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代去种田 作者:懒语(潇湘vip2013.01.18完结)
晚渝拿出账单,将胖婶、荷花、玉兰他们的钱结算一下,这次只是试探着编的,所以编的并不多,就是这样,分得钱也让他们吃了一惊。
------题外话------
看的人太少,收藏更是可怜,看来大家真的不喜欢家长里短的故事。
第二十章 秘洞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0 本章字数:3218
在胖婶母子和玉兰来学习编结的时候,晚渝就对她们说清楚了,她们学习过后不能教别人,是晚渝雇来当工人的。由于不知结到底能卖多少钱,雇佣的价格就参考荷包的价格,平时荷包上的穗子只有一文一个,而打结比较复杂些,说好是两文一个。
胖婶和小荷总共打了三十八个,玉兰打了二十个,两个伯母分别打了二十一个,二十二个,就是苏杨氏也打了十一个,虽然不多也能赚些小钱了,对于晚渝赚的大钱没有一个人嫉妒的,只有为她高兴。
“只是胖婶的,这些是玉兰婶的。”晚渝把一堆钱推给他们两家,“每个我给你们二百文。”
一听晚渝给了那么多钱,两家人连忙推脱不要。
“你们两家都是我信得过的,以后我们还要做大的,找些人可能还要你们帮我管着,不用和我客气,既是我给的,就是你应该得的。”晚渝把推回来的钱又推回去。两家人这才接过去,只有十几天的功夫,自己就赚了这么多,自家男人往日拼死拼活地替人做工,一日也就得十八文的大钱。晚渝一出手就给了这么多,够家里用好长一段时间了。今后一定要好好做事报答晚渝,两家人只有在心里下定决心。
而两个伯母和苏杨氏每个按六百文算给他们的,因为当初打结时,她们学的就是团锦结。晚渝一文也没有留。
“晚渝,那可不行,我们和胖婶她们一样就行了。”两个伯母和苏杨氏一个劲往外推。
晚渝看着全家,眼睛有些湿润。爷爷是村长,家里的日子应该比别人家日子好过些,可是由于担心委屈了自己的母亲,愣是憋着劲让父亲读书。母亲身体不好,本来家里的田地多而且有牲口愣是没卖,这固然有母亲的原因,这些亲人的反对也是一方面。近年来生活过的苦巴巴的,连过年都没有穿过几件新衣服。蒙心自问,这样顾着亲情在现代早就没有了,这恐怕当年就是自己外婆力排众议将母亲嫁过来的原因吧。
“如果你们不收,我就生气了。”晚渝板起脸来。
伯母她们这才小心翼翼地把银子收起来。接着晚渝也不管桌子上的钱,又把自己收集布头开展加工厂的想法和大家说了。
也许晚渝带给了大家太多的惊喜,现在大家对她的话已经是言听计从,对她所说的手工加工厂充满了期待。
晚渝又让他们留心一下村里或者是亲戚里还有哪些可靠的人用都给找来。几家人答应下来就回家去了。晚渝让周大娘清点一下桌子上的钱,看还剩多少。几人一起动手,很快就清理出来啦。
一百个团锦结,二百个双线结和桂花结总共卖了二百六十两,再加上卖豆腐乳二百五十文和夏荷秋香卖帕子的三十六文,然后除去伯母他们的工钱、重新买丝线的钱、买布头的钱,还剩下二百一十一两二百七十六文。
晚渝从中又拿出一些,给秋月他们一人二百大钱做零花钱。“这些钱不多,等我们赚到钱了,再多给大家,拿着当零花钱。”
“公子,我们不要,家里有穿的有吃的就行了。”秋月红着眼说。
“是呀,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我不要。”夏荷也哭了。
“我要钱也没有用,你放着吧。”天成闷声闷气地说。
“以前家里困难,你们帮着家里我都知道,以前就算了。现在有点钱了,相信我,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的,我都说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夏荷秋月都是大姑娘了,需要胭脂水粉的身上当然要些钱才好,天成哥和村里伙伴在一起身上有点钱也硬气至于张伯吗,遇到事男人拿出钱也有面子不是?”晚渝故意开玩笑说。
几个人还要推辞,周大娘明白晚渝这孩子的心,知道她是个重情义的人就让大家收了。晚渝见夏荷他们小心翼翼开心的样子,又理解又难过,这是他们第一次拿到些私房钱。又一次下定决心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第二天,大家起的更早了,晚渝困得起不来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爬起来和大家一起练武。夏荷几个孩子割了满满一筐青草才回来吃饭。吃过早饭,然后分工,周大娘又忙着做豆腐,胖婶几个也帮忙。荷花他们三个女孩子忙着打结,鱼苗的事也搞定了,男孩子也被捉来学习打结。几个人练武还行,做起女孩子的事就手忙脚乱起来,还不好意思,扭扭捏捏认为这是女孩子做的,男孩子做有些不像话。
晚渝却一心想把自己村的孩子教育成男女平等,所以严肃地批判了他们错误的思想,并且许下保证,如果他们做的好,闲下来就给他们炒田螺,做大肠猪肚吃,几个人这才安静下来老老实实地学。六个大男孩虽然学得比较慢,一上午的功夫到底也就学会了。晚渝又彻底表扬他们一番,接着又教育一番:不要有大男子思想,想想如果家里以后娶了亲还靠老娘和媳妇养着,丢不丢人。再说,做一个就是钱,上哪打工能赚到这么多钱,有钱以后说话不就硬气了,面子能当钱花吗?管别人的闲言碎语干什么?
