅载仁亲王已经抵达了上海,我决定也拟派一个停战谈判团过去,大家认为怎么样?”
一听说停战谈判?何应钦就感觉自己的头顿时一大,因为蒋介石刚刚提到了日方的谈判全权代表载仁亲王是参谋总长,而今天所来的人里面李宗仁是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现在正指挥一大堆的杂牌军准备在徐州与日本人血拼,为蒋委员长减轻负担和后顾之忧。
而白崇禧是参谋次长,唯独自己是正儿八经的参谋总长,论身份载仁是日本亲王,自己何应钦则是黄埔元老,论军衔自己也是上将,论职位同样都是参谋总长,就连何应钦都感觉似乎没有比自己更合适的人选了。
蒋介石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何应钦,何应钦有些无奈的站起身道:“委座卑职愿意前往,因为九国公约组织虽然对日本人没有什么约束力,但是对我们可就是孙悟空头顶的紧箍咒了,而且我们也不能单方面的关闭和平谈判解决的大门,如果说日本人有诚意停战谈判的话,恐怕连日本人自己也不相信,日本人是以无信无义出了名的,不管日本人准备玩什么花样和把戏,我认为谈判是要谈的,但是在此期间一定要抓紧时间筹集物资训练调遣军队,作为再次全面开战的准备。”
蒋介石点了点头道:“敬之说得极是、极是啊我也是这样考虑的,日本人所谓的撤军路线实际上就是变相的对徐州我第五战区主力形成包围,可以说日本人那点伎俩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我们不能给日本人这个机会,但是我们也不能贸然拒绝九国公约组织的调解,而且南京成为非武装区对我军也是非常有利的,这次日本人提出的条件中包括了华北自治等等,除了南京与上海成为非武装区外,其余的一概不接受,现在日本人因为我们接受苏援的军火,在欧洲扇风点火,德国方面对我国方面也是日益冷淡,这点才是让我最为担忧的啊”
白崇禧望了一眼身旁的李宗仁,两人都同时长长的松了口气,既然蒋介石看出了日本人假途灭虢的把戏,那么他们也就不用在多余的杞人忧天了。
在李宗仁与白崇禧看来,蒋介石似乎与张学武一样,都是对于德国似乎太过倚重了?自1927年第一次与苏联断交后,似乎蒋介石就把目光瞄向了再一次大战废墟上崛起的西欧军事强国德国。可以说十余年间,蒋介石不仅从德国进口了大批的枪炮弹药、军援物资,甚至还直接引进了德国的军事人才和战争思想,到中日战争爆发时,德国在华军事顾问已达近万人次之多,精锐的中央军、热河军团营一级作战单位之前都曾经配备了德国军事顾问,这些军事顾问将德国人的严谨与正规化以及专业化都带入了中国军队之中。
但是太过依靠德国就让中国处于一种被抑制的地位,如同一旦德国彻底停止军售,那么中央军现在仅存为数不多的德械部队就将陷入两难境地,而苏械的供给又一次让蒋介石看到了希望,对此白崇禧也是非常无奈,谁让中国没有现成了工业体系的那?热河方面确实利用苏联提供的设备在制造坦克,但是这些坦克却没供给中央军,而且全部装备了热河军团的机械化部队。
对此军委会方面也是颇有微词,尤其 热河军团截留了大量的苏援卡车,热河军团的理由是缺乏足够的油料与司机运输这些卡车,这个理由让最高军事委员会顿时失声,因为热河军团转运来的八十辆苏制的TB…26轻型坦克现在还都停在武汉的第二百师的营地内,缺乏训练有素的装甲兵与充足的油料,第二百师的成军似乎还是遥遥无期,所以即便汽车与坦克都运抵了武汉,没有后勤保障、没有充足的油料、没有训练有素的车组成员,这些武器还是无法发挥应有的效用。
就如同李宗仁所部的桂系部队补充了一批苏制机枪,结果下面怨声载道,说什么太重不好操作等等,但是白崇禧可是知道,DP28捷格佳廖夫轻机枪可是1927年苏联军械局定型并开始制造,次年正式列装苏联红军的主力机枪。
其的标准军用代码为DP机枪,一般通称捷格加廖夫轻机枪,因为捷格佳廖夫轻机枪的供弹具为一个大圆盘状的弹盘,且捷格佳廖夫姓氏缩写为DP,所以国人又习惯叫它转盘机枪或者德普轻机枪。
