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古代去种田 作者:懒语(潇湘vip2013.01.18完结)
“这样一亩地能收多少?”这次没有人责怪二郎,因为大家也想知道。
“用上农机肥的话,亩产可达九百到一千斤。”晚渝小心观察大家的反应。
“千……千斤?”二伯吃惊得话都说不出来,大家也是吃惊极了,连苏老爹都惊得一下站了起来。种了一辈子地,竟然是错的,这样的产量是自己想都不敢想的。
“如果在稻田中套着养鱼的话,额外鱼的收入也不会低的。”又一记重磅砸下来。
鱼还可以养,不是河里自然长的吗?而且养在稻田中。众人被打击得都不知道东西南北了。
“乖孙女你说说怎么养,稻苗不会被鱼吃了吗?”姜还是老的辣,苏老爹倒是第一个回过神来。
“先在田头挖个大些鱼塘,再在田中把流水沟挖深些。等田里的苗长老些,再把鱼放进田中。鱼不吃老的稻苗。”晚渝解释得很有耐心。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在晚渝觉得过一个世纪那么长时间时。终于有人讲话了,“我们的田也可以这样种吗?”
周大娘此时的声音在晚渝的耳里简直就是天籁,就是嘛多少要给点反应呀,也不辜负自己如此卖力的解说。
“当然,今年的稻子我们就这么种。”晚渝很肯定地回答。
几对夫妻互相望了望,“带上我们,我们也要这样种。”二伯兴奋地说。
“明年我们就是交完租子,大米也吃不完了。爹娘,我们也按渝儿说的那样去种。”天翔抓耳挠腮哀求着。
“好,我们今年也这样种。”三伯很豪爽,一锤定音。
“我老头子也想天天吃大米饭,小渝儿你不会把爷爷丢下吧?”苏老爹也卖萌。
开心而感动,这些家人对自己太好了,竟然无条件地相信了自己。自己一定不会辜负他们期望的。
“当然了,我保证今年下半年,家家大米想怎么吃就怎么吃。不过大家有得累了,首先这肥就得配好。”
“累点怕什么,我们现在就干。”庄稼人谁不想一年有个好收成。
“近期,每家回去把尿倒进一个大桶里集中给我。”这里的厕所是旱坑,盛不住尿。
“把厕所的大粪也定期晒晒和柴灰送过来。”
“好,都留着。”啥时这些东西也重要了。
“今天的淤泥暂时就不挖了,把家里的牛粪和猪粪先运来拌成有机肥。”
晚渝一声令下,大家十八般武艺全使出来了,牛车运、肩挑,抬,人多好干活,傍晚时粪全运来了。
夏荷和秋月回去为大家做饭。剩下的人全都听晚渝的吩咐。
“把粪、石灰、草灰、腐叶、淤泥按照10:1:2:2:3的比例搅拌在一起。”
“什么是比例呀?”二伯伯你能不能再可爱些呀,不过看到大家的表情也知道他们也不懂。也是古代还没有比例了。晚渝只好亲自动手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比例。
大家都是好学的人一学就会。一会儿这些有机肥就变成了一座高高的大山。
晚渝又让大家多砍些树枝盖住“大山”让它再发酵几天。
一直忙到晚上,大伙在晚渝家吃个简单的晚饭就各自回家了。
晚渝今天也累得不想动,洗个澡就爬上床。今天挨到秋月过来陪她,秋月刚帮她锤几下,她一会儿就睡着了。秋月轻手轻脚帮她盖好被子,又把灯吹灭歇了。
------题外话------
看别人文章写得好,自己有些心动。纯粹写着玩,真写起来才发现想象和写作是有些差距的。本文很长一段只是写女主怎么发家致富的,典型的种田文。情感问题到第二卷才出现时间较长,请你耐心等待,如果你喜欢请多支持将本文收藏,谢谢。
第十一章 肥田种地(二)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07 本章字数:3556
第二天晚渝他们还在果园里练武,爷爷和伯伯几家就来了,更可笑的是两个伯伯挑着担子里盛满了鸡粪、大粪和猪粪,伯母提着尿桶,哥哥背着草灰,一行人很壮观的,真是雷厉风行。
晚渝制止了他们进行搅拌,让他们把东西集中放在一起,等聚多些再拌好发酵。四个哥哥看到他们练武很羡慕也想跟张伯学,张伯答应下来,让他们第二天早点来,几人高高兴兴地干活去了。
晚渝几个人赶忙回家匆忙吃点饭也来帮忙,但是秋月和夏荷留在家好把领到的绣品按时完成交货。刚走到门口,胖婶和荷花来串门了,“翠花晚渝,我给你们送莴苣种子了。”大嗓门的胖婶人没来声音就传来了。
昨天回来周大娘就把胖婶家情况对她说了。胖婶家和她家关系很好,王叔和十四岁的儿子在镇上给人打零工,家里还过的去。以前晚渝家里有两个体虚的人都要静养,村里人几乎不来串门。好在爹爹把村里适龄的孩子集中起来教些字,而且从不收东西,堪称现代的自愿者,人缘自然不差。村里人朴实有点恩惠就记着,大忙的时候大家也会过来帮忙。除去两个伯母,就是胖婶愿意过来串门唠嗑了,家里有新鲜的蔬菜也会送些过来,王叔叫王大牛也是热心人,忙完时总会过来搭把手,上次院子里就有他。
对自家好当然要回报了,再说水稻种植方法是瞒不住的,自己最终目的就是全村共同致富,然后再改变他们落后的思想,就先把她家也带上吧。考虑清楚晚渝也不犹豫。“胖婶,我们忙着积肥,今年我家打算栽水稻,你家试不试试?”
