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陈剑臣问:“怎么啦?”
“快快,到愚兄寒舍去商议些事情。”
王复的学舍内,席方平和萧寒枫都在,坐在那儿,专程等陈剑臣一般。一问之下,才知道他们正在商议该如何饯行的问题。
屈指一算时日,不出意外的话,那朝廷的批书不日将会传递到江州。到了那时,陈剑臣自然便会北上,进读国子监了。
故而,王复等人合计,要给陈剑臣办一场风风光光的饯行宴。
陈剑臣哑然道:“拂台兄,何必破费?饮几杯水酒即可。”
王复正色道:“留仙此言差矣,你进读国子监,乃是天大的事情,我等朋友皆有荣焉,岂能如此草率!”
席方平和萧寒枫齐声附和。
他们倒是情义殷切,要知道陈剑臣此去京城,山遥路远,彼此再想相见,恐怕要很长一段时间了。
陈剑臣早已说过,如果能在京城那边安顿下来,将会接母亲等人上去,相当于在上面安居乐业。
而王复三人要想有机会去京城,大概只有科举这个门路,乡试中举后,才会奔赴京城参加会试殿试等。但此门路近年是不大现实的,先别说乡试之难,单单要取得乡试资格,就不是一件轻易之事。
至于平时,断然无法北上的。一来一回,近乎半年时间的旅程,谁受得了呀。
所以这一顿践行酒,意义深远。
盛情难却,陈剑臣没有多矫情,不过嘱咐,要等正式的批书下来后,方可开始请客。在此之前,尚存在变数,不好张扬。
王复连声道“自有分寸,无需担忧”云云。
日落月起,夜幕卷起半天星斗,光芒熠熠。
一切都准备妥当,门窗都已关好,陈剑臣和婴宁面对面坐着,居中的是那个木匣子,准备要打开来看看,到底是何许宝贝。
气氛有些紧。
婴宁再三检查门窗,确定没有大的缝隙了,这才放心。
陈剑臣微笑着问:“没必要这般谨慎吧。”
婴宁煞有其事地道:“总该预防万一。假如里面的宝贝光华百丈,激发出来,门窗不够严实的话,岂不会让很多人看见?”
陈剑臣失笑,心里无论如何都不相信这个说法的。就算里面装着的真是法宝,可断然也不会激发出百丈光芒,法宝又不是探明灯。
“好了,现在公子就打开吧。”
婴宁坐得笔直,双眼睁得大大的。
陈剑臣倒没有太多的想法,伸出右手,在那没有锁的匣子口轻轻一掀,顿时露出里面的景象,不禁轻轻咦了声,状甚惊讶。
匣子盖翻开,恰好挡住了婴宁的视线,她这才发觉自己坐错了方向,赶紧挪过来张望,嘴里已先问出声:“是什么东西?”
“恐怕你得失望了,不是法宝,是一方石头。”
石头?
有没有搞错,这年头谁送石头的?
婴宁疑惑不解,伸长脖子一看,果然。
匣子里头装的,不正是一方小小的石头嘛,横放着,约莫一指长短,形状四四方方的,边线分明,通体乳白晶莹,上方的一端,被打磨圆润;下方一段平平整整,空白如玉。
陈剑臣伸手要去拿出来,不料入手后一沉,这一方小小的石头,竟然有好几斤的重量,猝不及防之下,差点没拿出来。
奇怪……
加了一把劲,这才顺利提起,左看右看,除了异常的沉重外,别无什么怪异。
“嗯,公子,这里写有留言。”
石块压住的地方,有一张纸条,上面写有字样:蒙君赐字,故赠顽石一枚,或可作印章。
字样扭扭歪歪,没个正经的,仿若顽童涂鸦,想必出自广寒之手。
顽石?
