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底消灭铲除不可。

而且,蒋介石还占据着国府引领抗日的大意,如果张学武不服从国府的战略安排,那就是蓄谋的故意保存实力,舆论可以捧你张学武上天,一样可以送你下地狱,届时看看你还有多少忠心于你张学武的部下?

对付张学武蒋介石有很多种办法,只不过蒋介石不想给外人一种相煎何太急的感觉,而且身处高层决策者最大的忌讳就是狡兔死走狗烹的结局出现,为人如同立事起意一般,厚道总是没错的,厚道自己人,平衡己方阵营之内派系之间的利益,使其之间微有间隙,以雷霆手段处置敌对之人,此为上位者

蒋介石最后将手指点到了徐州上面,用力的敲了敲道:“我们前段时间经过淞沪、南京二大战役损失十分惊人,中央军精锐所部几乎十不存三,现在日本人的载仁亲王明着在上海与我们谈判,实际上日本人是在胡搅蛮缠,徐州是自古兵家必争之地,断无放弃之可能,李德邻以一众杂牌之部的第五战区御敌应战,面对南北夹击的日军胜算不大,大家看一看有没有什么办法拖延日本人的进攻,分散并且有利的牵制日本人的兵力?”

蒋介石的话让在场的李宗仁、顾祝同、陈诚等人顿时微微一愣,很显然蒋介石此话是有所指的,在场的人都是职业军人出身,偌大的沙盘除了刚刚插上第十战区标识的热河方面,就剩下盘踞在晋西北中条山一带的国军主力了,但是与第十战区所部相比,盘踞在中条山一带的国军近三十万部队的战斗力恐怕还不如第十战区的二个军。

而且十分奇怪的是山西虽然划入第十战区,但是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部却亦未撤销?阎锡山还是第二战区上将司令长官,在中条山的中央军与晋军所部也并不归第十战区指挥?

这与军政部战区划分隶属军令规定形成了明显的抵触?所以大家都十分明白张学武的第十战区的所谓处境。

这世界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谁先开口就是顺了蒋介石的意,但是得罪的是张学武,等于挖坑给张学武跳,给别人挖坑显然是非常遭人记恨的事情况且张学武此刻是势力大增,第十战区兵强马壮,青年军整个一个系统的建制番号都给予了第十战区,最高军事委员会的意图非常明显,你第十战区能养得起多少部队就可以自行编制多少部队,除了虎贲师与荣誉一师外,其余的各师经费只有正常的一半,其待遇与第十八集团军与第四路军相仿。

中央军的身份,杂牌军不如的待遇,这就是第十战区各部队真实的处境,不过大家也都清楚,张学武的背后有一个秘密的大财团,在美国进行了巨额的投资,不断的向热河方面进行输血,否则仅仅依靠张学武贩卖鸦片和其衍生产品根本无法维持如此庞大的部队消耗,加之有苏联方面的几次提供的巨额贷款军购,张学武堪称兵强马壮

所以,这会李宗仁与顾祝同、何应钦等人都是一副凝思苦想的模样,李宗仁与何应钦是不会去替老蒋分这个忧的,顾祝同在装傻充愣,胡宗南与汤恩伯等人级别不够不能妄言,而说话够分量的就只剩下陈诚了

陈诚十分无奈的看了一眼顾祝同,蒋委员长的场必须有人捧,否则老头子发起脾气来又将是一番雷霆大怒,搞不好殃及池鱼是小,让老头子认为自己对其不够忠诚,不肯替其解忧才是**烦。

陈诚犹豫了一下对蒋介石道:“委员长卑职认为当前日军的战略部署与举动意图实际上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日本人是在逼着咱们自己翻盘,让九国公约组织以为咱们破坏何谈进程,重燃战火实际上日本人近期的军事调整部署的意图就是与我军在徐州进行大规模的战略决战,彻底打通陇海线,让华北的日军主力与华中的日军主力部队会师,一味的向徐州增兵被动防御,对我军十分不利,我方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等待日本人在上海撕破脸皮,然后以第十战区主力全力进攻山海关一线,复克锦州,切断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日军的联系,从战略上分割日军主力。”

