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代去种田 作者:懒语(潇湘vip2013.01.18完结)
有机灵的,见晚渝和水生几家用脱粒机很方便,晚上的时候就过来向周大娘打听,看能不能借用用,周大娘推脱家里现在是晚渝当家,需要晚渝点头同意。
这些人又找到晚渝说明来意,晚渝就顺势说这东西做出来也花了不少钱,皮带容易坏需要收取一些费用。聪明的人立刻就问要多少钱,晚渝掂量一下,“都是本村人,我也就收个磨损费,一个时辰二十文。”
来的人思量一下,一个时辰就要一斤肉钱,都有些舍不得。但是转念一想,这东西干活快还省力,家里也就三五亩地,一两个时辰就结束了,也就当做少吃一顿肉吧了。
果然不出晚渝所料大多数人家还是愿意雇用脱粒机的。为了物尽所用,晚渝让天成、月白一组,永生和月黄一组,天青、天问一组带着脱粒机分散到各村去出租,天明、天翔和月石负责村里的。
妇女这一天在家负责晒各家的麦子,伯伯他们则和孙大壮六兄弟负责到晚渝家用牛耕田、挖沟,村里人见晚渝家的田又有了新花招,好好的田中间竟然挖起了那么深的那么宽的水沟,大伙不仅为他们家心疼起来,这得少收多少粮食呀。再想到田里的稻苗,估计她家秋季连种都收不上。
晚渝没空顾及大伙的心思,她指挥张伯他们把肥翻在地中,中间养鱼的水沟严格按照自己的要求去挖,苏大壮兄弟几个虽然不明白晚渝为什么在好好的田中间挖沟,但是大家都不是多嘴的人,谁也没有多问,只是拼命地干活,晚渝对他们很满意。
中午吃饭时,派出去外村的几个少年都没有回来吃饭,走的时候从家里带了馒头和咸菜就是他们的午饭了。留在村里几人轮换回来匆匆吃点就忙去了。
午饭晚渝烧了血肠,这血肠是自己一大早和胖婶到荣屠夫家里定的,猪肉丸子、麻婆豆腐、芹菜肉片,干的是体力活吃得自然也要跟上了,干活的人吃得很满意。孙大壮几人还不知豆腐为什么能做出这么个滋味来,对晚渝的厨艺佩服得五服投地。
“你们兄弟几人家里现在不忙吗?”晚渝问孙大壮。
“实不相瞒,家里人多地少,总共四亩多地,吃饭的人却有十来口人。如果不是兄弟几人拼命干,家里都能饿死人,即使是这样,家里也是有上顿没下顿的,最小的老四十八了还没有媳妇了。就家里的那几亩地,媳妇在家忙,兄弟几个到家再搭把手就成了。”孙大壮唉声叹气地说。
“如果我请你们到我家来做长工,不知你们愿不愿意?”晚渝通过几天的观察,认为孙大壮兄弟几个都是老实人,干活卖力气做事认真。别的长工事情做完就走了,他们几人却把场上的麦子堆得整整齐齐才离开。晚渝看在眼里,家里人手不足需要人手,就有心想请他们做长工。
做长工就得天天卖在晚渝家里,这家东家年纪虽小,人却是极好的,对工人每天给的钱是足的,吃得更是没说的。长工就不用到处找活干也不怕挨饿了,可是兄弟都出来,家里怎么办呢?孙大壮他们很矛盾。
“到了农忙的时候,你们兄弟可以轮换着回家忙,忙完以后再回来。”晚渝打消了他们的顾虑。“不过做我们家的长工就得守我们家的规矩,不能对我们家有二心。”
“这个请放心,东家,我们兄弟几个绝不是那种见利忘主之人。”孙大壮喜出望外,同时对晚渝感激涕零,自家再也不怕生活艰难了,再也不用到处受人白眼了,晚渝简直就是自家救命恩人呀。
双方当场签好了合约,皆大欢喜。
------题外话------
感谢你们的留言和收藏,你们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我是个上班族,时间很紧,所以让大家失望了,没有办法多更,请大家见谅。但我保证每天更新,请大家留意。
第二十六章 栽稻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2 本章字数:3828
“苏晚渝把你家的脱粒机和牛车拿给我家用用。”吃完午饭后,晚渝正和月离她们几个女孩在屋里忙着编结,门口忽然响起嚣张的声音。
