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名女 奇女卷
一死,徒然的给人留下许多议论的话题,说他“文同三闾,孝齐参骞。”在
文学方面把他比作屈原,在孝德方面把他比作曾参和阂子骛,当然讲坏话的
也不少。
董卓死后,他的部将又攻占长安,军阀混战的局面终于形成。羌胡番
兵乘机掠掳中原一带,在“中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纵猎围城邑,所向悉
破亡。马边悬男头,马后载妇女,长驱入朔漠,回路险且阻。”的状况下,
蔡文姬与许多被掳来的妇女,一齐被带到南匈奴。
这心境是可以想象得到的,当初细君与解忧嫁给乌孙国王,王昭君嫁
给呼韩邪,总算是风风光光的占尽了身份,但由于是远适异域,产生出无限
的凄凉,何况蔡文姬还是被掳掠呢!饱受番兵的凌辱和鞭笞,一步一步走向
渺茫不可知的未来,这年她二十三岁,这一去就是十二年。
在这十二年中,她嫁给了虎背熊腰的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异乡异
俗生活的痛苦。
当然她也为左贤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阿迪拐,小的叫阿眉拐。她
还学会了吹奏“胡笳”,学会了一些异族的语言。
在这十二年中,曹操也已经基本扫平北方群雄,把汉献帝由长安迎到
许昌,后来又迁到洛阳。曹操当上宰相,挟天子以令诸侯。人一旦在能喘一
口气的时侯,就能想到过去的种种,尤其是在志得意满的时侯,在这回忆中,
想到少年时代的老师蔡邕对他的教导,想至、老师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
当他得知这个当年的女孩被捞到了南匈奴时,他立即派周近做使者,携带黄
金千两,白壁一双,要把她赎回来。
蔡文姬多年被掳掠是痛苦的,现在一旦要结束十二年的羶肉酪浆生活,
离开对自己恩爱有力的左贤王,和天真无邪的两个儿子,分不清是悲是喜,
只觉得柔肠寸断,泪如雨下,在汉使的催促下,她在恍惚中登车而去,在车
轮辚辚的转动中,十二年的生活,点点滴滴注入心头,从而留下了动人心魄
的“胡笳十八拍”。
南匈奴人在蔡文姬去后,每于月明之夜卷芦叶而吹笳,发出哀怨的声
音,模仿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成为当地经久不衰的曲调。中原人士也
以胡琴和筝来弹奏《胡笳十八啪》非常盛行,据传中原的这种风尚还是从她
最后一个丈夫董祀开始的。
蔡女昔造胡笳声,一弹一十有八拍;
胡人落泪沾边草,汉使断肠对归客。
唐朝人李颀发出这样的感慨。
蔡文姬是悲苦的“回归故土”与“母子团聚”都是美好的,人人应该
享有的,在她却不能两全。
蔡文姬在周近的卫护下回到故乡陈留郡,但断壁残垣,已无栖身之所,
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田校尉董祀,这年她三十五岁,这年是公元208 年,
这年爆发了著名的“赤壁之战。”
坎坷的命运似乎紧跟着这个可怜的孤女,毫不放松。就在她婚后的第
二年,她的依靠,她的丈夫又犯罪当死,她顾不得嫌隙,蓬首跳足地来到曹
操的丞相府求情。
曹操正在大宴宾客,公卿大夫,各路驿使坐满一堂,曹操听说蔡文姬
求见,对在座的说:“蔡伯偕之女在外,诸君谅皆风闻她的才名,今为诸君
见之!”
蔡文姬走上堂来,跪下来,语意哀酸的讲清来由,在座宾客都交相诧
叹不已,曹操说道:“事情确实值得同情,但文状已去,为之奈何?”蔡文
姬恳道:“明公厩马万匹,虎士成林,何惜疾足一骑,而不济垂死一命乎?”
