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外地也把因由归纳到了郑书亮身上去了。然而木已成舟,事已至此,再逼问也没有太大的意义,徒然让双方产生芥蒂罢了。
既然联名推荐了陈剑臣进国子监,那么双方的关系就算很是亲近了,拉近了一大步,从严某种意义上讲,陈剑臣俨然已是他的门生了。如果门生日后有出息,当老师的自然也风光。
横渠先生突然辞去开泰书院的院长一职,此事不管怎么看都不像正常的人事变动,很可能牵扯到其他更深层次的因素。只是那些深层次的东西距离陈剑臣太远,却是他所不能想明白的,无谓劳神。
两人又说了些话后,陈剑臣就送顾学政出学舍。顾学政新到江州当官,夫人子女都还没有跟随而来,却是一个人住的。
顾学政一走,王复、席方平、萧寒枫三人立刻冲了过来,王复还浑然不顾陈剑臣的白眼,直接给了他一个熊抱。
“留仙,这下你青云直上了,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一班患难朋友,没说的,晚上遛鸟楼,愚兄请!”
“拂台学长所言极是,无论如何,这一顿酒,留仙学长都要去喝的。”
陈剑臣笑着道:“好吧,我答应便是了。不过现在,却要先回家一趟。”
“要的要的,如此喜讯,岂能不先禀告高堂?”
陈剑臣难得的答应晚上赴宴,王复等人兴高采烈,便先出去预定宴席了。
“公子,你这是要到京城进学吗?”
走在路上,婴宁轻声问。
陈剑臣微笑着道:“怎么,你不喜欢去?”
婴宁湛然一笑:“公子要去的地方,婴宁都喜欢。”
听着这一句话,内心仿佛全部都融化了,化作软软的一团,暖暖的,陈剑臣情不自禁伸手去牵住了婴宁的小手。
两手一扣,小狐狸神情扭捏,低声赧然道:“公子,我们在大街呢。”
“唔,大街就不能牵手?”
“不是啦,可婴宁现在身穿男装呀。”
果不其然,四下已有奇异的目光瞟了过来——大庭广众,一位公子亲昵地牵着一个俊俏书童的手,这幅景观,无论如何都很扎眼。
陈剑臣呵呵一笑,让小狐狸轻轻挣脱了去。
回到家中,阿宝见到他回来,怔了一下,惊喜地道:“留仙哥,你怎么回来了?”按照平时的情况,这个时候他肯定都是在书院的。
陈剑臣笑道:“想吃你的饭菜,所以就回来了。”
阿宝听得双眼笑成一条缝,心里暖呼呼的,道:“那我现在就去做去。”
丰盛的午饭很快做好,在饭桌上,陈剑臣把自己被推荐到国子监进学的事情和母亲说了。
莫三娘却有些听不大明白,问:“留仙你这是要当官了吗?”
她搞不清楚国子监是个什么样的机构,只着重听到儿子要去京城了。京城呀,天下间最大的城市,天子皇帝居住的地方,在乡野之间的传闻中具有无以伦比的地位。于是在妇女心目中,能进京城的,都是当官的人。
如今听陈剑臣这么一说,端是喜从天降。如果儿子真的当官了,那简直就是光宗耀祖的天大喜事,说出去的话,只怕整个景阳村都会被震住。她更无法弄清楚官阶品级这些繁琐的区别,但不管大官小官,只要儿子当官了,那都是做梦都会偷笑出声的事情。
陈剑臣解释道:“娘亲,孩儿还没有中举呢,只是有机会进入到一个更好的书院去。”
莫三娘总算分清楚了,有些失望地哦了声。不过很快,她转念一想,如果儿子真得能到京城的书院里读书,以后肯定更容易中举当官吧。
妇人的想法很是朴素简单,事实上就算中举,也未必马上有官当的,甚至更上一层楼的进士,想当官的话一样得多多打点,才有机会获得实缺外放,否则只能算是顶着品阶的虚衔。
两者有很大的区别,简单地说,实缺上位才算真正的拥有对应的权力,虚衔那是候补队员。
这一些门道,以前的陈剑臣不曾了解,而是到了后来才慢慢认识清楚的。之所以分实缺虚衔,却是因为当下朝廷机构臃肿,官太多了呀。基本上能塞人的位置都有人坐了,简直无立锥之地。后面中举的人如果后台不硬,或者打点得不充分,就只能坐在家里眼巴巴等待朝廷的任命书了。
这个等待的时间,短则几年,长则十几年都是有的,那真是等得头发都白了。
仕途之难如斯。
随后莫三娘就和陈剑臣说起筹备婚礼的事宜来,说主要的东西都准备的差不多了,吉日也已定好,定在六月初八。
陈剑臣一边听,一边点头,等母亲说完,就问银子够不够。
莫三娘道:“银子花销都是阿宝在管的,母亲可不懂账目。”
那边阿宝立刻抑扬顿挫,很有条理地开始汇报账目,一清二楚,非常分明,精确到就算买一文钱的红线都熟记于心。洋洋洒洒,数以百计的款项,张口就念出来,居然分毫不差。
“嗯,以前怎么没发现阿宝有当“管家婆”的潜力天赋呢……这个不能浪费,应当好生培养一番才行。”
陈剑臣心中很快就有了决定。
第两百零三章:数字
(求订阅,求首订!)