在白崇禧看来捷格加廖夫轻机枪结构简单,全枪只有六十五个零件,制造工艺要求不高,听说在热河包头军工厂即便是学徒工也能把它造出来,非常适合大量生产,而且枪的机构动作可靠。该枪全长一千二百多毫米,枪管长六百零五毫米,枪管内有四条右旋膛线,火神轴线长达二百七十毫米,除了太重和前重后轻之外,DP28捷格佳廖夫轻机枪在精确度和射程上都是一件非常不错的武器相对从绥远运来的DP28捷格佳廖夫苏式轻机枪,国军列装的部队均表示该枪虽然性能十分出色,但是重量确实有些过大,普通的士兵很难背负其行军作战,更不要说挂在身上向敌军冲锋扫射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六十八章 唯独不要张学武
第二百六十八章 唯独不要张学武
不过与热河军团包头军工厂仿制改进的ZB…26改、MG34改等运用了西欧先进武器制造技术的机枪比起来,捷格加廖夫轻机枪连续射击后会因枪管发热致使枪管下方的复进簧受热而改变武器性能,影响武器的正常工作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热河军团正在大规模的扩军,所生产的武器基本全部自行装备,这一点国民政府最高军事委员会方面也是毫无任何办法。
李宗仁比白崇禧和何应钦考虑得还要多很多,虽然,第五战区都是地方派系的杂牌军,唯有汤恩伯军团是中央军主力装备了两个苏械武器的调整师。
对于热河方面将苏援的轻武器全部运送武汉列装中央军所部,少量配备给地方派系部队的举动,蒋介石还是非常高兴的,DP28捷格佳廖夫轻机枪的射击演示蒋介石也见过,虽然没有热河军团生产设计的ZB…26改轻机枪那样的轻便快捷,也不失为一件利器。
但是在眼下这种国际情况大势下,有武器装备就已经非常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和热河军团比?热河军团自己在包头拥有军火生产体系,包括小到机步弹药、手榴弹,大到一百五十毫米口径高爆榴弹,战斗机、坦克车、重炮而重庆的二十一号兵工厂现在仅仅能够生产一部分毛瑟步枪与马克辛重机枪,相比热河的生产与规模实在不是一个档次,这一点让蒋介石感觉酸溜溜的。
张学武拥有一个庞大的地下金融帝国为其输血,其又在热河大肆种植鸦片经过精练返销欧美市场,这巨大的收入蒋介石曾经看着眼红,不过当时张学武的羽翼已经算是丰满了,又有张学良作为其的后盾,等双十二事变之后,将张学良成功的挂了起来之后,完成削藩大业第一步的蒋介石在想转身对于张学武的时候,发现此刻的张学武不但从双十二事变中拣到了最大的便宜,而且还拉起了一支让日本关东军都日夜提防的大军,所以蒋介石的计划又一次推迟。
各怀心事的四人座了一会,蒋介石突然对何应钦道:“敬之啊此番之前我一件派遣孔祥熙与蒋百里赴德斡旋,你此番去上海与日本人谈判我想给你配你个得力的助手你看可好?”
习惯性点头的何应钦此刻刚想点头同意,突然转念一想被惊出了一身冷汗,何应钦与蒋介石两人当年可是喝了血酒,发了毒誓的结拜兄弟,蒋年长为兄,何年稍次为弟。蒋介石当年曾言:我的天下就是你的天下,有我蒋介石就有你何应钦何应钦也指天发誓:我何应钦为义兄效忠,生死不渝,虽肝脑涂地亦不悔
不过这一切在民国十七年的下野风波就完全变了味道,蒋何之间表面上亲亲热热,称兄道弟,暗地里却仍互相猜忌,实际上关系微妙,杀机四伏但是双十二事变之后蒋介石依然还敢用何应钦,其实何应钦也明白蒋介石是看穿了其中的主要问题所在,那就是你何敬之是头大脚小之辈,说白了就是何应钦没有什么自己的铁杆的部队,聚集在何应钦身旁的大多是乌合之众,所以无论怎么闹蒋介石都不怕,他有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能量,而且蒋介石也在其中体现自己的胸襟,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变相的示威,让所有想反对自己的人都掂量掂量
所以在接触张学武的问题上何应钦一直十分的谨慎和小心,即要点到,又不能过分张扬
这次蒋介石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