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决定性战役 [德] 汉斯·雅各布森
贾轮卮笏鹗В冢春娇斩拥恼奖ㄖ赋觯骸敖床豢赡茉俨扇≌庵中问降男卸芸赡芤诿挥械腥说牡厍偈褂蒙〗岛突挡慷印D切┪罂战底怕剿璧牡厍匦胧紫燃右郧勒肌!薄?br /> 西部大队与中部大队的战斗一打响便失去了它们的指挥官,这使局势变得复杂了。指挥中部大队的聚斯曼中将在作战刚开始便因滑翔机在埃吉纳岛坠毁而毙命第11空军军的战报说,聚斯曼将军乘坐的滑翔机在空中被一架“亨克尔”式111 型飞机追上时,“机翼掉了下来”——一这显然是由于空气压力的缘故。。西部大队司令官迈因德尔少将在着陆前不久受重伤。
直到下午,作战室才了解到这些情况。这是因为当运输机安全返回基地(仅损失百分之一点四)和收到第八空军军的报告时给人的印象是“第一波已按计划着陆成功”。当时驻雅典的空降军司令部丝毫没有得到伞降部队的消息。临近中午,中部大队发来了一份电报,电文报告说,向干尼亚发动的进攻因损失惨重而受阻。西部大队也报告,激烈的战斗仍在进行,指挥官已负伤。由于最初抱有的乐观态度,所以第二波仍按计划出发,结果酿成了更大的失误和遭受到更大的挫折。
九时至十时,运输机返回希腊的基地。但事实证明在十三时之前,不可能让“容”-52作好飞第二架次的准备。每个“容”-52飞行联队起飞时间耽搁达三个半小时之久,其原因是:(1 )加油困难;(2 )必须首先把坠毁的飞机从跑道上清除掉;(3 )起降过多飞机的机场尘埃密布,即使使用消防器材也无济于事。结果各运输机中队都未按战斗序列起飞,也没有同时到达目的地,只是在十五时至十八时之间才东一架西一架地到达。第十一空军军的战斗报告说明了如下情况:各个机场之间的电话通信常被切断,因此指挥官们不可能就拖延进攻时间问题进行磋商,也不可能重新安排共同发起进攻的时间。负责指挥第二特种任务轰炸机大队(伞兵运输机)的军官报告:在第一波着陆不久,他便意识到这种情况。但由于未能与他的直接上司(隶属于第十一空军军的地区作战指挥官)取得联系,于是他便直接向军司令部通话,要求推迟第二波发起进攻的时间。可是无法确定是否作出了决定,即便作出了,遗憾的是,也没有传达到实施第二波进攻的运输机大队。由于同样的原因,也未同第八空军军做出进一步安排。
轰炸机编队按原计划在十五时飞临雷西姆农与伊腊克林目标的上空,企图摧毁敌人的高炮阵地,或至少要压制住敌人的火力。紧接着,单引擎与双引擎战斗机飞来掩护伞降部队跳伞,压制对方的防御火力。由于这些飞机的航程短,在十六时十五分之后便不能再停留,因此大部分部队是在没有战斗机掩护的情况下实施伞降的。
中部大队现由施图尔姆上校指挥。其任务是占领雷西姆农飞机场,尔后向苏达湾推进。东部大队由布罗伊尔上校指挥,任务是占领伊腊克林城及其机场,并扼守该机场,保证后续部队空降着陆。
这两个大队都遭受了严重损失。原因是同第一波一样,它们都降落在防守坚固、伪装巧妙的敌防御阵地的中心。另外,由于运输机是毫无组织地到达的,这使敌人更易于完成其抵抗任务为了尽力补偿已经丧失的时间,运输机中有一部分是以三到四架飞机编成的小型编队飞向空投地区。施图登特将军在《世界综览》一书的第19页上写到:“第二波对伊腊克林和雷西姆农的攻击从开始在阿蒂卡机场时就失败了。”实际上,这说明有关的作战参谋机关之间的协作不够。。一些无经验的运输机机组人员犯了错误,把伞兵降落在错误的地点,造成了更大的混乱。由于许多伞兵都不能得到他们的补给囊,所以德军的物资损失也很大。
所有这些情况都使得中部大队未能占领雷西姆农机场。同时在敌人密集的火力下,向苏达湾推进的企图也没有实现。由于运输机在运送第一波进攻部队之际或其后不能及时赶来,当东部大队与敌人接触时,其兵力比原计划少了六百人。尤为糟糕的是,进攻的时间耽搁了,这给部队的进攻带来了更大的困难,以致最后东部大队未能夺取预定的目标是不足为怪的。在当时的情况下,布罗伊尔上校只能在夜暗的掩护下集结失散的人员并于翌日清晨向机场发动进攻。
五月二十日夜对作战情况的检查表明,在四个空投伞兵的地点,敌军的防御比预想的要强得多。三个机场无一被攻占,克里特岛的局势十分危急。马利姆的情况似乎好一些。傍晚,甚至有人错报:该机场尽管仍处于敌炮兵火力之下,但已被攻占。现在为了按计划使第五山地师进行空降着陆,十分有必要至少占领三个机场中的一个。在目前的情况下,那只有夺取距德军在希腊的空军基地最近的马利姆机场。虽然它比伊腊克林机场小得多,但看来可为进攻部队的胜利提供最美好的前景。英国皇家空军的历史学家曾写道:“简而言之,克里特岛之战的胜负取决于马利姆。”但是马利姆机场又是怎样陷落的呢?