“非常不错辞修的这个想法非常的不错”蒋介石满意的点了点头,陈诚心里却也是叫苦不已,这话传到张学武的耳朵里面恐怕要将张学武得罪到家了。

陈诚也是几起几落荣辱不惊的人物,由于蒋介石一直对其的恩宠不变,所以无论陈诚吃多大的败仗,也丝毫撼动不了他的地位,其指挥的第十八军由二师建制编为五师建制,即便进剿鄂豫皖苏区吃了大亏,被何应钦、顾祝同、熊式辉等人群起而攻之,蒋介石毅然将第十八军改编为二军八师建制。

李宗仁在旁看得明白,陈诚是老蒋的心腹,李宗仁对于陈诚的所谓军事才能也不便评论过多,决定一场战役胜负的因素实在太多,很多事情并不是兵多武器好就理所当然能够打胜仗的,打败仗谁人没有过?只要不一次性败家到了无法东山再起的份上,就还不算是彻底完全的失败。

李宗仁很欣赏陈诚曾经所言,与其不战而亡,孰若战而图存还提出过牵制日军主力,使敌自东而西,不使其由北而南的战略,由此可见在战略上陈诚也并非一无是处,其的着眼点很有一番见地。

蒋介石似乎沉思了片刻道:“命令第五战区强化备战,以汤恩伯军团与胡宗南军团为机动军团,调第五军、第三十六军、第七十四军、第八十三军、第八十七军、第八十八军、第九十八军,第一百军组成南北两线游击集团,归第五战区所辖,牵制日军华北中与华北两方面主力,第二战区所部对华北日军摆出积极进攻之态势,军委会直属炮兵第二、第五旅,第七、第八旅开赴第五战区,第五战区所部不惜一起代价死守徐州,要将徐州营造成第二个承德,第二个南京”

蒋介石的话一出口,李宗仁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感觉,汤恩伯军团,胡宗南军团皆是三个甲种军的编制,南北两线的八个精锐苏械军是中央军绝对的嫡系,四个炮兵旅更是给李宗仁平添了不少信心,尤其是新组建的第七、第八重炮旅,那可都是清一色的一百五十毫米大口径野战榴弹炮与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是热河军团当时增援南京部署在江北的两个旅。

张学武将装备全部留给了胡宗南,炮兵全部经晋西北撤回了绥远,最高军事委员会方面如获至宝,胡宗南拣便宜得了三个一百零五毫米榴弹炮营,实力也是几何状递增,有了援军和重炮,李宗仁不免有些情不自禁的幻想起空军的支援来了,李宗仁知道现在日本人关东军的飞行部队全部被张学武的空军压制在了长春所谓的伪新京一线了,日本人在东北的军工厂基本都陷入了瘫痪和停产之中,不过之前热河军团支援南京保卫战时曾经损失了不少战机,张学武为了保卫自己包头的军工基地,未必肯派空军来徐州助战。

蒋介石是以权谋起家的,李宗仁虽然不动声色,但是蒋介石已经把握住了李宗仁的脉搏,自己给李宗仁的所谓增援现在还是一纸计划,在地图上的作战计划到底有多少能够体现在实际当中,恐怕没人会清楚,蒋介石相信李宗仁也是非常清楚这一点的,于是他继续开口道:“如上海谈判一旦破裂,拟定以第十战区派出不少于八个整编师的兵力,进攻山海关、平津一线,彻底切断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的联系,有效的牵制日军华北方面军的机动战力,以便第五战区集中主力防御徐州的同时,从外线包围日军华中方面军主力,进行决战”

蒋介石的决战计划让在场的众人惊叹不已,这么大的决战计划在匆忙之中进行部署能否妥当?战役组成相关各部队有多少完成了补充整编,并且开赴预定出击地域?第十战区所部如果一旦出击,势必将遭到日本关东军与华北方面军两方面的围攻,若是出击受阻的话,整个第十战区的态势攻防将顺势逆转。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华步枪的刺刀

第二百八十一章      中华步枪的刺刀

李宗仁、何应钦乃至顾祝同、陈诚这些人没有一个是白给的,在军事指挥方面每个人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蒋介石的所谓战役布置可以说并不是中规中矩的,也并非是出奇制胜的,出奇制胜中的奇相对来说就是冒险,但是冒险是要有丰厚收获与回报的,蒋介石的计划中似乎只有冒险,收获与回报并不算大,因为日军华北与华中两个方面军的物资接济并非来自朝鲜和东北,而是海运至天津与上海,日军华北方面军与关东军之间的配合并不多,关东军是总军建制,与华北方面军的上司隶属机关中国派遣军是一个级别的,所以两者之前的战役配合需要陆军大本营来进行协调,作战计划也得陆军参谋本部制定实施。