晚渝出去还没到大门口,苏天福、苏天贵就闯进来了。“苏晚渝,你快点。家里还等着用了。”苏天贵不耐烦地说。
“抱歉,家里的牛正用着了,至于脱粒机要用的话,花钱租用找月石他们就行。”晚渝嘴里说着抱歉,可语气却一点也没有抱歉的意思。
“就是,要用的话,花钱就是了。”闻讯出来的夏荷她们也帮腔。
“不和你们这些臭丫头说话。苏晚渝,你还好意思朝我们要钱。”苏天贵彻底怒了,苏天福在一旁不停地摇着头,好像晚渝做了什么对不起他的事。
秋月悄悄趴在晚渝的耳朵前告诉她,每年她大伯家都会无理的来借牛借马,也不管家里是不是在用,夫人和老爷看在亲兄弟的份上,从来是有求必应的。
“我为什么不好意思要钱?我欠你的吗?”晚渝可不是原先的父母,管你是谁,看不顺眼一脚踢滚了就是。
“你、你这个臭丫头不要不识好歹。赶快把东西拿出来。”苏天贵暴跳如雷。
“你耳朵有问题呀,你以为你是谁,想要什么我就得给你吗?再啰嗦就让人把你打出去了。”晚渝对恶人可没有足够的耐心。
“你敢,我可是你哥哥,凭什么二叔他们能用我们不能用。”苏天贵真是气坏了,这丫头肥了胆子敢跟自己这样说话。“你不要没大没小的。”
“你算什么东西?我的东西想给谁用就给谁用,哥哥?你们也配,秋月夏荷给我把这两个东西打出去。”晚渝一点面子也没给。
秋月夏荷往年就看不惯大房一家的做法,占人家便宜还理所当然的样子,可是家里夫人老爷敬重他们,自己做下人的也没有办法。现在的小姐真不是盖的,出气的机会来了,两个人听了晚渝的命令,拿起扫帚和木棍就向苏氏兄弟打去,这两个读书人怎能是两个长年练武的人对手,抱头就跑了出去。
“好你个苏晚渝,你给我等着。”苏天贵临走还不忘威胁一下晚渝。
“等着了,不走。”晚渝翻了一个白眼给他们。
赶走了讨厌的人后,大家又各自忙了起来。
苏天福苏天贵到家,顾氏见兄弟俩灰头土面地回来,东西一样也没有借来,气得大骂晚渝没有家教。兄弟俩乘机又添油加醋地把事情经过讲了一遍,一家人对晚渝就更恨得咬牙切齿的。
顾氏更是心理不平衡,自己是秀才家的小姐,陪嫁的地也有十几亩,在当时可是轰动一时的。可偏偏来了一个柳飘絮,不仅出身比自己好,陪嫁的东西更是惊人,还没嫁过来,就三天两头来,几个兄弟当她是个宝,什么都紧着她,老的也偏向她,凭什么?
幸亏她的身体不好,有那么多田产又怎样,照样日子没有自家过得好,唯一有点用处就是牛马自家还能时不时用下。现在好不容易柳飘絮死了,剩下个小的,倒更不好对付了,上次的田地就没有自家的份,现在连东西都不能用了。越想越气,气得恨不得去抽晚渝几巴掌。但是顾氏还是有理智的,晚渝家在村子里的名声比自家好,而且别说老的和二房三房是向着她的,就是家里几个下人都是练武的,这也是村里人轻易不敢得罪她家的原因,自己可不会犯傻送去挨揍。顾氏在家只能偷偷地咒骂晚渝,不敢大声呀,否则有人来找麻烦,而且有损自己秀才娘子大家闺秀的风范。
这一切都是晚渝不知道的,况且知道了也不会理会她。
晚上出去出租脱粒机的人回来一结账,六台机总共收回了接近二两银子。第一天晚渝让自己人看护,走的时候就交代几组人,到了那儿找个实在人,把脱粒机交给他们看着,每天给个十来文的,机器不用来回拖,晚上也可以赚钱不闲着,腾下来的人手赶紧编结。看机器的人自然是欢喜不已,不费功夫就白得了十文钱,对机器自然就认真起来。
一连忙了**天,自己的麦子早就进山洞了。晚渝家的麦子一亩地有五百来斤,在村里已经是好的了,但是在晚渝的眼里,这点产量是远远不够的。这季收了就收了,下季晚渝早就有自己的打算了。
村里各家麦子陆陆续续都收完了,大伙又忙着翻地种水稻。晚渝家的稻田在张伯他们的努力下,已经按照晚渝的要求整理好了。
晚渝晚上抽空把这几天脱粒机收入清算一下,六台机子总共得了四十五两六百四十文。她把几家人集合起来,首先是胖婶和水生家每家给了二两银子,其次爷爷伯伯每家给了四两。几家连连说给多了,在晚渝的严厉要求下,大家才不再说话。
