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染的冬天-斯大林格勒大会战





  然而事实却是如此。由于兵力分散,德军在列宁格勒、高加索、中央战线的进攻在9 月至10 月都渐渐停顿了下来,在斯大林格勒却陷入了混战。眼看保卢斯要得手了,斯大林又把士兵投了进去。
  秋天来了,战争进入了僵持阶段,元首打算打持久战了。8 月29 日,盖伦上校汇总了搜集的情报作出判断,苏军目标是在夏季保存力量,准备在冬季发动攻势,如1941 年所发生的那样。苏军的损失要比原先估计的少,他们最可能发动进攻的方向在中央集团军群或斯大林格勒附近的B 集团军群。
  盖伦分析道,两处都有可能遭到进攻。B 集团军群战线漫长,地势平坦,即使斯大林格勒失守,苏军也能夺回来。据第6 集团军保卢斯称,德军在斯大林格勒防线的左右两翼力量薄弱,一旦受到攻击很难守住。然而进攻中央集团军群对斯大林也很有诱惑,因为它直接威胁莫斯科。报告最后称,很难判断苏军从哪里进攻,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苏军没有力量同时发动一个以上的攻势。
  在大本营对苏军秋冬攻势进行预测时,希特勒起先估计斯大林会对B 集团军群发动进攻,苏军将在绥拉菲莫维奇附近渡过顿河,“布尔什维克在1920年就是这样打垮了白军”。后来他被10 月底莱因哈德·盖伦上校提供的情报弄糊涂了,驻守在尔热夫的第9 集团军经过几个星期的侦察,确信敌军大批部队已集结完成,随时可能发动进攻,至多推迟一星期。
  这正是斯大林为掩护“天王星”战役而设下的圈套。也难怪德国人会受骗,在1941 至1942 年冬季,德军就是在莫斯科以西100 英里处顶住苏军进攻,防线的支持点就是伏尔加河上游的尔热夫。在尔热夫以北,苏军又继续向西南方向推进了100 英里,这样德军第9 集团军的守地就象一只大拇指,指端是尔热夫,东、西两面受敌。苏军在1942 年夏天曾经攻打过尔热夫,现在又有大批军队集结,从而使希特勒作出了错误判断。
  10 月份,德国人还有机会发现苏军的真实意图,通过飞机侦察发现苏军在B 集团军群大量集结,苏军打算干什么呢?一个最充分的理由是斯大林格勒守军处境危险,斯大林把大批部队调来是为了防御。而且有不少资料证实了这一点,伏尔加河两岸出现了大批带着财物从斯大林格勒撤退的市民,监听处截获的苏军情报表明,近期内苏军的防御加强了,没有迹象表明会在这里发动一场重大进攻。
  11 月6 日,在“天王星”战役两周前,盖伦上校向元首呈送了一份文件:
  对“中央”集团军群当面敌情的估计一、总的估计1。德军东线当面俄国人在未来的主要军事行动方向是“中央”集团军群地带,这已越来越明显。但是尚不清楚,俄国人打不打算与此同时在顿河地区举行重大战役,或者他们考虑到兵力不足,不可能在两个方向上同时取得成功,而把自己的目标限定在南方。但是可以断定,他们在南方所做的进攻准备工作还没有进展到这样的程度,即在不久的将来,向“中央”集团军群发动进攻的同时,在这里也进行一场重大战役。暂时还没有情报说明敌人已放弃渡过顿河实施突击。这一思想对他们先前的意图很显然产生过影响。根据时间对战役作大致划分会对他们有利,他们将把用作实施这次突击的兵力暂时编入对付“中央”集团军群的预备队,一旦那里的形势发展需要,则动用它们。
  这里没有研究南翼俄国人的战役能力。促使敌人在短期内对“中央”集团军群采取决定性行动的最重要原因是:
  (1)从军事和政治角度考虑,必须是迅速地夺取重大的胜利。敌人认为,他们对“中央”集团军群采取军事行动比对“B”集团军群采取军事行动,更易达到取得迅速和重大胜利这一目的。况且在“中央”集团军群地带内运动的军事行动,可以消除或至少减少德军会在莫斯科方向上发动进攻的担心。敌人担心这次进攻会在明年开始。(2)“中央”集团军群的战线走向十分有利于开展大规模战役。从运输观点看,这里有方便的集结地域,对开展斯奠棱斯克战役来说具备有利的出发地域(苏希尼奇——托罗佩茨突击部)。斯莫棱斯克地域应视为对付“中央”集团军群决定性战役的第一个目标。从其距离来看,这一目标对俄国统帅部的能力完全适应。(3)如其得逞,在击溃德军战线中央的部队之后,利用战果向西,向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继续发展进攻,最后分割北翼的德军。(4)与此不同,罗斯托夫战役在部队指挥和后勤供给方面存在着很大困难。如果得逞,虽是这样的战役也可能会导致德军战役南翼崩溃,但对进一步扩张战果只创造了一个不大的机会。虽然如此,也应该预料到,在“中央”集团军群当面展开主要战役的同时,顿河战役也会展开。
