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历史卷)
和团的浴血鏖战,革命派的抛头颅、洒热血;一方面却是慈禧太后与顽固派
“宁可亡国,不可变法”、“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的守旧媚外,
袁世凯的窃国称帝,出卖祖国。这是何等鲜明的美与丑的对照!
历史事实本身就是这样的。在历史教学中,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采用
对照衬托的方法,充分发挥情感教学的作用,激发学生的阶级仇、民族恨,
可以使学生更加立场鲜明,爱憎分明。从爱国还是卖国这两种不同态度中,
学生将会判明谁该奉为楷模,谁该受到唾弃!不是有很多历史教师有过这样
的体验吗?课堂上师生都被过去的史实激动得热泪盈眶,气愤不平,为爱国
献身者惋然叹息,而对卖国贼的无耻勾当恨得咬牙切齿!在青少年学生中,
这样的一种是非爱憎,经过长期的薰陶,潜移默化,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将
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五)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注入了新血液
在绵延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到“五四”运动
以后,我们的祖国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这是由于中国人民的爱国事
业开始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终于取得
了革命的胜利,推翻了三座大山,巩固了国家的独立,恢复了民族的尊严,
结束了任人宰割的命运。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的大
道。因此,我们热爱今天的社会主义祖国,就不仅由于她有壮丽的山河,丰
富的资源,悠久的历史,光辉的文化;也不仅由于这里是生我育我的祖国母
亲,更重要的是她今天是真正属于人民了。历史事实雄辩地证明了共产党的
领导,社会主义的道路是我们伟大祖国能够真正独立富强,我国人民能够真
正当家作主的坚实保证。这样,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传统已经注入了新的血
液。在今天的中国,不爱共产党,不爱社会主义,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的爱
国者。
为什么必须是共产党领导,走社会主义道路?在中国历史教学中,总结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的近代历史,我们可以把握这样一个基本线索:一部中
国近代史,一方面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相勾结,把中国一步一步变成了一
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土沦丧,山河失色,中国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
中;但也必须看到另一方面,中国人民是不甘屈辱、渴求解放的,是有革命
传统的。他们进行过不屈不挠的斗争,从太平天国到戊戌变法,到义和团,
到辛亥革命,他们斗争、失败、再斗争、再失败,再斗争。。历次农民运动
和历次资产阶级运动都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但是却又都失败了。历
史证明:农民不能解放自己,资产阶级也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一切别的
东西都试过了,都失败了。20 世纪初期,中国的上空满天乌云,一片黑暗。
但是我们要告诉学生:莫悲伤,别失望。正当满天乌云翻滚、一片黑暗的时
候,中国革命胜利的曙光已经出现!因为,中国的无产阶纽已经壮大,马克
思主义随着十月革命的炮响传到了中国。“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和中
国革命运动相结合,伟大的中国共产党诞生了。共产党一诞生,便担负起了
挽救中国,领导中国人民革命的历史重任。从此以后,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中国人民的革命走上了胜利的道路。一部中国近代史,同时也就是一
部中国近代的爱国运动史。纵观这一段历史,教师把历史的内在联系贯穿起
来,把基本线索整理出来,把历史发展的规律性、必然性揭示出来,学生有
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就比较容易理解,社会主义祖国的今天来之不易,中国
人民经过了100 多年的流血牺牲,从多次的失败教训之中,终于找到了一条
真理,那就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够救中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
国!”这条真理正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传统的必然归宿!学生可以从历史发
展的规律中坚定信念: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道路,并不是某个历史人
物,或者某个政党信口所说的话,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的方向是经过血
