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可以说二战期间的大部分坦克炮是一种高初速长身管的加农炮。
张学武对于新技术的应用一直走在整个世界的前端,铁骑中型坦克首次采用了高低向和水平向双向稳定器,实现了命中精度较高的解结办法,这个后世极为普及的技术成为了铁骑中型坦克行走间射击命中率保证的关键所在。
要知道坦克是一种攻击结合防御的主战兵器,以一百毫米洛特加洛夫四十八倍身管口径的坦克炮滑膛炮,在受到阳光暴晒、身管的上下温度差达四左右,炮口就会相应的偏移二个密位,正常情况下如果射击精度偏离两个密位,那么对七百公尺外的平方靶射击时就基本等于是在放空炮乱打了。
为此,后世的主战坦克炮的炮管一般都装有隔热套,一般的隔热套基本都是用两层玻璃纤维增强塑料,中间填以泡沫塑料制成的,也有隔热套是用绝缘材料或导热金属铝制成的单层同心套,以身管和同心套间的空气作为隔热层,或者用金属与绝缘材料相间排列套在身管外面。其中,以后者的效果非常的好,隔热套能使火炮发射时产生的热量在身管四周均匀分布,减少身管变形,从而提高火炮的命中率。
第一种方法受制于材料所以没有可操作性,第二中方法成本是个极大的问题,还好铁骑中型坦克还不需要大规模的量产,其的重点在于以质量获胜,毕竟是先进了几乎一个时代的装备,尤其是铁骑采用的新型装甲配合外挂装甲,极大的提高了坦克的战场生存系数。
但是这仅仅只不过是有了盾,坦克需要的不仅仅是盾,更需要的是矛,在对方有效射程之外击穿对方的装甲,引进的苏制一百毫米洛特加洛夫四十八倍身管口径的坦克炮滑膛炮显然不合符张学武的要求,张学武的要求是在一千公尺的距离上使用普通穿甲弹,击穿正面均质装甲达到一百二十毫米的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而在一千五百公尺的距离上配合最新式的备冒尾翼穿甲弹击穿一百五十毫米均质装甲。
因为无论是德制的八十八毫米坦克炮可以发射的穿甲弹,在一千公尺的距离上的垂直穿甲厚度为一百四十毫米,对倾斜装甲的穿甲厚度为一百零三毫米,斯大林二型重型坦克的主要武器是一门口径为四十三倍的一百二十二毫米坦克炮,可以发射曳光穿甲弹和杀伤爆破榴弹,一千公尺的垂直均质装甲的破甲厚度为一百九十毫米,如果在三百公尺以内,其对于铁骑战车的车体两侧以及尾部都是具有致命性打击的,不过幸好苏制的一百二十二毫米坦克炮不过是野炮移植过来的,并非坦克专用的加农炮或者滑膛炮,其的射击精度非常一般。
所以,张学武需要给铁骑坦克配备一柄锋利的矛,保证其能够在对方射程之外击穿对方装甲,对于包头基地自行设计生产的含钨备冒尾翼穿甲弹,张学武还是信心十足的
于是张学武给火炮研究所下达了一个命令,就是在一百毫米洛特加洛夫四十八倍身管口径的坦克炮滑膛炮的基础上研制口径在一百零五毫米至一百二十毫米的新式大威力坦克炮。
这种新式火炮身管借助螺纹联结器与炮尾相连,必须以便于拆卸。炮闩用来闭锁炮膛、击发炮弹、抽出药筒,开闩和关闩可自动进行。摇架用其两个耳轴把火炮装在火炮支架上。
炮尾要装有有驻退机和复进机组成的反后坐装置,用以消耗火炮后坐动能,使后坐部分回到原位,并在任何仰角上都能使火炮处于最前方位置,保证火炮正常工作。发射装置用来使击发装置击发,要求设有防危板用于击发时保护乘员安全,位于火炮右侧的平衡机用来平衡火炮摇动部份的重量,使火炮操纵轻便,仰俯平衡。
张学武的要求让研究所的犹太专家和中国技术人员也是十分头疼,素质的一百毫米洛特加洛夫四十八倍身管口径的坦克炮滑膛炮的性能已经近乎了极致,在其基础上进行研究很难会再有突破,坦克炮的炮身长为一般口径的五十倍以上,因为只有大于四十倍口径的长身管火炮,发射出的弹丸初速大,动能大,射角小,并且不超过四十五,弹道低伸,即弹丸在空中飞行时的轨迹比较平直,便于直接瞄准,射击精度高,能远距离穿甲,适于平射打坦克装甲车等活动目标和突出地面的单个垂直目标。
所以攻关小组只能在加农炮与滑膛炮之间做出选择,最后攻关小组选择了滑膛炮,对于这点张学武一点也不感觉意外,因为滑膛炮毕竟是后世坦克炮的主流发展趋势,其采用高身管口径倍数,因而穿甲能力强,其的管壁较厚,且无膛线,不存在膛线烧蚀问题,膛内阻力小,使用寿命较长。
特别是滑膛炮的弹药发射药装量足,膛内压力大,因而发射初速非常大,可以提高最新式的备冒尾翼穿甲弹的穿甲能力。
