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歌嘹亮





袄状虿欢!本怂担骸拔艺媸羌庇茫懿荒芨忝侵魅嗡担雀乙缓小!迸刍踉彼担骸拔沂允园伞!?br />   女售货员走到秋英跟前一问,秋英回答道:
  “不行,让他等会儿!我们虽然只是些家属,可我们也身在军营,那个词儿是咋说的?……对,要令行禁止!”
  但那军人走没多久,门外来买东西的人却越来越多了,都觉得不可思议,说:“怎么还不开门?”门边的售货员只好再一次悄悄地说:“换主任了。团长的老婆当主任,说是政治学习时间,雷打不动!”
  听到的人都嘀咕起来,有人说:“咋能这样?不是说要为兵服务吗?一根筋!”有人说:“哎,这年头,就得要一根筋的人当主任,不然更乱套!”
  一直学到了八点整,秋英才庄严地宣布:“到点了,开门!”
  夜里,秋英几乎一整个晚上都在忙着算账,桌面上乱糟糟的摊着一大堆的单据。高大山在她身边一边转悠着,一边听着耳边的半导体。
  秋英有点越弄越乱了,只好把高敏喊了过去。
  “高敏,快过来帮妈看看,这账咋老对不住呢?”
  高敏却说:“妈,我明天要考试!”
  旁边的高大山笑了,他朝她走了过来。秋英瞥了一眼高大山,不高兴了,说:“高大山,你看我的笑话!”
  高大山说:“我没有。”
  秋英说:“你笑了!”
  高大山只好装出关心的样子,问:“哎,少了多少钱?”
  秋英说:“不是少了,是多出了二十多块!”
  高大山觉得不可能,真的笑了,他说:“就你?不把咱家赔进去就行了,还会多出钱来?”
  秋英说:“可不是嘛,应该是只会少钱,哪会多出来钱呢?”
  高大山说:“那你再从头算算!要不要我帮你?”
  秋英说:“不!叫你帮我,我就不当这个主任了!”
  秋英只好自己又从头算了起来,一旁的高大山只好不住地摇头,心想这老婆算是有了真正的工作了。
  一直算到深夜,算到墙上的挂钟敲响凌晨两点,秋英还趴在桌上不停地算着,就是算不过来。
  高大山看着可怜,走过来说:“好了好了,啥时候了,明天再算吧!”
  可秋英却告诉他,说:“哎,老高,你说怪事不怪事,刚才我算是多出了二十多块,可这一算怎么又少了二十多块了呢?”
  高大山说:“哎,要不,咱明天就不当这个主任了。”
  秋英说:“你啥意思你?想让我回到家里来给你们烧火做饭,不行!我就要当了!”
  高大山说:“你是不撞南墙不回头,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心不死!”
  秋英埋头又算了起来,算着算着,还是没有算对,最后,只好看着那堆单据,呜呜地哭了起来,把床上的高大山都给哭醒了。
  高大山有点忍不住,便在床上发起了脾气。他说:“秋英呀,秋主任,老秋,你还睡不睡?”
  秋英不理他,她不想再算了,最后,只好从自己的口袋里掏出自己的钱来,一张张地数着,填进了公家的钱里。
  2.秋英上报纸
  第二天晚上,高大山刚一进门,秋英就兴高采烈地告诉他:
  “哎,高大山,今儿我把昨儿赔出去的又算回来了,整整多出了二十五块五毛六!”
  高大山一听乐了,说:“你要再不算回来一点,咱家就要吃咸菜萝卜了!”
  接着,秋英告诉高大山:“这几天你在家里辛苦一点吧,我明天准备下部队。”
  高大山一惊,说:“你下啥部队?真是奇怪了!你下部队干啥?”
  秋英说:“高大山,你还不要瞧不上我们服务社。我想好了,不能老让战士们跑这么远的路到我们服务社买东西。不是说要为兵服务吗?我让我们服务社组织一个板车队,拉货下基层,把服务送到连队去!”
  高大山有点急说:“不行不行,你走了这个家咋办?我明天下午要去三营呢,我要去好几天,你不在家咋办?”
  秋英说:“爱咋办咋办!我回娘家那些天你们不是也过了?高大山,我告诉你,就是打我当了服务社主任,我才觉得自个儿真的翻身了,我也能跟你这个团长平起平坐了,我也有工作了!你明天下午去三营,我明天上午就带人下二营,家里的事,你就多管点儿吧!”
