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说中的伏羲氏、神农氏至清统一的朝代变化,治乱兴衰,对我后来学历史不
无稗益。上小学一年级时,和四年级共一个教室(农村上学是复式班,一个
教室有两三个班。我当时四周岁)。老师教四年级同学唱中国政区歌,我出
于好奇,就小声地跟着哼:“辽吉黑,热察绥,晋陕甘,冀鲁豫,。。二十
八省,外加蒙藏。”当时并不大懂,也和大同学一起唱会了,却因此而记住
了当时中国的政区。

按照记忆的一般规律,应该是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而我读《三字经》,
唱“政区歌”,却是先记住了,以后才慢慢理解。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前者


是诗歌形式,句式整齐,声调和谐,琅琅上口;后者是歌唱形式。二者都适
合儿童特点。或者说,它们采用了声音形象和文字符号相结合的信息编码,
不但儿童易于接受和记忆,即使成年人也易于接受和记忆,这就是歌诀记忆
法的意义所在。

记忆朝代,用歌诀法容易记住。下面是我编的中国朝代歌:
中国朝代歌


夏商西周继,春秋战国承。
秦后汉新汉,三国西东晋。
对峙南北朝,隋唐大一统。
五代和十国,辽宋与夏金。
元明清三朝,统一疆域定。

过去列朝代,秦后面就是两汉,而不算王莽的“新”朝。这是一种偏见。
其实新朝存在17 年之久,比秦朝还长两年,是不能从历史上抹掉的。所以,
我用的是“秦后汉新汉”,即秦—西汉—新—东汉。此外,歌词还力图显示
朝代之间的继承关系、并列关系。

唐都长安

长安古帝都,唐时最发展。
宫城多宫殿,皇城聚官署。
朱雀作中轴,是为京城地。
民居称街坊,买卖东西市;
各业二百行,店铺如林立;
商旅来异域,四方珍奇聚;
酒肆和茶楼,胡姬解歌舞。
亚洲文化城,国际大都市。

明朝城市

买绸缎,去苏杭。
买棉布,到松江。
景德镇,制瓷忙。
成都府,茶叶香。
木材多,数武昌。
扬州富,是盐商。

广、宁、泉,通外洋。富机户,开机房,
资产者,初发萌。

同学们可以根据需要,自己创作诗歌。一段两段,一句两句都行。只要
有助于记忆,不必拘于形式。

(八)图文示意,一国了然(图示记忆法)

图示法是图文纲要信号示意法之简称。大脑的思维活动,主要是形象思


维和抽象思维。图示信号介乎二者之间,是空间形象,声音形象、文字符号、
数字符号的综合编码。其特点是简明,令人一目了然,印象深刻,因而有助
于记忆。举例介绍几种于下。

第一类:方位图示

图1
按数列记方位:
三点:中洛阳、北涿郡,南余杭
四段:永通邗江
五水:海黄淮长钱
六省:冀鲁豫皖苏浙
七字:南北交通大动脉


图2
按方位记:
东→南→西→北→中
齐→楚→秦→燕→赵








既记住了七雄名称
又记住了七国方位


图3
边疆民族:西北有突厥东北有靺鞨西南有南诏北回西吐蕃对
外关系:东通朝、日西南天竺波斯大食先后相续

康熙(1661…1722)雍正(1723…1735)乾隆(1736…1795)
图4

图5
用歌诀法记德寇侵欧五步曲:东侵奥捷波北上占丹挪西卢荷比法南下匈
保罗控制南希后妄攻莫斯科记词头:东北西南控妄
第二类:归类图示

图6

(1)十六国图示记五凉、四燕、三秦、二赵、夏、成
五凉:看图示便知为前凉、后凉、南凉、北凉、西凉
四燕:前后南北燕
三秦:前后西秦
二赵:前后赵
(2)工业革命新阶段科技发展图示

图7(用谐音记忆法记发现者和发明者,在谐音记忆法中已作过介绍)

