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弹夹有双圆形的上下开口和单开口两种,双圆形开口的弹夹不论上下都可以装入弹仓,单开口只能开口向上装入弹仓,在装弹的时候必须注意每发子弹的弹底抵在漏弹夹后壁上,弹壳底部的拉壳沟槽卡入漏夹的内筋中,假如有一发子弹的弹头伸出则其他子弹无法装入,由于弹夹子弹外露,有时子弹不一定对齐双园开口,为了使子弹对齐开口处,美军士兵装弹的时候往往在钢盔上磕几下使之对齐,当一次压入弹仓的弹夹在子弹打光之前是无法再次给弹夹重新装弹的,如果单发装弹,枪机非常有利的后坐力往往会在膛口部位切断士兵的手指,极其的危险,作为半自动步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的弹仓容量还是有点小。
对比美国人的M1式加兰德步枪、德国人的Gew 43步枪、苏联人的SKS半自动步枪,张学武的第一个感觉就是枪体过大过重,而且设计的枪托、前护目、枪身整体都并不符合大部分亚洲人的体魄与习惯,每一种成功的武器都有极强的针对性,战术性能与勤务性能是检验一支步枪设计是否合理成功的关键所在。
张学武需要的是一支能够适合中国人的半自动步枪,可开启式的弹仓,不少于十发的装弹量,以苏联的SKS半自动步枪为原型,借鉴M1半自动步枪的卡榫式分解结合装置,步枪前端配有折叠三棱刺刀,装弹后重量当不超过…六公斤,整体枪身当以生产与维护,适合各种条件下使用,适应风沙地区,尤其是寒区,要求有较高的勤务性。
根据张学武的各项要求,最终的中华一型半自动步枪被设计了出来,该枪全长一千零二十二毫米,全枪质量…五二公斤,枪管火神轴线长五百二十二毫米,四条右旋膛线,供弹具十发可开启式弹仓,理论战斗射速每分钟三十至三十五发,有效射程四百公尺,表尺射程一千公尺。
刺刀方面,张学武极为热情的为日本人选择了三棱刺刀这一大杀器,在实际应用中,军刀首先要有足够的杀伤力,除了重量、重心、曲线、锋利程度以外,尤其重要的是造成伤口的严重程度和刺入之后拔出的难易程度。
日本人的三八式刺刀也是参考其的武士剑的款式加工而成的,但凡军刀都是通过各种细节不同的设计来达到相同的目的,所以大多数的军刀都是前窄后宽的体型、刀身侧面的血槽,后世根据不同的用途在刀刃根部加上特殊处理的高强度锯齿。
但是张学武没有那么多的优质钢材在军刀、刺刀这些量产品上大做文章,于是三棱刺刀成为了张学武唯一的选择,三棱刺刀的锻造工艺比较简单,而且功能方面非常容易满足战术需求,其上面三道半弧形的血槽除了放血外,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士兵进行下一动作。
因为三棱刺刀在刺进入人体之后,血液会随血槽大量迅速排出,人体肌肉收缩或者骨骼夹缝无法贴紧刺刀刃面而不会吸住刺刀或者卡住刺刀,这样刺刀可以从容的从敌军体内拔出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刺刀插入人体以后,通过血槽迅速将空气引入,空气在体内形成大量泡沫,阻塞住血管。如果没有血槽,因为血压和肌肉剧烈收缩,刺刀很可能会被裹在人体内,这样的话拔出刺刀就会非常困难,以至于影响士兵的下一步的动作。
而且,三棱刺刀的创口大体上是方形的一个大窟窿,伤口各侧无法相互挤压达到一定止血和愈合作用,会让伤者在极短时间内失血过多而亡,在试验这种新型刺刀的时候,很多人都无比惊讶甚至担忧会受到人道的谴责?
