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代去种田 作者:懒语(潇湘vip2013.01.18完结)
“我也不要。”夏荷也把衣服还回来了。
“男子汉穿什么新衣服,给你?”天翔很大人地说。
晚渝知道大家是关心她,“以前大家什么都先考虑我,现在日子好过些,就让我为大家做些事吧。放心好了,我有赚钱手,再说赚来的钱不花放在那,也就是一堆数字罢了。怎么大家都不喜欢我买的衣服吗”晚渝故意难过地说。
“好了,这是晚渝的一点心意,大家就都收着吧。现在的晚渝可是很能干的。”胖婶一旁打着圆场。
大家这才都收下了。天明和天翔到底是孩子,当场就臭美地比划起来,引得大家又笑了。
散场后吃饭时,宋思白他们见晚饭虽然简单,只是玉米稀饭和玉米窝头,一点腌菜,但是晚渝真的和他们吃得并没有不同都很感动,觉得自己跟对了主子。比起原先饥一餐饱一餐的残羹剩饭,现在简单的饭菜就是人间美味呀,大家吃得津津有味。
因为宋思白他们是临时起意地来,家里并没有准备他们的住处。晚饭后,晚渝就要安排他们的住处。“跟着我,你们以前的名字就不能用了。”石头他们也不慌张,这时代卖身的奴仆都是要主人赐名的。
“宋思白就叫月白,石头叫月石。”宋思白也无所谓,自己是孤儿名字只不过是个代号罢了。其余的三个男孩叫月雷,月黄和月玄。
而三个女孩子就叫月心、月离和月萝,很明显晚渝是按月字辈给他们起名的。
赐名过后,晚渝就给他们安排住处,五个少年跟张伯他们住在果园,果园的偏房原是给短工预备的,现在给他们住正好。
女孩子安排要麻烦些,晚渝让周大娘住到自己父母原先住的屋子,三个女孩就住到周大娘住的屋里。见周大娘没有反对自己的安排,晚渝倒有些意外。她哪里知道,周大娘真的相信了她的父母成仙了,再加上晚渝近阶段的唠叨,周大娘已经将她的话当成了圣旨。
晚渝见大家都安排好了终于松了一口气。
------题外话------
今天得到推荐,收藏很给力,对于第一次写文章的我来说,这是很大的动力。再申诉一遍,本文以家长里短为主,感情到很远才会出现。如果你喜欢看一个孩子成长的家长里短,请你点点鼠标收藏一下,后面更精彩。谢谢你的支持。
第二十四章 大忙(一)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1 本章字数:3455
第二天一早,九个后来的孩子也加入了早练的队伍中。
早饭后,晚渝见几个孩子的身体太弱了,又让天成到小集市把所有的下水都买来,并且关照卖肉的荣摊主以后将这些下水都给她们家留着,天成答应下来就去办了。
接着又是好忙,晚渝交给九个孩子编结的方法,几个孩子学得都很用心,不大一会儿就上手了。家里地方不大,人手增加了许多就显得拥挤些,大家又分散到走廊下干。
周大娘和两个伯母忙着做豆腐,张伯赶着到苏加豪那儿定了三千个坛子,晚渝写了几个很古怪的字母,让张伯带去他家让置坛子时刻在坛子的外面,这就是晚渝家的独特商标了。
田里的麦子已经变得金黄,这两天就可以收了。晚渝和爷爷他们家的麦子最后一次浇水及时,比别人家的麦子更饱满些,看起来也就更喜人。
伯伯他们就赶着大忙前的最后时间把坡地和沙地的草除掉。地里肥足,浇水又方便,因此种的庄稼长得绿油油的十分喜人,连带着草都别人家长得茂盛。
晚渝查看一下自己种的辣椒种和青瓜、冬瓜、丝瓜苗也很健康,心里琢磨着把这些苗抓紧时间给栽下去。
中午她亲自动手,做了大骨头汤,红烧猪肚,炖了肚肺,爆炒了几个哥哥前天摸的田螺,又炒了一大盆山野菜,醋溜白菜一大盘,主食是玉米窝窝。
人太多,家里分成两桌。晚渝的手艺可不是盖的,每个人吃得肚大腰圆。月白他们更是极其感动,没有想到晚渝会亲自动手做饭给他们吃,而且做得这么好吃。他们什么话也没有说,但是做起事来都抢着干,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她。