  第二天,她果真就带着自己的人马下乡去了,高大山实在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秋英这么一去,几天后竟上了报纸了。
  这一天夜里,高大山正边走边听收音机,秋英紧紧跟在他的身后。高大山不知是什么缘故,关住了收音机说:“哎,我说你老是跟着我干啥?”秋英说:“谁老跟着你了!”高大山忽然想起,秋英是不是想听收音机里的社论,就把收音机递给了她,说:“给你给你。我看报纸!”
  高大山刚坐下来拿报纸。秋英也跟着坐下来,和高大山一起看报纸。
  她不听他的收音机。
  高大山觉得奇怪,说:“哎,我说你又看不懂,坐那瞎看啥?”
  秋英说:“你咋知道我看不懂?我能看懂!”
  高大山便走过去看她手里的报纸,她看的那一版全是图片,高大山忍不住笑了,笑得秋英大叫起来:“高大山,你……”
  “好,看吧,看吧,你看吧。”高大山一本正经地说,“看不看得懂是水平,看不看就是态度了。”秋英猛一把将报纸摔在了地下,说:“高大山!”高大山说:“咋了?我又犯错误了?”“你犯了!”秋英大声地说。高大山说:“我没有!”秋英说:“你笑话我看报纸看图片!你在心里耻笑我!”
  高大山把报纸从地上捡起来,递到秋英手里说:“我没有,真的没有。我刚才不是还表扬你吗?你接着看!图片咋啦?图片也是新闻!也是党的声音!有些人连图片也不看,跟我老婆比,政治觉悟差老去了!……好,刚才看到哪儿了?是不是这儿?接着看!……”突然,高大山的眼睛愣住了,他忽然哇哇地大叫了一声,回头目不转睛地瞪着秋英。
  秋英说:“你咋啦?!”
  高大山站起来,又兴奋又妒忌地走来走去,一边用异样的目光望秋英。
  秋英有点急了,说:“到底咋回事,高大山,你说话!”
  高大山说:“秋英,不,老秋,秋主任,你出名了!你上报纸了!”
  秋英说:“我上报纸了?”秋英跟着也高兴了起来。“我还上报纸了?在哪里?快指给我看看!”
  高大山指着报上的一个小角落说:“就这里,48049部队服务社下基层为兵服务。这里头还提到你的名字,‘山路不好走,服务社主任秋英亲自拉车。’好家伙,我高大山也就是当年跟朱总司令喝酒上过一回报纸,没想到你只拉板车去了一趟二营,就上报纸了!”
  秋英把报纸抢过来看着,看得泪光闪闪的。
  “哎呀我也上报纸了!就是这块儿小一点儿!高大山,怎么样,让你老婆去当主任,没给你丢脸吧!不行,我要把报纸藏起来,明天我们政治学习,就学这个!”
  高大山指指收音机说:“那今天晚上的广播不是白听了?”
  秋英说:“没白听!高大山,你妒忌了!看我上了报纸,你心里不高兴了!……好,我就是要让你不高兴!你不高兴,我高兴!”
  转身,秋英就拿电话向桔梗报喜去了。她说:“桔梗大姐吗?你看今天军区的《红旗报》了没有?那上头有我哎!快看看,在最后一版,右下角!咋会找不到呢?往下瞅,最下头!看见了吧?说的啥?说的是我拉板车下连队卖货呀,对了,我现在也是服务社主任,那上头说的秋英主任就是我呀!向我学习?别向我学习,我也得向你学习……哈哈,好,以后多打电话!”
  随后,她又接连打出了好几个报喜的电话,打得一屋子都是她的声音。
  打得高敏有点不耐烦了,在床上说:“妈是不是高兴疯了?”
  高大山说:“别管她,让她疯吧,等她给所有的熟人都打完了,她就没有打的了。”
  谁知,打完电话,秋英还没完,深更半夜的,把高大山拉了起来。
  高大山说:“干啥?这都啥时候了,你还折腾呢!”
  “起来嘛!人家想叫你起来陪陪人家!”秋英说。
  “我困着呢,有事明天再说吧!”
  “人家求求你还不行吗?”
  高大山没有办法,只好起来,但嘴里却不停地唠叨着:“到底是怎么着啊,不就是上了一回报纸吗?”
  秋英说:“人家高兴,你就陪陪人家嘛!”
