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地主婆 作者:二月花(晋江vip2014-11-11完结)
曾家也是科技位面有些来往的根据地了。大家互相之间比较了解也比较有交情,科技位面信息局那边甚至还有专门分析介绍曾家每个人的手册,资料在不断增加和更新中。顾宝柱来之前是看过这些的。深知早上曾大去伴驾,曾三读书,下午有人来拜访朱夫人,曾四出去谈生意。所以稍微晚些才能把人凑起了。
顾宝柱带了两个原本大使馆的工作人员满京城跑。结果他到了曾家,正好萧弦和曾二都在,这就把人见齐了。
萧弦在同曾大曾三曾四说那新贸易草案的事呢,曾十在一边旁听。
曾二在后面,帮朱夫人参谋,为什么曾大对于后面那“女匪”“颇有情意”了,还把人关在地牢里,是不是过分了!
朱夫人有难言之隐啊!这时候还没有“变态”这么个说法,不过这样的行为,高门深院里,主妇之间,大家也隐约有传言啊!朱夫人真心觉得,京城这个地方和曾大的气质不太合适!你看看那么稳重的娃,到了这破地方,做了多少令人担忧的事情啊!
可是这时候的规矩就是这个。别说朱夫人不是曾大的亲妈,她就是亲妈,也没有母子之间,开成布公的讨论性/癖好的。这哪能说出口啊!
朱夫人又不敢跟婆婆说,更不敢跟外面人说。只好抓着家里面唯一一个已经嫁掉的曾二,讨论成/人问题。
顾宝柱这时候进门来。首先拜见了一下朱夫人。
这是长辈,入乡随俗,这边的风俗就是这样的。顾宝柱也看见曾二了,他到现在也没想起来为什么他看着萧弦和曾二眼熟。性别转换这样的事情想想都觉得是“癔症”。正常人也没有人往这个方向去想。
曾二才塞了满脑子对于自己大哥的忧虑呢。看见顾宝柱,也打起精神了。曾二不知道方才在外面,萧弦和顾宝柱见面的时候是什么样的。不过她打量了一下后面萧弦的面色,又觉得还好,或者不用自己担心……
曾二原本以为,顾宝柱做了大使,这个事情会令他们的日常生活发生比较大的改变。因为就从前梁睿的事情来看,她和萧弦,同“大使”这个职位,打的交道还是很多的。没有想到第一个变化,居然出现在了曾家。
第132章 曾五曾六新生活
朱夫人气冲冲跑到萧家。萧弦和曾二正在吃早饭。他们一见朱夫人的样子;都吃了一惊。萧弦叼了只包子避出去了;曾二下去给朱夫人端茶;好一阵子才见她平静下来。
朱夫人说:“不愿意就别提这个事儿!又不是我们求着的!原就是他们先提起的!影影绰绰传的满城人都知道了;居然现在正式派人传话说没有这件事儿;哪有这般道理!”
曾二心惊胆战,又不知道朱夫人这是骂谁呢;又不敢问。只好推茶杯:“您歇歇;您喝茶。”
朱夫人喝了口茶接着骂:“没有一点成算!据说是俩月前就准备上了;慢条斯理的;不知道做什么呢,钦天监都算了!十来天前才派人递话。商量这事情从来都是以女家为主的!没见过这么个做派!结果这次倒快了!前日还谈的好好的呢;第二日就变了卦!”
曾二恍惚听出这是谈婚事了。习惯性的还以为这是又说曾大呢;再想想觉得不对。曾大那事情哪有‘俩月前’,又哪有‘影影绰绰满城人都知道’啊!如果不是曾大,那就是曾五了!曾二想起前几日妹妹们说的消息,大惊:“皇家婚事的那个?他们家想反悔?”
朱夫人说:“可不就是他们!”朱夫人一口气倒了半杯茶下去,才开始细说。
原来皇家最初是打算娶个曾家媳妇的,只是,皇族内部商量的时候,人选上没有决定好。
有人提赵王,就是那个常住在科技位面打拼娱乐圈的赵画家。
有人提燕王,这个是前面皇帝病重的时候蹦跶的格外欢差一点被选成继任皇帝的那位。花边消息说他跟太后那边某个女官还发展出了超出普通关系的特殊友谊。这一位为人精干,看上去就特别炯炯有神。
皇帝对这两个人选都不满意。赵画家这个堂弟如果再娶个曾家女儿,那简直好似入赘了曾家啊!他现在都不乐意往回跑!皇家子弟沉浸在奇技淫巧里面,算什么样子么!燕王倒是不像入赘的,可是皇帝不放心他。动不动想着给自己做继承人的堂弟太可怕了!皇帝私心里恨不得把燕王找个小笼子关起来不让他见光呢。让他娶曾家姑娘还给他增加助力?想得美!