“栽?水稻咋要栽?”胖婶咋一听吓了一跳。
晚渝就把栽水稻的好处又介绍一遍,“这是我从书上看到的法子,打算今年试一试。”她怕胖婶对自己怀疑就特意强调一下。
农家人对高产不动心是假的,但是祖辈都没有这样种的,太令人担心,毕竟全家生活靠的就是土地,容不得有差池。“等孩子他爹回来,我们商量一下。”
晚渝也不强求,胖婶的确是热心人。家里没有事忙,就带着荷花一起帮她家收集枯树叶和割草,青草加在肥里腐烂后也是很好的农机肥。
中午怎么留大家吃饭,大伙也不留下来。晚渝知道他们的好意,毕竟家里的条件摆在那了。
没想到中午吃过饭后,爷爷那边就出事了。胖婶来告诉她后,她拉着周大娘一路小跑来到爷爷的院子。这个院子也很大,左边三间偏房住的是二伯一家,右边住的是三伯一家。正房留给两个老人住。按理来说,爷爷是村长在村里德高望重不会有事才对呀。
“大郎也是你们的儿子,地凭什么分给老二老三家不给我们?”人群里传来大伯母尖锐的声音。
看热闹的人见晚渝过来就让开一条道,见她穿着男装也不稀奇,赶集说的话在村里早传开了。院子里,二伯和三伯一家脸色不好的站在一旁,爷爷奶奶气呼呼的一言不发。
“爷爷奶奶我们是你嫡亲的孙子,而且是长孙,地产应该给我才对。”大娘家的大儿子天福摇头晃脑的帮腔。
“读圣贤书的人也在乎俗物,你家不是清高的很吗?爷爷奶奶是长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还要得到你的同意吗?”晚渝故意直刺他家平时假清高。看热闹的人也笑了,大郎是秀才,两个儿子也读书,读书人在古代地位很高,村里没几家上得起学,大房一家在村里头从来是高高扬起的。四郎多好,时常无偿教同村孩子识字,对人又好,村里人心里自有比较的。
“晚渝,都是我们不好,中午急着给田浇水,被她看见了。”三伯带着歉意说。
晚渝给了他一个安抚的眼神,迟早的事,这家人也太能蹦达了。
“你一个小丫头,这儿有你说话的地方吗?我娘是他们的长嫂,二伯三伯你们刚才是对长嫂的态度吗?”大娘的二儿子天贵先是对晚渝吼了一声,然后又转过头责怪两个伯伯。
“这是你对长辈的态度吗?书都读哪去了?”一直没说话的苏老爹口气很冷也很威严。
天贵还想说什么,看到苏老爹严厉的眼神又低下去不再做声。“爹娘,我嫁到你家可没有贪图你家任何东西,让大家评评理。那些田该不该有我们大房的一份。”虽说老爹生气,顾氏也有些害怕,但是自认为自己是没有错的。凭什么原先家里有什么都是先紧着老四家的,现在老四不在,又偷偷分给老二老三家的,自家就是好欺负的吗?为了田产,顾氏又挺起腰杆理直气壮起来。
晚渝猜想爷爷他们不说田产是自己给的,是怕大房对她有意见。这些亲人事事都为她考虑了,对她太好了。可是自己既然把地产分给两个伯伯家,就不怕大房闹事,根本就没把他们当做亲人看。一味知道占便宜的人还想别人回报,这是做梦。
“凭什么,凭的是我同意给的。”晚渝有些不耐烦,这些人真是吃饱撑的。
“你个丫头片子,你以为是谁,滚一边去。”天贵恶狠狠的,就差上来给她一拳了。
“闭嘴,再说话就把你扔出去。”苏杨氏见他吼自己唯一的孙女很心疼,这个孙女一直是自己放在心尖上的,这小子竟敢当面吼她真是找打。也怪自己没有教育好自己儿子,总认为是读书人该是个识大体的,娶得顾氏也是读书人家的闺女觉得不会差到哪?现在看看这都成了什么样子?还不如小晚渝大度,大房的两个孩子把自己父母自私的个性倒学个十足十,让人看了就不喜,弟兄几个,就他们一房不和大家亲,真遇到事也是孤家寡人一个啦。越想越气,苏杨氏的脸色就越难看。
“因为这份田是我们四房给爷爷奶奶保存的,你们家的不是早就种十来年了吗?我的东西想给谁就给谁,管得着吗?”晚渝真不想和这些人多废话。
“那为什么不给我们家?”天贵梗着脖子吼。
这人有没有脑子呀。“我就不喜欢给你怎么呢?”
