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帮你收香火?可我连香火是什么都不大清楚呢。”
汪城隍道:“事已至此,我就坦白和你说吧……”当下一五一十将事情概要说了出来。
听完,陈剑臣才明确到“香火”这个名词概念的真实涵义和作用。
所谓“香火”,在阳间指的是百姓拜神所用之物,但在阴司,却是一种无形的念力——香火念力。
念,就是信念信仰的意思。
百姓们拜神,虔诚恭敬,无二心,许以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念力,被称为“香火念力”。挂香火之名,但不是说烧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强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纯洁干净,才能产生出来。
俗话说“佛争一炷香”,争得就是信徒的意思。
这香火念力,在阴司中的重要性和意义,等同于阳间的灵气。修者吞纳灵气以提高修为,阴魂们则要吸收念力才能升级。相比之下,就显得陈剑臣的正气独辟蹊径,需要斩邪而得益。
在天统王朝,阴司创建不知多少恒久岁月,日子一直过得很滋润。事情发生的变化从释家西来开始——
无它,因为释家修炼的法门,同样要吸取香火念力,需要用念力来筑金身。
如此,双方便注定了要成为死仇。
由此延伸出来,天统王朝一向不待见释家,其中或者有许多阴司的手脚干涉。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外来个抢饭碗的,谁愿意?
说白了,这是资源之争。
这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直以阴司为胜利者,不料从去年开始,正明帝政令大变,大举弘法,在十八州府都展开了盛大的弘法大会,请和尚念经讲法,于短短时期内就获得众多信徒的支持。
在各地,各类供奉罗汉菩萨的庙宇如同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每天都有无数百姓前往跪拜,捐献香火钱,以及,奉上香火念力。
相比之下,阴司这边的势力则节节败退,就说江州城,自从那崇阳寺建立后,城隍庙的香火日见衰减,不见了四、五成。
如此情形,正应和了那句老话:“外来的和尚好念经”,而本地神祗不给力。
造成这般局面的原因很多,一方面阴司地方势力的表现不尽如人意,那些土地山神之类,为了掠夺香火,往往使出许多卑鄙手段来,久而久之,便会失去民心;另一方面释家经卷齐全,著说自成一家,理论水平非常高。讲起经来,再用上雷音法术,简直就是口绽莲花,说得天花乱坠,顽石都会点头,何况平民百姓?
昔日江州的弘法大会,陈剑臣没有亲身经历,可听王复说过,一场经念下来,那些百姓都是情绪高昂,大叫要皈依佛门的。
非常狂热。
那时候好在王复听了一场,觉得脑袋发疼,便再没有参加,否则多参加两场的话,只怕他也会度化过去了。
由此可见释家的影响力。
本来呢,道家是对抗释家西侵的一大力量。问题在于道家讲求逍遥无为,和释家没有直接的利益冲突,于是并没有做出什么大的对抗手段来,大部分道士依然关门闭户修炼,不问世事。
当下,百姓们都到释家寺庙里拜佛烧香了,他们的信仰念力自然都跟着跑了。在阴司方面看来,简直就是在自己碗里抢肉吃,而且很多肉都已经被抢走了,哪里还按捺得住?顿时颁布急令下来,要各地城隍励精图治,重新把香火争回来,完成不了任务的,依律降罪。
汪城隍感受到了上头沉重的压力,苦无对策,便请来广寒和陈剑臣,希望他们能助一臂之力。
理清楚来龙去脉后,陈剑臣若有所思,但还有不少疑难没有得到答案,结合前世的知识记忆,如果真得重叠在一起的话,这么说来,莫非当初阴司便是释家的大能者所建立起来的?故而彼此修炼功法门有太多的相似,而阎罗王等名词都是释家梵文翻译过来的。
或者可以这么理解,最初释家西来,建造了阴司,后来因为某些原因释家势力又退出了中土,而留下的阴司便自主运转发展,又衍生出别的变数,随着时间流逝,阴司的头头们再不愿受释家控制,要独立出来,自成一家……
不过这些都是他个人的猜测,目前难以证实。毕竟许多传说神话,因为年代久远,早已失真。所谓真相,大都为捕风捉影的考经据典罢了。
*J
第两百二十三章:开朗
关乎阴司来历的奥秘,云山雾罩,哪怕汪城隍都不大清楚,其中秘辛牵涉到的历史过于久远,恐怕只得当事人才会比较清楚。
念头有些想远了……
陈剑臣自嘲一笑,觉得自己想象力未免过于丰富,看见风吹草动,便以为有老虎下山。有时候想得太多,也不是什么好事。
此时广寒不再吃香蕉了,道:“老鬼,你要想夺回失地,重夺香火,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开战。”
汪城隍双眼一翻白:“这算哪门子的方法,能直接开战的话你以为我会请你们来当座上宾?”