皇帝自己提了个人选:吴王!
皇族没一个愿意的。皇族没几个出挑子弟了,类似吴王这种没有花天酒地没有欺男霸女的,已经是一流人物了。其实当时提议选后备皇帝的时候,就有人提吴王。吴王自己说:“我性子轻浮,做不来这个。能者多劳吧!”于是后来大家公选了燕王。
皇族们的担心在于,大家公认曾家现在的地位很特殊,特殊的好有一比,就跟那边境烽火大起率领了举国之兵在边关,如果不够忠心打回来就能篡位的将门一样。曾家就有点像这个。可以说十分有影响力,可以说太有影响力了快超过皇家了。这就得克制。这一点皇族内部是有共识的。皇帝就是知道曾大是个君子也是个忠臣,他也不能把皇家安危,真的就这么寄托在人家的品德操守上。人都是会变的。就算他不变,他儿子孙子呢?不可能每代都是一样有觉悟啊!
那么,类似这样的大家族怎么对付呢?前面千年历史,活过几百皇帝,也死过几百皇帝,可以借鉴的经验很多。
在兵凶战危的时候,这样的大家族,得拉拢,用自己一族最出色的子弟,娶他们族中最出色的姑娘。哪怕约定了“以后夺了天下咱们两家人一起管理”也可以。反正夺了天下以后,没听说真兑现的。这样做的就比如汉光武帝,比如“雀屏中选”的唐高祖,甚至三国孙刘联姻,两晋南北朝“王与马共天下”,甚至乡长刘邦娶了富二代吕后,也可以看成是这个策略。这是优势整合,一切以对付外界敌人壮大我方力量为目标。
但是现在是兵凶战危,外界敌人入侵么?显然不是!这会儿不是找“共患难”“共顶雷”的小伙伴了,这会儿是过富贵的好日子,才不想有人来分蛋糕呢!所以如果有了大家族,尤其是可以威胁到皇家的大家族,怎么办?汉朝有个皇帝娶了霍三公家的姑娘,立了贵妃。霍贵妃害死了皇后,皇帝把霍家抄了。唐朝有个皇帝娶了河东名将王世家的姑娘,立了皇后,然后王皇后被武妃子陷害,皇帝把武妃子提成新皇后,把前王皇后打入冷宫再没见过一面,又把河东的两个最大的大佬家抄了——当然也有反着的例子。皇帝娶了当时最有权势的杨太尉的女儿,立了皇后,然后一口气又立了四个皇后。皇帝正准备对杨皇后家下手呢,皇帝他老丈人杨太尉先下手啦。杨太尉把皇帝家抄了,太尉成了新皇帝——总之比较短兵相接,比较刺刀见红。
这样的家族,如果没有跟皇家联姻,没有“炙手可热”了,倒还有能多绵延几代,“五世而斩”的。
不过总体上,类似“权倾朝野”“富甲天下”这样的位置,就是什么都不做,都让皇家看着难受。所以皇族内部的共识是:曾家早晚是得控制的。就是不抄家,也得大规模削弱成“泯然路人”的程度。不能一直搞的他们家最有权势,对不对!
既然曾家是注定被炮灰的,娶曾家女儿的,最好也找个皇族炮灰。不然影响不好。以后对于本家的年轻人的前程什么的,有妨碍啊!吴王是炮灰么?吴王是好青年啊!他都没有打死过人!也没有纵容家仆在街上抢姑娘,那就真是纯洁善良的好似白羊一样的好青年啊!这样的好青年,怎么能让曾家“糟蹋”了呢!所以大家不同意!
皇帝很坚持,就吴王了!
皇族不同意。吴王不成!
皇帝继续坚持。就吴王了!!
皇族还不同意。吴王不成!再换个谁,都比他好!
这里面你来我往争了好几个回合。皇族也看出来了。皇帝为什么坚持吴王?因为他十分宠爱曾家,不乐意找个人凑合?显然不是!皇帝看着几个曾经的皇帝候选人,又称为“后备皇帝”的,都不怎么顺眼。燕王他是准备慢慢收拾的,吴王么,因为吴王当时推辞了,看着比较知道好歹。皇帝就准备发给他一个比较扎手的彩蛋。扎手就是因为曾家有点招眼了,早晚得削弱一次。不过曾家依然是彩蛋,因为曾家好东西多,娶他们家女儿,别的不提,黄白之物绝对缺不了了!
