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4穿入聊斋 作者:南朝陈(起点vip2012.10.28完结)
一夜之间,从将军沦落为阶下囚,江钰的一颗心,仍然是木然的。他本以为就算让陈剑臣逃掉,自己犯了错误,可绝无可能下天牢。哪料到大人一句话,直接将他打入了地狱。
一入天牢深如海,从此阴阳两隔绝!
进入了里面后,想要再出来,只怕很难了……
为什么?
一个大大的问号在心头腾腾冒出来。
“进去!”
进入天牢的前房后,两名侍卫打开铁门,将江钰推搡了进去。
阴森!
江钰的第一感觉便是如此,只觉得有无形的阴气朝着己身扎来,不禁浑身打个冷战。
将他推进去后,两名侍卫赶紧的锁门,好像里面有会吃人的老虎一样,避之不及。
这是江钰第一次看到天牢内部。
他固然一直在黑衫卫里面,但天牢却隶属别的部门管理,黑衫卫负责抓人,但押送囚犯到天牢里来的,却是别的人手。
“咦,这个……”
稍稍定一定心神,江钰徒然发现有些不对路。或者说,眼前的天牢景观,和想象中的大不相同。
现在,是深夜,可牢房里头点着松明火把,能把四周景象看个分明。
大,天牢里面非常大,一间间牢房用精铁铸造分隔开来。如此布局,倒和一般监狱差不多。
只是现在,一间间的牢房都是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
“这是怎么回事?”
江钰大感惊诧,他可是知道,足足有上千人被关押进了天牢的。那么这些人,都跑到哪里去了?
此时他还发现一件怪事,就是自己虽然带着枷锁,但那侍卫并没有把他送进某一间监房里头,而是任由他自由走动。
江钰眉毛紧皱,终于下了决定,迈步往前方走,要看看那些人犯都被关押到什么地方?
寂静的空间,铁链拖地发出哐啷哐啷的声响,非常惊动。除了他之外,一个人都没有,脚铐碰撞地面的声响,有一种蛊惑人心的骇然。
因为戴着脚铐的缘故,他的速度并不快,约莫走了半盏茶时间,才走完深深的过道,出现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往下的黑乎乎的阶梯入口。
原来天牢,有第二层。
江钰似乎想到了什么,毫不犹豫又沿着阶梯往下走。
“什么!”
走完阶梯,抬头一望,江钰大吃一惊:
只见眼前一片空阔,仿佛一个大大的广场,近乎半圆。边缘处被建造成环状的台阶,此刻台阶上,密密麻麻,坐满了人,粗略一看,不下千众。
而空地正中,一口青色铜鼎大若箩筐,里面烈焰焚烧,发出晃眼的亮光。
借着这光明,江钰可以看到那些坐在台阶上的人身上的服饰,并不是囚犯服,而是本身的衣装,或为青衫儒巾,或为官袍乌纱,林林总总。
这些,显然便是之前被关押到天牢里来的人犯。
江钰心中凛然,又觉纳闷:“这些人怎么从牢房里搬了出来,坐在这里?古怪,有古怪?”
他当即凝神,鼻子嗅了嗅。
这一嗅,几乎毛骨悚然——他竟然没有闻到丝毫的生人气息,到处都一片死气沉沉的所在。
“不对劲!”
江钰什么都顾不上了,双足一点,直接施展出轻功来,耗费了偌大的气力,腾跃过去,来到台阶前面,一把抓住一个朝廷大官的身子。
触手处,轻飘飘的,稍一用力,就发现这不过是一具空壳。里面的血肉筋骨早就被掏空了,只剩得一张人皮。却是背后裂开了一个大口子,好像有什么东西钻进去,把这人给吃掉了。可人皮却保存得很好,摆放在这里,远远看着,就像他还活着,在此打坐。
江钰惊骇莫名,一连翻了十几个人,个个都是如此,都只留下一张完好的人皮,身体里头的血肉不翼而飞。
“这,这……这一百多朝廷大臣,数百的名儒文人,被关押进天牢里后,竟然全部被吃掉了血肉!”
此事实在惊世骇俗,饶是江钰出生入死无数次,但也从未曾见过这般鬼魅之事,一道寒气悠然从尾椎骨萌生,腾腾往颈脖上走。
“是什么妖魔鬼怪!胆敢在此作祟!”