  高大山被拉到饭桌前才愣住了,秋英早已摆了一瓶酒,几个家常小菜。高大山一看高兴了,说:“你高兴,想让我喝酒?”秋英高兴地说:“对,我高兴,想让你喝酒!”高大山的睡意忽然就一点没有了。秋英紧紧地挨在他身边坐着,给他斟酒。
  高大山喝了一杯,说:“一个人喝,没意思。”
  秋英好像等的就是这一句,顺手就添了一个杯子来,给自己斟酒。高大山一看就惊了,说:“你也喝?”
  秋英说:“今儿我高兴,你喝多少,我喝多少。”
  高大山说:“拉倒吧你。我喝酒的时候你还在哪里呢,我喝酒的名气……”
  秋英说:“别说了,你喝酒的名气毛主席都听说过,朱总司令还和你一起喝过酒。全白山守备区,能跟你有一喝的只有陈刚司令员一个人。可是今儿个,我偏要鸡蛋碰石头,跟你比一比!”
  高大山笑说:“就你?拉倒吧拉倒吧。我知道你们服务社的工作做出了成绩,你上了报纸,心里高兴。不错,我以前小看你了,从今而后要对你刮目相看,这行了吧。酒就别喝了!”
  秋英说:“你让我陪你一回试试吧!”
  高大山眼睛里一下放光了,他说:“你真喝?”
  秋英说:“真喝!”
  高大山说:“那就喝。”
  俩人一杯来一杯去。那天夜里,秋英竟把高大山给弄醉了,醉得高大山趴在桌面上,秋英还在大喊:“高大山,喝呀,今儿可让你知道啥是个喝酒了吧?”
  第二天早上,秋英却起不来了。高大山起来做饭的时候,秋英还在呼呼地大睡。
  高大山想让她好好地睡一睡,但看了看表,还是把她推起了。
  高大山说:“秋主任!老秋!上班时间到了!政治学习时间到了!”
  一听政治学习的时间,秋英一个翻身就起来了,嘴里喊着:“真的吗?”
  她一下炕就朝门外跑,被高大山喊住了。
  高大山说:“站住!先洗脸,先吃饭!”
  孩子们都偷偷地笑着,不知道妈妈为什么成了这样了。
  高大山却不让孩子们笑,催他们快吃饭,吃了饭上学去!
  秋英这才忽然觉得一阵难受,跑到卫生间就是一阵久久时间的呕吐。高大山马上跑过去帮她捶背,说:“不能喝还逞强,不就是上了一回报纸吗?”
  这一次,秋英没有吭声了,呕完,她直眼看着高大山,说:“老高,我要告你一句话!”高大山说:“说!”秋英说:“这酒……真不是好东西!”
  说得孩子们全都开怀地大笑起来。
  而秋英则告诉他们,她还要带着服务社的职工们好好干,她争取再上报纸,让整个服务社的职工都上报纸。
  3.终于升官了
  老家的翠花嫂,说来就来了。她带着她的狗剩,找秋英他们来了。
  秋英一看翠花嫂来了,高兴得不得了,离门远远的,就大声地喊着:“老高,快出来,看谁来了!”高大山刚一出来,翠花嫂就把儿子推了上去,说:“狗剩,快叫姑父!”她的狗剩上前就给高大山深深地鞠一躬,说:“姑父好!”
  高大山还真的不知道站着的是谁。
  翠花嫂说:“他姑父,你是官当大了,连我和你侄儿也不认识了!我打关内来,是英子的娘家嫂子,叫翠花;这是狗剩,是我的孩子……”一旁的秋英跟着又是使眼色又是帮腔,说:“老高,这就是我娘家嫂子翠花,前些天我不是还回去过一趟……你都忘了?”高大山这才噢了一声:“我想起来了,翠花嫂!你们家姓刘,门前有棵大柳树,一口大水塘,水塘里跑着一大群鸭子……对了对了,我想起来了!”
  翠花嫂马上拍起大腿,说:“哎哟他姑父,你可想起来了!”
  秋英热情地说:“嫂子,坐坐!狗剩也坐!老高,你站在那儿干啥,还不招呼翠花嫂子和孩子坐下!”
  高大山说:“对对对,坐下坐下!渴了吧?吃饭了没有?秋英,赶快做饭!”
  那狗剩像是饿了几天了,就等着这一餐呢,一上桌,就埋头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秋英鼓励着:“吃吃,到了这儿就是到家了!”
  翠花嫂说:“可不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