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面地主婆 作者:二月花(晋江vip2014-11-11完结)
这种思路,有些好笑,可也是真的。
所以皇家就去派礼部的套顾宝柱生辰八字了。又派钦天监出面。钦天监轻易不出动,出动向上天问旨意的时候,都是很虔诚也很辛苦的,得提前三天不吃饭,然后得一天用冷水洗五次澡!前面才算好,后面又来问了!又得三天不吃饭,每天用冷水洗五次澡……太折腾神棍了!
这些跟曾家关系不大。跟曾家有关系的,就是原本说好的那什么跟皇家联姻的事儿,现在八成是黄掉了。朱夫人听见这个消息,怎么能不气愤!如果彻底没有这事情还好,谈了一半突然男方撤了,就好似咱们家的姑娘有了什么毛病一般!然后这男方还是皇家,代表着天下最闪亮亮的身份和最多最周密的信息!这让人怎么找别的亲家!换一家人家肯定会想,为什么皇家突然不跟他们谈了?一定是发现了某些曾家的隐秘……又或者干脆觉得如果皇家拒绝了的亲事自己捡起来会不会触怒皇家?总之曾家姑娘尤其曾家五姑娘,这婚姻上,就有点麻烦了!
皇家不一样啊!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朱夫人就是对他们再不满,也只好跑到曾二这边骂两句。为什么是曾二这边?因为朱夫人总觉得曾二这边隔音的保密的科技器材比曾家多。她这就是心理作用……
倒是曾二听了朱夫人这些话,猛然有了个想法。曾二是想到了前些日子妹妹们说的“女权”,虽然她不是特别信这个吧……不过曾五曾六好像信啊!曾二就是突然问朱夫人:“您说,如果让妹妹们以后到别的地方发展,怎么样?”
朱夫人怔了下。
曾二越想越觉得这是两全齐美的好办法。曾五和曾六比她自己积极,那就可以趁这个时候去闯荡世界,征服星辰大海。正好也躲开京城这些碎嘴皮子。这样的提议朱夫人平日多半会反对的,可是现在有了皇家折腾的这些事情,那么离开是非地,只怕这一点,就会让朱夫人同意的!
从前曾二只能说,咱们出去玩一圈。现在随着和科技位面的互相进展吧,尤其还有顾长老这样的因素,曾二自己是觉得,对于科技位面亲近很多了。潜移默化的,就更信任些。所以这次曾二随口说“让妹妹长期去发展”!说这话的时候她想的就是科技位面。魔法位面那边曾二还处于只敢请家人“去玩一圈”的这层面上,修仙位面更别提了,曾二自己都不敢出山洞“去玩一圈”。那地方不宜久居住啊!
曾二这么一说,又想起个例子来,连忙跟朱夫人介绍:“那个赵王您知道吧?他在那边已经待了大半年了,现在还活蹦乱跳的,应该是过的很好……苏西您记得吧?他是每七天去五天的,在那边特别出名呢!我觉得我妹妹也不差啊!”
朱夫人被她逗笑了:“苏西就是在本朝,也是有数的才子。论老成妥当立德立言,他不如你大哥。可是论风流蕴藉,文采出众,那你大哥都比不得他!别看他岁数小,这是天生的才子呢……你妹妹啊,我只盼着她们平安妥当就好。可不敢跟人家比!”
曾二听着朱夫人的意思,心中一喜:“您这是同意了?”
曾二再去科技位面的时候,把曾五和曾六捎去了。同行的一群人都是她用口袋装过去的。科技位面仔细的验证过,证实按照曾二正好五级的精神力,每次可以装三个人。如果曾二有萧弦的那个水准,也就是精神力八级的话,那么可以每次带二十五个人。
曾二听着竟有这么大的差别,不由得回身看了眼萧弦。两口子一块儿过日子,你很容易发觉旁边人就是个汗脚,乱丢臭袜子,早上鸟窝头,一边上大号一边哼歌之类的,非常损毁恋爱时那种甜蜜心情。好在萧弦老神在在的,不管什么形象吧,鸟窝头也好,没穿衣服也好,人家气质都很“男神”。不过现在猛然被一个外人讲解了一下萧弦多么武功高强……曾二不由得又有了点异样的感觉。
那边萧弦看见曾二回头看他,有些会错了意。他跟曾二劝解道:“别担心,那边现在正急着修仙位面的事情呢。乾坤袋的发现搞的他们比我们还重视这个问题。从前又都是科技位面派人过去。若说,仿宋位面也早该派个官方使节了。不是苏西赵王那种四处游荡的,而是能传递双方声音,常驻,有一定权限处理紧急事务的……”
曾二失笑:“大使?你说我妹妹?这个用不着吧!没有个官名儿也无所谓啊。我们好好招待顾宝柱,然后科技位面好好招待苏西赵王和我妹妹,这不是理所应当的么……再说就算派大使吧,科技位面也不会这么选个姑娘啊!”