第三类:系统图示

图8

类别
内容天文历法数学医学农学工艺思想学术
朝代
夏商历法记录日月

青铜冶铸、织帛
西周商高定理青铜冶铸、织帛
春秋最早纪录哈雷
彗星
九九表冶铁道家老子、儒家孔子、
《孙子兵法》
战国甘德、石申天文医疗分科、司南、鼓风冶铁、巧匠鲁班漆百家争鸣:儒家孟、荀、
学、节气测定扁鹊四诊
法、《内经》
器墨家墨子,道家庄子,
法家韩非子。《孙膑兵
法》
秦兵马俑、阿房宫
西汉《周髀算
经》、《九
用煤冶铁、耧车、提花机。金
缕玉衣。造纸术:絮纸、麻纸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董仲舒。
章算术》、
刘歆圆周
(发现绘有地图的纸)
率:
(3。1547) 
东汉张衡制水转浑医圣张仲景蔡伦发明植物纤维纸。杜诗发王充《论衡》
天仪和地动仪《伤寒杂病
论》、华佗
明“水排”。
发明“麻沸
散”
三国刘徽圆周率
(3。14) 
马钧发明翻车
东晋
南北朝祖冲之圆周贾思勰《齐范缜《神灭论》
率、《缀术》民要术》
隋唐僧一行首测了医学校、《唐赵州桥、筒车、雕版印刷术、唯物主义思想家:柳宗
午线本草》、孙
思邈《千金
陶瓷、唐三彩、织染、造纸、
发明火药、唐都长安。
元《天说》、刘禹锡《天
伦》
方》
两宋沈括《十二气指南针、火药火器、活字印刷。沈括《梦溪笔谈》
历》矿冶、制瓷、丝织发展到新水
平。
元郭守敬和《授时
历》
棉纺织家黄道婆、大都
明李时珍《本徐光启《农宋应星《天工开物》。营建北
草纲目》政全书》京城。明长城。采矿已用火药
爆破法。
清前期黄宗羲、顾炎武、王
(1840年夫之。
以前)




史学文字、文学宗教艺术体育
甲骨文青铜艺术
学在官府金文、诗制礼作乐
孔子创办私学《春秋》《诗经》古代足球
“蹴鞠”
产生于春
秋战国时

私学盛行
屈原“楚辞”《离骚》铜壶画像、全套
编钟。
统一文字:小
篆、隶书
秦汉时
侯,蹴鞠
(古代足
球)、角
抵、击剑
秋千等体
育活动广
泛流行,
华佗“五
禽戏”。

汉武帝在长安兴
办太学,令天下
郡国设立学校
司马迁《史记》
汉赋:贾谊、司马相
如。乐府诗。
西汉末年佛教
传入
马王堆汉墓帛画
与西汉同
班固《汉书》
汉赋:班固、张衡。
乐府诗。
佛教逐渐传
播。道教从民
间兴起。书法成为艺术
钏繇楷书
陶潜田园诗
王羲之书法、顾
恺之绘画。云冈
石窟。
《敕勒歌》、《木兰
辞》
佛教盛行
云冈石窟、龙门
石窟。
中央有国子学、
太学。地方有州
学、县学、乡学
科举取士。

官修《晋书》、
《梁书》、《陈
书》、《隋书》
等。刘知几《史
通》、杜佑《通
典》
诗:李白、杜甫、白
居易。散文:韩愈、
柳宗元。传奇:《南
柯太守传》、《李娃
传》、《柳毅传》
佛教:道教广
泛传播。西亚
传入的袄教、
景教、摩尼教
伊斯兰教都受
到尊重。

画家有阎立本、
吴道子等。书法
家有颜真卿、柳
公权等。艺术宝
库敦煌高窟。
体育空前
兴盛。摔
交、拔河
秋千、围
棋、广泛
流行。最
盛行马
球、足球
围棋等,
唐时传到
日本。


在唐朝基础上发
展。私人讲学的
书院兴起,著名
书院有石鼓、岳
麓、白鹿洞、应
天、嵩阳书院等。
司马光《资冶通
鉴》
词:北宋有苏轼、南
宋有李清照、辛弃疾
等。诗人有陆游等
张择端《清明上
河图》书法“宋
四家”苏轼、黄
庭坚、米芾、蔡
襄。
元曲。关汉卿和《窦
娥冤》
戏剧(无曲)书
画家赵孟睢?br /> 国子监。府州县
学。科举考试分
为乡试、会试、
《三国演义》、《水
浒传》、《西游记》
汤显祖《牡丹亭》
“吴派画家徐
渭。
殿试三级。八股
文。明朝东林书
院。清代书院逐
渐成为官办学
校。
曹雪芹和《红楼梦》、
《聊斋志异》、《儒
林外史》。洪昇《长
生殿》、孔尚任《桃
花扇》
画家:石涛、朱
耷、扬州八怪(郑
板桥等)。四大
徽班与京剧形
成。

(九)建立卡片,终身受益(卡片记忆法)