用这种刺刀对付日本人,在张学武看来与人不人道根本没有任何关系,而且这根本就是咸吃萝卜淡操心的事情,战争的过程就是用最快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尽可能的杀伤敌军,战争本身就跟人道两字没屁个关系,非要往一起扯的人就是在扯犊子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八十二章 烈焰计划(上)
第二百八十二章 烈焰计划(上)
张学武给中华一型半自动步枪配备的折叠式的三棱刺刀采用了磷化工艺处理了表面,用亚光代替了常见的烤蓝,因为在刺刀用钢冶炼的时候出于金属合金成分的需要,加入了一定量的砷元素,在战场上表面的磷涂层磨损后暴露出含有砷的钢体,即使只擦伤敌人的皮肤也很难愈合。
三棱刺刀也并非绝对的完美,在受到巨大阻力撞击和扭曲的时候也很容易断、裂,三棱刺整刀经过热处理,硬度极高,又有一定的韧性,作为刺刀与步枪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虽然长度比日军的三八式刺刀要短上些许,但是中华一型半自动步枪毕竟不是完全依靠刺刀作为主要战力的武器,其以精准度和射速火力压制作用作为其的主要性能的体现之用。
所以,三棱刺刀完全没有必要在长短方面与日本人的三八式刺刀一较高下,在者近距离作战时,单发的旋后拉枪机单发步枪绝对不是半自动步枪的对手,在理论上,一个装备了十支中华一型半自动步枪、二挺ZB…26改7。62毫米口径班用轻机枪ZH100型反坦克步枪与毛瑟狙击步枪的十六人加强战斗班,完全可以在火力上有效的压制日军的一个小队。
张学武虽然不是火力制胜理论支持者,但是张学武却很是信奉火力优势能够极为有效的减少己方官兵战斗员的伤亡,只要能够少流一滴鲜血,多挽救一条生命,钱又算得了什么?
没钱虽然是万万不能,但是金钱一样买不来生命和健康,买得到笑颜却买不到真心,更买不到时间所以在对武器的更新换代的投入上,张武非常舍得,因为第十战区的兵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与南京方面控制区、日本方面,甚至苏联方面根本没法相比,所以张学武只能走高精尖路线。
由于德国从1933年开始的排犹运动让张学武拣了非常大的便宜,更有周莹在美国和欧洲替他网罗优秀的科研人员,而且在国外的大批报效国家的留学生和精英在归国后不约而同的选择的也是去热河,热河在中国虽然是偏僻之地,但是那早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在中国最先进的实验室在热河,亚洲最大的风洞系统在热河,热河、察哈尔、绥远三省的发电机组装机容量占国内的百分之五十二之多,最为主要的是包头工业基地聚集着大量的世界级的顶尖专家和科学家。
比如沈翰泽亲自出面用重金和世界第一流的实验室以及设备作为代价,从意大利将尚未获得诺贝尔奖的恩利克。费米骗到了包头,实际上风格无限的恩利克。费米当时在意大利遇到了很大的麻烦,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妻子是犹太人,意大利法西斯政府颁布出一套模仿德国针对犹太人的法律,因为整个欧洲都在排犹运动,不仅仅是德国和意大利,法国与英国同样也有针对犹太人的发令,这些发令直到二战结束很多依然在施行。
只不过英法都是二战的战胜国,所以一切的黑锅自然只能由德国人来被,如果没有集中营的大屠杀的话,德国人的做法与英法基本相同,借着战争管制经济的借口,吞并犹太人的企业,没收其的黄金珠宝和财产。
而且费米是一个强烈反对法西斯主义的本位学者,总是在一些不适时宜的时候说一些不合适的话,所以恩利克。费米身处墨索里尼**统治下的意大利是一件极其危险的事情。
于是,恩利克。费米与其一同研究量子物理方面的整个一个科研组,全部被沈翰泽通过在美国方面的关系逼到了中国的热河,其实整体上说起来非常的简单,沈翰泽动用了美国方面的关系,让恩利克。费米前往美国的途径受阻,因为现在世界各国包括美国政府方面,对于这些整天途耗大量资金研究所谓虚无缥缈的理论性东西,证明物理是创世神的论点的疯子们,都没有太好的印象,这些家伙们研究的东西可能一百年?二百年还在原地踏步,但是他们所需的费用却是极其惊人的,在实用主义的前提下,没人愿意将有限的军费投入到毫无任何希望的研究当中。
而实际上,恩利克。费米已经意识到了,一个裂变的铀原子可以释放出足够的中子来引起一项链式反应,而且恩利克。费米与世界上另外几位顶尖的量子物理学家一样,马上就预见到这样的链式反应可用于军事目的潜在性,不过无论是德国、意大利还是美国,没有人愿意为这项极其耗资的试验进行买单。
也就是意味着恩利克。费米只能停留在理论阶段,毕竟此刻的恩利克。费米还尚未获得诺贝尔奖,而且世界各国对于所谓原子理论的认识还远远达不到1939年与1940年那么紧迫的阶段。
恩利克。费米所在的包头地下研究所是一个巨大的地下七层独立的生活掩体,整个的掩体全部镶嵌在山体之内,所处地域是一级军事禁区,张学武并不直接参加所谓的研究,但是张学武却通过后世的网络了解一些所谓原子弹的“秘辛”?