因为陈剑臣的再三干涉,现在莫三娘已经不再纺织编布,拿出去卖了。不过闲暇时候她还是会自娱自乐地在相伴多年的机器上织布。然后将织出来的布匹裁剪缝制成衣服,给陈剑臣穿。
这些衣服,虽然款式有些单调,但非常的细致耐穿,一根漏出来的线头都找不着。
陈剑臣很喜欢。
不卖布,就不会有收入,故而养家的重任早早就交到了陈剑臣的肩头上,这也是他分内之事。
以前聊斋开张,卖字赚钱,所赚到的钱财数目自然都是由莫三娘在管理,并积攒起来。对此陈剑臣是从不过问的。
莫三娘没有读过书,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对于账目计算,只能说略通。这个“略通”之意,就是只能进行一些比较简单的小数目计算。她以前卖布,属于小生意,基本没有什么账目可算,自然能胜任。
不过自从搬到了江州,帮儿子管理聊斋生意,买卖便变得有些复杂了,复杂到莫三年感到有些吃力了。
好在这时候有阿宝在,她跟随陈剑臣读书识字,非常刻苦,慢慢就接过了盘算账目的活计,并完成得井井有条。
对于这个知根知底的干女儿,莫三娘自是喜欢得不得了。由于陈剑臣长期在外,基本上在家里就剩她和阿宝了,感情自非同一般。
于是,久而久之,莫三娘干脆把家里的财政大权都移交给阿宝打理了。
当然,这个所谓的“财政”其实是极为单薄的。
不卖布。不卖字了,主要进项就是陈剑臣每个月拿回家的一贯钱——这钱,他说是在书院中赚到的。
陈剑臣钱庄里有大笔款项,问题是他不敢拿回家来呀,见到如此庞大的财富,只怕母亲会当场晕厥。
况且,实在也没这个必要。
故而表面看来,陈家在江州城,只能算是中低等的家境,最值钱的就是一套房子了。这次为了筹备陈剑臣娶亲。莫三娘可是和阿宝再三合计,这才订制出一套可行的方案来。主要都是阿宝在负责花销账目。
阿宝口齿伶俐,一口气把各种花销出处说了出来,分毫不差。这才让后知后觉的陈剑臣发觉到她管理账目上的天赋。
对于这些花销去向,陈剑臣根本不在意。听完就过了。饭后,他叫阿宝进书房来,先是夸奖了丫头几句,然后才说道:“阿宝,你可愿学算术?”