江钰徒然大喝,中气十足。
喝完,念头一动:此地阴森诡秘,不宜久留,必须要上去,或者告诉给外面把守逇侍卫知道……
想着,赶紧往回走。
忽而眼前一张白色大网当头抖落,依稀是从头顶上扔下来的。
江钰虽然一身武艺,反应极快,无奈眼下手脚都带了枷锁,灵敏度大不如前,躲避不及,已被大网罩住,鼻中立刻闻到一股淡淡的腥味。
“这网不是正常的网……不好,这是蜘蛛网!”
这么大的一张蜘蛛网,脉络道道如绳,捆在身上,不但坚韧,而且带着一种奇大的黏性,一旦黏住,就难以挣脱了。
江钰心神大震,立足不稳,已仆倒在地。
嗤!
就在此时,脑后有尖锐的破风声响起,明显有东西从后面偷袭。
“我命休矣!”
江钰魂飞九天,有心想避开,只是全身上下被裹成一个粽子般,就连常规的翻腾动作都极难做出来了。
他叹息一声,眼睁睁等死。
噗!
奇怪的细响,仿佛被一根小小的东西刺入了后脊背上,剧痛涌来,其间居然还夹杂着一些酥酥的麻意,顿时脑袋昏昏沉沉的,随时都会闭眼睡去——应该说是死去。
但江钰毕竟出身不凡,强撑起最后的清醒,微微扭头要看清楚偷袭自己的是什么怪物。
可惜的是,他只能看清一个庞大的狰狞影子。
“国之将亡,必有妖孽,有妖怪!杀妖……”
最后的呢喃,地的恐怕连他自己,都听不到了。
……
夜已深了,一轮残月西沉,撒着清冷的光。
哒哒哒!
急促的马蹄声在街道上响起,惊得居民们耸然醒来,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要知道这可是京城,天子脚下,稍有风吹草动,就会掀起大波澜。
肯定有大事发生了!
惯于繁华安康的京城百姓们霍然发觉,国之形势大大不妙,只怕真如传言所说的,反军很快就会打入京城来了……
这意味着什么?
改朝换代呀!
京城东郭,一座名为“纯阳观”的道观中,厢房内,陈剑臣与婴宁就在里面。
这间道观,为崂山派物业,属于一个据点,陈剑臣看了广寒真人的飞鹤传书,知道这个地方,当出了事,便来此避难。
现在的他,已成为通缉犯,满京城不知有多少黑衫卫正大肆出动,要抓拿他。
相比己身的处境,陈剑臣却更关心聂小倩他们的情况:真没想到,聂家父女居然直接揭竿而起,反了。而且目前看来,已成了形势,快要打进京城来了。
天统王朝,彻底的乱成一锅粥,四裂五分。
奇怪的是,正明帝居然还很沉得住气的样子!又也许,其中还有许多内幕,却不是陈剑臣现在所能接触得到的。
在这个讯息蔽塞的时代,他急需情报!这才能够直观地认识当今形势,究竟变成如何模样了,否则两眼一睁黑,都不知该从何处着手。
“咦,有妖气!”
突然间,陈剑臣霍然惊觉,就见到厢房角落被拱开一个小黑洞,一只皮毛油光黑亮的小家伙贼头鼠脑地探出来,正是鼠妖小义。
小义见到公子和婴宁,大喜过望,飞身蹦起,落在书案上,人立着,抱拳团团施礼:“小义见过公子!见过婴宁姐姐!”
陈剑臣大感惊诧,忙问:“小义,你怎地来到京城了?我不是吩咐你留在江州,保护老妇人的吗?”
小义回答:“公子,现在老夫人她们早就不在江州了。”
“嗯?发生了什么事?”
陈剑臣大为焦急,以为家人出了意外。
小义道:“公子放心,现在老夫人她们都十分安全。”
陈剑臣这才宽心,又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小义你快点说出来。”
“好嘞!”