剩下的银子,晚渝给家里干活的少年少女一百文零花钱,把月心他们感动地只掉眼泪,接着晚渝把剩下的就全给了周大娘保管。
第二天,晚渝家栽稻行动正式开始了。可是大家都没有栽过,不知道怎么栽才好。晚渝决定亲自示范给大家看。奶奶他们见晚渝要脱鞋挽腿连忙拦住她,虽然是农村人,但是女孩子的名声是很重要的。晚渝可不管这些,说服了家里一帮人,自己就跳进了稻田。
一会儿工夫,晚渝就插了一节秧苗,大家见晚渝插得秧苗像列队的士兵,都觉得新奇极了。晚渝就教他们把两腿分开,左右各两行,身体前两行,人按着这种规律往后退。
大家按照晚渝说的去做,开始不熟练,顾了东就忘了西,稻子栽的也不成行,但过了一会儿,大家栽的也像成队的士兵一样都觉得特有成就感。
村里的人都是把地耧一耧,撒上稻种就行,播种得特别快。忙完了自家的田,大家见晚渝家把先前育的苗拔起又花老大的劲插进那么深的水里,都不自觉的替她家担心。不过田头灌水用的水车吸引了大家,有的人好奇还亲自上去试试,试过后不禁为她家的奇思妙想所折服。
“哎呦,一个大姑娘露出那么白的腿,这世道真是世风日下呀,啧啧。”讨厌的朱氏真是阴魂不散。
围观的村民没有人搭理她,晚渝可不是好惹的,“讨厌的苍蝇到处乱盯,眼睛也不怕害疮,嘴巴满口都是粪便,也不知我碍着谁的事了。”
“你敢骂我?”朱氏气死了。
“大家听见我骂人了吗?”晚渝装无辜。
“我们没听见。”大伙很给面子。
朱氏气得满脸通红还想说什么,被她家当家的拖走了。
“晚渝,你家水稻这样种能行吗?”大伙见晚渝家的水稻虽然成行可是太稀疏了,这样怎么能长稻子,水面下的土地可浪费不少呀。
晚渝按照现代1。3米栽六行栽的,相比较大伙撒的稻种,可不是稀疏的很。
“没关系,我是按照书上做的。”晚渝找了老理由。
大伙见了半信半疑,只是蹲在边上瞧热闹。下午太阳出来了,晚渝家栽的水稻都奄奄的耷拉着脑袋,大伙更担心了。
晚渝可是胸有成竹,一点也不慌张。
------题外话------
家里电脑有问题,忙活了半天才弄好,更晚了。请大家见谅。栽过稻子的同志看了本文是否回到了过去?收藏呀!
第二十七章 果酱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13 本章字数:3825
晚渝家的水稻在全村人的注视中终于完成了,又在全村人的担忧中茁壮成长。到田里必定要到晚渝家的稻田去瞧一瞧,是千溪村村民的新习惯。
水稻栽完后,果园里的果子也迎来了成熟的高峰。家里银子不足,按理说这时卖些麦子和果子,可以改善一下家里的生活。但是晚渝不同意,家里增添了许多的人口,需要的粮食很多,田里收的麦子晚渝还怕不管吃了,以前那种缺吃缺穿的生活,自己可不想再重新体验一下了。
至于果园里的果子,晚渝觉得当季卖的价格肯定不高。山洞里有天然的冰库,反正家里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八成熟的果子就先放进洞里保存着,等冬季到了再卖肯定能狠赚一笔。
熟透的果子就熬成果酱,为了熬果酱,全家又是一阵忙碌。摘果子摘果子的,洗果子削皮,上锅蒸,配料是晚渝亲自动手的,大家有条不紊,配合得很好。
家里的结编的已经有几千个了,豆腐乳也制成五千坛,晚渝决定和天成抽空到城里再送货一次,估计那边的莫清休都等急了。
下午时,晚渝到了棉花地又瞧了一趟,棉花前些日子让周大娘和家里亲近的人去打了顶,这是种棉花的诀窍,晚渝现在可不想大家都知道。地里的棉花长得很壮,株株都结满了棉桃。
这时候棉桃是很容易生病的,因此防虫害很重要。在现代,需要的农药都是直接从农药店买的,在这里可没有什么农药,没有只好自己制造了。
回到家里,晚渝问了张伯平时家里是怎么治虫的。张伯就找出几种草药,把这几种草药熬制出来就可以杀虫,但是效果不大。晚渝对草药不懂,但是现代一些治虫的土办法还是记得一些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