与火的战斗总结得出的结论,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尽管革命的道路上几经曲
折,有过失误,尽管目前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方向是明
确的,前途是光明的。
(六)要在青年学子心田里播种为振兴中华作贡献的爱国主义种子
几千年绵延不断的历史发展到改革开放的今天,赢来了社会主义建设的
辉煌成就,经济腾飞,人民生活改善,全国上下出现了热气腾腾的建设具有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的好形势。但是同时也应该看到,在对外开放的过
程中,社会上曾经出现过各种混乱思想:有的崇洋媚外,盲目崇拜西方,甚
至以为资本主义一切都好,社会主义一切都糟,自暴自弃,不问原因地嫌弃
祖国不如外国的富;有的认为读书不如赚钱,一切向钱看,什么理想、道德、
纪律都是过时的东西了,更有的发展到了违法乱纪,危害社会,陷入了囹
圄。。诸如此类的混乱思想在少数人中间有所滋长,并且也必然地反映到学
生中来。出现这种思想有其复杂的背景,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有一条原
因是由于缺乏历史知识,对祖国的过去知之甚少,不知道旧中国是怎么过来
的,不知道新中国优越在哪里。结合这样的社会实际和学生思想实际,我们
就更应该在历史教学中加强爱国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在中国古代史教学
中,加强祖国历史悠久、文化经济长期处于世界前列的教育;在中国近代史
教学中,加强我国人民富于爱国主义传统的教育;在中国现代史的教学中,
加强共产党的领导、共产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的教育。除此以外,我们也可
以在世界史教学中,从世界史的角度,体现出中国在世界上的作用和地位;
通过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激发学生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通过介绍
各个国家民族英雄捍卫祖国独立、摆脱外来奴役的反抗精神培养学生热爱自
己祖国的爱国主义感情;通过借鉴世界上某些国家富强起来的道路和经验,
增强学生为祖国四化建设效力的决心。。我们要教育学生,一个伟大的民
族,不仅善于继承和发扬本民族的优秀传统,而且还要善于向其他民族学习。
学不学历史关系着民族和国家的兴亡。清龚自珍说:“灭人之国,必先
去其史;隳人之枋,败人之纲纪,必先去其史;绝人之材,湮塞人之教,必
先去其史;夷人之祖宗,必先去其史。”①证之历史,日本灭亡朝鲜,英国灭
亡印度之后,侵略者都禁止被统治人民学习本国历史。反过来说,我们今天
加强历史教学,就必须要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为此,我们反对客观主
义的教学态度,把历史课讲成纯知识性的功课,不带任何爱憎感情,不进行
爱国主义的教育。我们加强历史教学,不是为了引导青少年去发思古之幽情,
脱离现实,或者为了自我陶醉于祖国过去的成就而忘记现实。相反的,我们
加强历史教学是为了使学生了解过去,知道现在,从而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增强民族自尊心,继承革命优秀传统,树立起振兴中华,为建设有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中国而献身的这样一种崇高的精神面貌,投身到火热的现实中
去。青少年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时期。今天,在他们心里播下的爱国主
义种子,可以预期,明天是会开花结果,发挥出振兴中华的巨大物质力量来
的。
四怎样讲授历史上的帝王将相
在一个时期里,讲帝王将相,为史家所忌。解放初期,“左”的思想倾
向比较严重,“打倒王朝体系”的呼声很高。中学历史课本中甚至出现过“唐
统治者”、“明统治者”等写法,连帝王将相的姓名、年号或庙号都消失了,
与之相呼应的是,王朝的顺序也若隐若现,历史发展的进程看得不够清楚了。
但是一部中国古代史怎么撇得开帝王将相而不提呢?在奴隶社会和封建
① 见《定庵文集·古史钩沈论二》。
社会,政权掌握在帝王将相手里,帝王将相是全国的最高统治阶层,他们的
所作所为、一言一行,对历史的影响和作用不可低估。
在我国古代几千年的历史中,不乏叱咤风云、有胆有识的栋梁之才:千
古一帝的秦始皇,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知人善任的唐太宗;周公的订制度、
作礼乐,商鞅的废井田、开阡陌;魏征直谏,房谋杜断;耶律楚材的远见卓
识,张居正的大胆变法。。明君英主,良相贤臣,史不绝书。在我国古代几
千年的历史中,也不乏驰骋疆场,运筹帷幄,能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将才:廉
颇的善战,项羽的常胜,卫青、霍去病的赫赫战功,曹操的足智多谋,还有
那矢志“还我河山”的岳飞,平定倭寇的戚继光。。这些人物都曾经在历史
上大放异彩,建立殊勋。当然,在中国古代史上也出现过无数昏庸之君奸佞
之臣,贪婪暴虐,倒行逆施:秦二世的混,王莽的假,李林甫的毒,秦桧的
奸,和奶啊!K腔龉昝瘢锬跎钪兀闪死返淖锶恕?br />
帝王将相的功绩或者罪过,明智或者昏庸,由于他们身居全国最高统治
的这个特殊地位,而关系到国运的兴衰,社会的冶乱,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所谓“盛世”和“乱世”,不都是首先通过他们的统治情况来加以说明的吗?