婴宁有些茫然,不知属于什么石料。她不知道,陈剑臣当然也不知道。但转念一想,既然广寒精心挑选送出手的,应该不是凡品。
对于一个读书人来说,除了文房四宝外,印章也是极其重要的,一枚私印,往往等于个人的名片,被烙上强烈的个人风格,甚至有防伪存真的功效。
——私人印章,经过多年的发展,早衍生出了诸多种类,姓氏有章,书斋命名有印,藏书藏品同样有专门的印,有些文人雅士,一幅墨宝上会同时加盖多枚印章。
陈剑臣当然也有个人印章,不过是用普通的寿山石雕刻而成的,没有什么出奇之处。眼下广寒送这方顽石来,用意就是让他请人铭刻成印章的。
婴宁犹自有些疑惑,广寒没道理送一方平凡的石头给陈剑臣,可这所谓顽石,其中又有什么奥妙呢。想了想,她忽然一口吹熄了油灯,学舍内顿时一片晦暗。
“婴宁你要做什么?”
陈剑臣好奇问。
“我想检测下这块顽石……”
话音刚落,端端正正竖立在书桌上的顽石乍然有光华流溢而出,柔和如水。这光华愈来愈盛,最后光明似灯,把丈余方圆照得纤毫毕现,亮堂堂的,可比绝大部分的油灯蜡烛强多了。
敢情这方顽石,还有“夜明珠”的功用呀!
陈剑臣不禁叹为观止——广寒出品,果非凡品。有了这一方石,夜间读书的时候根本不用点灯了。顽石所散发出来的光线,不但柔和,不刺眼,还没有油烟味,更不惧风吹雨打,连火油都节省了,简直就是环保首选。
一言以蔽之,非常科学!
——血檀木书筪,顽石印章,再加上辟邪笔,不知不觉间,陈剑臣已然全身“武装”了,随便扔一件出去,都是抢死千万人的。
欣喜之下,当即挥毫写道:得美石难,得顽石更难;美于中,顽于外,露天地之间,试问君识否?
*J
第两百三十八章:落定
第两百三十八章:落定
(明天凌晨欧洲杯决赛呃,因为需要熬夜的缘故,支持不住,我都是第二天挑一些精彩比赛的录像瞄瞄,看看进球集锦之类的——但想当年,大叔也是一个疯狂的足球迷呀,真是老了……喜欢看巴神呢……)
顽石的奥妙被初步测试出来,不过要将它雕刻成印章,还得请人动手。只是如此宝物,却不好找人来加工。况且,一般人能不能加工还不一定呢。
顽石,异常的沉重坚硬。
婴宁看出了陈剑臣的忧虑:“公子,就让我来帮你吧!”
“咦,你还会雕刻刀工?”
陈剑臣有些惊奇。
婴宁微笑道:“可以学呀,别忘了我会法术的。”
陈剑臣来了兴趣:“法术该如何施展?”说起道门法术,都是用来克敌的多,用在一枚印章之上,会不会显得大材小用了些。
婴宁明明白白地说道:“嗯,我先仔细检查这一块石头的材质,然后因材施工,可以设计出某个小型阵法来,按照公子的要求铭刻印文……”
她说得很详细具体。有了法术帮忙,许多疑难都迎刃而解,再不成问题。
听完,陈剑臣一拍手:“就这么干了。”
本来一枚完美的印章,除了材质要求外,刀工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否则雕坏了,那就等于把整方材料都浪费掉,非常可惜。
好刀工当求名匠,不过有婴宁在,有了玄妙的法术,只要她去学习一下名家作品,就能完美模仿出来。
陈剑臣选定的印文为四个字:用自己字,以及加上前缀“顽石”两字,也算独树一格的了。
“顽石留仙!”