说罢又是叩头。曹操念及昔日与蔡邕的交情,又想到蔡文姬悲惨的身世,倘
若处死董祀,文姬势难自存,于是立刻派人快马加鞭,追回文状,并宽有其
罪。
蔡文姬自朔漠归来以后嫁给董祀,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就
蔡文姬而言,饱经离乱忧伤,已经是残花败柳之身了,再加上思念胡地的两
个儿子,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
音律,是一位自视甚高的人物,对于蔡文姬自然有一些无可奈何的不足之感,
然而迫于丞相的授意,只好免为其难地接纳了她,董祀犯罪当死,何尝不是
在不如意的婚姻中,所产生的叛逆行为所得到的结果呢?蔡文姬当然明白其
中的道理,因而卯足了劲,要为丈夫开脱,终于以父亲的关系,激起曹操的
怜悯之心,而救了董祀一命。
从此以后,董祀感念妻子的恩德,在感情上作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
开始对蔡文姬重新评估,夫妻双双也看透了世事,溯洛水而上,居在风景秀
丽,林木繁茂的山麓。
若干年以后,曹操狩猎经过这里,还曾经前去探视。
相传,当蔡文姬为董祀求情时,曹操看到蔡文姬在严冬季节,蓬首跣
足,心中大为不忍,命人取过头巾鞋袜为她换上,让她在董祀未归来之前,
留居在自己家中。曹操的文学也是振古烁今的,这样的人就特别的爱书,尤
其是难得一见的书,在一次闲谈中,曹操表示出很羡慕蔡文姬家中原来的藏
书。当蔡文姬告诉他原来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几经战乱,已全部遗失时,
曹操流露出深深的失望,当听到蔡文姬还能背出四百篇时,又大喜过望,立
即说:“既然如此,可命十名书吏到尊府抄录如何?”蔡文姬惶恐答道:“妾
闻男女有别,礼不授亲,乞给草笔,真草唯命。”这样蔡文姬凭记忆默写出
四百篇文章,文无遗误,满足了曹操的好奇心,也可见蔡文姬的才情。
蔡文姬传世的作品除了《胡笳十八拍》外,还有《悲愤诗》,被称为我
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真情穷切,自然成
文”,激昂酸楚,在建安诗歌中别构一体。
蔡文姬一生三嫁,在被掠到南匈奴之前,曾远嫁河东卫家,卫家是河
东世族,她的丈夫卫仲道更是大学出色的士子,夫妇两人恩爱非常,可惜好
景不长,不到一年,卫仲道便因咯血而死。蔡文姬不曾生下一儿半女,卫家
的人又嫌她克死了丈夫,当时才高气傲的蔡文姬不顾父亲的反对,毅然离开
卫家回到老家。她最后嫁给董祀,也生有一儿一女,女儿嫁给了司马懿的儿
子司马师为妻。
关于她的婚姻,丁廙在《蔡伯喈女赋》是这样说的:
“伊大宗之令女,禀神惠之自然;
在华年之二八,披邓林之矅鲜。
明六列之尚致,服女史之语言;
参过庭之明训,才朗悟而通云。
当三春之嘉月,时将归于所天;
曳丹罗之轻裳,戴金翠之华钿。
羡荣跟之所茂,哀寒霜之已繁;
岂偕老之可期,庶尽欢于余年。”
盛称蔡文姬的资质与修为,想不到一个博学多才的好女子,命运是如
此凄惨,婚姻生活如此不幸。蔡文姬一生坎坷,大致已如上述。有人认为:
蔡文姬受辱虏庭,诞育胡子,文辞有余,节烈不足,又另当别论。
宋代画苑中有《文姬归汉图》而戏剧也有《文姬归汉》的剧目,这是
后话。
诸葛亮的丑老婆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
度夕阳红。
然而不管大江如何东去,淘尽了千古风流人物,但历史上的一些人却
总能与日月争辉,辉映千古。
三国时代,社会动荡,仁君、奸臣、勇将、谋士纷纷登台亮相。也有
醉月飞花的美貌佳人。其中总不能忘了“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的诸葛亮。对诸葛亮而言,如果他泉下有知,英灵永存的话,他应该永远也
忘不了与他荣辱相关,休戚与共的妻子,那位历史上有名的丑媳妇黄硕。
诸葛亮生在汉灵帝光和四年春三月五日,地点是琅玡郡,由于父母早
亡,由叔父抚养成人,在天下大乱的时侯,他的兄弟姊妹随叔父一起来到荆
州。当时在关中丧乱,中原鼎沸之际,荆州还算一片干净的乐土,因此各地
的达官缙绅、商贾士子相率前来避难,形成了空前的畸形繁荣。
诸葛亮一家在荆州城外二十里的隆中,经营出一个象模象样约小小农
场。
时间在一天一天地过去,诸葛亮的叔父亡故了,大哥诸葛瑾远赴东吴