  这份报告仍然一厢情愿地认为苏军主攻方向在中央集团军群,如果他们还要进攻B 集团军群,那是在稍晚的时候,而且是对进攻中央集团军群的补充。
  苏军“天王星”战役尽管进行了一系列的伪装,但几十万人的频繁调动难免会露出迹象。11 月8 日,东方外军处发现在绥拉菲莫维奇有苏坦克第5集团军的一个师,两天后又发现了另一个师。同时他们还发现了西南方面军司令部。所有这些都没有引起盖伦的警觉,他们没有根据这两个师判断苏第5 坦克集团军已在绥拉菲莫维奇,也没有从新成立的方面军得出苏军即将进攻的结论。在12 日的报告中,他仍然认为局势不明朗,无法做出预见。只是在报告的最后才补充说:“在不远的将来,苏军将进攻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其目的是切断通往斯大林格勒的铁路,威胁东西的德军部队,迫使德军撤出斯大林格勒。对此,必须有所考虑。”
  11 月中旬,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苏军要在斯大林格勒发动进攻。B 集团军群,第6 集团军和第4 坦克集团军的指挥官开始不安了。保卢斯接到了步兵第44 师、步兵第376 师告急报告,在他们阵地前沿顿河弯曲部发现大批苏军。他不放心镇守绥拉菲莫维奇桥头堡的罗马尼亚第3 集团军。12 日,B 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同意了保卢斯的要求,让他从工兵和炮兵部队中抽调1 万人为罗马尼亚军队殿后。第4 坦克集团军霍特也试图想弄清苏军集结重兵的意图,有一点他明白,苏军兴师动众不会只为了防守。但他们都没有看清整个战局。“苏军已精疲力尽”的先人之见影响了他们作出正确判断,他们更不敢也不愿意想象苏军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
  10 月底,希特勒接到各种报告,苏军正在斯大林格勒集结,他也认识到了第6 集团军两翼缺少掩护存在的危险,但他认为斯大林格勒苏军的调动是为了防御,或是配合在尔热夫的进攻。他不相信苏联人有在斯大林格勒发动大规模进攻的能力。11 月初他把大本营从潮湿的文尼察迁回腊斯登堡的“狼
  穴”,随后前往慕尼黑参加11 月8 日和9 日的纳粹周年纪念活动。17 日,他还向保卢斯发去电报,让他尽快占领斯大林格勒。此刻,他正在德国南部的伯格霍夫,在高山顶上呼吸着新鲜空气,他太需要休息一下了,他已沉浸在景色壮观的群山中,早已把斯大林格勒抛在脑后。48 小时后,希特勒山间别墅里的电话急骤地响了起来,陆军参谋总长蔡茨勒将军从东普鲁士声嘶力竭地喊了起来:“不好了,元首您早已料到的苏军攻势开始了。”
  第十章孤注一掷1。惊慌失措的六天六夜
  19日拂晓,城北越来越响的隆隆炮声把保卢斯从睡梦中惊醒。睡意朦胧的他还没起床,值班参谋门也不敲就闯了进来,他意识到一定发生了不寻常的事:“报告司令,苏军在城北顿河一带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遭到炮火猛烈袭击,阵地出现混乱。”保卢斯稳住劲:“通知参谋长到我这儿来。”城市北面顿河沿岸,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正面临一场灾难。这些罗马尼亚人不仅认为这场战争纯属德国人的事,无意为其卖命,而且他们的装备也十分低劣。简陋的防御工事在2000多门苏军大炮轰击下差不多夷为平地,继之而来的苏制坦克势不可当地冲进了堑壕。有少数罗马尼亚人起先还在抵抗,3小时后溃败发生了。保卢斯接到报告立刻向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汇报,这个骄悍的日耳曼人决心堵住惯败的突破口,把坦克48军和坦克14军投入战斗。然而,溃败的大军如泄闸的湖水即刻把援军吞没了。