气呼呼的。
阴司直接和阳人开战,等于自犯条律了,会导致某些不可测的可怕后果出现。况且,就算真得打起来,己方未必会是和尚们的对手。
广寒道长一摊手:“战不成,那就只有多显灵拉信徒了。”
汪城隍嘴一撇,对于这些方法,他自然早有考虑过,皆觉得不够妥善。所谓“显灵”,更多的属于一种心理安慰作用,现在的阴司,可没有“惩恶扬善”的权力,更没有分辨善恶的标准。
故而,那俗话所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只存在平民百姓的臆想当中。否则,何至于阳间恶人横行,豺狼当道?正如那《窦娥冤》里所唱的:
“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突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入木三寸。
虽然时空转换,但所见所闻相差无几。由此陈剑臣更加可以得出,目前的阴司。应该是一个结构不完善的存在,有非常大的缺陷。
“留仙。你可有良策?”
汪城隍很有期待地看着陈剑臣。
陈剑臣淡然道:“此中门道。只怕我现在势单力薄,插不进手。”
汪城隍忽地一笑:“留仙。我且送给你一场富贵如何?”
“你要帮助我当官掌权?”
汪城隍重重一点头:“与你。我不说暗话。”
因为没有必要。
陈剑臣身怀正气,得儒家精髓,天生便不会认同释家的主张,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他在红尘中占据高位,能左右朝政的话,自然便会朝释家开炮。
突然之间,陈剑臣有些明白之前广寒他们所说的,要和自己结个善缘的真实涵义了。用意应该和汪城隍差不多。
想到这,他不由自主朝广寒那边看了一眼。
广寒并没有遮掩的意思,难得地一本正经起来:“留仙,有些事情到时候不用老道分说,你也是会知道的。”
不说到时候,其实现在,陈剑臣都有了几分明了,他眼下不就成为了一枚各方势力对弈的棋子吗?
应该说用“棋子”来形容有些严重了,毕竟自己也得了不少好处,说“各取所需”更恰当点。
眼下点破了这一层纸,心头豁然开朗。
此时他甚至猜想,那横渠先生一力主张将自己推荐进国子监,很可能也有这样的伏笔的意思,便是想造就他,日后成功入主朝政,从而影响政令。
天下果然没有白捡的果子吃。至于成事与否,却是另外的考虑。
这就是大势所趋,顺势而行,自然少不了助力。说起来陈剑臣便是被广寒等选择出来,成为了一个代表性的人物。不过恐怕,这样的“代表”应该不止他一个人才对。
他长吐口气,悠然道:“我如果拒绝,是不是显得很傻?”
汪城隍和广寒对了一眼。汪城隍道:“其实你拒绝与否,都不会影响太大。因此这条路,独自一人也好,前呼后拥也好,你都是要走下去的。”
“就因为我身怀正气?”