铁骑中型坦克在转向机构方面也采用了最新的技术,这种二级行星转向机可以提高坦克的机动性,让坦克在高速行驶的状态下不用减速就可以使用最小角度实施转完。
在张学武看来,呼之欲出的铁骑中型坦克所需的就差这一柄锋利的长矛了,在其一鸣惊人之前,保密工作还要有待加强。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八十八章 玉门剿匪行(一)
第二百八十八章 玉门剿匪行(一)
在张学武大肆进行整训改编部队全力投入研发的时候,秦不二所指挥的五支特种作战分队全部进入了预定地区,他们的任务是进行大规模的侦察,确定马匪的营地老巢和日本袭击部队的踪迹,以便出动空军部队实施打击,配合地面上张灵甫的青年军第五师进行彻底的围剿,侦察这种活对于猎鹰特种部队来说是太过小菜一碟的了,所以秦不二在抽调人员的时候,选择了三支备用准备分队,也该让新人有机会锻炼一下,不见血的特种兵还算什么特种兵?
作为猎鹰特种作战部队的总指挥,兼第十战区特种部队少将司令的秦不二早以不是几年前冲杀在前的百夫长了,他现在更多的是面对地图和参谋,以及如何领会张学武布置的任务和精神,用张学武的话说不想我给你晋升中将的话,就给我老老实实的待在后方。
所谓的后方也就是张灵甫的司令部内,张灵甫自然知道秦不二的出身以及来历,这位眼睛里面很少能容下别人的悍将对秦不二自然也钦佩无比,一百人不到的队伍就敢分兵奇袭日军的核心指挥机关、后勤基地和戒备森严的机场?
这需要多大的胆量和智慧?仅仅靠着热血之勇恐怕是很难做到的,秦不二是特种作战部队指挥官,又兼着第十战区特种部队司令官,不过他对张灵甫也是非常客气,丝毫没有半点不敬,在战术指挥上他哦听从张灵甫的意见,这让张灵甫也十分感动,可以说能够与他张灵甫相处配合得如此密切的人,张灵甫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相处得在密切融洽,抓不住日军潜入甘肃的突击队,一切都等于是白搭,秦不二视察了几次被袭击的地点,现在护送车队的兵力增加了数倍,而且还有豺式坦克连保驾,天空中战机接替护航,秦不二相信日本人即便在疯狂也不敢对油罐车队动手了,但是这样一来日本人似乎就失去了踪迹?
面对茫茫的戈壁荒滩,秦不二也没有什么好办法,装备了新型猎犬全地形侦察车的特种部队分队,在茫茫的戈壁上搜索一切可疑的踪迹。
南部一郎一脸沧桑嘴唇干裂的他正站在一个马匪曾经藏身的斜谷中望着井底不多的水在狞笑,一旁堆积如山的尸体和流淌出的鲜血表明了谁才是战斗胜利的一方,二百多名马匪与七百多名匪眷全部被杀戮干净,那些赤luo着身体蹲在地上挤在一起的年轻女人睁着恐惧的眼睛望着这些从天而降的死神。
戈壁滩上的马匪也是非常有规矩的,马匪与马匪之间如果交战的话,要请人出来做鉴证,一、二、三、四、五得说清楚,摆明白,而且打归打,不会殃及眷属孩子,也不可赶尽杀绝,输的一方要远走他乡,如果轻易仗着自己势力大就吞并其他马匪的话,就会招到公讨。
很显然,这批在凌晨突袭胡杨落的马匪是一伙“生根”说白了就是外面闯进来不懂规矩的,杀了人还要睡人家的女人?最后还要赶尽杀绝?这种手段可比马匪残忍多了,马匪并不是如同后世影视剧中那样不问是非乱杀人的,乱杀人的都是军阀政府,马匪一般都有自己的地盘,非常注意可持续性发展,一般之间火拼的原因就是有人捞过了界,遇到货物十抽一,不让商队亏老本,这样才有商队愿意在走否则一次性的买卖做了,日后就只能喝西北风了。
南部一郎自然不是马匪,他是帝国陆军大学的高才生,在德国学习特种作战理论归国的专家,张学武的特种部队留给日本人的印象实在太深刻了,所以大本营决定也组建一支带有试验性质的特种部队,这支部队的人数被控制在三百人左右,一切武器装备全部由军需部专责从国外购买。
由于是第一次出击作战,南部一郎带出了一百六十名最精锐的部下,德国的毛瑟色狙击步枪,美国的MA1汤姆逊冲锋枪,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美式的头盔、军服、军靴,咋看非常象第十战区的特种部队,不过因为作战的需要,秦不二所指挥的五支作战分队全部已经更换了荒漠迷彩,用水袋代替了水壶,不过这也只有特种作战部队之间能够区别,对于老百姓来说,南部一郎的突击队和第十战区的特种作战部队还真没什么区别?