萧弦说:“我不是指这次,就是随便说说……回去商议吧!”
曾二自无不可。
当日,曾二把曾五曾六俩姑娘带到科技位面了。曾二和萧弦当日没有回去。几个人住在曾二那小别墅里。等以后曾二同萧弦返回了,她们也暂时在这里栖身。
曾五和曾六都有些激动也有些忐忑。从前虽然来过,可是这一次常住,这又是不一样了。事实上临行前曾五还把曾六拽到一边说私房话。曾五说:“忍耐!如果遇到什么没有文化的野蛮举动,忍耐!如果遇到什么唯利是图道德败坏的场景,忍耐!一切都等到姐姐来看我们的时候,再说出去。在这之前,我们是别的地方的陌生客人,一切都得接受,忍耐!”曾六郑重地点了头,深以为然。
这段话如果被梁睿听见,估计会很有共鸣。梁睿最初到仿宋位面的时候,梁长老也郑重嘱咐他了。梁长老说:“忍耐!如果遇到不开化的野蛮事迹,搜集资料,积蓄力量,忍耐!如果遇到不可理喻的落后思想和愚昧无知的群体行动,保存自己,忍耐!一切等到返回科技位面述职的时候,跟上级领导说。这是咱们最关注的项目,会集中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进行研究!在这之前,你就是到落后世界的一个人,一切都得接受,忍耐!”
不管怎么说吧,曾五和曾六忐忑的在科技位面待了一夜,然后,又更加忐忑的送走了曾二,迎接一段相当不一样的岁月。
科技位面同萧弦曾二商讨过几次,最后决定,曾五和曾六会先在星际军校学习掌握一部分科技位面的生存常识,然后推荐和建议她们选择职业方向。当然,因为有萧弦曾二这个相当不成功的例子在前,虽然后来萧弦被证实比较复杂吧,不过当时那个劫持加上这俩人结婚什么的……总之!这一次!星际位面是请了非常非常多的教官的。
不是只有一个!是许多!每个人负责一部分内容!每个人都经历了极其严格的政治审查,大把大把的吃迷幻药,然后考“星际军训守则”默写九十分以上才算过关……教官里面女多男少,大部分都是从附近的幼儿园请来的和蔼可亲的老教师。甚至还有一部分课,就是安排曾五和曾六直接同幼儿们一起上的!
曾五和曾六开始了变幻莫测五彩缤纷的新学习生活。
这时候仿宋位面,曾大接到一个坏消息。皇帝亲口跟他说,朝廷准备同契丹打仗了!
第133章 三春白雪归青冢
曾大头脑第一时间闪过的就是萧弦。曾大就是用小腿想一想;也知道这事儿一定是萧弦在背后鼓捣出来的。不然他才想打仗,朝廷就真打了,这是巧合?哪有这么巧的!
曾大苦劝皇帝:“陛下!打仗这事儿不是那么容易的!”
皇帝跟曾大说,也是存着商议的念头的。现在这事情还是在政事堂讨论着;主战主不战两派争论的相当激烈。皇帝有点拿不定主意,才私下跟小伙伴交流,问问看法。皇帝之前估计曾大就不像是个“好事”的。果然曾小伙伴不出意料;十分反对!
曾小伙伴摆事实讲道理:“陛下;契丹那边太后主政二十年;政局很稳定了。上上下下不说是一块铁桶;可是多半也是如臂指使。咱们如果急着打仗,等几年等那萧太后死了政权交替的时候不好么?何苦现在用兵,耗费太大难度太大呀!”
皇帝点了点头。这话有道理。虽然听着不是特别顺耳。特别顺耳的话就是那种“咱们军队在皇帝您领导下最强大,兵锋所到不管什么敌人必然望风而降一片披靡”。可是这种吹捧的东西过节听听就行了,做事情得时候还是得用曾大这种勤俭持家的。皇帝说:“你接着说。”
曾大又说:“陛下,再说说咱们国内。虽然这一年间京城的市场是繁荣了,大家生活也方便了,可是这个根基不稳当。这是人家外面输血的,不是咱们自己的能力。而且京城才有多大地方,周边的人民是不是比从前过的好了?如果打仗,首先就得征粮。这就是加重赋税,这是干系到国本的事情!”