“这是一方面,重要的是你的心性脾气,决定你不会甘于庸碌一生。”
陈剑臣露出一丝苦笑:“刚才不是说香火的事情嘛?怎地说着说着就说到我身上来了。”
汪城隍叹道:“香火式微,眼下只怕是个死局,近年难以扭转了。”
旁边广寒冷笑道:“你们阴司养尊处优多年,骨头都软了,迟早香火都被人抢夺了去。”
汪城隍面露苦笑:阴司如今的种种弊端他不是不知道,但哪里他一个城隍所能改变的?有些骄横的习气,就连他自己都沾染上,难以戒除了。但不管如何,他都是阴司中人,却也不想在他人面前多说是非。
话说到这个份上,基本差不多了。
汪城隍和广寒还在争论夺取香火的办法,但这些可不是陈剑臣所能插手进去的,他本意亦不愿意轻率地踏脚进去,当下便告辞离去。
汪城隍没有过多挽留,嘱咐说往后要多多来往云云,然后吩咐两个小鬼再度用轿子送陈剑臣回去,只是没有来之时的唢呐吹奏了,落得几分清净。
……
陈剑臣走后,汪城隍忽道:“聪明人呀。”
广寒晒然道:“若不聪明,岂会是他?”
“圣贤书有言:聪明正直着为神,我看留仙已相当接近这般境界。”
广寒嘻嘻一笑道:“我不喜欢在人背后说人好话,只喜欢说坏话。”
汪城隍知道他脾性,话题一转:“听说你叫留仙写了字?为了那条龙的事?”
说到那条龙,脸色微微有些变化。
不说他,庆云和广寒的神色都耸然而变,广寒更是目光锐利地盯着汪城隍。
汪城隍自知失言,当即讪讪不再吭声。
……
他们的交谈,陈剑臣自是不知道的,坐着轿子悠然而回,直接穿越了墙壁,回到学舍中,下了轿子。
两小鬼告辞,没墙而消失。
神魂合体,陈剑臣骤然睁开眼睛,从床上坐立起来,从窗户观看天色,只怕将近清晨,天边隐隐泛出了一丝鱼肚白。
回想出窍到阴司城隍庙的事情,他若有所思,也不知是否是吃了不少那阴山果蔬的原因,觉得精神前所未有的清爽,思维敏锐,很多平时会疏忽到的小细节问题,眼下也是洞若观火。
嗖的一下,小义出现在房中,兴奋地跳到桌子上,道:“公子,我寻到那凶徒了!”()
第两百二十四章:真凶
第两百二十四章:真凶
“你寻着那凶徒了?”
陈剑臣霍然而起,双眼紧盯着小义。
小义道:“幸不辱命。”
“快,快把经过道来,那凶徒是谁?”
陈剑臣颇有些兴奋——多日来,这事可算是心头上的一块石头,固然不大,不沉,但咯吱着难受,总想早点解决掉。
当下鼠妖娓娓道来——原来它带着那旺丁,沿街走巷,按照陈剑臣的吩咐,以卞家为中心,先在附近一圈范围寻觅。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凌晨时分,在其中一条街道上遇到一个“熟人”。
说是“熟人”,其实应该说是一个曾经被它整得很惨的泼皮才对。
毛大!
对于这厮,陈剑臣也曾有过一面之缘,那时候对方来金针斋骚扰鲁惜约,被陈剑臣叱喝赶跑。不过随后,对于这般的无赖之徒,陈剑臣就渐渐淡忘掉了。而毛大,也不敢再惹上门来。
这背后,小义立功不小。
那毛大被陈剑臣叱喝走后,大感折了面皮,怀恨在心,一直觅机找回场子。到后来,他打听到陈剑臣去了浙州后,大喜过望,便要再来金针斋。
这一来,便出了事情。
他站在金针斋门口,还来不及恶言相向,一大包狗粪就从天而降,不偏不倚地扣到他头上,开出一朵臭烘烘的屎花。
毛大本还以为是金针斋那两个婢女做出的行径,勃然大怒,就要撸起袖子闯进去。不料门槛都还没有踏入,左边小腿被狠狠咬了一口,痛彻入心。他低头一看,居然见到一只皮毛灰白的奇特老鼠,正胆大包天地一口咬在他的腿肚子上。
这世道是怎么啦?
一瞬间毛大有那几分失神,光天化日,朗朗乾坤,一只过街老鼠见了人不逃跑,反而发疯咬人?
这真是一大奇闻呀!
毛大怒火三千丈,当即大掌拍落,要将那小老鼠拍成肉酱。不料老鼠极其灵活,溜乎一下子就从裤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