几个想想,一个二百文,的确干什么也赚不来这么多钱,一个结在他们的眼里也就变成了二百文,又是帮晚渝做事,因此学会了也就越发认真做了。
手工这东西只要学会,做起来也就上手许多。下午,每个人身边还真有一堆结了。晚渝深知这东西做起来很简单,打算再找两三个靠得住人做就没有打算再教别人。
傍晚三伯过来找晚渝过去看看,说水车做出来了让晚渝过去看看。晚渝一听和几个小子撒腿就往果园跑。到了那一看,二伯水生他们正围着一个大家伙转了,见晚渝来了就让她走近看看。
晚渝一看,哎呀还真做成了。晚渝不得不佩服张伯的手艺高超。大家用水试试,果然好使。看没有问题,大家就商量着多造几辆用。可是晚渝担心水车目标太大,容易招人眼。又想到招些工人、运来的布料放哪里,麦子已经发黄了快要收了,果园里的果子也要收了,这些家里都放不下呀。
张伯听了晚渝的烦恼,告诉她有个地方或许能用,晚渝心想家里就那么大,还有我不知道的地方?
当听到张伯说果园后面有个大山洞时,晚渝就不再淡定,决定去看看,好奇得热血都沸腾起来。
------题外话------
非常没有动力,就是想写家长里短的琐碎小事,情感问题到很久才出现。或许大家都不喜欢这类文,点击和收藏的较少。虽然是写着玩的,也有些受打击。
第二十一章 山洞的妙处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0 本章字数:3314
一行人随着张伯来到屋后的一个棚子里,棚子里堆满了柴火。晚渝正好奇山洞在哪呢,就见张伯、二伯他们把柴火往一旁抱,大家齐动手。当一大堆柴火被移走时,一个天然的洞穴展现在眼前。张伯率先走进洞里,天成紧跟其后,其他人也马上跟着进去了。洞口看起来只有两米高,洞内却足有七八米高,好大的洞呀,晚渝不得不佩服大自然的神奇。
整个洞起码有一千平方米大,洞内很干燥,左边有个分支道,右边和正中都有通道。自然风透进来很冷,晚渝他们不自觉地抱紧了自己的身体。
“好冷呀,我都起鸡皮疙瘩了。”天翔哆嗦着说。
“怎么这么冷呀?”天明一边跳着一边问。
“因为往右边走,里面的第三个洞口是向下的,里边有很多不化的冰,第一和第二个洞就是死路。”天成给出答案。
“那么左边和中间的通道呢?”晚渝问。
“中间的通道是条也是死路,越往里走越窄,不远处就是一条大缝。左边往里走是条暗流。”大家这下知道洞里的风是怎么来的了。
“我想到左边的通道去看看。”晚渝请求。
天成不声不响地从外面拿来一个火把。大家跟在天成后面往前走,走了大约两里路,终于看见一条暗河,这溪水一直往下流,不知流到哪里,洞很高大约四五米多,宽约两米多。
“这些水是从山后流过来的。”或许看到晚渝纳闷的样子,天成给她主动解释。看来天成顺着这条溪流探过险,晚渝很肯定。有机会自己也要到山后去看看。这座山在周围众多山中是比较高的,从山脚往上看,几乎看不到顶,山后的两座山也是晚渝的。
晚渝还郁闷过,山高有猛兽根本上不去,山后的山简直就是摆设呀,外婆的妈妈也不知怎么想起来买下的。现在找到路,以后有机会当然要去看看了。
大家出洞的时候,外面已经全黑了。几个人又七手八脚地把水车和脱粒机搬进洞里。洞口依然胡乱地用柴堵住才各自回家吃晚饭。
吃完晚饭,晚渝和家里几个人又忙着做豆腐乳。因为已经做过一次,这一次大家做起来就顺手多了,一会儿一百多斤的豆腐就做完了。
