旌旗 作者:骠骑(起点2012-09-08vip完结)
的秘密访苏是有备而来,具体的图纸只有找专家鉴定一下就能知道真假,关键的问题是张学武的皮箱中到底还有什么?对方的底价到底在哪里?
此刻的基洛夫就如同一个望着玻璃瓶罐子里面糖球的孩子一般,看得着吃不着,他非常想知道张学武都带来了什么样的底牌?这也决定了其此行的价值所在,而他基洛夫的任务就是鉴定张学武此行是否有深远的意义,判断张学武是否值得最高统帅亲自接见。
基洛夫非常清楚,张学武拿出的第一份资料显然也就是最不重要的,竟然就是他们关注了许久,未能窥得全貌的铁骑中型之战坦克?
这显然已经出乎了基洛夫的预料,基洛夫在国内已经政治局内一直在呼吁德国人的强势崛起必将危害苏联的国家安全,但是总被人称其是危言耸听,甚至遭到过谩骂,所以基洛夫一直就渴望的能得到德国的尖端技术,让技术与数据说话反击。
基洛夫望着张学武微微一笑,他知道这次他是如愿以偿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与狼共舞(三)
第三百四十八章与狼共舞(三)
基洛夫对于张学武提供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资料非常的感兴趣,他必须首先确定张学武提供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资料进行有效的确认,于是其将格罗夫红色机械制造厂、青年先锋第一厂、二零三厂的负责人找来,并把正在攻关新型坦克的科什金也连夜召到了克里姆林宫。
对于张学武提供的坦克资料进行会审,厂家的几十名上校、少将级别的技术工程师和机械工程人员,开始确认图纸的真实性,而正在组织研发新式坦克的科什金在历史上虽然堪称t…34之夫。
但是,由于苏联方面经手了德国提供给热河方面的黑豹式坦克以及热河方面大批量装备的豺式轻型坦克之后,科什金也是顿感万分的震惊,因为豺式轻型坦克的个方面数据,尤其是带有倾斜角度的前主装甲和护裙的侧翼装甲对于苏军现役的所有三十七毫米反坦克炮来说都是直接免疫的,在战场上反坦克炮如果无法击毁敌军以每小时平均五十公里速度突击的坦克群的话,那么防线的被分割也就是瞬间的事,而且豺式轻型坦克的战斗全重达到了二十三吨,比其现在研究的五十号工程只轻四吨,而且防护、机动性方面似乎更胜一筹,也豺式轻型坦克的全重和机动性来说,其配备一门经过改造的七十六毫米反坦克炮也似乎不过分,而热河方面装备的五十毫米口径l60的反坦克炮继承了德**械一贯精细的风格,不但威力奇大,而且异常的精准,在这一点上,苏制的坦克炮是无法与德国的精工抗衡的,但是德国人的生产成本要远远高于苏制,这是德国人难以逾越的。
可以说科什金一直以来都是被误导入了一个怪圈之内,或者说是政治主导生产设计的原因所致,科什金的设计在最开始就被导入了误区,因为在苏军现役的所有坦克之中,竟然没有一款型号可以对抗豺式轻型坦克,这让苏共高层震怒不已,尤其斯大林亲自作出批示,一定要在两年之内在坦克方面全面追赶上德国水品,五年之内全面超越德国人,科什金是搞技术设计的,坦克这种陆地决战武器是代表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极限,从机械机械加工制造,冶金、材料工程学,可以说涉及的领域几乎包括了全部的重工业领域,想在极短时间内赶上德国人,那么就必须在德国人的平台上发展,先发展在创先,领会吃透对方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才能针对其制造出新式坦克。
实际上作为技术工程师的科什金非常明白,武器存在的目的是用于战争,而武器也如同人类的进化史一般在不停的演变的,其的针对性是非常强的,没所谓全能的武器,全能在专业技术层面上来说就是什么也不能。根据最高统帅指示,科什金只能放弃他原有的研究方向,改为研究德国人的设计思路和理念,要知道斯拉夫人与日耳曼人在整体民族思路上处于两个不同的定位体系之上,让科什金去研究德国人的思路无疑是一种煎熬。
于是科什金和他的设计团队开始将豺式坦克和黑豹坦克不断的放大缩小,于是陷入了基本的机构性错误之中难以自拔。这个错误让苏联的新式坦克的设计陷入了混乱与停顿之中,而这份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设计图纸似乎回到了科什金之前的设计路线之上,原本就对走德国人路线非常不满的…终于找到了宣泄点,倾斜的车身,双导向轮设计,一百毫米滑膛炮,硕大的炮塔还带有三个机枪炮塔,这个设计就应该是属于苏联的,完完全全就是斯拉夫粗旷风格的设计,厚装甲,大口径炮,多炮塔全防护,简直完美到了极限。
科什金望着基洛夫激动不已道:“亲爱的基洛夫同志,请您看看这个设计吧!如果不是我们去研究豺式与豹式坦克的话,沿着我们既定的路线研发,我们可能早就研究出了比铁骑中型主战坦克更完美的坦克了,我们走了太多的弯路了,我们研究德国人的设计思路去对付德国人?会导致我们付出更多更大的代价的,我们在短时间之内,以及后续的很长时间都不会拥有属于我们伟大苏维埃自己的铁甲!请您向伟大尊敬的最高统帅斯大林同志提出建议吧!这关系到我们伟大苏联坦克工业的发展,这是关乎命脉至关重要的事情,让我们的铁甲洪流傲视整个欧洲的根本保证啊!”