最后皇帝坚持的方案通过了,人家是当任的首席执行官呀!然后才开始找礼部,让礼部选择合适的人选,再给曾家在合适的时候透个风声什么的。因为这里面操作的速度不算快,所以当时外面也有了传言。这就是朱夫人说“影影绰绰满城人都知道了”的缘故。
皇家原本就准备按照这个方案来的。因为曾家比较显赫,一般的官宦都爱跟他们打交道,哪怕多得些头孢神药也是好的!所以有很多人给朱夫人通风报信,说某人某人去了钦天监,某人某人夜观天象。朱夫人那边都清楚!
然后在前日夜里皇家内部小Party之后,皇家突然改口了。说什么儿子女儿,咱们从来都没有说过这个话呀!
朱夫人用力打听了,才知道缘由。当时皇家开Party的时候,有人突然说为什么咱们这边得出个男丁,出个女儿嫁过去不也一样么?
这个主意大家一想,都觉得不错!是啊,联姻么,操作好了,就真差不多的。皇家的女儿,对于没有爵位的人家来说,太尊贵了!可是对于皇族来说,非常不值钱啊!抓个宫女就可以任命为明妃,找个亲戚就可以封号文成,差不多就是这么个思路!又不怕耽误了皇家大好子弟,比如居然没有杀过人的吴王。这个主意立刻就定了!
甚至那姑娘也立刻选出来了。太祖皇帝子弟很多,如今的皇帝是太宗皇帝家的,两边各传了四五代,关系比较疏远了,子孙也比较多,能封王的都比较少。选出来的那姑娘,他曾祖是封过越国公的。越国公二十多个子女!传到这姑娘,她父亲就只是挂着一个五品的虚衔,领固定工资福利了。
嫁给谁呢?那还用问,当然是曾大!这半日不是正讨论同曾家联姻么。正好曾家的子弟都没怎么婚嫁呢。也很便宜。
然后又有人突然提出一个想法:既然都是嫁个女儿,为什么不干脆嫁给南海的人!
好想法!当时大家就激动了!然后立刻有人提出人选!新来的那个顾大使,看着很出色啊!
其实顾宝柱才来了一日,能看出个毛线!只不过大家一分析他闪闪发亮的南海背景,不是神仙地,胜似神仙地。就觉得这样的人物,一定出色啊!
其实顾宝柱什么人物一点都没关系,有关系的是,如果这婚事成了,这代表着正是跨越了曾家,同南海的人搭上了关系。可以形容为扶摇直上,可以形容为过河拆桥,领会精神么!不过曾家凭什么特别,不就是因为他们最先成为南海贸易的合伙人取得了那边的信任还嫁了一个女儿么!大家这么一想,都觉得豁然开朗,都觉得懊恼万分啊,恨不得把皇家的女儿打包一打,都嫁过去拉关系……
这都是大家在Party上的言论。这里面有一个很大的误解,是众人没有意识到穿越位面以及整个位面贸易的关键,不是科技位面,不是“南海异人”萧弦,不是曾家……而是曾二。
首先是皇族里真正体验过穿越位面的人很少。大家虽然接触了很多物品,可是并不知道这些东西是怎么来的。再有就是曾二带人多了动作十分熟练,基本上拍一下手,这样的间隙,就能把人送去一去一来。所以真正体验的人,也多半沉迷在自己瞬间转移位置,到达陌生环境的惊讶中去了。当然,也有次数多了看出一些关键的,可是看得出的人大部分都在努力保守秘密,然后私下跟萧弦套交情了。皇家的分析竟然缺了这么一环,结论也就不那么靠谱了。
不过,当日皇帝在酒醒之后又考虑了一下,居然就按照这个结论,派人预备着了——这不是因为皇帝对曾家有意见。恰恰相反,正是因为皇帝对于曾家印象相当好,十分好,所以才这样做。
皇帝对于曾大的印象很好。最初是因为救命恩人,后来接触多了,说“倚重”有些夸张,说“谈的来”,那是一点都没有问题的。正是因为这个“君臣相得”了,而他作为一个皇帝又不可能不对曾家膨胀的势力感到忧心,所以现在有了一个能把曾家从“南海贸易”里釜底抽薪摘出来的机会,皇帝就决定这么做了!抢你家的生意是为了保护你!这种思路,有些好笑,可也是真的。
所以皇家就去派礼部的套顾宝柱生辰八字了。又派钦天监出面。?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