马利姆机场南面的一○七高地是英军防御的要点。不过,开始德军并未从空中照片上看出它的重要性。因此只派了一个由科赫少校率领的加强连,搭乘滑翔机向一○七高地发起突击。结果伤亡惨重,突击被击退。西部大队指挥官迈因德尔少将着陆后很快认识到敌人防御阵地力量雄厚。该阵地从机场的西部边缘沿塔夫罗尼蒂斯河床通过一○七高地的西坡向南延伸。他立刻增加四个连的兵力向机场方向实施正面进攻,另外派出两个连从南面包围高地。马利姆周围的阵地由新西兰第二十二营扼守,营长是安德鲁中校。在通信与信号系统均遭破坏后,他认为已不再能对其部队实施有效的指挥,于是便在强大的压力下趁夜暗撤离阵地。这次“从马利姆的撤退”导致了整个克里特岛的失陷。
这一天,英军总司令弗赖伯格将军截获一份德军将把第三伞兵团投入战斗的指令。这项指令提供的情况加上他对整个局势的看法,便使他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比较清楚了。深夜,他向韦维尔将军报告,如果海军能够阻止敌人从海上发动的入侵(他们推测德军主要是从海上入侵),那么他自己的部队是有足够的力量,并且完全能够对付所有可能来自空中的进攻。不过他也指出,敌人猛烈的空中突击,使他的通信与信号系统的效能已经降低。但他向上级报告时还不知道当时情况的严重程度,例如,他不知道新西兰第二十二营已从马利姆撤退,结果已在他防御最薄弱的地段大开了缺口。如果他知道这些情况,毫无疑问,他势必会竭力在夜暗的掩护下派援兵援救马利姆。
施图登特将军预期在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这个具有决定作用的夜间发动猛烈的进攻。当这一设想未成为现实时,突击团的那些疲惫不堪的残部在五月二十一日清晨却获得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决定集中全部力量进攻马利姆,从而使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德军的变化。他之所以能够作出这项决定,原因之一是,当时尽管团通信主任损失了他的大部分器材,他却与驻雅典的空降司令部成功地建立了无线电联系根据第8 空军军军长弗赖赫尔·冯·里希特霍芬将军的日记(是在他多年的副官戴希曼中校编辑的),该将军还承认了在马利姆机场比较有利的地位,而且据说还是出于他提的建议才决定给“马利姆的伞兵以明确优先的支援”。。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一些携带武器、弹药的“容”-52飞机在马利姆滩头降落遭受了一些损失,一架“容”-52飞机在马利姆机场降落。然而,由于机场的跑道仍处于敌步兵与炮兵的密集火力之下,所以虽然为山地营着陆作好了一切准备,还是不得不再次推迟。要增援西部大队并作出更大的努力使机场完全置于德军控制之下,唯一的途径是继续空投伞兵,德军这样做了。大约在十七时,德军占领了马利姆,并且牢固地控制了机场。这一战果是在第八空军军的十分有效的支援下取得的。第八空军军享有绝对的制空权,向敌人的防空阵地和坚固支撑点实施了连续的攻击。同时,从十六时起,一个加强山地营的第一批空降组冒着敌人不间断的炮火和机枪火力在机场着陆。许多“容”-52飞机在着陆过程中被摧毁。但是,目前已可以继续着陆,扩张战果,并向前推进,于五月二十二日,与干尼亚和苏达湾附近的中部大队会师。下一个目标是,扩大马利姆这一桥头堡,由此出击,将敌人从苏达湾的海军据点中赶出去。在那里,英军的快速舰艇仍利用夜暗不断地运入补给物资。五月二十一日,德军的运输机给中部大队运来了弹药。但占领加拉塔斯周围高地的企图却失败了。进攻部队遭到损失,受到很大的削弱,只能扼守已攻占的阵地,牵制敌人的部队。