做官,姊姊诸葛惠远嫁到南彰,家中只剩下诸葛亮和他的弟弟诸葛均,诸葛
亮过着“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生活,转眼之间就二十五岁
了。
在今天看来,一个男人二十五岁尚未婚配,实在是稀松平常的事;但
是在古代,尤其在兵荒马乱的年月,一般十五、六岁,甚至十三、四岁就结
婚,小丈夫,小媳妇成双成对,象诸葛亮这样二十五岁还未成家就显得有些
格格不入。
以诸葛亮的条件,必然是名门世家选择乘龙快婿的理想对象。谁也没
有料到二十五岁的诸葛亮却找了个丑女结婚。
黄硕身体壮硕,人如其名,黄头发,黑皮肤,皮肤上起一些鸡皮疙瘩,
是河南名士黄承彦的女儿。后来就是这个黄承彦,救了东吴大将陆逊及几十
万大军的命。蜀国与东吴猇亭大战,陆逊大败刘备,蜀国将卒损失殆尽,刘
备也是经此一战死在白帝城。当时留守成都的诸葛亮听到消息匆匆赶来,为
挽救危局,设下八阵图,就用一些石头困住陆逊的几十万大军。
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引《襄阳记》说诸葛亮与黄硕的成亲也是破
除世俗观念的,没有媒妁之言,是黄承彦自己找上门来问诸葛亮:“闻君择
妇,身有丑女,黄头黑发,而才堪相配。”诸葛亮立即许之,黄承彦即载送
其女至隆中,以至时人以为笑乐。
这看起来有些不太可能。按常理揣测应是诸葛亮对于黄承彦的道德文
章,早已有所了解,而对于黄硕的基本情况似乎也略有所闻,即使如此,诸
葛亮也不至于了了草草地便答允了婚事,黄承彦也犯不着把亲生的女儿迫不
及待地送往隆中。
既然东挑西捡,诸葛亮自然有他既定的标准,黄承彦看透了他的心思,
认为诸葛亮对于大家闺秀与美貌佳人都不屑一顾,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
是他志在邦国,淡泊寡欲,他需要的是一位才德俱备的贤内助,而不是出身
名门望族的美貌女子。
因此黄承彦才敢不揣冒昧,当面替自己的女儿说亲。诸葛亮看似随便
的一答,实际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事情不应是黄承彦把女送过来而是诸葛亮
亲自前往沔阳黄府。
对诸葛亮的到来,黄承彦是作了充分准备的。老早就吩咐家人:“只要
诸葛相公一到,不用通报,请其径行登堂入室。”
这是一项特殊的礼遇,诸葛亮兴冲冲地昂首而入,不料堂屋两廊间突
然窜出两条猛犬,直往客人身上扑来,里厢闻声而出的丫环连忙朝两只猛大
的头上拍了一下,霎时两头猛犬就停止了扑跃之势,再把它们的耳朵拧一下,
两只凶猛的猎犬竟然乖乖地退到廊下蹲了下来,仔细一看,原来两只猛犬都
是木头制的机械狗,诸葛亮不禁哑然失笑。
黄承彦盛情款待诸葛亮,诸葛亮盛赞两只木犬制作精巧,黄承彦哈哈
大笑,说:“木犬是小女没事时闹着玩的,不想累你受惊了,真是抱歉得很
啊!”诸葛亮游目回顾,见壁上一幅《曹大家宫苑授读图》,黄承彦立即解释:
“这画是小女信笔涂鸦,不值行家一笑的。”跟着指着窗外如锦繁花说:“这
些花花草草都是小女一手栽培、灌溉、剪枝、护理。”
由木犬、图画、花草,诸葛亮已经把黄家闺女的模样与才干,在内心
深处凭着想像已经绘出了一幅轮廓鲜明的画,他知道这就是他追求的目标。
诸葛亮把黄硕娶回家门,他的邻居们以貌取人,不明就理地讥讽:“莫
学孔明择妇,止得阿承丑女。”他们哪里知道诸葛亮正是得其所哉,庆幸自
己娶到了一位贤德的媳妇呢。
黄硕到诸葛亮家后,亲操杵臼,兼顾农桑,里里外外的粗活儿与琐事,
都按部就班地处理得妥妥贴贴,诸葛亮自然是身受其惠。
不止是诸葛亮本人受到了这个丑媳妇无微不至的照顾与侍侯,就连他
的朋友博陵崔州平,汝南孟公威,颖川石广元及徐元直等人,也时常在隆中
诸葛亮的农场盘桓,受到这位丑嫂嫂亲切的照顾,人人都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久而久之,远远近近对诸葛亮的丑媳妇,态度逐渐改变,从卑视到漠视,由
漠视而重视。
据说诸葛亮的丑媳妇,不但是一个粗细活都能料理得干净利落的小妇
人,每当春花盛开或秋月皎洁的当儿,也能出言不俗地与丈夫娓娓清谈,特
别是在夜阑人静的朦胧灯光下,还能展现许多羞涩柔媚的表情,在光影的错
觉下,诸葛亮居然感觉到这个小妇人,实在有着难以为外人道的美态,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