张学武所掌握的理论和方法可以说是此刻世界顶尖的物理学家们经过数以十万次的反复计算论证,走了无数次弯路和错路总结出来的,但是对于张学武来说那些不过是后世网络上随处可见的公式与过程罢了。
所以张学武相信只要自己给予代号“烈焰”的研究小组以足够的提示的话,以恩利克。费米挂帅的研究小组攻克原子核裂变控制技术也是极其有可能的,但是张学武意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要性和绝对保密性。
恩利克。费米对于张学武这个提供顶尖设备并且满足他一切要求的“金主”也总是一副爱答不理的模样,张学武自然也不敢直接显示自己提出何种理论或者方式、公式,因为那样实在有些太过惊世骇俗了。
为此,张学武只能通过实验组中的中方科学家之内的自己人,不断的将所谓的灵感引入其中,一切做得好似偶得一般,不过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空有理论而没有铀矿石,一切都是白搭。
世界上已知的铀矿物有一百七十多种,但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铀矿只有二、三十种,核武器是指利用能自持进行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产生爆炸作用,核武器爆炸,不仅释放的能量巨大,而且核反应过程非常迅速,微秒级的时间内即可完成。因此,在核武器爆炸周围不大的范围内形成极高的温度,加热并压缩周围空气使之急速膨胀,产生高压冲击波。
核武器在地面和空中核爆炸,还会在周围空气中形成火球,发出很强的光辐射。核反应还产生各种射线和放射性物质碎片,向外辐射的强脉冲射线与周围物质相互作用,造成电流的增长和消失过程,其结果又产生电磁脉冲,可以说核武器的出现,对现代战争战略战术产生了重大影响,甚至颠覆了战争的进行方式。
张学武非常清楚核武器中主要利用铀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的裂变链式反应原理制成的裂变武器,铀235是原子弹的主要装药,要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这是因为,天然铀235的含量很小,大约一百四十个铀原子中只含有一个铀235原子,而其余的一百三十九个都是铀238原子;尤其两者是同一种元素的同位素,它们的化学性质几乎没有差别,而且它们之间的相对质量差也很小。
因此,用普通的化学方法无法将它们分离,采用分离轻元素同位素的方法也无济于事,所以为了获得高加浓度的铀235元素,早期最为有效的方法就是“气体扩散法”。
让张学武很是无奈的是中国铀矿资源储量不过,最大的铀矿山位于江西乐安相山地区,而且以热液脉型和砂岩型矿床为主,矿床以中、小型规模居多数,铀品位多为中、低品级,并且矿体埋藏较深,多为深度地下开采,主要的矿主分布在广东、江西、湖南、广西、辽宁,以现今技术能够开采的就只有广西的钟山县,那里也是后世中国第一块铀矿石的诞生之地。
为此张学武只能想办法,科研组那边恩利克。费米几乎每天都在催促,大战阴云在即,张学武也只能暗中派人前往广西钟山县红花镇杉木村进行考察和相关开采,至于矿石的运输则又是另外一个棘手问题了。
实际上张学武也清楚他还有很好的,更容易获得铀矿石的途径,无论是此刻的德国方面还是苏联方面,都会贩卖给热河方面一部分的,但是为了加强“烈焰”项目的保密性,张学武只能自力更生
小到步枪,大到原子弹,张学武都在研究,不过张学武向来都喜欢做两手准备,因为不同意义上的核弹有两种,一种是尚且遥遥无期的,而一种则是金融核弹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八十三章 烈焰计划(中)
第二百八十三章 烈焰计划(中)
原子弹是核裂变的产物,当铀核裂变时,会放射出中子,这些中子又会击中其它铀核,于是就会发生一连串的反应,直到全部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