午饭后,晚渝和伯伯他们又忙着栽种辣椒和瓜苗。积肥行动一直都没有停,大家都是自发地利用早上时间割草、扒泥、背腐叶,果园的肥越来越多。晚渝在栽辣椒时没有吝啬这些肥,地里的肥施得很足,两亩地的辣椒很快就栽完了。大家又把冬瓜和青瓜苗栽在田地的外围。
而丝瓜就栽在小溪边上,在小溪的两边用草绳架起网,让这些瓜苗以后顺着绳子爬,既不占地又不会影响水源。
接着傍晚时候,大家齐动手,把院子和果园中间几十米地的菜园全都种上了辣椒,连果园四周的篱笆旁都栽上了冬瓜青瓜,内围则栽上了三排的辣椒。
村里人见晚渝家又瞎捣鼓,竟然种起了野草,都纷纷劝解起来,可是晚渝一口咬定,这些野草结的红果子好看,自己喜欢,而张伯听了之后当没听见。村里人见了都以为家里的大人哄着孩子高兴了,可拿着土地开玩笑就太出格了,就集体摇头替她家可惜。
晚渝可不管这些,闷头继续着手头的事。田地里栽完了,剩下的辣椒苗,伯伯、爷爷家拿了一些,玉兰婶家和胖婶家虽然不知道晚渝为什么要栽种这种野草,但是他们相信晚渝这样种自有道理,也向晚渝要了一些苗栽在自家屋旁。晚渝见辣椒的苗还剩下一些,又让张伯把自家屋前的地犁了,趁着天还有亮光,大家连忙把苗栽下了。
第二天一大早家里就来了六七个壮汉,听了张伯的介绍,晚渝才知道这些人是往年的短工。今天他们是来打听晚渝家是否还要短工的,张伯让他们先见见家里的新东家。
“我叫孙大壮,跟着来的都是我的亲兄弟和堂兄弟。”接着孙大壮就给晚渝介绍了身后的二壮、三壮、四壮和五壮,还有两个堂兄弟叫孙大武和孙二武。
几个汉子都是实诚人,没有因为晚渝年纪小就轻视她,说起话来是毕恭毕敬。
晚渝决定现在就收麦子,就让张伯带着他们到田地里去忙。中午要供饭,晚渝赶忙让天成到集市上买些肉、豆腐和下水,家里的米面也不多,周大娘也跟着去,把缺的东西都多买些回来。
辣椒昨日刚种下,今日需要回水。晚渝让过来的伯伯他们分头去回水,晚渝改造的自流水很省事,他们所在的村子叫千溪村,这里山多河多,溪流多浇水很方便,一个大早地就浇好了。
浇完水后,二伯他们也忙着回家收麦子了。晚渝到了田里一看,地里多了本村五个人来帮忙,她连忙打个招呼。
“各位叔叔伯伯,你们自家不忙吗?”
“我家的明天才收,今天先帮你家收,往年你父亲在的时候,我们几家的淘气小子没少麻烦他呀。家里的婆娘进城也没少麻烦你家。”一个壮实的汉子憨憨地说,剩下的几个人也一个劲地夸她的父亲。
“自己一个村的,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晚渝知道村里人朴实重感情,也就没有多客气。
回到家,晚渝让周大娘煮些绿豆,又放足了糖给大家送去解渴。自己在家又忙着处理那些下水。
当周大娘回来后,晚渝打听了来帮忙的几个人。
“黑脸的那个汉子叫苏加堂,家里有个小子曾今跟着老爷识过字,他的婆娘就是前些日子跟着我们家马车进城的马兰兰。个子较矮的叫苏加达,就是何婶子的丈夫。另一个红脸的是秦婶子家的叫丁一山,还有两个叫苏钱和苏文彪。”果不其然这些人都是念着晚渝父亲的好,每年都会无偿地过来帮忙。
晚渝决定这次麦收也为他们做些事情。
中午吃饭,孙大壮他们很吃惊地发现,东家的饭食真是太好了,有些吃起来明明是肉可自己还不认识,也不好意思打听。给别人家干活最多能炒个青菜什么的,哪里像晚渝家的荤菜就有好几个,心里就暗下决心要好好地干。
晚渝可不知道自己花几文钱买的下水会让他们感动的那样,自己是新时代大环境下长大的人,对于真心待自己的人,自己绝不会克扣别人的。
下午时候,晚渝见果园的果子成熟了不少,就让月白天成几个男孩子去采果子,并且把采好的八成熟的果子搬到山洞里的冰窖里藏好了,而成熟的果子则搬进院子里。
三边的人都不歇着,麦收的麦收,摘果子的摘果子,编结的编结,家里家外一片繁忙景象。
吃过晚饭后,晚渝让大家把熟透的杏子和桃子洗干净,然后去皮。接着把杏子和桃子去皮掉皮和核,杏核留着放在一旁。接着分别把果肉放进锅里和糖煮,半开时再加糖直到果肉全部化开。最后大家吃着果子等果酱冷透装进坛子了,用油纸和蜡密封好。张伯他们把坛子又搬进洞里放好才歇下,这时已经是半夜了。