皇帝又点了点头。这番话更刺耳些。换个心眼小一些的,当下就得怀疑曾大是否指桑骂槐,暗示他自己如此关键正是社稷股肱。不过皇帝倒没这么想,皇帝他是几乎死过一次的人了,醒来的时候看见自己仓库里都把白布摆出来准备剪开发下去,等着继位的堂弟夜里留宿太后那边都没出宫!有过这种经历,心理承受能力是很大的。而且这几日政事堂争吵,基本上也是说的这个。虽然政事堂的相公们说话比曾大好听多了,不过意思是一样的。皇帝倒有点赞赏曾大没有避嫌的谈到南海贸易的事情,这个立场很正确!皇帝呷了口茶,又道:“你接着说。”
曾大说了“敌”说了“我”开始说“兵”:“陛下!兵法的事情,臣不了解。不过军队吃空晌,骚扰地方,战斗力很差劲,这个事情,是大家都看到的!如今承平日久,就说枢密院里,有多少人曾经打过仗?最有经验的也就是二十几年前做过百夫长千夫长打过边境小摩擦,嘉奖上来的。这个战备的经验不足。让咱们这些将领带领上百小队血战,的确骁勇,可是这和调动整国实力的大战进行战备,这不是一回事儿。这样的大战经验,太祖太宗的时候我们有过,现在已经百年了!这个时候就算是懂兵的,也有些纸上谈兵!”
皇上皱了皱眉,这一点政事堂倒没人说起。文人指责武人不会打仗,这话听着就有点荒谬,轻而易举的就能被驳斥个“You Can You Up”。可是说的不对么?说的对!因为几十年内本国真没有打过仗。这也没什么……“未出茅庐而知三分天下”的人才,这世上是存在的!可是这样的人才有多少?本朝的枢密院里有没有?那简直就是一个几率问题了。
曾大缓了口气仔细劝:“收复十六州,大家都想!但是一动兵戈,这是牵涉了整个国家的命运!再仔细都不为过。不管打还是不打,都不能一激动就下决定!”
皇帝听曾大这意思,虽然说了“打还是不打”,可是字里行间,还是偏向于“不打”的。“不打”的意思是“不现在打”。国家正是快速发展的好时间,出点成果,多积累些,足够强大了,甚至随便在边境上走一圈都能把人吓趴下了。这就是所谓的“仁义之师”“不战而屈人之兵”。
皇帝这样想了,也觉得心情比较平静了。这些日子被主战派忽悠的“我国强大,就该趁势而起,建立不世之功勋”的激荡心情,也和缓下来。他不由得称赞曾大:“卿真是老成谋国之士。”
曾大可不敢认这话。他苦笑了一下:“天下才智之士多了,只是我幸运,得到了和您直接对话的机会而已。这见解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皇帝只当他是谦虚。
曾大不是谦虚。曾大说:“陛下,若说‘知兵’,朝廷中央的人,不如地方带兵的人。我觉得,您可以适当召人回来,也好知道军队的真实情况,再做判断。”
皇帝听他这么一说,不由得心中一动:他还真想起一个人来。皇帝想到现在朝中武官主战,文官主不战,这局势……皇帝他看了一眼曾大,不知道怎么就感觉,对方好似有点像三国时那位著名的“鲁子敬”了……
政事堂隔天传出诏文,令在西北驻防的东方昆进京。
朝堂震动,一半的人都在悄眼打量主政的西门宰相。另一半人急着整治家奴,缩减日常开支,连宴会都不敢去了。大家都在暗中猜疑,难道朝堂的风向,又准备变上一变?
东方昆是何许人?
东方昆是十几年前先帝的丞相。此人少年贫寒,读书如饥似渴终于得中。此人做地方官,兴修水利,得到了当时宰相晏殊的推荐进入中央。然后三次被贬斥三次被重用。他第一次被贬是因为他领衔斥责太后干政说您老该颐养天年让皇帝管理朝廷了。他第二次被贬斥是宰相吕易简和皇后不和于是送了天子一对美人天子废皇后,此人再次领衔劝诫。这两次被贬后不久,就又被重用。他第三次被贬斥,是因为当面劝皇帝:您生不出儿子干脆立个“皇太弟”,?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