基洛夫自然知道科什金对于苏联坦克工业的意义,科什金是哈尔科夫共产国际工厂的著名设计师,之前其研制的a20和tb系列坦克取得了成功,红色郭留洛夫重工业厂的塔西诺夫一直为其设计车身,原本就要采用革命性的斜面装甲,防护能力也将大为提高。
张学武给基洛夫的图纸,实际上就是放大版的t…34坦克,而且是安装的大炮塔的,在底盘上参照了kv系列坦克,所以才让科什金感觉到无比的惊艳,因为其的设计思路与其的完全相同。
可以说t…34坦克不仅继承了6t坦克优秀的机动性能,火力和防护能力也有极大飞跃,优异表现也压倒了kv…1重型坦克,历史上在t…34坦克尚未完成样车之前,苏联领导层就决定同意用t…34装备苏联红军,但是t…34坦克却直到1940年1月底,首批坦克才驶离哈尔科夫的工厂生产线,后人称为t…34/761940年型,之后二辆t…34在进行哈尔科夫到莫斯科以及斯摩棱斯克至基辅和哈尔科夫的长途行驶试验中,给在莫斯科红场观摩试验的斯大林留下深刻印象,t…34坦克的快速列装与斯大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际上任何一种坦克在未经受实战考验之前,包括t…34/76在内的各型苏联坦克也存在明显缺陷,主要是没有全部配备车际无线电联络设备,一般是几辆t…34中只有一辆指挥坦克拥有无线电设备,坦克之间联络还依靠旗语。同德国主战的各型坦克无论是3、4、5、6基本都配备无线电台,协同作战能力相差甚远,所以当编队行进作战时难以充分发挥坦克的优异性能,特别是遭遇突发情况时应变能力差。所以由一辆性能不怎么样的3号坦克,击毁多辆t…34的战例屡见不鲜。
而且t…34坦克无论在装甲、火力还是动力方面都堪称均衡,车身装甲厚度都是四十五毫米,和德国的三、四型坦克相当,但正面装甲有三十二度的斜角,侧面也有四十九度,炮塔是铸造而成的六角型,正面装甲厚度六十毫米,侧面也是四十五毫米,车身的斜角一直延伸到炮塔,因此t…34从正面看几乎是一个直角三角形,斜面装甲有两点好处,首先炮弹击中后容易弹开,并使得穿甲弹威力大减,其次根据三角原理,一枚水平射来的炮弹,击中斜面装甲以后,需要穿过的钢板厚度相当于三角型的斜边,因此t…34坦克四十五毫米厚三十二度斜角的正面装甲,防护能力相当于九十毫米,而四十九度斜角的侧面装甲也相当于五十五毫米,其与t…54的倾斜装甲是同等道理的,以至于采用复合合金装甲的t…54的三十九度倾斜装甲的侵入厚度为二百二十毫米。
在动力方面,科什金一直准备采用苏联设计师莫罗佐夫特地为t…34研制了著名的十二缸39升v2柴油发动机,功率五百马力,使其公路最高时速达到五十五公里,这样就可以与豺式轻型坦克抗衡,而且v2柴油发动机的另一个优点是省油,t…34坦克油箱容量六十升,车身两边各挂一个容量三十九升的后备油箱,行程可达五百四十公里。
相比之下,德国四型坦克才一百六十公里,而虎式坦克行走九十公里就得再次加油,但柴油发动机的缺点就是废气排放浓烟滚滚,坦克无法隐蔽。
而且t…34另外一方面润滑油备量是一百四十公里而且也要受抛锚率的折磨,因此仍然不可能一次开行数百公里,和先前的bt…7一样,t…34使用美国专利的克里斯蒂底盘,这种底盘的负重轮轴上面装有巨型减震弹簧,可承受剧烈的上下颠簸,t…34的履带将近五十公分宽,而德国坦克的履带通常只有三十公分宽,以上优点使t…34具有超强的越野机动能力,这是苏军装甲部队大纵深攻击战术的硬件基础,在冰天雪地的东线战场,t…34可在雪深一米的冰原上自由驰骋,被德军称为雪地之王。
可以说科什金倾注里全部心血的t…34项目的下马,让科什金郁闷纠结了好长时间,可以说之前一切的一切都是数据,铁骑坦克替他做了完美的实战试验?看看现在还有谁敢在进行质疑?加之对德国人豺式和豹式坦克破解的速度较慢,以至于热河方面的铁骑逞威,现在科什金可以说终于扬眉吐气了,现在那些之前倡导什么学习德国人,超越德国人的家伙恐怕该闭上嘴巴了。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三百四十九章 与狼共舞(四)