声势浩大的导致改朝换代的群众运动的兴起,不也要归因于帝王将相的种种
暴行吗?许许多多的历史事实不都要通过或者围绕斋王将相的所作所为才能
说得清楚吗?因此,在中国古代史的教学中,甚至可以说,讲好斋王将相是
讲好中国古代史的关键之一。
那么,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应该怎样讲授帝王将相呢?我体会要把握好
下面几个问题。
(一)把帝王将相的脸谱勾画出来
帝王将相从他们所处的地位、所站的立场来说,不是代表奴隶主,就是
代表封建主。他们在统治人民的时候,无一例外地剥削了人民,压迫了人民。
在这一点上,他们有共同之处。但是,他们的脸谱决不是一个模样的。明主
还是昏君,清官还是贪官,当他们在学生面前亮相的时候,他们的脸谱、唱
腔和身段,应该是各不相同的。为了让历史上有影响的帝王将相的面貌更加
清晰一些,课堂上适当描绘他们的动作语言、声音笑貌、或者典型事例就很
有必要。
我们可以补充民族英雄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青
年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壮语;也要介绍于谦“粉身碎骨全
不惜,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铮铮铁骨,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
乐而乐”的高尚情操;我们还可以描述隋炀帝在农民起义风暴排山倒海而来
的时候,吓得胆战心惊,要几个妇女摇晃着才能入睡的狼狈相,当我们介绍
他对着镜子顾影自怜,摸着脑袋哀叹“大好头颅,谁当砍之”的时候,隋炀
帝那穷途末路的形象岂不可以更加清晰了吗?我们讲秦始皇灭六国,一统天
下,又推行了一系列统一国家的措施以后,结合课本插图,我曾经这样描绘
秦始皇的风貌:“你看他头戴冕旒,脚登赤舄,身佩宝剑,金绣的龙袍衬得
他更加威风凛凛,气宇非凡。这幅画画出了千古一帝秦始皇的气质和精神面
貌:好一派唯我独尊,君临天下的气概!”这样描写,也许能加深学生对秦
始皇有功于历史这方面的感受吧!
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有一些帝王将相的脸谱在长期流传中被歪曲了。
例如曹操,在过去的舞台上,特别在《三国演义》这部脍炙人口的历史小说
中,被渲染成为一个诡计多端、杀人不眨眼的枭雄,一个白鼻子奸细,这是
不公正的,这是站在汉朝刘家皇帝立场上的有意歪曲,教师必须在讲课中按
照课本的观点,正确勾画出他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的脸谱。同时,
有必要对已经看过小说的学生纠偏匡正,对还没有看过小说的学生注射预防
针:“千万不要把小说内容当作历史科学。要分清楚文学作品和历史真实之
间的区别。文学作品可以是历史的再创造,允许作者加工、虚构,凭现实的
需要,作者的爱好,着意梳装打扮;而历史科学却要求绝对忠实于史实,公
正地进行分析评论。”
如何为帝王将相勾画脸谱,实质上是一个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