读起来很顺,仿佛还有些独特的意蕴。
当然,婴宁不可能在几天内便能完成印章作品,而是需要先揣摩一段时间,等准备得差不多了,才好动手。
……
广寒真人投其所好地送陈剑臣一方奇珍顽石,说是为了酬谢请字之事。可陈剑臣心知肚明,自己那幅字,在价值上恐怕抵不过一小片顽石。却不知道对方拿自己的字去,到底有什么作用功效。
字上有正气,能驱鬼辟邪。
问题在于,以广寒这等手段,降妖除魔还需要假借他人之手吗?直接施展出雷霆手段即可。假如说目标强横至极,不是广寒所能对付的,再加上几道正气,亦是杯水车薪,根本不会产生多少作用。
这就构成了一个悖论。
“唉,不去多想了,还是准备远行事宜吧。”
奔赴京城,山长路遥,固然可以乘坐小狐狸的道书飞行,大大缩短旅途的时间,但安顿家人方面,可需要做好些筹备安排。
等正式的批书下达,有了准信,陈剑臣将和婴宁两个先北上,至于母亲阿宝,以及鲁惜约她们,都会留在江州。等自己在京城安顿好了,才会接她们上去。
让三位至亲留下,陈剑臣多少有些不放心,就算有小义作“保镖”,力量未免也显得单薄些。毕竟当前国情动荡,天下早已不大平,哪怕留在城府里头,有事发生的话,都无法保护周全。新婚之夜,宋崇率众,无视律法,企图来抢亲屠门,便是一例明证。
关键时刻,还得依仗小狐狸的本事;鼠妖修为到底浅薄了许多,法术也不曾掌握多少,唯有一门“七步穿魂剑符”颇有些造诣。
——最后击杀宋崇的那一剑,便出自小义的手笔。
这一门剑符攻击力颇为厉害,但在掌控驾驭方面存在短板缺点:要静坐酝酿,调息许久才能锁定目标气息,进而发剑符。
思来想去,陈剑臣不禁叹息,自己身边还是缺人手呀。假如多几名得力人选,何必头疼?
一个好汉三个帮,怪不得那些小说里的主角,都是前呼后拥,一大帮“小弟”群星拱月,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
人多故势众,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陈剑臣当下寻思,日后有机会的话,还真要降服网罗些人手了。哪怕妖魔鬼怪也无妨,只需将它们镇压得服服帖帖即可。
八天后,朝廷的批书终于从驿站传递到了江州,先送到顾学政的手里,然后再由学政将批书颁发给陈剑臣。
尘埃落定,陈剑臣进读国子监的事情已是板上钉钉了。他跃然一变,成为了国子监的监生,身份已大不同。
国子监是天统王朝最富盛名的学府,独占鳌头。这可不是说说而已,同时还享受很多非同一般的特权。比如说,表现突出的国子监监生无需参加乡试,等同于举人,可直接参加会试……
此项特权,简直等于一座金光闪闪的龙门,只等人来跳了。
由于陈剑臣出身明华学院,算是从明华走出去的人,于是,学院上下,一片喜庆气氛,人人与有荣焉。而往日一切的非议,所有的怪异目光,统统烟消云散。实在消散不了的,也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里头。或者要很久很久,才有奔腾出来的机会了。
陈剑臣进读国子监,前途一片明,同窗之中,会还有谁那么不识相,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制造不和谐?
便一个个都堆起来灿烂的笑容,热情洋溢。
应酬是一件麻烦而又必须要做的事情,必不可少。所谓“人情练达即文章”,要把这篇文章写得好,还需要下很大的功夫。
在这方面,这一次陈剑臣的表现让众人大开眼界。进退有据,不亢不卑,真使人怀疑,他是不是换了个人?以前的陈剑臣可是特立独行,很有性格的。
一连几天的筵席终于告终,所有的喧闹活跃都沉寂下去,三天后的早上,陈剑臣将从江州北门出发,进发京城。
而此时,他早就收拾好了东西,离开了明华书院,回到家中。
安顿家事,才是真正的重头戏,无论如何,陈剑臣都要安排得妥妥当当的,务必不让家人受到一点点伤害,那都是他所不能接受的。
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乃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承上启下。家之不存,焉何有为?道理朴素而放之四海皆为准。
*J
第两百三十九章:有钱(求月票)
第两百三十九章:有钱(求月票)
此时,陈家,在莫三娘的房间内,阿宝、婴宁,以及鲁惜约都聚合到了一块,听莫三娘说话——
“留仙后天就要赴京读书了……”
语气之中,有低低的叹息,甚为舍不得的样子。
虽然男儿志在四方,但独子远行,千里迢迢,不担心是不可能的。尤其近年传言不断,说如今天下不怎么太平,盗贼横行,作奸犯科,杀人越货,无恶不作……光是听着,便能让人揪一把心起来。
这个天下,有些变了。不说士大夫阶层,就算普通老百姓都感受到了某些不同寻常的风气意味。
——以前路不拾遗的光景在不知不觉间已一去不复返,现在的国情乱糟糟的,人心不古久矣。
如果不是为了儿子的前途着想,莫三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