第三百四十九章与狼共舞(四)
没想到张学武提供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竟然就是t…34的放大版,而且科什金一直主张采用kv系列的大炮塔,多机枪塔,提高坦克在阵地战以及巷战中的生存率。
但是,科什金也意识到了张学武提供的图纸中的一些问题,最主要的就是三十一吨的车体加上至少要二十九吨的炮塔,而苏联现在没有任何一款发动机能够提供九百马力的功率,那么铁骑的机动性肯定要大打折扣,而且铁的负重轮设计也不尽合理,不过这些科什金都不打算告诉基洛夫,基洛夫在技术方面只能算是一个蒙事的主,告诉他也说不清楚,反而可能会耽误事,所以科什金决定隐瞒事实,而且新式坦克原本就要存在很多不合理之处,这都是非常正常的事情,热河方面张学武要担负作战,又要兼顾生产,所以其的设计必定存在缺陷,重忙上马也是正常,而且面对的是日本人的薄皮小罐头,铁骑确实能够横少一切。
不过该隐瞒的隐瞒,该询问的询问,科什金向基洛夫提出,根据专家回馈的情报,热河方面装备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都是小炮塔的?为何提供给苏联方面的图纸是大炮塔的?
基洛夫立即带着问题夜访了张学武,对于基洛夫的疑问,张学武一笑道:“亲爱的基洛夫同志,我们包头工业基地的钢产量极为有限,合金装甲的产量更少,所以我们不得不不断的减小炮塔,达到节省材料的目的,我们的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相比射击图简化了许多,这一点你也是非常清楚的。”
张学武的理由可以说是说服了基洛夫,科什金对于热河方面的解释也只能说中国人实在太草率了,拿一张图纸就敢设计上马生产作战?这是极度的不负责任,在战场上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
见科什金一副激动的模样,基洛夫好笑之余道:“中国人没有工业基础,他们的包头能生产什么我们了如指掌,他们根本没有选择的余地,能够将这种东拼西凑的坦克组装起来并且打退日本人已经是一个奇迹中的奇迹了!”
基洛夫望着科什金道:“你认为这铁骑坦克的数据对我们确实有帮助吗?如果按照铁骑中型坦克的数据去研发列装的话,我想知道我们的坦克对德国人的额诸如豺式、豹式坦克是否具有优势?”
科什金深深的吸了口气道:“基洛夫同志,我可以负责的告诉您,恐怕在三到五年之内我们无法制造出在技术上绝对优势的坦克,毕竟德国人已经走在了前面,而且他们并非停止不前,铁骑中型主战坦克的设计思路很可能就是来源于德国方面,德国人将我们视为了假想敌,所以才会有如此的设计提供给张学武,否则我不认为张学武的包头坦克装甲设计院能够具备独立设计的资格。”
基洛夫微微皱了皱眉头道:“科什金同志,你现在是直接对斯大林同志负责,什么叫做三到五年之内无法超过德国人的水平?无法占据绝对的技术优势?这就是你要对我们伟大的斯?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 189 190 191 192 193 194 195 196 197 198 199 200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 217 218 219 220 221 222 223 224 225 226 227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