算术一科,在天下各大书院都有课程,不过比较笨拙繁琐。主要以算盘为主要盘算工具,规则形式并无太大区别。
阿宝眼睛一亮,道:“留仙哥,我当然愿意了。”
陈剑臣略一沉吟。很快就在一张白纸上写下1234567890这样的字样来,却是当下世界还没有出现的阿拉伯数字。
这些宛如鸡肠子的字样一写出来,阿宝便睁大了眼睛,旁边婴宁也是饶有兴趣地看着,弄不清楚它们代表着什么意思。
陈剑臣干咳一声,觉得自己穿越者的优势终于可以慢慢展现出来了,能把一些实用的知识运用到这个世界之上,提高效率。总归是一件好事。于是他开始慢慢跟阿宝一个个地解说数字的代表涵义,以及最为简单的“加减”规则。
在学习方面。阿宝的天赋显然没有小狐狸那般突出,听了三、四遍后。婴宁已基本掌握上手了。不过她并没有出声,而是再一次向陈剑臣投以惊奇的目光:
“公子实在太厉害了,他怎么就想得出这一套简易可行的方法来?还有上一次有趣的军棋。嗯,实在很奇怪呢。”
阿宝学习天赋比不过婴宁,可她刻苦肯学,性子坚韧,约莫一个时辰后,慢慢也明白过来了。
“留仙哥,你这门算术太好用了,有了它,我都不用拿着算盘算账了。”
确实,掌握了加减法,对于一般的账目,单凭口算心算就足以对付掉。
陈剑臣笑道:“你觉得好用就行,常言道‘熟能生巧’,你以后经常运用,不用多久就会完全上手的。”
“嗯,我现在就回房间继续练习。”她要拿回房间自己研究,却是怕耽搁了陈剑臣读书的时间。
“好的,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再来问我吧。”
阿宝并没有询问这套计算方法从何处来的,因为对她而言,只需明确这个方法是留仙哥教的就可以了。至于其他,并没有知道的必要。
她没有开口问,可不代表婴宁不问:“公子,这些数字计算的方式,又是你做梦梦到的。”
陈剑臣眨眨眼睛:“我是想这么一说,只怕说多了你就不会相信了。”
小狐狸咯咯笑道:“只要你说了,婴宁当然会相信的。”
陈剑臣大有触动,觉得自己真是非常幸运,穿越而来,虽然受过不少的苦,但得到的却更多。
躺在家里美美地睡个午觉,醒来后刚写一会字,王复三人就登上门来了,自是找陈剑臣去遛鸟楼吃酒的。
陈剑臣去浙州期间,王复和席方平偶尔会来陈家问候,因此莫三娘都认识,知道他们是儿子的同窗好友。
同窗之间,结伴娱乐游玩,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所以随便交待几句,陈剑臣等人就出门了。
在门口处,王复望了一眼对面的金针斋,低声对陈剑臣道:“留仙,鲁姑娘对你一往情深,你可曾想过该如何安置?”
陈剑臣问:“依拂台兄意思?”
王复断然道:“此女品貌双全,当娶之。”
陈剑臣淡然道:“六月初八,但请大家来寒舍喝一杯喜酒。”
此言一出,王复等人都愣住了,半响才反应过来,纷纷大声道喜。
王复怨道:“留仙瞒得好紧,若果愚兄此时不问起,再过几天才知道的话,我等连筹备贺礼的功夫都不够了,该罚!”
萧寒枫和席方平马上附和,要罚陈剑臣喝酒。
四人笑闹着,一路而去了。
在他们身后,金针斋门口依稀探出一张宜嗔宜羞的娇容来,脉脉地注视着陈剑臣的背影——依照习俗,他们在这期间是不适合私会见面的。因此少女只能用这样的方法,看着那个快要成为她男人的书生,只想能永远这般看下去……
用手机请假一天!
嗯,发生了些事情……也不算什么大事,就是把老婆小孩送回娘家去了,在那边要明天才能回来,所以更新不了了——南朝是跨省婚姻……老婆小孩会在娘家住一个多月,然后咱就自由潇洒啦,哈哈,说笑了,就是有一个比较安静和充裕的时间来码字了。
无论如何,请假都是不对的,还望大家多多海涵原谅,南朝也是凡人一个,有时候难免俗务缠身,还请读者书友们能继续聊斋,谢谢!
第两百零四章:风波
(下午回到家,匆匆吃了晚饭就开始码字更新了,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呀,各位看官,莫要打罚在下了……)
到青楼吃酒,其实并不一定就要这样那样,也可以很纯洁地听听曲子,看看跳舞,然后起身回家。
当然,这样的情况不会多见。
人不风流枉少年,但青年中年内心的不满足感更加突出。况且,都到了地头上,朋友们打趣几句,姑娘们撒娇一番,多喝了几杯酒后,人就会陷进去了。最要命的是在这个世界,如此行为不用担当半点的道德负罪感,以及于律法上的承担责任。
或者,单纯从男性的角度上讲,在这样一个世界社会生活,确实很容易沉溺进去。
……
在路上,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