  直到19日傍晚,保卢斯和魏克斯才了解到,苏军在罗马尼亚第3集团军阵地上倾泻了数千吨钢铁后,有2个突击集团军从克列茨卡亚和谢拉茨莫维奇的登陆场发起冲击。经一天激战,苏军坦克在冰天雪地的顿河草原击溃了斗志涣散的罗军,已毫无阻挡地向西挺进,从后方对斯大林格勒地域城内的德国第6集团军构成威胁。
  晚10 时,魏克斯得到元首的同意,通知保卢斯停止对斯大林格勒的进攻,在原有阵地上加强防御。
  19日早上10时,在东普鲁士元首大本营,陆军总参谋长蔡茨勒上将接到B集团军群司令魏克斯的报告,大吃一惊。过去从没发现顿河一线有苏军集结,似乎一夜间大批部队从地下胃了出来。那一刻,蔡茨勒黯淡无光的眼神里露出了一种悲凄的表情,他意识到总参谋部对苏军冬季攻势突击方向判断出了差错,原以为斯大林会选择对中央集团军实施打击,把预备队都调往了那一线,而在斯大林格勒地域战线太长,兵力不足。在这个倒霉的早晨,蔡茨勒甚至不敢指望罗马尼亚的军队会守住顿河北岸。红军一旦突破罗军残缺不全的防线,汹涌而来的苏制坦克就会渡过狭窄的顿河,向西挺进,对德国第6集团军就会发生灾难性后果。失魂落魄的他不知该怎么办,急忙接通了与伯格霍夫的电话线路,向希特勒报告。
  罗马尼亚军队的溃散并没有立刻在德国第6集团军司令部引起恐慌,保卢斯把希望寄托在坦克48军和坦克14军的阻击上,他还不清楚苏军突击的规模和意图,何况过去战场上也经常出现危机,但每一次都克服了,他没有理由认为奇迹不会再次发生。直到20 日早晨,城南的苏军也发动了猛烈攻势,保卢斯才恍然大悟。
  作战地图上原有的标记表明城北几十万的苏军已推进至上布津诺夫卡,而新的标记表明今晨城南苏军已冲垮了德坦克第4集团军和罗马尼亚第4集团军的防线,有经验的人一眼就能洞察战场变化的实质,苏军的南北夹击,意图是要围歼斯大林格勒地域内的德军。
  保卢斯感到脊背上一阵寒颤,思绪如麻。他急切地问参谋长施密特少将:“坦克48军和坦克14军有何消息?”
  “海姆中将指挥的坦克48军出师不利,又受大雾影响,没有堵住罗军溃退的缺口。胡贝将军指挥的坦克14 军也没有顶住红军压力,停止了进攻。”
  保卢斯脸色暗淡了下来,他在力第6 集团军的命运担忧。
  德军中流言四起,谁也不清楚前线发生了什么事,弄得人心慌慌。21 日清晨,从北面和南面溃退下来的德国兵,把这种恐慌带到了第6 集团军指挥所。
  前天晚上,有消息说,苏军坦克正向这里逼进。为防万一,保卢斯指令参谋们将多余的资料和文件烧毁。顷刻间,每个房间烟雾腾腾。随着烟火升起,司令部人员出现了心理恐慌。此时,一个上等兵惊慌失措跑进楼里,大声喊道:苏军坦克来了,再不走就晚了。
  司令部骚动起来。参谋长施密特少将断然否定,这是士兵恐惧产生的幻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但苏军不会插上翅膀。”如果苏军已在指挥所所在地戈卢宾斯基镇出现,那么敌人已深入德军防线有200 多公里了。
  被派出去的一支侦察分队很快证实,有小股苏制坦克离顿河西岸戈卢宾斯基镇不超过20 公里。保卢斯一声断喝:撤退。司令部人员分成五路纵队向下奇尔斯卡亚出发。
  希特勒现在每隔数小时就要与参谋总部的大本营通话,蔡茨勒将军不停地将最新动态报告给他。21 日中午,希特勒意识到苏军南北夹击,如两只巨形钳于很快就要在斯大林格勒周围闭合了,第6 集团军已处在危险之中。他有些惊诧,过去一向认为苏军指挥官都是头脑迟钝的笨伯,怎么一夜间学会了运用灵活机动战术,能象德军在战争初期那样发动大规模进攻。但他心灵深处还是怀疑俄罗斯这个二等民族能与世上最优秀的日耳曼人抗衡。不过,眼下得让第6 集团军摆脱困境。有两条出路:一是让保卢斯率部往西南方向突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