事关重大,小义不敢怠慢,再卖关子的话,只怕公子的戒尺就要打屁股了。当即整理了一下思路,滔滔不绝地说起来。
陈剑臣凝神静气,认真听着,越听越心惊。这几个月来,局势的崩坏程度远远超出了想象,哪里还像什么国家?处处干戈四起,民不聊生,无论盗贼还是义军,满地都是。就像诺米骨牌被推翻了第一块那样,积压已久的矛盾全部爆发出来,其势汹汹,不可预测。
而诸多消息,京城内却没有散播出来,只是停留在私底下的议论之中。因为稍有非议,被黑衫卫知道,便是杀头之罪。
更让陈剑臣感到世事无常的是,母亲鲁惜约阿宝她们,现在居然和聂小倩在一块了。
第两百八十二章:疯了
(新书《人神》已上传,求各类支持!)
原来自兰若寺一别,聂家父女便四处飘泊,逃避缉捕。 聂小倩的三个同门师兄,一直护卫左右。因缘际会之下,他们打杀了一窝贼寇,自己占山为王,入了绿林。等天下大乱之时,当即抓住时机,揭竿而起,打着“清君侧”的旗号,成为义军。
起义之后,端是一呼百应,应者云集。一方面聂志远的号召力不弱;另一方面则是正明帝所实施的新政太不得人心,正应了一句老话,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
当人都活不下去了,再老实本分的百姓,都会成为“刁民”。
正所谓“时势造英雄”,聂家父女率领的义军成燎原之势,一连攻克了五座州府,江州便为其中之一。
打下江州后,聂小倩率先找到了陈剑臣家,把莫三娘等人接出来,保护好……随即挥军北上,一直打到京城来。
听完个中经历,陈剑臣唏嘘不已。他明白乱世有枭雄争霸,但没有想到聂家父女的崛起,而且崛起的速度如此之快。这和正明帝倒施逆行密不可分,天下人心早已分崩离析。
要知道千百年来,儒家一直都为朝政根基。可《文字法》的强硬颁布,黑衫卫大肆抓捕各地儒生,便等于自掘坟墓,自毁长城。
所以,短短时间天统王朝开始崩溃,便在情理之中了。
念及广寒道长的飞鹤传说里所说的真相,陈剑臣蓦然脸色一紧。知道时间紧迫,便奋笔疾书,写了一封书信,吩咐小义带出去给聂小倩。
如今义军兵临城下。京城如临大敌,早封了城门,等闲人根本无法出城去。王朝的统治底蕴还是不薄的,所有的军队都调动了起来,保护京畿。血气翻腾,笼罩成阵,连婴宁都感到有些不适。
而在城外,聂小倩所要面对的敌人。则是各地勤王的盟军。
接受任务后,小义很快又土遁出城了。
“公子,需要我做什么?”
婴宁问。
陈剑臣道:“当然有。”当即面授机宜一番。
听完公子的吩咐,小狐狸深感忧虑:“公子。你真要这么做?”
陈剑臣目光坚定:“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广寒道长他们在外,拖住释家的力量,在城里头,只有靠我了。”
“可是……”
陈剑臣一摆手:“没有可是。 务必先诛首恶,方能力挽狂澜。”
“剑臣所言极是,深得我心!”
窗外忽有豪迈的声音响起。
婴宁一惊,陈剑臣却立刻听出来了。大喜过望:“燕大哥!”
推窗进来的,正是背负巨剑的燕赤侠。
“燕大哥。没想到关键时刻,你终于赶到。”
燕赤侠笑道:“大厦将倾。某家安能袖手旁观?”
陈剑臣拍案而起:“有燕大哥辅助,此事必成。”顿一顿,回头对婴宁道:“婴宁,现在你可以放心离去了。”
婴宁道:“好的,公子小心。”
这不是陈剑臣和燕赤侠第一次联手,在兰若寺的时候他们便展现出了非同一般的默契,有燕赤侠在,婴宁很放心。更何况,还有一个飞天夜叉做保镖呢。
……
漫长的一夜,终于消褪,东方泛起了鱼肚白,黎明时刻,曙光如缕,只是被那层层叠叠的浓云所掩盖住,一时间还无法大放光明。
紫禁城,钟声悠扬,文武百官井然成列,开始上朝。
气氛,异常的肃穆压抑,只是等了许久,正明帝居然不见踪影。诸位大人面面相觑,又不敢议论,只能用眼神来交流。
这个朝会,本来就是正明帝通知的,为何他姗姗来迟?
蓦然,殿外一阵阵跑动的声音,很快就见到一支约有五百人左右的黑衫卫冲了上来。领首者一位将军,身形昂藏,面目粗犷,乃是黑
页面: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