------题外话------
感谢收藏和留言的人,大家放心,只要有人跟文,我就绝不会弃坑。对于情感问题,就多配吧。就怕喜欢看情感的人没有耐心看到她的情感发展。因为我是将发家和情感分开写的,只有底子厚了,情感才有保证呀。希望大家多给予支持。
第二十五章 大忙(二)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1 本章字数:3661
第二天又有十四个往年的短工过来找活,加上孙大武他们,地里就有二十个人忙活了。昨天收的麦子已经运到了晒谷场,晚渝让张伯一家和月白、月黄四人从山洞里搬出脱粒机。几人在场上就用脱粒机脱麦子。
来往的村里人见晚渝家又有新花样了,不由得停下忙碌的脚步瞧新鲜。大家越瞧越稀罕,好家伙,这东西看起来很笨拙,怎么麦子喂进去打个转麦粒就下来了呢?这样比用手在石头上惯不知要快多少倍了,无形当中节省了劳力和时间。村里人一边羡慕一边急急地朝自己田走去,自己可没有牛车和这些新家伙,干活要紧。
月白、月黄他们开始还不怎么熟练,脚和手配合不到一起,但是干着干着,越用越熟练,不大会儿,面前就打下了许多麦粒,几个人信心也就越足。
晚渝和周大娘、夏荷忙着做饭,家里接近三十口人吃饭,三个人忙起来也很费劲。晚渝把山洞里存好的大猪头和下水拿出来开始忙活起来。
主食是馒头,夏荷和周大娘揉面,晚渝把下水和猪头切好。这些下水和猪头几天前就买了许多在山洞冰窖里存放好了,收拾干净放在锅里让夏荷煮着。
晚渝又到菜地里割了韭菜,拔了些青菜在门前不远处的小溪中洗净了备用。
等猪下水和猪头煮熟了,晚渝就用这些猪头和下水做了土豆猪头肉、红烧大肠、肚肺汤、韭菜炒鸡蛋。这边周大娘馒头也上了锅,蒸笼整整摞了五层,屋子里热气腾腾,把晚渝的小脸蒸的红扑扑的,脸上都是汗珠,周大娘心疼她,连忙让她出去休息。晚渝不同意,又把骨头汤煮上锅才出去透口气。
秋月跑到田里让大家回来吃饭,田里的人用牛车顺便装了两车麦子带回来了。牛车是晚渝和张伯改良过的,比以前多装了两倍,远远望去就像两座大山移过来,村里人自然又是惊奇又是羡慕。
短工们把麦子卸到麦场上,看见张伯他们正用脱粒机在脱粒,也新奇地围上来瞧热闹,自是被这些家伙的能干吓一跳,特别是昨日就来帮工的孙大壮他们更是吃惊极了。他们昨日十来个人收割了接近二十多亩的麦子,被张伯四人一上午竟然打下来了,这速度也太快了。
吃饭时,新来的短工更是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东家也太大方了。四个菜几乎盘盘有肉,就是鸡蛋农村也是不常吃的,这顿饭简直比过年还好,孙大壮几人倒显得淡定了许多。大家吃着馒头就着菜,喝着骨头汤觉得这就是天堂的日子呀。
下午大家干起活来没有一个人偷懒的,东家仁义自己也不能不仗义呀,这些短工都是在晚渝家做惯了的,对她家情况也多有了解。现在一个孩子对自己都这么好,自己就更不能做对不起孩子的事。
人多力量大,第三日晚渝家的麦子就收光了,孙大壮他们见太阳还老高,对脱粒机心里也痒痒的很,就主动替换张伯他们。张伯他们是加班加点干早有些累了,特别是月白他们年纪小,虽然有周大娘秋月的替换也累得不想动。
一直到晚上,五十亩的小麦终于全脱好,剩下的就是晒了。
晚渝家这边结束后,伯伯他们的麦子也收好了。张伯和周大娘赶忙到他们几家帮忙,六台脱粒机,爷爷他们五家用了五台,还有一台晚渝让过来帮忙的几家先用着,几家人顿时感谢不已。
天成和天白在家负责晒麦子,不时地翻翻场上的麦子,让它充分接受阳光的曝晒。在古代大家都是看天吃饭,麦子怕雨,好在这几天是大太阳,村里男女老少都在地里忙碌起来,争取在雨天到来之际把麦子抢收起来。
有机灵的,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