此刻,南部一郎所指挥的樱花突击敢死队仅仅剩下一百三十六名官兵了,伏击运输车队让他损失了二十四名部下,一个小小的运输队火力就如此强大?这是南部一郎预料之外的,随即油田方面与护卫车队都加强的警戒,尤其油田附近十公里就成为了军事禁区,而且还有雷区,无论以任何名义都是无法进入的,强行突击的念头南部一郎自从查看过油田的安保之后就直接否定了。
原本,南部一郎通过电台请求轰炸机部队给予摧毁,但是坂本飞行大队起飞不久就遭到了热河方面空军的猛烈迎击,坂本大队的三十七架九七式重型爆击机仅有六架逃掉,为此南部一郎还被关东军方面训斥,浪费了宝贵的战略资源却干了不知所谓的事情。
南部一郎之前一直是一名特种作战的理论专家,对于张学武那样的半调子都搞什么特种部队,南部一郎几乎笑掉了大牙,他认为不是张学武的特种部队过于犀利,而是帝国方面的某些狂妄自大的部队太过愚蠢而已,张学武不过是运气微微好了点而已。
现在身处甘南的南部一郎才明白,原来特种作战理论并不等同于实际作战,他所严格按照德国山地步兵作训大纲训练出来的队员也并不如意,这些从关东军抽调出来拥有丰富剿匪经验的老兵在实际的作战中根本达不到理论的水平,而且与南部一郎想象中的特种部队有非常大的差距。
不过这次奇袭马匪巢穴让南部一郎微微的找回了一点自信,三十分钟敌军全灭,己方无一伤亡,马匪老巢的防御警戒可以说是一踏糊度,摸掉了哨兵之后,挨屋子清理的几十个马匪之后,当冲锋枪一响,蒙头转向的马匪就陆续的投降了
如果玉门油田的警戒也如同这里一般,那该多么好啊南部一郎望了一眼在集体yin乐的部下,南部一郎非常想不明白,为什么关东军和驻朝鲜军的家伙们都非常喜欢当众聚集yin乐那?如果不是这些家伙毫无顾忌的话,也不至于中国军民抵抗如此的激烈
在马匪的老巢隐藏的几天,除了有一支五辆怪模怪样的装甲车在附近路过之外,就是天空中总有飞机巡航经过。
南部一郎立即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那就是此地绝对不宜久留,他虽然成功的伏击了一次油田的押运车队,但是随后就在也没有任何出手的机会了,张学武的部队果真是名不虚传,那个在南京让他自尊心严重受挫的家伙竟然真的这么难对付?
现在的南部一郎如同陷入了风箱中的老鼠一般,进退两难,如果就这样灰溜溜的退回去,估计他的樱花龙纹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但是留在这里除了使用九七重爆夜间秘密空投补给之外,他们可谓是无所作为,连露行动都十分的困难,天空中不时的有带有飞虎标志的第十战区战斗机巡航经过,南部一郎明白,恐怕此刻就算他有心撤退,也是难上加难了
马匪打掉了十几支,但是却都是一般的马匪所部,飞机一炸,张灵甫的部队一展开也就投降了,根本没有什么拼死抵抗的例子出现,而且大多数的马匪的日子并不好过,很多眷属和马匪也都是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要知道自从玉门油田的押运车队往返于兰州、银川之间后,大多数的商队也选择了走这条官路,而官路是轻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