第二日,张伯先到村里烧陶器的苏加豪家定了五百个小坛子,然后就匆匆忙忙地赶到果园里忙着做水车。这边周大娘也加入编结的大军中,每个人都憋足了劲干,别说,几个小子干起来也有模有样的了,像天问和天成做起来竟然比女子差不了多少。晚渝倒是没有奇怪的,在现代,美容、厨师、服装方面做得好的大多是男人,而古代男子在女红方面是不屑一顾的,其实做起来绝不会比女子差的。
第三日,晚渝天一亮就和天成装好四十坛豆腐乳,把大家近两天做的八百个结用布包包好也带着,坐上马车就进城了。
到了客来居,包掌柜的见了赶紧迎上来,“苏公子,酒楼里的豆腐乳早就卖光了,许多客人在找了。我家公子也在等你”
“这次我带来四十坛,你找人搬进来吧。”晚渝对于客来居的销售能力还是很满意的。
包掌柜连忙叫店里的伙计把外面马车上的坛子搬进店里,又让一个店小二把晚渝带到内堂去见莫清休。
“苏公子,你终于来了。这次不知送了多少豆腐乳?”莫清休见到晚渝很高兴。
“这次带来四十坛,这四十坛是这批货的最后所有货。如果你们再下订单的话,最早也得二十天左右。”晚渝一张口就打乱了莫清休的计划。
“实不相瞒,你的这个豆腐乳虽然不值多少钱,却给我们带来很多回头客。许多客人吃了,都会买些带会家。可是量比较少,几乎不许外带的。我打算将豆腐乳扩大到别的州酒楼。”莫清休相当坦诚,这是合作者之间必须做到的。
“那你这一次打算订多少呢?”晚渝毫不拖泥带水。
“两千坛。”莫清休也很干脆。“不知苏公子有没有困难?”
“没问题,不过希望莫公子能做好管理工作。我是个小人物禁不起风浪,到时候不希望出现因为嫉妒而出现问题的事。”晚渝把自己的担忧提出来。“我下次的货将打上我们苏家独特的印记。”
“放心好了,有什么问题有我解决。”莫清休又一次保证。
“看看我带来的结。”晚渝打开包裹给他看。
莫清休走近一瞧,果然这次的结和上次卖的结不同。晚渝就给他介绍了各种结的编法。
上次晚渝的宣传很到位,不仅她作的三首诗出了名,几乎青州每个学子都会背,就是很多富豪人家也知道她苏晚渝的大名,而且连带着水涨船高,她卖的结也出了名。这些天许多人不是来找豆腐乳就是来打听她什么时候来卖结。没有买到的还在后悔,买到的得意洋洋,把晚渝宣传时吹嘘的话又重复一下。
无外乎是这个结就是身份的象征,讲的人好像前程,财富就在手中一样。火爆的程度也超出了莫清休的预想,对以后的合作期待值也就更高了。
这次晚渝果然不让他失望,带来的每种结都很漂亮,晚渝为了让他更好地区分,每种结都写了名字,并且介绍了它们的寓意。
莫清休看了连连点头,但是还是嫌带来的量少了。晚渝也很着急,村里马上大忙了,人手肯定不够,而且交给别人自己也不是很放心。
两人就合作的细节又商谈一会儿,晚渝就告辞准备回去,刚走到大堂就被那天在场的几个书生拉住,要和她交流一下诗文,并且有几个没有买到结的书生向她买结。晚渝委婉地告诉他们,自己今天很忙没有空改日再说,结已经由客来居的老板代卖了。那几个书生才依依不舍地放她离开。
晚渝和天成又驾着马车到各家布庄去收购布头去了,事情是谈好的,布庄早把布头装好了留给她,半天功夫他们就收购了八袋布头。晚渝和天成把事情办完了,正准备往回赶,忽然听到大街上传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