历史材料非常浩繁,不可能全凭大脑记住。有些材料必须记住,但可能
需要多次重复记忆。有些材料原是分散的,需要归纳整理以帮助记忆。有些
课外接触到的好材料,可以积累备用,等等。于是产生了卡片记忆法,也就


是借助卡片以帮助记忆的方法。
第一类是年代卡片,分两种,形式如下:

大事年表年代框架
年代

大事朝代

年代

大事年表卡片:此类卡片不宜太大,以能装在衣袋里随身携带为好。中
间虚线为折叠线。可将课本后面的大事年表抄在卡片上,根据个人需要可以
增减。有空时拿出来,拆叠成两半,这次看年代想大事,下次看大事想年代,
牢记为止。

年代框架卡片:用来记朝代、时期、时代系列的卡片,一般只记起止年
代。用法和大事年表相同。记住了这些年代,便掌握了历史年代的框架,形
成了历史的总体时间观念。

使用年代卡片,既要持之以恒,又要采用多种有效的记忆方法,不要死
记死背(死记死背当然也能记住,但是效果不好)。

第二类为简明分类卡片。例:

类别:中国古代文化编号0051 
天文历法概览
朝代重要成就

如把中国古代史课本上的材料按政治制度、土地制度、赋税制度、农业、
手工业、商业交通、阶级关系、民族关系、对外关系、文化等项,分类作成
简明卡片,每类自成系列。中国近、现代史,外国史也可分为若干项来作。
通过作卡片,使分散的材料集中化,复杂的材料简练化,错综的材料系列化,
本身就是一个加深理解和记忆的过程。复习时便于联系和对比。易干查阅,
便于携带。作此类卡片,要注意突出重点和特点,简明易记。

第三类为资料卡片。例:

类别:中国古代文化编号0032 
金缕玉衣

看课外书刊,参观博物馆、纪念馆,游览名胜古迹,参加调查访问,遇
到感兴趣的、有意义的、有价值的历史材料,随时抄录或记录,整理后制成
卡片。既加深了印象,又积累了资料,需要时可以查阅。许多做学问搞研究


的人,都精于此道。此类卡片,材料应真实可靠。卡片积累到了一定数量,
就要编目录、索引,注意分类存放,有条不紊。养成作卡片的习惯,不仅有
利于发展思维力和记忆力,而且有利于今后的学习和工作,受益终生。

(十)抓住特点,避免混淆(比较记忆法)

学生学历史最怕的是总复习时许多同类的史实搅在一起,产生混淆。史
实混淆是学史之大忌。要避免混淆,首要的是日常学习时按记忆规律及时把
材料记牢。如果平时没有做到这点,在总复习时,就应该把同类或类似的史
事排列在一起,进行比较,搞清这些史事的前后联系,抓住各自的特点来记
忆。

现在,举几项同类事件作一个分析比较,同学们可能会从中得到一些启
发。

1。中国古代重要变法、改革之比较
(1)商鞅变法
商鞅变法是在战国中期(变法从公元前356 年开始,上距战国开始有119
年,下离秦统一有135 年)奴隶制瓦解,封建制代替奴隶制这样一个新旧交
替的历史大变革,和大国争霸剧烈展开的时期进行的,变法的措施都围绕这
一时代特征展开,因此形成商鞅变法的如下特点:

背景:新旧交替,大国争霸。
内容:废井田,开阡陌,地私有,准买卖;废特权,奖耕战;始集权,
行县制。
意义: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改革,旧制废除,秦渐富强,统一奠基

抓住这些主要特点,就不会和别的改革混淆了。其中一些细则,在这个
总的范围内,也易于记忆。

(2)王莽改制
西汉末年,官僚、豪强地主、富商大贾大量兼并土地,许多破产农民被
迫卖身为奴婢,阶级矛盾异常尖锐,政治腐败,西汉统治者面监严重的社会
政治危机。公元8 年,王莽以外戚兼权臣的身份乘机夺取政权。为了缓和阶
级矛盾以巩固帝位,改行“王田”、“私属”制,企图解决最尖锐的土地和
奴婢问题。但遇到了统治阶级的强烈反对,改革行不通,三年之后,王莽只
得废除这个法令。加上屡改币制和对少数民族的战争,导致阶级矛盾进一步
激化,爆发了农民起义。一些宗室豪强利用起义力量推翻了王莽统治,重建
了刘氏汉室政权。所以,王莽改制可用四句话概括其特点:

乘政治危机夺权称帝,
改“王田”“私属”受阻废弃,
币改和战争加剧矛盾,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