“自古唯小人和女子难养,古人不欺也,你不可理喻。”天福指着她。
晚渝打掉眼前指着她的手,“很对,我年纪小是小人又是女孩,你最好别和我打交道。大家评评吧,我自己的东西给谁还要得到你家的同意吗?”真是气死人不偿命。
村子里人都知道大房的德行,也知道他家对晚渝家的态度,都纷纷指责大房。最后大房实在受不了才灰溜溜地回家了。
“晚渝,谢谢你。”三伯母拉着她的手。
“对待这种人就要狠下心,下次再来占便宜别和她客气。”晚渝做着鬼脸逗着生气的爷爷奶奶。看她搞怪的样子,大家的心情一下放松了,这件事就算过去了,在旁担心的周大娘也松了口气。下午,大伙继续忙着积肥。
这件事使大家重新认识了晚渝,村里人都对她的大度和机灵都称赞不已。
------题外话------
可以帮忙收藏一下吗?
第十二章 肥田种田(三)
更新时间:2012…11…15 8:20:07 本章字数:3951
连续忙了好几天积肥的事,晚渝抽空又去看看自家良田边上的池子。这个池子约有一亩半大,是挖来蓄水的,里面的淤泥被张伯他们清理出来了。晚渝让张伯他们运了一些发酵好的牛粪和鸡粪倒进去肥水,好用来养鱼。
这几天的天气转暖,沙地坡地要点庄稼,稻子也要育苗,晚渝就让大家停止积肥。早上王叔和胖婶禁不住心动,也决定先种两亩试试。
晚渝算好需要的种子,指挥大家行动起来。大家按照晚渝的要求,把种子倒入淡盐水中,浮起来的捞出来不用,剩下的清水洗净放入缸中,再倒进稍温的水漫过。
下午,晚渝让大家把原先家里靠近水源开垦出来的四亩多菜地四周打上高高的沿垄,接着把地分成五个长板,最后灌满水。一行十五六个人做起事来效率很高,傍晚就结束了。
“村长,你们这是干啥用的,好好的地没种东西咋先灌水呢?”路过的村里人很好奇。
“大庆呀,看田呀?这不是地干嘛。”苏老爹打着哈哈。
不明白,苏大庆搞不清村长一家到底要干啥,摇着头走了。
“其实没什么要保密的,实说也没关系的。”晚渝毫不在意,没有人指导只能学个模样,具体还要看实施过程,再说也没打算保密。
“老爹是怕别人说闲话。”苏杨氏揭老爹的短。苏老爹不服气地瞪了她一眼,大家都善意地笑了。
第二天要种沙地和坡地,大家赶忙回家准备着。
回到家,晚渝让周大婶他们把稻种捞上来放进准备好的竹筐里,用稻草盖好放进屋里,大家这才忙着吃饭。
晚饭后,晚渝又赶忙给辣椒浇点水。辣椒还没有发芽,晚渝心中也没有数,这些野生的种子会不会发芽成功。
洗完澡刚要上床睡觉,有人敲门。周大娘把门打开一看,“三郎、玉兰、水生是你们呀,快进来。”晚渝听见三伯和三伯母的声音迎了出来。
“渝儿,洗完澡快进屋。小心着凉。”叶氏连忙把她拉进屋里。
“这么晚呢,你们有事找我吧?”晚渝见三伯母他们后面还跟着一对年轻的小夫妇,语气肯定。
“这…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