留在雷西姆农附近的德军击退了敌人一次又一次的攻击。它们在弹药与其他补给物资的支援下守住了阵地,虽然曾遇到一些困难。
在伊腊克林附近,东部大队被切成两段。西段的部队在第八空军军的近距离支援下,试图突入伊腊克林。开始打得还不错,以后却遭到敌人的猛烈抵抗,进攻受挫。结果那些已经突入该城的部队只好撤出。东段的部队由布罗伊尔上校指挥,企图占领机场,但未成功。部队没有重型武器,进攻毫无获胜的希望。由于它的失败,空降军不能按计划将第五山地师的部分部队机降到伊腊克林着陆。
但是,由于占领了马利姆,据第十一空军军截止五月二十一日夜的报告说,它已绕过伊腊克林这个重要地点,并受命巩固德军在马利姆的阵地以及向干尼亚发动进攻。第五山地师师长林格尔将军现已升任西部大队指挥官。翌日,该师的三个营在马利姆机场登陆。
与英国舰队作战
进攻克里特岛的重要问题之一是迅速提供重型武器。完成这项任务的唯一理想途径是用机帆船与商船从海上运进武器。德军企图执行这项任务并同时阻止英国海军把援兵送上克里特岛的军事行动,导致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一次“海空之战”。很明显,英国人在空中处于劣势,他们希望使用能够在东地中海投入作战的强大的海军部队来弥补这个不足。英军认为,德国人将会发现单靠空军夺取克里特岛是不可能的,所以估计大量德军将试图从海上登陆。
正如我们已经述及的,第八空军军已经收到了如下指令:在作战的准备阶段要不断地监视克里特岛周围的海面,并袭击在这一海域中看到的所有运输舰。第八空军军报告称,在执行这项指令中,到五月二十日止,已击沉或重创二十七艘敌舰船。
两支由机帆船编成的船队根据计划从比雷埃夫斯与哈尔基斯驶出,由意大利的“狼”号与“人马座”号鱼雷艇护航,载有一支约二千三百人的山地部队和重装备,在进攻克里特岛的当日夜间,抵达了战斗出发地点—梅洛斯岛。第四航空队要求东南舰队司令竭尽全力保证第一支船队于五月二十一日夜幕降临前,在马利姆附近靠岸。德国当局还试图说服意大利舰队出海,以便把参加克里特岛作战的英国海军部队引开,但是罗马拒绝了。
五月二十日至二十一日夜,英国海军部队绕越在其东侧的克里特岛,又穿过该岛西侧的基西拉海峡,搜索了克里特岛以北的海域,并沿该岛北部的海岸巡弋。英国海军在搜索过程中,轰击了斯卡潘托机场,但未造成很大的破坏。正在待命出击的攻击力量强大的第八空军军看到时机已到,于是在五月二十一日晨向正在撤离的英国海军舰队发起攻击,击沉“天后”号驱逐舰,重创“阿贾克斯”号巡洋舰。当时仍在该岛以南进行战斗的第八空军军干上午九时报告说,克里特岛以北的海域已没有敌人的海军部队。近午,第一支由机帆船编成的船队继续从梅洛斯岛向马利姆行驶,可是下午被英国皇家空军侦察机发现了。夜间,遭到新抵达的英国海军部队的攻击,这支部队包括“狄多”号、“奥赖恩”号和“阿贾克斯”号巡洋舰以及四艘驱逐舰。多亏意大利“狼”号鱼雷艇(艇长米姆贝利)的英勇奋战(直接中弹十八发)和船队的迅速四下疏散,才只有十艘舰只被击沉。其余的船只则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南海岸避难。但关于如何将重型武器与援兵运入克里特岛的问题仍未解决。第二支船队在五月二十二日清晨又遭到英国第二支特混舰队(其编成内有“佩思”号、“水中仙女”号、“加尔各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