这样一来第十战区的出击切断所谓的关东军与日军华北方面军的作战计划的效力与效果就非常不明显,至多只能牵制住日军华北方面军的部分兵力,除非第十战区能够威胁天津港,但是中国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港口城市对于掌握了绝对制海权的日军来说,处处都是补给的码头。

蒋介石在忙着给张学武穿小鞋的时候,张学武则在忙着给第十战区虎贲师与荣誉一师换装,包头军工厂一直在根据张学武的要求和命令在研制使用中间威力弹药的半自动步枪。

步枪是步兵单兵使用的最基本武器,根据不同类型性能的步枪可以执行不同的战术任务,步枪的主要作用是以其火力、刺刀和枪托作为打击手段杀伤有生目标,因此,在近战中,解决战斗的最后阶段,步枪起着重要的作用。

半自动步枪是一种子弹自动装填上膛的步枪,也称为自动装弹步枪,其不需象非自动步枪,如旋后拉动式枪机步枪,用手动方式装填子弹,每一次射击之后都需要拉动一次枪栓,完成退壳重新上膛填装。

半自动步枪是利用枪弹击发后的部分火药气体后座力,进行退弹壳、子弹自动装填上膛,并准备再次射击,但是每次扣压扳机只能发射一粒子弹。

实际上张学武是想将目标定在AK47这类发射中间威力弹药的突击步枪上面,因为单发手动步枪的火力远远满足不了第十战区各部队的战术需求,而装备自动突击步枪弹药消耗量又太大,冲锋枪的射程较近,精确度也难以满足前沿部队一百公尺的精确火力的需要,所以张学武提前进行了关于半自动步枪的技术储备。

后世历史上公认的世界上第一支半自动步枪是由墨西哥将军蒙德拉贡设计发明的6。5毫米半自动步枪,于1907年首先正式装备了墨西哥军队,为了研制半自动步枪,张学武从全世界诸如美国、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甚至苏联购买了大量的半自动步枪,以供包头军械研究室的研究员与工程师们研究,从中吸取优点。

在张学武看来世界上优秀的半自动步枪不过二、三款而已,美国人的M1式加兰德步枪、德国人的Gew 43步枪、苏联人的SVT…40步枪以及后续的衍生型号,苏联著名枪械设计师谢尔盖?加夫里罗维奇?西蒙诺夫设计的SKS半自动步枪,采用普通结构的导气式自动原理,导气装置无气体调节器,活塞通过推杆抵在枪机框上,活塞后坐行程小于机框的行程,故该枪的自动方式属于活塞短行程,采用的枪机偏转式闭锁机构刚度好,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勤务性也比较好。

SKS半自动步枪在世界上盛行多年,堪称是历史上成功的一支半自动步枪,该枪一次可以压装十发子弹,标尺射程为一千公尺,而实际射击精度在三百公尺内相当的精确,无论在任何的条件下,都能满足战场需要,勤务适应性极佳。

而美国人的M1式加兰德步枪因其设计师约翰?坎特厄斯?加兰德而得名,在中国俗称其大八粒。

美国军队历来重视单兵步枪火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美国就开始研究自动步枪,当时使用的普通野战步枪子弹使自动步枪连射时后坐力很大,很难控制精度,而且重量大,携带困难。

张学武从美国购买的的M1步枪与后世美军正式大规模列装的外形似乎不太一样?枪口前端似乎多了个导气罩?经过多次射击试验才发现,这种所谓的设计在射击时会让部分火药燃气通过枪管端面与枪口罩之间的空隙进入活塞筒,推动活塞向后运动。

这种导气方式的缺点是直接导致活塞筒与枪口罩连接不牢固,刺刀装配不稳,准星移动影响精度。

在所有半自动步枪之中,M1步枪供弹方式比较有特色,装双排八发子弹的钢制弹夹由机匣上方压入弹仓,最后一发子弹射击完毕时,枪机会处于空仓挂机,弹夹会被退夹器自动弹出弹仓,会发出清脆的声响,提醒士兵重新装子弹。

弹夹有双圆形的上下开口和单开口两种,双圆形开口的弹夹不论上下都可以装入弹仓,单开口只能开口向上装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